《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河南省省级优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能量流动
【考纲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高中生物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考试大纲对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的要求均为理解所列知识及其与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从历年高考考题分析,“能量流动”的内容一直是生物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在每年高考考题中都占有较大比重,并常与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相结合,以图表形式呈现,考查考生综合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并侧重考查能量的去路、能量流动的特点及能量传递的效率。

【复习要点】
1. 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2. 能量流动的特点
3. 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学情分析】
通过必修三新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能量流动的过程,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到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因距离新课学习的时间较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已有所遗忘,而且之前所掌握的也是彼此鼓励的有关能量流动的知识点,不能将这里的能量流动与细胞代谢部分中所讲的有关能量的知识联系起来。

因此,总的学情是相关知识零散且缺漏较多,对知识网络缺乏建构或建构不完整。

此外,由于能量流动的过程比较抽象,对于每一个营养级中能量的来源与去路的分析一向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而这部分知识又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常考点,经常以图表或数据形式出现在考题中,学生在解题时对图表的数据分析与转换的能力本来就比较薄弱,计算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的效率更容易出错。

总之,作为重点、考点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内容,是学生复习的一大难点。

【知识沙盘】
【核心概念】能量流动的过程、摄入量与同化量、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率
【教学设计】
导入:假如你参加野外生存比赛,来到了一座荒岛上。

那里寸草不生,而你的身边只有一只活母鸡和15kg玉米可以作为生存下去的食物。

以下哪种策略能让你维持更久的生存时间,取得最终胜利——
1、先吃鸡,再吃玉米。

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

今天,我们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看到底怎么吃最有道理。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和《学习指导书》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自主学习
做好学情记录,与学生适当互动,根据学生完成《学习指导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初步调整上课内容。

➢交流研讨
1. 自学时间结束,温故能知新,有些同学非常棒,在自学过程中在《学习指导书》上标出了“?”,
现在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与身边的小伙伴讨论想法和困惑,整理一下思路。

(2分钟)
2. 讨论时间到,请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大胆提出你的思考与困惑,分享你的理解和所得。

现在开始交流研讨。

(7-8分钟)
3. 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研讨的情况结合自学情况,对精讲、略讲和不讲内容进
行整合与调整。

在自学过程中,同学们……部分完成好,刚才讨论也比较充分,这部分内容不讲,而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能量如何在生态系统中流动正是我们今天重点复习的内容。

➢教师精讲
易混易错辨析
(1)摄入(吃进去的≠进入体内的)、固定、同化和流入(这三个概念并无区分)
(2)储存(动态概念,等同于用于生长发育繁殖)和未利用(静态概念)
(3)粪便中的能量(未同化)和尿液中的能量(同化的一部分)
(4)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为单位)和能量利用率(流入人体或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例)
考点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精讲)
1. 能量流动的输入
(1)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太阳能
(2)深海热泉生态系统:没有阳光,固定氧化无机物产生的化学能。

2. 能量传递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