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苏教版高一生物学上册期末达标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苏教版高一生物学上册期末达标考
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3分)
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在催化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会发生改变
B. 酶提供了化学反应过程所必需的化学能
C. 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是其他酶促反应的底物
D. 酶具有高效性,酶促反应速率总是随着酶浓度的增加而加快
答案:C
解析:酶在催化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不发生改变,A错误;酶在化学反应前后不改变反应所需活化能,只是降低了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酶不能提供能量,B 错误;酶具有催化作用,因此可以作为催化剂,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也可以是其他酶促反应的底物,C正确;酶具有高效性,但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酶浓度的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当酶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加快,D错误。

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烯利与乙烯的作用效果相同,但作用原理不同
B.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
C. 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D.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运输的方向与动物激素相同
答案:B
解析:乙烯利与乙烯的作用效果相同,作用原理也相同,都是促进果实成熟,A错误;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B正确;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植物激素与动物的激素在化学性质上大多不同,C错误;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运输的方向与动物激素不同,植物激素的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D错误。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C. 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D. 胰岛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来降低血糖浓度
答案:D
解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正确;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B错误;寒冷环境中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神经调节的结果,C错误;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来降低血糖浓度,D正确。

4.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表达及其调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转录时,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一个启动子部位相结合
B. 翻译时,核糖体认读mRNA上的密码子并合成多肽
C. 某些RNA病毒能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和mRNA来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D. 转录和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涉及的碱基种类完全相同
答案:A
解析:转录时,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一个启动子部位相结合,催化转录过程,A正确;翻译时,核糖体上的tRNA与mRNA上的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识别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B错误;某些RNA病毒能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和tRNA来合成自身的蛋白质,C错误;转录和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转录过程涉及的碱基种类为A、U、C、G,翻译过程涉及的碱基种类为A、U、C、G、T,D错误。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且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 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的
答案:B
解析: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当时的环境,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其中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C错误;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D错误。

二、多选题(每题4分)
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有(多选,每选对一项得2分,选错或未选均
不得分)
A.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B. 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可以运动
C. 丙酮酸的分解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D. 胞吞和胞吐作用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 ABD
解析: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A正确;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可以运动,因此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丙酮酸的分解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C错误;胞吞和胞吐作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

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有(多选,每选对一项得2分,选错或未选均不得
分)
A. 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化学能
B. 酶在催化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不发生改变
C. 酶具有催化活性并且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
D. 酶既可作为催化剂,也可以是其他酶促反应的底物
答案: BD
解析:酶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但不提供能量,A错误;酶在催化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不发生改变,B正确;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其中蛋白质类的酶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但RNA类的酶则不能,C错误;酶既可作为催化剂,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也可以是其他酶促反应的底物,D正确。

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目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有(多选,
每选对一项得2分,选错或未选均不得分)
A. 间期复制后细胞核中DNA分子数目加倍
B. 中期细胞核中DNA分子数目与染色体数目相等
C. 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DNA分子数目加倍
D. 末期细胞核中DNA分子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答案: AD
解析: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但染色体的数目没有加倍,只是每条染色体上出现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细胞核中DNA分子数目加倍,A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所以细胞核中DNA分子数目是染色体数目的2倍,B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但细胞核中DNA分子数目不变,C错误;有丝分裂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核中DNA分子数目与体细胞相同,D正确。

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有(多选,每选对一项得2分,选错或未选
均不得分)
A. 衰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B. 衰老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但细胞核体积增大
C. 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
D. 癌细胞是体内正常细胞在病毒诱发下产生的一种突变细胞
答案: ABC
解析:衰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A正确;衰老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但细胞核体积增大,B正确;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扩散和转移,C正确;癌细胞是体内正常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病毒是致癌因子的一种,但除病毒外,还有其他致癌因子,
如射线、化学物质等,D错误。

5.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有(多选,每选对一项得2分,选错或未选
均不得分)
A. 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发生的频率很低
C. 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均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
D.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答案: BD
解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基因突变在自然界发生的频率很低,B正确;染色体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但基因突变不能,C错误;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D正确。

三、判断题(每题3分)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由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的。

答案:错误。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由其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共同决定的,其中结构特性主要是指膜的流动性,而功能特性主要指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不仅仅由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还与膜上的其他蛋白质以及磷脂分子有关。

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的稳定。

答案:正确。

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浓度,两者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具有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的稳定。

3.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化学能。

答案:错误。

酶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但酶
不提供反应过程所必需的化学能。

4.植物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动物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错误。

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是全透性的,但细胞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动物细胞只有细胞膜,也具有选择透过性。

5.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答案:正确。

激素调节的特点包括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等。

6.神经递质一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就会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答案:错误。

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后,需要到达突触后膜才能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并非一经释放就会立即结合。

7.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MHC复合体。

答案:错误。

浆细胞是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来识别抗原,但浆细胞表面没有特异性受体,不能识别抗原-MHC复合体。

8.吞噬细胞能非特异性地吞噬多种病原体,在特异性免疫中也能发挥作用。

答案:正确。

吞噬细胞作为第二道防线的防御机制,能够非特异性地吞噬多种病原体;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也能参与抗原的摄取和处理,并呈递给T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9.记忆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答案:正确。

记忆细胞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仍存留在机体内,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浆细胞再分泌大量抗体消灭抗原。

10.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受过敏原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答案:正确。

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再次接受过敏原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是机体再次接受过敏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四、填空题(每题3分)
1.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______ ,它存在于细胞核中,由______ 和______ 两
种物质组成。

答案:染色体;DNA;蛋白质
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____ 和______ 的特点。

答案:高效性;专一性;温和性(或酶促反应条件温和)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功能特性是______ 。

答案: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4.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上),水的光解产生______ 和
______ ,以及ATP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
利用光反应产生的______ 和______ ,将二氧化碳还原成糖类。

答案:氧气;[H](或NADH);ATP;[H](或NADH)
5.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其分裂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
______ 的出现和染色体形态、位置、数目的变化。

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
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此时细
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______ 倍。

答案:染色体;两
五、问答题(每题5分)
1.请解释基因选择性表达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5分)
答案:基因选择性表达是指在个体发育中,一个基因会在不同的细胞或同一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选择性地表达。

例如,在红细胞和心肌细胞中,都有α-肌动蛋白基因,但各自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结果只在红细胞中合成α-珠蛋白,而在心肌细胞中合成肌动蛋白。

2.请简述细胞衰老的特征和原因。

(5分)
答案:细胞衰老的特征包括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等。

细胞衰老的原因主要有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两种。

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导致细胞损伤和衰老;端粒学说认为端粒的长度与细胞分裂能力及寿命有密切关系,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细胞就不再分裂,进而发生衰老和死亡。

3.请描述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

(5分)
答案: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它们对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与植物细胞的细胞质的流动、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以及物质的运输等功能有关。

果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

4.简述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5分)
答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意义。

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其中,减数分裂过程中,因为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非同源
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这增加了配子中遗传物质的多样性,从而增加了后代的遗传多样性。

受精作用则实现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进一步丰富了后代的遗传多样性。

这种遗传多样性对于生物适应多变的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