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某地铁2号线谈车辆故障救援组织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某地铁2号线谈车辆故障救援组织研究
摘要:本文参考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的故障救援指挥原则和相关预案,结合某
地铁2号线线路布置情况等客观条件,并重点分析列车在线路不同位置故障时的
救援路径选择及不同时间节点的行车调整方法,最终得出符合某地铁运营实际的
列车故障救援方案。

关键词:车辆故障;救援组织;故障救援;行车调度
一,车辆故障的影响
车辆系统发生故障时,如故障较轻,则可以维持运营到终点站退出服务,在
终点站调整备用车上线顶替故障列车,即时终点站没有备用车时,也可以视故障
严重程度,或采取维持运营,或采取抽线调整全线列车行车间隔,来保证正线运
营行车尽可能正常。

在出现不能动车的故障时,经司机处理无法排除,就需要启
动列车故障救援程序了。

此外列车上信号和车辆的接口方面故障时,也是有可能
产生故障救援的情况的。

1.1 2号线线路简图
二、列车救援组织原则
2.1救援方式
2.1.1后续车担任救援车,电客车救援优先选用后续车担任救援列车。

在可以采用后续车
救援的情况下,原则上不采用其他救援方式。

2.1.2前行车担任救援车,列车在终点站折返的过程中发生故障,列车压着折返道岔,此
时往往需要组织前行列车救援。

发生此类故障时,行调须提前预想、果断扣停前行列车,组
织救援车反向运行进行救援。

2.1.3邻线列车担任救援车,在某些特定的地点,后续车与前行车均无法救援时,可组织
邻线列车通过辅助线进行救援。

运营期间电客车故障,原则上不组织工程车救援。

当出现接
触网断电等电客车无法救援的情况,方可组织工程车进行救援。

2.1.4不组织或暂缓救援
在特定的区域,如出入厂线、某些可以绕行的地点或终点站,列车出现故障不能动车时,应优先采用变更进路组织列车运行,暂不组织救援。

待专业人员处理后,如仍不能动车,则
选择对正线影响较小的方式组织列车救援。

2.1.5救援方式的对比
2.2清客组织,一旦正线运营的列车发生故障无法动车需要组织救援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组织清客。

清客组织的原则遵守以下几点:
2.2.1救援车原则上应在后续站清客
2.2.2故障车原则上应在本站清客。

如果列车在区间,故障车原则上应在救援到达的第一
个站清客。

2.2.3故障车未对好标的清客原则。

故障车未到标的,连挂后本站清客;故障车冲标小于
1米的,本站清客;故障车冲标大于1米的,连挂后运行到下一站清客。

2.3.4载客救援的救援车原则上应在连挂后的第一站清客。

2.3.5如站台乘客过多等情况无法进行清客的,可灵活组织列车运行到下一站清客。

2.3.6清客时,如有乘客不肯下车,安排车站人员或者保安上车陪同乘客,密切关注乘客
的动向,如有异常时立即报行调。

2.3救援组织
2.3.1值班主任做好预想,通知行调做好救援准备,与行调落实救援方案
2.3.2与各个岗位的联动,根据故障客车的状态信息、延误时间和行调经验等做出判断,
组织将担任救援的客车提前清客。

2.3.3提前通知相关车站做好客运组织和乘客服务引导, 安排站务人员做好协助司机清客
的准备。

三、2号线列救援组织关键时间节点分析
3.1启动救援时间及总救援时间控制,启动救援时间,行调可根据需要提前向救援车司机
发布救援令,并及时向相关车站发布救援令;《行车组织规则》规定启动救援时间为6分钟。

3.1.2 总救援时间
从故障发生的时间起,到故障车与救援车连挂动车的时间止,为总救援时间。

主要作业
时间内容包括故障判断、处理,列车推送运行,解钩换端,再次投入运营等几个大环节(如表);大体总救援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因此在救援过程当中行调应采用各种有效措
施压缩总救援时间。

列车发生故障6 分钟后则组织后续列车进行救援。

如上图,01发生故障,此时按照6分
钟后才发布救援命令,组织列车清客。

则后续列车02 车在6 分钟后才开始清客,以某地铁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目前的清客水平需要3 分钟,02车运行到01 车的时间约为3 分钟后实施连挂,连挂需要约4 分钟。

则救援动车的时间为6+3+3+4=16 分钟,即意味着运营线路中断约
16分钟。

四、2号线列车故障救援组织及救援路径选择
回厂是救援的首选方式。

为了避免故障列车停留在辅助线影响行车调整以及运营结束后
二次救援对施工造成的影响,调度员应尽可能的将故障车推送/牵引回厂,及时将隐患清出正线范围。

部分地点无法组织救援车回厂;或者推进速度远低于旅行速度,推进距离过长将严
重影响后续列车运行时,可考虑将故障车与救援车一起推送至最近辅助线退出服务,待故障
处理完毕后再组织救援车解钩投入载客服务。

无法组织或者不适合组织救援车回厂,也无可
容纳两部车的辅助线时,应将故障车推送至辅助线,解钩后救援车投入载客服务。

采用此运
行方式时,要充分考虑解钩造成的二次中断,并做好相应安全措施。

调度员应优先考虑组织
故障车救援回厂,如救援后运行方向与回厂方向相反,可组织救援车推送故障车经辅助线换
端回厂。

4.1.5各种方式优点与缺点对比
4.2 2号线列车故障救援路径
4.1救援路径主要考虑对后续载客列车的影响、故障车的摆放位置以及行车调整的难易程
度等因素。

通过对比旅行速度及救援速度即可以判断对后续载客列车的影响,如果救援列车
的速度大于或者等于旅行速度,则对后续列车不会造成积压导致排队晚点;如果救援列车的
速度远远小于旅行速度,需要考虑将故障车推至辅助线,为后续载客列车“让路”。

4.2 2号线客车故障救援的行车组织方案
五、2号线列车救援的行车调整
5.1救援运行速度与旅行速度的关系。

救援运行速度与该线路旅行速度的关系一定程度上
决定了救援车运行路径的选择以及前后车的行车调整,调度员须掌握本线路的救援速度以及
旅行速度,根据二者的关系做出相应的决策。

各线路牵引救援的速度均为45km/h,且大于大部分线路的旅行速度,不会对后续载客列车造成影响。

推进救援的速度从25~35km/h 不等,
小于列车的旅行速度,会使后续载客列车持续增晚。

结束语
地铁线路因建设条件、城市规划、投资规模等多方面因素限制,无法像铁路一样设计多
条配线,因此当一列地铁列车故障时,就无法组织其余正常列车越行或者迂回运行;同时地
铁列车又是一个集成车辆、信号等系统的复杂整体,复合故障较多,一旦发生无法靠自身动
力运行的故障时,就会对全线列车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严重阻塞线路,大量乘客得不到承
运而滞留站台,从而可能危及乘客人身安全等。

如果列车故障后的救援组织不利,不但耽误
了乘客出行、影响地铁的运营服务质量、削弱地铁在城市公共交通的竞争力,还会对企业形
象造成不良的影响及不好的社会舆论,如何快速、高效、安全的组织处理地铁故障列车救援,
尽快恢复受阻线路,就具重大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丽华.城际轨道交通对广州地区公路客运的影响[D]. 西南交通大学, 2011 (5):19-20.
[2]李宇辉.城轨列车故障救援组织与优化[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4(9):31-35.
[3]王珏.城市轨道交通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4]李毅雄,陈波.城轨列车故障救援与停车线设计[J].都市快轨交通,2016,19(6):8-10.
[5]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 广清城际(广州北站—广州站)控制性规划研究[R]. 广州,2014.
[6]谢建平, 陈治亚. 城际轨道交通在城市群发展中的意义[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8(11): 10.
[7]杜鹏,张增勇,毛保华.城际轨道交通列车故障救援模式的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14(3):75-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