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探析
一、父母教育的断位与缺失
现在的小学生,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隔代教育的现象较为严重。
所谓隔代教育也就是孩子的教育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进行的,原因很简单,爸爸妈妈工作繁忙,有的根本就没有在一起生活,把孩子直接交给祖辈看管。
隔代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祖辈们只知道疼爱、甚至是溺爱孩子,但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
城里的老人还好些,农村的老人还有好多不识字的!再一个原因,祖辈们所学的知识到了现在根本跟不上形势,对孩子的作业辅导他们根本无法进行。
有些孩子遇到难题无法解决时便想到了网络,于是,加大了孩子上网的机会。
还有一些家长,即使是有时间陪伴孩子,但受到知识层次的影响,没有给孩子正确的家庭教育,不懂得如何跟孩子沟通,有的甚至也是溺爱孩子。
二、社会环境的诱导与影响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网吧大量出现,在农村地集镇上都出现了大量地网吧,每逢双休日、节假日很多孩子成群结队地进入网吧,开始了昏天黑地地网络游戏,而这些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显然是具有严重危害的。
而许多网络经营者正是看中了青少年缺乏辨别能力而把目标瞄准了孩子们,通过这些身心未成熟的孩子,网络经营者赚到了许多昧心钱,但是,青少年的身心却受到了严重的摧残。
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一些成年人也是整天的迷恋手
机,玩游戏、玩抖音、看视频、读网络小说等,这些现象都给孩子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个人性格的缺陷与不足
由于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个性性格不同,有外向性的、有内向性的、有活泼开朗的、有犹豫沉闷的,不同的个性性格也导致了对网络的不同态度,有的性格的孩子易于形成沉迷网络。
个体的消极个性特点及某些生理特征可能引发个体现实生活中的社交障碍,而网络交流则可避免现实生活中的约束,于是,促使了一些人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寻求理解和满足,这是这类孩子沉迷网络的生理和心理原因。
四、特定事件的发生与影响
有些特定事件的发生会影响着个人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影响和改变也会引发个体出现沉迷网络的现象的发生。
今年的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医疗、卫生、物流、购物等各个方面越来越与网络更加紧密地结合。
随之而来,教育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2019年我国在校普通本专科(不含研究生、成人本专科生、网络本专科生)大学生共30315262名,高中生39949000名,初中生48374364名,小学生106034691名,在学儿童47138810名,在校学生总数:271812127人。
(以上数据来自网络百度.知道)全国2.7亿学生延迟开学,无论是电脑、平板、还是智能手机,在2020春季学期,全国的大、中、小学生开启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互联网学习生活,开启了全球最大的网络教育模式。
但随之而来的是网
络教育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一些自控能力不强的孩子在网络学习之余,不知不觉中接触了网络游戏,沉迷网络的现象也前所未有的发生了。
儿童沉迷网络的原因是复杂多变的,对于每一个沉迷网络的孩子来说又是各不相同的,只有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找出个人沉迷网络的具体原因,才可以对症下药进行有的放矢的治疗,让孩子尽早地回归正常。
儿童沉迷网络是家长、学校、社会三方需要共同研究的社会问题,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