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区八小发展规划(2011-20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区八小发展规划(2011——2014年)
一:学校现状的分析
(一)学校基本情况
八区八小地处毕家岗街道黄山村八公山区风景区脚下,交通较为不便。
学校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校舍面积1500平方米,现有现有六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9人,教职工21人。
按区教育局行政划分招收黄山村、丁山村村二个村的学生。
大部分学生家长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带;在家务农,劳动强度较大,基本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的学习,使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近几年来,外出打工的愈来愈多,及条件较好的家庭择校等各种原因,造成学校生源呈逐年减少的均势。
给学校的各项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学校发展的客观优势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2010年顺利建成了新教学楼,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校容校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现建有音乐室、舞蹈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电脑室……,教学设施日趋完善。
(三)学校发展弱势
大部分学生家长为皖淮厂职工子弟,外出打工较多;还有当地农民子弟,文化程度较低;无力辅导学生,还有部分学生为留守儿童,更谈不上家庭辅导,这样一来学生的一些良好习惯难以养成。
(四)社区环境影响
学校周边为山区、农田或农舍,远离城区,比较适合学生学习,但学生家长外出务工者逐年增加,造成学生留失或学生整体素质下降。
(五)学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国家教育优惠政策向薄弱学校倾斜,校舍安全工程顺利完成,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各种各种教学设施更换一新,城市学校每年有教师到学校交流支教,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学校每年也有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开阔了眼界。
二: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表述
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创办“管理规范、文化浸润、温馨和谐、人民满意”的学校。
关键词1:终身发展
关键词2:人民满意
三、学校发展目标定位
重点发展项目根据学校可挖掘教育资源,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和教育发展趋势,我们努力并寄予希望:
1、在今后三年内,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成为人民满意,教师愿教,学生乐学的和谐校园。
2、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努力实现“让孩子享受均衡教育”的办学宗旨。
3、探索出一条薄弱学校合格加特色的成功之路。
四、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
1、争取资金修建校园道路,改善办学条件。
启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绿化、美化校园环境。
2、改革内部管理机制,制定、改革相关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3、做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
进一步强化学风、教风和校风,使学校各方面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迈进一大步。
第二阶段
1、完善电脑室、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体育器材室、图书室、阅览室等硬件建设。
近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
3、完善各方面的管理考核制度,将“依法治校”工作真正落实好。
同时提高师生法制水平。
4、建设规范,具有学校特色的班级文化。
第三阶段
1、争取资金平整后操场,优化办学条件。
2、将学校操场的围墙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3、学校管理科学高效,校园和谐民主,师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
在市、区取得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享有良好的声誉。
(备注:以上内容项目为规定内容,每所学校应按规定编写,并表现在年度发展性目标中)
五、保障机制及措施
(一)、努力改变办学条件
完成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开设电脑室、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体育器材室、图书室、阅览室等硬件建设。
围绕目标,落实责任;积极筹措资金,分年实施;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确保设备设施的高品质;切实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设备设施改进教育教学的能力。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提炼学校精神,用学校精神统领学校文化,不断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
2、绿化、美化校园,整体策划学校视觉系统,提升学校文化的品位。
3、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验和展示的条件与机会。
(三)、注重德育工作建设
坚持德育为先,改以往做学生思想工作单一说教的方法,变注重活动教育与评价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以优秀班集体建设为抓手,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主要内容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心理
素质。
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浓厚氛围,切实提高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效。
(1)学科渗透。
加强三类课的管理,即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班队课。
(2)活动渗透。
加强校内外的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互助、合作等精神。
(3)环境渗透。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实现环境育人。
(4)评价激励与检查督促相结合。
制定并落实学校各项评比制度,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5)榜样示范。
结合少先大队部开展的活动与特长小明星评比活动,大力宣扬好人好事与学有所长的学生。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全体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胜任教师达100%。
2、坚持每周一次的学习制度,深入领会课改精神,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学生观和教学观,面向全体学生,立足长远发展。
按照岗位的任职资格和履行职责的规范要求,强化各类任职资格的培训,形成一支任职条件合格、思想品行优秀的职工队伍。
3、认真实施教“名师工程”,开展教学评选活动,使各级骨干教师、教学新秀、教学标兵、学科带头人、十佳教师等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20%以上。
4、加强师德建设,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师德标兵,模范班主任评选活动,师德合格达100%。
5、加强计算机培训,让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
(五)、强化制度管理
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教育教学常规、后勤财务规范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严肃执行教育法律法规,推进依法治教工作,实行校务公开,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及教职工的监督,形成依法治教的环境,保证规范办学各项措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