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酱骨头怎么做好吃?和红烧排骨有什么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酱骨头怎么做好吃?和红烧排骨有什么区别?
酱骨头
酱骨头是一道东北名菜。
根据主料的不同
有酱脊骨、酱排骨和酱棒骨。
这几种原材料有
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经得起长时间的炖煮而
肉质不会发柴。
其中猪脊骨经炖煮后口感最为
软糯。
酱大骨特点是酱香浓郁、油而不腻,大
口吃肉,粗放解馋。
如果你的亲友、小孩馋肉
吃,这个菜保证管用。
酱骨头的制作流程
原辅用料:1000克猪大骨(带肉筋、骨髓的最好);葱头20克、姜15克、桂皮5克、花椒5克、陈皮5克、香叶5克、丁香3克;盐25克、鸡精3克、酵母抽提物回味粉5克、猪肉增鲜膏5克,白糖15克、酱油20克、料酒10克;
一、前处理
浸泡:将大块猪脊骨洗净,冷水浸泡约6-12小时,中间可换水数次,去除血污;
焯水:将猪骨放入冷水中,烧开至水沸一段时间,然后撇去浮沫,捞出猪骨后用冷水洗净。
二、酱制
酱制:另起一锅热水(要没过大骨才行),水沸时放入焯过的猪骨,放入葱头、姜、桂皮、花椒、陈皮、香叶、丁香、料酒、酱油(糖色)、酵母抽提物回味粉(KA66)等调料,大火煮沸,小火继续煮一个小时,至八成熟,加入盐、鸡精、酵母抽提物猪肉增鲜膏(TP01)、白糖等调味;
收汁:改中火或大火再煮半个小时,收一下汤汁即可。
制作窍门及答疑
1、加入陈皮不仅解腻,而且增加微酸、微苦,使味道更丰富,但千万不能多加;丁香增加特有香气,也不能多加,否则抢肉味。
2、煮大骨阶段加入回味粉是因为这个原料不仅耐煮,而且去腥;收汁阶段放入猪肉增鲜膏(TP01)是进一步强化肉味,因现在的猪肉味比散养土猪差很多。
3、去除猪骨中的血污最好用清水浸泡六个小时,期间换几次水,千万别图省事用热水浸泡。
4、为了增加酱味,可以加一些干黄酱,黄豆酱、东北大酱等,添加量没有限制但要根据各地口味;
5、香辛料可以先稍微炒制一下,香味更足;
6、白糖可以炒成糖色再倒入锅中,替代酱油色泽更红亮。
更简单的做法是加入茶叶(红茶)来上色,这样骨头不会发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