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鲁教版九年级)

合集下载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6.4 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6.4 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6.4 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练习卷(含解析)鲁教五四新版九年级全册《6.4 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Think.Eat.Save.﹣﹣思前、食后、厉行节约.下面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生活中使用含磷洗衣粉能给水体提供养分,建议大量使用B.大力开采矿物,保障金属材料的使用C.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秸秆和垃圾D.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2.(3分)“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稻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A.就地焚烧B.发酵后作农家肥C.加工成精饲料D.制造沼气3.(3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美好幸福盐城”是我们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爱护草坪,爱护花木B.对污水进行综合治理C.上学多骑自行车,少用私家车D.就地垃圾焚烧,不影响市容市貌4.(3分)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等.关于PM2.5产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火力发电B.焚烧垃圾C.建筑粉尘D.白色污染5.(3分)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B.用钢丝刷擦洗铝锅上的污垢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D.焚烧废弃塑料解决“白色污染”6.(3分)近年来,多市居民呼吸系统异常率上升,PM2.5是主因.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形成雾霾的元凶.下列做法对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是()A.建筑工地经常洒水降尘B.加强汽车尾气的净化处理C.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D.露天焚烧秸秆7.(3分)今年是开封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关键一年,广大开封市民都积极投入“创建卫生城市,建设和谐美丽开封”的活动中.下列做法与创建卫生城市不相符的是()A.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B.严谨焚烧秸秆,降低空气中PM的浓度C.化工厂的废水经处理后排放D.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8.(3分)雾霾、灰霾,PM2.5已成电视新闻热词,下列做法符合“环境友好”的是()A.为保护森林,提倡用煤作燃料B.为拉动经济减少公共交通压力,提倡使用私家车出行C.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倡大量使用化肥农药D.为减少环境污染,提倡秸秆综合利用,如秸秆粉碎还田、生产沼气、作饲料、造纸、作建筑装饰材料等…制定法规禁露天烧秸秆9.(3分)生产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B.降低新装修房屋内的甲醛含量,最好的方法是紧闭门窗并在房间内放一盆水C.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提倡节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10.(3分)下列燃料燃烧时,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是()A.氢气B.柴草C.酒精D.汽油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11.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化学与环境保护》练习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化学与环境保护》练习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1.“绿色化学工艺”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其理想状态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到欲制取的产物中,对环境实现零排放。

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属于“绿色化学工艺”的是(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2.酸雨、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和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冰箱中使用含氟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C.大量含硫燃料的燃烧会导致酸雨的增多D.气候变暖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3.以下是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状况、质量级别的对应关系:2010年6月3日,湖南省益阳市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82—93,根据以上信息,判断湖南省益阳市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A.Ⅰ级优B.Ⅱ级良C.Ⅲ级轻度污染D.Ⅴ级重度污染4.济南以泉水资源丰富闻名遐迩,享有“泉城”美誉,2003年趵突泉的复涌给泉城带来了勃勃生机。

“节水保泉、优化环境、防止污染”已成为泉城人的共识。

在下面①—④项中,你认为与济南市环境的改善不相符的是( )①随意丢弃废旧电池②生活污水排入大明湖③将生活垃圾倒入护城河内或就地焚烧④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④D.只有①②③5.今年春天,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强烈的沙尘暴,大量沙尘不仅降落到北京,甚至远降韩国,日本也能观察到沙尘。

专家对沙尘褒贬不一,有专家研究表明,沙尘能减弱酸雨的酸性,减弱温室效应,也有专家研究表明,沙尘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根据上述短文和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沙尘”的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沙尘已成为跨国境的环境问题B.飘浮在空气中的沙尘属于空气质量周报“首要污染物”中的可吸入颗粒物C.沙尘形成酸雨,可能是沙尘吸收了经过地区被污染空气中的氮、硫氧化物所致D.沙尘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6.据《中国环境报》报道,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使广西省北海市一条长约50千米的河水受到严重污染,对北海市的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危害。

2022年鲁教版九下《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练习(附答案)

2022年鲁教版九下《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开展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一、根底题1.酸雨对环境的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以下物质能造成酸雨的是〔〕A.CO B.CO2C.CH4 D.SO22.某市将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试点。

废弃塑料购物袋属于〔〕A BC D3.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从我做起。

以下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B.垃圾分类回收处理C.自来水价格廉价,可以尽情使用D.废旧电池掩埋在土壤中4.“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下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拒绝使用含磷洗衣粉B.提倡绿色出行,尽量少开私家车C.废旧电池随意丢弃D.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排放5.某镇硫酸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SO2,废水中含有H2SO4。

请答复:(1)该镇经常下的酸雨pH (填“>〞“<〞或“=〞)5.6;要粗略地测定酸雨pH,通常用。

(2)请举一例酸雨的危害:。

(3)用熟石灰处理该厂废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4)该厂的以下整治措施不妥的是 (填序号)。

A.废气循环利用B.将废气点燃后排放C.废水用碱中和后排放D.改良工艺,减少废气废水的产生二、中档题6.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自来水是纯洁物B.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C.工业废水不能直接排放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7.通过创立卫生城市活动,枣庄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以下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①保护青山绿水 ②就地燃烧秸秆 ③开展共享单车 ④减少燃煤使用 ⑤燃放烟花爆竹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⑤8.一同学设计了两种由CuO →Cu 的实验方案:方案一:Zn ――→稀H 2SO 4H 2――→CuO Cu方案二:CuO ――→稀H 2SO 4CuSO 4――→Zn Cu大家认为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理由是①节约能源、②Cu 产率高、③产品纯洁、④操作平安。

其中,评价正确的选项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9.汽车尾气(含有CO 、SO 2与NO 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其特点是使CO 与NO 反响,可生成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写出CO 与NO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化学和社会发展 第四节 化学和环境保护 教材同步练习(含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化学和社会发展 第四节 化学和环境保护 教材同步练习(含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达标测试我综合我发展1.海口是国家卫生城市,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下列行为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①尽量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②植树造林③不随意丢弃废电池④不用含磷洗衣粉⑤工厂废水处理后排放到长江中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A.②③⑤B.②③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2.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安装烟囱,改善炉子排气状况B. 打开门窗,使室内通风C. 把煤球炉提到门外D. 室内放一桶水3.某一水域中出现鱼类大面积死亡,经调查得到可能的结论有如下几条:①居民向该水中排放含有磷元素的洗涤剂。

②有大量的运输船舶在水里航行。

③水中有适量的水草。

④上游有一化工厂向水中排放废水。

⑤鱼类把水中氧气消耗完。

⑥鱼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⑦水中沿岸的农民种植作物时施用了大量的农药、化肥。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国推广使用“清洁燃料”的过程中,我国首台使用二甲醚为燃料的城市客车问世,这将有效地解决公交冒黑烟的问题。

(1)已知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1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_________个氧原子。

(2)二甲醚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完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6O+3O2点燃__________________;92 g二甲醚完全燃烧时需要_________克氧气。

(3)从上述反应可见,二甲醚和天然气一样属于_________能源。

5.(经典回放)专家认为,中国北方频发的台风暴雨现象,是中国气候在温室效应日益加重的形势下,正从“南涝北旱”格局演变成“南旱北涝”新趋向。

四大飓风将接连袭美,专家称是温室效应造成飓风增多。

(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化学与环境保护课时练习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化学与环境保护课时练习

11.4 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卷2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1年世界环保日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措施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A.随手关灯节约能源B.积极参加植树造林C.使用新技术提高水的利用效益D.工业废水直接用于灌溉农田2.下列做法不符合“山青水绿、天蓝地净”理念的是()A.合理施用农药、化肥B.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C.限制燃放烟花爆竹D.充分利用天然气、风能、太阳能3.“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最目标之一。

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A.积极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B.使用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C.下班时关闭用电器,减少能源损耗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体污染4.化学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将地沟油转化成工业燃油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C.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发电D.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5.百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下列举措错误的是()A.水更清——防治水体污染B.天更蓝——加强大气治理C.土更净——填埋废弃电池D.景更美——提高绿化覆盖6.当今世界的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效应,其中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有害气体或这些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溶于雨水引起的。

这些气体主要是()A.CO和CO2B.CO2和SO2C.SO2和NO2D.NO2和CO 7.下列做法符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理念的是()A.用未达标排放的工业废水灌溉农田B.保护环境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C.积极开发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D.用煤代替天然气以降低酸雨危害8.可以导致酸雨的气体是()A.H2B.SO2C.CO D.CO29.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D.氢气10.下列措施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广泛使用化石燃料——减少酸雨的发生B.在天然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二硫醇——及时提醒天然气泄漏C.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体污染D.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污染11.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活中的垃圾应分类回收B.正在推广普及的公共自行车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C.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外观和营养价值等D.将地沟油和潲水油回收利用来炒菜,以达到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目的12.呵护健康,爱护环境,下列行为有害的是()A.退耕还林B.酱油加铁C.电池深埋D.垃圾分类13.垃圾是一种放错位置的资源,下列垃圾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废纸回收再造纸B.金属饮料罐回收利用C.焚烧废旧塑料减少“白色污染”D.用“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14.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

(新)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练习(附答案)

(新)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十一单元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一、选择题1.以下符合“化学反响的绿色化〞的是〔〕A.锌粒跟稀硫酸反响制取氢气B.NH3+CO2+H2O=NH4HCO3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D.电解氯化镁制取金属镁2.“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化学尤其如此,它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

“白色污染〞这个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我国提出来的,但是这一警示很快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白色污染〞是指〔〕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B.石灰窑的白色粉末C.各类塑料垃圾D.白色建筑材料产生的建筑垃圾3.2022年以来国际油价的持续“高烧〞,引发人们对未来能源供需及价格的深切关注,并且促使人们寻求石油的替代品。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我们应珍惜化石燃料,因为它们既是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不可再生B.在合理使用化石燃料的同时,我们应努力寻求开发新能源C.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D.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4.“绿箱子环保方案--废弃及配件回收联合行动〞已在全国40个重点城市中开展了近两年.以下有关废弃的金属材料回收利用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可以节约金属资源B.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C.可以节约冶炼相关金属所消耗的能源D.回收废弃中的金属材料没有任何价值5.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以下做法错误的选项是〔〕A.植树造林B.就地燃烧垃圾C.汽车改用清洁燃料D.工厂废气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6.以下情况一般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A.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C.放养鱼类D.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7.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变废为宝,镇江市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市区街道的垃圾箱中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利用的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的垃圾.以下物质能放进绿色垃圾箱的是〔〕A.瓜皮果壳 B.鱼骨头C.废铁锅 D.废旧陶瓷二、简答题8.某一水域中出现鱼类大面积死亡,经调查得到可能的结论有如下几条:①居民向该水中排放含有磷元素的洗涤剂。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 9.4《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练习 鲁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 9.4《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练习 鲁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 9.4《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练习鲁教版1、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A、锌粒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NH3 + CO2 + H2O == NH4HCO3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D、电解氯化镁制取金属镁2、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采用最新的纳米技术,成功地开发了“CO2 制取全降解塑料”的新技术。

则下列有关此项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纳米技术应用的重大突破B、将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C、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D、该塑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3、“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化学尤其如此,它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

“白色污染”这个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我国提出来的,但是这一警示很快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白色污染”是指()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B、石灰窑的白色粉末C、各类塑料垃圾D、白色建筑材料产生的建筑垃圾4、“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

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A、就地焚烧B、发酵后作农家肥C、加工成精饲料D、制造沼气5、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变废为宝,某市将垃圾箱更换为分类回收垃圾箱。

此次摆放的垃圾箱分类标志明显,绿色箱用来装可再利用垃圾,黄色用来装不可再利用垃圾。

以下物质应扔进黄色垃圾箱的是()A、废旧报纸B、果皮C、铝制饮料罐D、废旧电池6、“绿色化学工艺”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其理想状态是反应物里的原子全部转化到欲制取产物中,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只利用下列反应类型中的某一种进行化工生产,一定具有“绿色化学工艺”特点的是()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7、某中学环保小组在调查某化工厂的污水处理情况时。

收集到如下资料:(1)污水中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提取污水水样,测得pH = 3;(2)处理污水的步骤之一是用石灰水进行中和处理,使处理后反应池中的水样p H 在7.0左右;8、已知污水池中HCl的质量分数为0.003%,若反应池中有2.0×106kg污水,至少需要多少千克氢氧化钙来处理这些污水?(污水中其他物质均不与石灰水反应;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化学与环境保护》随堂练习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化学与环境保护》随堂练习
结束
《化学与环境保护》随堂练习
1.可以利用化学方法中的__中__和__法____或__氧__化__法____处 理废水。 2.我国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___S_O__2__、 ___C_O____、 __染的来源是__工__业__废__水___ ;生活中节约用水的 方法有___用__洗__菜__水__冲__厕__所____;防止水污染的措施是 __生__活__污__水__集__中__处__理__后__再__排__放__。(以上均答一条)。
4.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___源__头___上减少 和消除工业生产对花井的污染。 5. 酸雨是指pH_<___5.6(填“>”、“<”或“=” )的降水,而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原因是 ___大_气__中__的__C_O_2_溶__于__水_生__成__碳__酸_______,请你写出 一条酸雨的危损害坏__建__筑__物__、__桥__梁_______。

鲁教版初三全册化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测试

鲁教版初三全册化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测试

鲁教版初三全册化学6一、单选题1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大量使用塑料袋B.使用节能灯泡C.少开私家车 D.纸张双面使用2.虽经大力整治,但据有关部门的分析和推测:今年我国渤海湾海域赤潮发生的次数将比往年有所增加,经济缺失可能会更大。

要从全然上防治赤潮的发生,可行的方法应当是()A.各种污水必须经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 B.清除海水中的氮、磷元素C.清除海水中的有害藻类D.提高海水的溶解氧浓度3.人类生存需要清洁的空气.下列情形可不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燃放烟花 B.汽车尾气 C.煤炭燃烧D.光合作用4.(2021•盐城)坚持绿色进展,构建生态盐城,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A.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B.鼓舞燃煤发电,保证电力供应C.禁止秸杆燃烧,减轻雾霾阻碍 D.进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5.近年来雾霾频现,大气质量堪忧.下列做法不利于爱护大气环境的是()A.都市街道洒水降尘B.进展水力、风力发电C.露天焚烧秸秆、树叶D.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出行6.(2021•江西模拟)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澄清的矿泉水是纯水B.过滤能够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C.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D.填埋垃圾可不能导致水体污染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B.无色、无臭、清亮透亮的水确实是纯水C.电解水能生成H2和O2 ,二者体积比为2:1D.生活中接触的纯水多,水溶液少8.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是()A、化学之最B、化学与生活①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金刚石②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铁①煤气泄露:开排风扇②水壶中的水垢:用食醋除去C、性质与用途D、环境爱护①木炭有可燃性:作燃料②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有色光:作电光源①废旧电池:随意丢弃②工业污水:处理后排放A.AB.BC.CD.D9.近年来,严峻的雾霾天气使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都市遭受了严峻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CO2B.SO2C.PM2.5D.NO210.“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进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化学与环境保护》课堂练习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化学与环境保护》课堂练习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1.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不会造成危害的是( )A.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C.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D.化肥和杀虫剂的滥施滥用2.今年3月22日是第十七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二届“中国水周”。

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

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数含有杂质离子B.水中Ca2+、Mg2+的增多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C.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D.在水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反应速度比较快而且充分3.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我国的主题是“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下列与上述主题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B.温室效应是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C.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4.生产生活中的以下想法或做法科学合理的是( )A.循环用水以节约水资源B.CO2会污染环境,溶于雨水形成酸雨C.锈蚀的钢铁不值得回收利用D.生活废水不会造成污染,可直接排放5.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A.为减少环境污染,应少用或不用塑料袋B.随地焚烧垃圾C.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D.随意丢弃废旧电池6.参与节能减排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是( )A.尽量使用一次性餐具B.用布袋代替塑料购物袋C.关闭电器后拔掉插头D.杜绝自来水的跑、冒、滴、漏现象7.“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成为确保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新的关键词。

下列活动或举措中,与该主题无关的是( )A.我市开展的“捐献一张废纸,献出一片爱心”活动B.我市对雨水、污水管道实施规范化整治,做到清污分流C.2007年6月我市举办的“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大型签名活动D.2008年6月t日起,我国全面实施“限塑令”8.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化学与环境保护》预习检测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化学与环境保护》预习检测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一、选择题1.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主要有①工业上废气. 废渣和废液的任意排放②农业生产中化肥. 农药的使用不当③天然水与空气. 岩石和土壤的长期接触④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2.以下列举防治水污染的措施中,合理的是()①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②农业生产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③不使用含磷洗衣粉④生活污水不必处理就可排放.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A.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和甲烷4.为了减少“酸雨”的产生,下列措施中有效的是()①减少用煤作燃料②将燃料脱硫③把工厂的烟囱建高④开发新能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绿色化学”要求生产尽可能不产生废物,即实现“废物零排放”。

下列反应类型最容易实现“绿色化学”要求的是()A.复分解反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置换反应6.我市正在开展“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生态宜居安庆”活动,下列措施符合环保理念的是()①控制工业废水的直接排放②将居民用煤逐渐改成用天然气③禁止尾气不达标的机动车上路④生活垃圾采用高温无害化处理⑤大力提倡植树造林.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工业上废气、废渣和废液的任意排放能造成水体污染,故①正确,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使用不当能造成水体污染,故②正确,天然水与空气、岩石和土壤的长期接触不会造成水体污染,故③错误,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能造成水体污染,故④正确.故选C.2.解析:①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能防止防治水污染;②农业生产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能防止防治水污染;③不使用含磷洗衣粉,能防止防治水污染;④生活污水不必处理就可排放,会造成水污染.综合以上分析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3.解析:酸雨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的,故选A4.解析:煤中除主要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硫、氮、氢等元素,所以煤燃烧时会产生引起酸雨的二氧化硫气体和氮氧化物等,减少以煤为燃料或将燃料脱硫都能减少引起酸雨的气体排放,开发新能源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也是减少形成酸雨的气体的有效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下列行为(或事例)不会导致水体污染的是( )A.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生活垃圾堆放在小河旁或倒入海洋里C.提倡和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D.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解析:选项A、B属于生活对水体的污染,选项D为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对水体的污染,选项C由于洗涤剂中无磷,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答案:C2.(2010安徽新课改,6)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长期饮用纯净水,不利于身体健康B.经常咬铅笔,铅笔上的油漆对身体有害C.经常食用腌制食品,有利于身体健康D.经常使用染发剂,不利于身体健康解析:腌制食品含有较高的亚硝酸盐,具有强烈的致癌性。

答案:C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 )中打“√”,错误的,在( )中打“×”。

(1)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NO x)、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粉尘)等( )(2)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 )(3)凡是pH<7的雨水都是酸雨( )(4)垃圾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分类回收意义重大( )(5)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 )解析:(1)根据课本内容判断;(2)导致温室效应的除了CO2外,还有CH4等物质;(3)正常雨水因溶有CO2而呈酸性,pH<7,只有pH<5.6的雨水,才称为酸雨; (4)垃 圾中含有多种可以回收利用的金属塑料、玻璃等材料。

答案:(1)√ (2)× (3)× (4)√ (5)√4.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酸雨区的面积高达2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请完成:(1)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雨的主要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减少酸雨的产生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需要了解酸雨的形成、危害及治理等内容。

答案:(1)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生产硫酸、硝酸等工厂排放的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与水反应形成的(2)会导致水体污染,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和繁殖;会导致土壤酸化;会破坏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会破坏各种建筑物;会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3)减少使用煤、石油等作燃料,大力研究和开发新能源;将煤脱硫后再燃烧;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提倡和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用天然气作燃料驱动汽车等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和人类生活燃烧煤、石油过程中,排放大量的甲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是生物呼吸和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出大量乙气体造成的。

甲、乙气体分别是( ) A.CO2 SO2 B.SO2 NO2 C.NO SO2 D.SO2 CO2解析: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SO2,而产生温室效应来源于生物呼出的气体CO2。

解题的关键:一是能够正确判断,二是注意两者的排序。

答案:D2.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北京市积极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压缩天然气(CNG)。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A.甲烷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解析: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答案:A3.废干电池必须尽快实施集中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为了回收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原料B.为了回收利用电池中的石墨电极C.电池中多种离子对土壤的水源造成严重污染D.电池中的电解液渗漏出来后,会腐蚀其他物品解析:由于电池的电解液中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如镉离子、汞离子,一旦泄漏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答案:C4.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在我国的能源消耗中,燃煤占70%。

20世纪90年代我国酸雨区的面积达200万平方千米,与欧洲、北美构成世界三大酸雨区。

为控制酸雨,我国环保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专家预测,到2020年,能基本解决酸雨问题。

(1)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环境问题,与酸雨无关的是________。

①全球气候变暖②建筑物表面被侵蚀③土壤酸化④南极臭氧空洞(3)为了防治酸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于燃料燃烧和工厂排放出的SO2和氮氧化合物所致。

(2)酸雨的主要危害是使水体、土壤显酸性,从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

(3)可从切断污染源,尾气处理等方面考查。

答案:(1)含硫较多的煤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2)①④(3)尽可能减少使用煤作燃料(或将脱硫处理后再燃烧等)5.2003年12月23日,重庆市开县川东北一矿发生“天然气”特大井喷事故,使200余人死亡,大面积人员疏散,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其中使人中毒死亡的气体主要是硫化氢(H2S),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1)可用________ (填一种试剂)检验硫化氢水溶液的酸性。

(2)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你来消除井喷造成的空气中的大量硫化氢,你选择何种试剂?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H2S气体时,尾气能否采用燃烧的方法进行处理?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给予的信息分析:(1)可选用能鉴别出酸性溶液的试剂即可,(2)注意方程式要配平,注明条件,(3)可通过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这一性质来选取试剂,(4)硫化氢燃烧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环境。

答案:(1)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Mg、Al、Zn等)(2)2H2S+3O2点燃2SO2+2H2O(3)水或石灰水等其他碱性溶液(4)不能燃烧产生SO2污染空气6.(2010福建福州中考,24) 请你阅读下列一段新闻,并完成有关问题:2010年6月16日《海峡都市报》报道:位于我市河东社区外的琼东河,已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破砖头、牛奶包装盒等挤占了大半个河道。

(1)把垃圾堆放在河边会造成空气、土壤、___________等污染,因此,必须妥善处理垃圾。

请你向市环保部门提出一条保护城市内河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沿岸居民时常能闻到垃圾散发出的臭味,是因为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市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多种,填埋是其中的一种。

垃圾填埋后会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垃圾中的塑料矿泉水瓶、塑料袋都属于________(填“金属”“有机高分子材料”或“非金属材料”)。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塑料制品已被广泛应用。

请分析使用塑料的利弊。

(各写一点)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生活垃圾对水的污染及如何防治的内容,垃圾不能丢弃,而应回收利用,充分发挥垃圾作为“半成品”的作用。

答案:(1)水体加快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是不断运动的(3)甲烷(或CH4) CH4+2O2−−→−点燃CO2+2H2O(4)有机高分子材料利:塑料一般不导热、不导电,是良好的绝缘体弊:大部分塑料不会腐烂,也不能被细菌分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绿色化学工艺”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其理想状态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到欲制取的产物中,对环境实现零排放。

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属于“绿色化学工艺”的是(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解析:绿色化学工艺的概念与化合反应相结合,分析可知化合反应中所有原子均转化进入了产物中。

答案:B2.酸雨、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和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冰箱中使用含氟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C.大量含硫燃料的燃烧会导致酸雨的增多D.气候变暖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解析:从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的成因分析可知选项A、B、C正确,选项D错误。

答案:D3.以下是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状况、质量级别的对应关系:空气污染指数0—50 51—100 101—200 201—300 >300空气质量状况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空气质量级别ⅠⅡⅢⅣⅤ2010年6月3日,湖南省益阳市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82—93,根据以上信息,判断湖南省益阳市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A.Ⅰ级优B.Ⅱ级良C.Ⅲ级轻度污染D.Ⅴ级重度污染解析:本题考查读表和接受外来信息的能力,把污染指数82~93代入上表中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是选项B。

答案:B4.济南以泉水资源丰富闻名遐迩,享有“泉城”美誉,2003年趵突泉的复涌给泉城带来了勃勃生机。

“节水保泉、优化环境、防止污染”已成为泉城人的共识。

在下面①—④项中,你认为与济南市环境的改善不相符的是( )①随意丢弃废旧电池②生活污水排入大明湖③将生活垃圾倒入护城河内或就地焚烧④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④D.只有①②③解析:结合水资源的保护和冶理方法,垃圾要回收再利用;污水要处理达标后排放……可得出答案D。

答案:D5.今年春天,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强烈的沙尘暴,大量沙尘不仅降落到北京,甚至远降韩国,日本也能观察到沙尘。

专家对沙尘褒贬不一,有专家研究表明,沙尘能减弱酸雨的酸性,减弱温室效应,也有专家研究表明,沙尘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根据上述短文和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沙尘”的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沙尘已成为跨国境的环境问题B.飘浮在空气中的沙尘属于空气质量周报“首要污染物”中的可吸入颗粒物C.沙尘形成酸雨,可能是沙尘吸收了经过地区被污染空气中的氮、硫氧化物所致D.沙尘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解析:根据信息,沙尘不能成为改良酸性土壤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