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合集下载

重症护理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重症护理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重症护理论文参考文献一、重症护理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灯塔奖标准对我国重症护理专业化建设的启示.《中国实用护理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2期.庄一渝.周艳.陈香萍.叶志弘.[7].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联合应用机械通气、体外膜肺氧合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患者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1年33期.陶夏.蒋莉.[9].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的评估与管理对策.《世界临床医学》.2016年2期.史四季.王素枝.刘秀芹.[10].亲情化护理在重症护理中的应用探讨.《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年1期.李艳.二、重症护理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在烧伤血清诱导的内皮细胞骨架重组中的作用. 作者:陈波.病理生理学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2004(学位年度)[2].太原市ICU护士离职意愿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薛燕萍.护理学山西医科大学2013(学位年度)[3].某省7家甲等医院ICU护士镇静护理的知信行现状研究.作者:苗琪琪.护理学蚌埠医学院2015(学位年度)[4].电视胸腔镜与正中劈胸骨行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比较.被引次数:1作者:赵文栋.外科学大连医科大学2008(学位年度)[5]基于JCI核心理念的临床护理质量评价研究.作者:丁福.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重庆医科大学2012(学位年度)[6].新生儿危重症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作者:刘林霞.护理学复旦大学2014(学位年度)[7].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应用于高职“急重症护理”课程的效果评价.被引次数:6作者:徐金梅.护理学复旦大学2012(学位年度)[8].上海市重症护理实践的调查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石伟伟.护理学复旦大学2012(学位年度)[9].采用三维质量结构对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被引次数:10作者:郭熙泱.护理学山西医科大学2011(学位年度)[10].美国临床护理专家形成要素分析.被引次数:1作者:常凤娇.护理学山西医科大学2015(学位年度)三、重症护理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个性化重症护理计划在老年干部病房的实施.黄辛,2011第14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2]人性化服务在CCU重症护理中的应用.李帆.郭莹莹.程继英,2014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3]提高护理人员重症护理技能的临床研究.朴玉粉.张婧,2009中华护理学会护理管理创新研讨会[4]急门ICU病房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江丽华,2012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五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5]辽宁省重症专科护士培训体会.张晓春.张波,2014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6]临床营养支持在重症SARS患者救治中的作用.罗艳华.刘桂卿.翟丽玲.李静,20062006年春季国际护理学术会议[7]重症专科护理新进展.邓安琪,2014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8]如何救治血糖35mmol/L,血钠194mmol/L的普胸术后重危病人.杨健,20102010年上海市危重病急诊学术年会[9]脓毒血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的监测与护理.陈芳.许瑛.沈炯.蔡国龙,2006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2006年全国学术研讨会[10]多元文化在黔北少数民族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张莉.汪晨,2014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icu护理论文范文(高级护师推荐6篇)

icu护理论文范文(高级护师推荐6篇)

icu护理论文范文(高级护师推荐6篇)ICU是救治病情危重或有潜在生命危险病人的主要场所,是现代尖端护理技术的集中体现单位,在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ICU的特殊性,要求每一名ICU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监护护理技能。

目前临床上尚未明确ICU护士应掌握哪些护理技能项目,在各项护理技能的掌握内容和程度要求上,亦无深度及广度的界定。

希望以下6篇icu护理论文对你有所帮助。

icu护理论文范文第一篇:预见性护理在ICU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ICU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抽查150名医务人员,分为实施前(2014年1~12月)和实施后(2015年1~12月),对纳入研究的对象进行手卫生知识考试、规范洗手法的正确率、洗手率、手卫生依从率等方面的考察。

对比实施预见性护理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考试合格率、洗手率、手卫生依从率。

结果:①和实施前(2014年1~12月)对比,实施后(2015年1~12月)手卫生知识考试合格率(90%)和七步洗手法考核正确率(92%)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重症监护室ICU;手卫生管理手卫生和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具有密切的关系,切实杜绝手部交叉感染是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的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保证。

然而,目前临床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和执行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导致手卫生执行率和手卫生措施不规范的事件频发。

根据相关统计结果,手部是细菌传播的重要媒介,其所造成的感染在医院总感染事件中占比高达30%.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的特殊病房,所收治的患者均为急重症患者,身体免疫力极其低下,比一般患者面临更高的感染风险,因此重症监护室(ICU)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更应当受到高度的重视,必须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提高重症监护室(ICU)手卫生管理水平。

本研究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ICU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进行干预,效果显着,具体如下。

中国医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国医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国医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国医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引用习惯对中文期刊零被引率的影响分析——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0年载文为例.《科技与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6期.孔朝霞.陈璐.[2].《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10年发表中国医学科研论文分析与思考.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5期.李晶.[4].应当慎重对待零被引论文.《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3期.孔朝霞.陈璐.[7].互联网+医学教育开启“人卫开放大学”之门中国医学数字教材与慕课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6期.王运平.[8].中国医学、法医学与解剖学关系之探析.《医学与哲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23期.陈琦.[9].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灾害救援分会在京成立.《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9期.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员部.[10].中国医学中的信息、系统和复杂性思想.《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4期.邬焜.二、中国医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基于LibQUAL+®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被引次数:1 作者:周琴.情报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医学科学院2013(学位年度)[2].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作者:魏民.情报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10(学位年度)[3].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分卷方剂学数据库建立的研究.作者:陈桂卿.中西医结合基础内蒙古民族大学2012(学位年度)[4].近代日本汉洋医学之争探析——兼论日本岛国文化的特点.作者:邹小凤.世界历史四川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5].德贞与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被引次数:2作者:高晞.专门史复旦大学2008(学位年度)[6].中国医学作者撰写的英文研究性论文前言部分的体裁分析.被引次数:4作者:梁少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第四军医大学2005(学位年度)[7].《中国医学文化史·中医观念中的人文世界》英译实践及译后总结. 作者:楼佳伊.英语笔译浙江师范大学2015(学位年度)[8].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干细胞移植中心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次数:1作者:宋阿霞.内科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医学科学院2010(学位年度)[9].五行学说与《黄帝内经》——论五行学说是怎样与古代中国医学合流的.被引次数:2作者:罗曼.中国哲学上海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10].当代中国医学精神的模式构建及其实践意义.作者:许启彬. 学东南大学2008(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国医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Globalperformanc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verthreedecades. Fu,J.Y.Zhang,X.Zhao,Y.H.Chen,D.Z.Huang,M.H.《Scientometrics:AnInternationalJournalforAllQuantitativeAspectsofthe ScienceofSciencePolic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3[2]Adynamicmultiplereactionmonitoringmethodforthemultiplecomponen tsquantificationofcomplex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reparations:Niuhu angShangqingpillasanexample.Liang,J.Wu,W.Y.Sun,G.X.Wang,D.D.Hou,J.J.Yang,W.Z.Jiang,B.H.Liu,X.Guo,D.A.《Journalofchromatography,A:Includingelectrophoresisandotherseparatio nmethod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3]Identificationofrawcuscutaesemenanditsprocessedproductsbyhighp 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diodearraydetection/massspectrometryco mbinedwithprinciplecomponentanalysis.Cheng,X.L.Xu,L.Y.Wei,F.Dong,L.Li,Z.M.Du,H.Xu,X.J.Guo,Z.Y.Ma,S.C.Li,X. R.Lin,R.C.《Journalofliquidchromatographyandrelatedtechnologie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5/8[4]Quickdetec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tractylodisMacroce phalaeRhizoma'piecesbysurfaceenhancedRamanspectroscopy. HaoHuangHongShiShangyuanFengJuqiangLinWeiweiChenYunYuDuoLinQianXuRong Chen《LaserPhysics:AnInternationalJournaldevotedtoTheoreticalandExperimen talLaserResearchandAppli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1[5]Advancesinanalyticaltechnologiestoevaluatethequalityoftraditio nalChinesemedicines.Jing,J.Parekh,H.S.Wei,M.Ren,W.C.Chen,S.B.《TrAC:TrendsinAnalyticalChemistr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6]PhotoacousticSpectroscopyAnalysi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LuChenBinxingZhaoHongtaoXiaoRongshengTongChunmingGao 《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rmophys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8/9[7]Isothermaltitrationcalorimetryvs.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 graphyfingerprint:PredictionofadversedrugreactionsofcombinationforChi nesemedicineinjections.Chen,L.Qiu,L.Yan,D.Zhang,P.Xue,F.Tan,M.Yan,Y.Du,X.Xiao,X.《Journalofthermalanalysisandcalorimetr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1[8]Determinationofxanthatinbyultra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 aphycoupledwithtriplequadrupolemassspectrometry:Applicationtopharmaco kineticstudyofxanthatininratplasma. CuipingYanHuanLiYuWuDonghaoXieZebinWengBaochangCaiXiaoLiuWeidongLiZhi pengChen《Journalofchromatography,B.Analyticaltechnologiesinthebiomedicalandl ifescience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9]Acombinationofpharmacophoremodeling,moleculardockingandvirtual screeningforiNOSinhibitorsfromChineseherbs.Wang,X.Ren,Z.He,Y.Xiang,Y.Zhang,Y.Qiao,Y.《Biomedicalmaterialsandengineering》,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1[10]Groupedpenalizationestimationoftheosteoporosisdatainthetradit ionalChinesemedicine.YangLiYichenQinanmingXieFengTian《Journalofappliedstatist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3/4四、中国医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国医学大成》研究.曹丽娟,2011中国庆阳2011歧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2]《中国医学文摘中医》2011年度摘录基金文章统计.魏民.王梓宁.李琳.庞玉萍,201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2011年学术年会[3]曹炳章与《中国医学大成》.曹丽娟,2010“医家传记研究的继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4]中文医学影像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以《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为例. 杜艳霞.史晓娟.孙超.赵娜,2015第十三届(2015)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5]从文献计量角度聚焦中国医学科技发展现状——中国医学科技国际论文计量分析.王敏.张玢.李海存.刘晓婷.许培扬,2009第九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6]曹炳章与《中国医学大成》.曹丽娟,2010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第十三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7]《中图法》四版“中国医学”类目设置质疑.任书俊,2009安徽省高校图工委文献信息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8]中国医书《医学入门》与韩国韩医学.车雄硕.李春梅,2011中日韩医学文献交流学术研讨会[9]学科化信息资源需求调查分析研究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为例.靳萌萌.任慧玲.曹海霞.周琴,2015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图书馆2014年学术年会[10]中国哲学与中国医学.姚春鹏,20082008年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

护理重症病人临床论文

护理重症病人临床论文

护理重症病人的临床体会【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181-01【摘要】目的对重症病人护理体会进行探讨。

方法对多种类型的重症护理进行研究,主要在的护理或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结果对重症病人护理的关键点以及要求进行总结。

结论在护理重症病人时,不仅要求整体协调且要求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与技能,最后得出护理重症病人的要点及质量标准。

【关键词】重症病人护理体会1 前言伴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护理体制随之改变。

护理重点转向于病人,形成以解决病人健康问题为目标,为病人提供健康教育,满足病人在身心、文化及社会方面的需求。

从而达到高水平、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标准。

为使重症病人得到较好护理待遇,在舒适环境下进行护理治疗,应对护理多类型的重症病人的临床体会进行分析及总结。

现就本科于2008年3月1例病人在icu护理及心理护理的临床体会进行分析。

如以下报告。

2 资料与方法2.1 一般资料:本科于2008年3月11:30接受一位有结核性腹膜炎的女性患者,其主要原因是腹部下方痛10多天,b超后发现盆腔有肿块约4d长。

经过详细检查发现在病人的右附件区长有7cm 长、5cm宽的肿物,压痛清晰,边界清楚。

医生初步诊断认为是有由于双肾积水、尿系感染而成,需进行全麻性剖腹手术,但因病人曾患有结核性腹膜炎,因此手术极其困难。

虽已进行手术治疗,病人病情平缓,但其情绪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增强护理难度。

2.2 临床护理方法:由于手术复杂,给病人带来很大创伤,为能全面观察并分析病人情况,本院安排建立护理小组,两个阶段同时进行。

一方面护士在护理icu的病人时,需找出会导致术后病情恶化的护理问题,并及时做出预防措施。

如病人可能会有窒息危险;有身体血液不足的危险等,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实施计划并严格执行,进行每隔6小时一次的观察结果评估。

另一方面,病人进icu后面对陌生的环境感到恐惧,如不习惯陌生的医护室;机器噪声过大医护的频繁检查及未有亲人陪伴等。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四版电子版参考文献格式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四版电子版参考文献格式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四版电子版参考文献格式[1]张波.桂莉主编.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第三版:246-247[2]刘翠华.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9-11[3]罗德生.王慧.方敏.袁晓飞.ICU患者气管插管意外脱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3):459-461[4]赵晶.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并发症的护理研究进展.全科护理.2013,11(1中旬版):172-175[5]赵士静.董立亭.张秀云等.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9-11[6]孔磊.许立民.宋献丽.等.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13,28(3):219-221[7]蒋超.徐丽华.ICU人工气道吸痰最佳护理实践标准研究现状及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2):18-20[8]黄世英.李连梯.朱文平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有效吸痰的时机和方法[J].广东医学.2013,34(8):1308-1310.[9]何秀曼.许倩茹.非定时吸痰技术及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4):335-336[10]童亚林.缪洪城.冯小艳.等.加强呼吸道管理对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J].中华烧伤杂志.2010,26(1):6-10[11]刘广琴.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最佳时机的探讨[J].当代护士.2010,3(专科版):105-106[12]江方正.李雪.叶向红等.持续加温湿化氧疗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28-130[13]蔡瑞霞.介绍一种新的气管切开换药方法.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29[14]毕娜,王建荣.静脉输液技术环节风险评价的研究.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1):761-763[15]毕娜,吴冬梅,王建荣.我国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613-1615[16]毕娜.王建荣.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按需吸痰现状调查.护士进修杂志.。

急危重症护理文献

急危重症护理文献

急危重症护理文献1.《急危重病人生命支持技术的应用和改进》。

这篇文献对急危重病人生命支持技术的应用和改进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呼吸机、心脏起搏器、体外循环等方面的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措施。

同时,文献还介绍了一些新兴的生命支持技术和设备,如ECMO 等,对成人和儿童急危重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

2.《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及其研究进展》。

这篇文献主要讲述了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特别是对其合理的营养支持和感染控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此外,文献还对胰腺炎期间的心肺功能、肠道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测和处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ARDS的护理及其研究进展》。

这篇文献探讨了急危重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ARDS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护理方法。

文献指出,ARDS患者的呼吸、循环和营养支持是其治疗和护理的重点,同时还介绍了吸氧、机械通气、肺复张、体外膜氧合等专业技术和设备的应用。

4.《创伤性脑损伤的护理及其研究进展》。

这篇文献重点阐述了创伤性脑损伤的病因、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包括颅内压的监测和控制、脑血流量的维持和改善、镇静和止痛等方面的护理方法和技巧。

此外,文献还分析了创伤性脑损伤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的预防和治疗,并介绍了近年来一些新型的治疗手段和进展。

5.《危重患者的液体管理》。

这篇文献着重强调了在急危重病人的治疗过程中正确、合理地进行液体管理的重要性。

文献中对液体平衡的监测和纠正、负荷量的计算和控制、口服和静脉输液的选择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介绍,旨在提高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并文献复习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并文献复习

参考内容
引言:
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引发了严重的呼吸 系统疾病。尽管大多数病例为轻症或无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发展为重症病 例,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肺栓塞(PE)是一种少见的严重并发症, 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也多样复杂。本次演示报道1例重症新型冠状 病毒肺炎并发急性肺栓塞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治疗过程:
确诊后,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并加强呼吸循环支持。治疗1周后, 患者呼吸窘迫症状明显缓解,D-二聚体、B型脑钠肽水平也逐渐降低,病情得 到有效控制。
文献复习: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复习,我们发现肺栓塞在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发 生率较普通人群高。这可能与炎症因子释放、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等 因素有关。同时,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 等,易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症状重叠,导致漏诊或误诊。因此,对于重 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应重视肺栓塞的早期筛查和预防。
引言:
2019年,一种被称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病毒引发了全球大流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病情表现多样,从无症状到轻微感冒,严 重至呼吸衰竭不等。对于危重症患者,常需要呼吸机支持以维持生命。本次演 示分享一例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接受呼吸机支持并超长时间俯卧位通 气治疗的案例,并对此进行文献复习。
西医治疗方面,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抗炎、营养支持等治疗。具体包括:利巴 韦林注射液1000mg/d,连续治疗10天;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d,连续治疗5 天;以及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同时,针对患者的慢性病史,给予降压、降糖等 对症治疗。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中医治疗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患者症状,中医辨证为 “湿毒蕴肺、肺脾气虚”。治疗以宣肺解毒、健脾益气为主,辅以活血化瘀、 清热解毒。具体方案包括:宣肺解毒方(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参苓白 术散(白术、茯苓、甘草、桔梗、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鱼 腥草注射液20ml/d,连续治疗10天。

重症肺炎护理论文(共5篇)

重症肺炎护理论文(共5篇)

重症肺炎护理论文(共5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重症肺炎患儿临床资料的研究小儿重症肺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儿科疾病,病情比较复杂,容易反复性发作,处理难度非常大,若不进行及时治疗,会导致小儿内脏功能障碍、呼吸衰竭等严重病症,甚至导致患儿死亡。

为了进一步探究ICU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千预措施,为患儿提供更佳护理方案,作者收集了许昌市中心医院ICU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般资料收集2011年2月~2013年1月本院ICU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均符合”小儿重症肺炎临床诊断标准”[2]。

其中,男孩69例,女孩31例,患儿年龄在个月~岁之间,平均年龄为(±)个月。

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方面相比,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方法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方法,50例治疗组患儿接受全面的ICU护理千预,对于小儿重症肺炎的ICU护理必须进一步掌握患儿发病的特殊规律,及早发现与正确识别患儿不正常体征信号,尽可能做到早发现、超前预防处理和及时抢救。

肺炎的常规性护理已经无法满足ICU患儿的疾病需求以及医师的治疗标准需要。

ICU小儿重症肺炎特殊千预护理中必须包括严密的生命体征观察、制定24h全面护理计划、加强呼吸道清通与护理、保持患儿静脉畅通等,并能够给予患儿一个周全护理与及时的救治。

具体方法如下。

病情护理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复杂、不稳定,很容易出现变化,再加上患儿年龄较小,缺乏自主能力。

护理人员必须加强疾病护理,密切关注患儿生命体征,尤其是注意曈孔与神智情况,若发生惊厥、嗜睡等状况需要及时上报医生并进行抢救。

若病情严重,需要加强24h护理,认真观察、分析、记录病情,为患儿抢救赢得时间。

中文医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文医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文医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中文医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中文医学学术期刊发表英文文章的实践与思考.《编辑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4期.王丽.李欣欣.刘莉.[4].中文医学指南的事件处理及其语义数据自动生成.《中国数字医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9期.范玉玲.顾进广.黄智生.[5].大学中文医学图书复本的控制.《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年3期.龙静.罗鸿光.杨兆美.李慧.杨泽洲.徐国萍.[6].网络中文医学文献检索途径与方法.《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5年4期.左方.[7].中文医学搜索引擎.《中国全科医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8年2期.李蓓.[8].国内中文医学期刊论文如何进入国际信息检索系统.《中国民康医学》.2006年22期.董训兰.[9].中文医学文献数据库的使用问题.《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5年8期.黄韬.应桂英.徐静.[10].中文医学检索工具使用比较研究.《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年5期.李纯芳.李凤英.谈伟文.二、中文医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自然语言理解和本体技术在中文医学信息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作者:李毅.情报学北京大学2009(学位年度)[2].中文医学期刊中Meta分析文章质量评价.被引次数:1作者:周涛.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华中科技大学2013(学位年度)[3].中文一体化医学语言系统建立模式的探讨和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张爱连.医学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医学科学院2005(学位年度)[4]电子病历中文医学信息的可视组织与交互.作者:徐天明.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学位年度)[5].糖尿病网络管理平台的设计及研究.作者:刘玲.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科技大学2013(学位年度)[6].基于多层次概念语义网络结构的中文医学信息语义标引体系和语义检索模型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李毅.情报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学位年度)[7].一体化医学语言系统的语义相似度及推理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李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学位年度)[8].中英文医学文献摘要中的英语名词化对比研究.作者:周建.语言学杭州师范学院杭州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9].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培土生金”法治哮喘的数据挖掘研究.作者:黄小婉.中医内科学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学位年度)[10].文本病历信息抽取方法研究.被引次数:6作者:李莹.生物医学工程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浙江大学2009(学位年度)三、中文医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创建基于DC中文医学元数据模型的构想.朱东屏,2006中国图书馆学会医院图书馆委员会第14届学术研讨会暨06年年会[2]创建基于DC中文医学元数据模型的构想.朱东屏,2006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委员会第14届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年会[3]中文医学搜索引擎在医学信息检索中的对比研究.刘玲.张会雄,2013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4]我国中文医学核心期刊文献计量学特征的对照研究.刘雪立.唐洁,2009第五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5]中文医学文档分词及关键词提取研究.陈衡.黄刊迪,20122012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暨第五届中美医院信息化论坛[6]利用金盘系统制作中文医学现刊工作汪春彦,20052005年全国医学信息新进展学术交流会[7]中文医学影像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以《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为例. 杜艳霞.史晓娟.孙超.赵娜,2015第十三届(2015)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8]Excel在我馆中文医学期刊管理中的应用.陆伟峰,2007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9]中文医学核心期刊简介.江丽丽.杜政.唐辉,2005中华预防医学会预防医学情报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10]中文优质医学科普图书遴选指标体系研究.门伟莉.杜建.唐小利,2015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

2024年医学类论文参考文献

2024年医学类论文参考文献
[16]MercedsB,ConsueloM,PerezO, etal. Varietal differences in properties of extrusioncooked rice flour[J]. Food Chemistry, 1986, 19(3): 173-187.
医学类论文参考文献6
[12] 崔淑霞. 长春西汀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及其固体化制剂的设计与评价[D]. 沈阳药科大学 2009
医学类论文参考文献2
[1] 陈晓兰,刘文,张永萍,缪艳燕,刘毅. 开设相关选修课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饮食行为影响的调查报告[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4(04)
[2] 蓝蕾,邱霞,刘剑英. 军队在职干部营养KAP与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性分析[J]. 中国疗养医学. 2014(06)
[9] 杨鹏华,倪凤娥. 常乳中牛乳铁蛋白的纯化及抗菌活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6)
[10] 雷激,黄承钰,张勇,张明秋,白琳. 体外消化/Caco-2细胞方法评价富铁小麦生物利用率[J]. 卫生研究. 2009(02)
[11] 胡宏伟. 国民健康公平程度测量、因素分析与保障体系研究[D]. 武汉大学 2010
[7] 刘旭辉,吴承艳,金泰慜. 清代石成金《食鉴本草》考略[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6)
[8] 王峥,孙皎,韩维嘉,白姣姣,贺敏霞,陈丽榕,李敏.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膳食知识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J]. 上海护理. 2014(03)
[9] 宋学岐,刘海青. 黑木耳对中老年疗养员高脂血症的干预效果[J]. 实用医药杂志. 2014(05)
[10]Johnson E J. A biological role of lutein [J]. Food Rev Int,2004,20(1); 1-16.

医学生经典文献分享

医学生经典文献分享

医学生经典文献分享1. 《癌症免疫治疗的新篇章:抗CTLA-4抗体》该文献介绍了抗CTLA-4抗体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应用,重点讨论了该治疗方法的原理、临床试验结果和副作用等内容。

2. 《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重症医学中的应用》该文献详细介绍了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重症医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包括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测量方法、监测技术的选择和临床应用指南等内容。

3. 《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治疗作用和机制研究进展》该文献综述了阿司匹林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进展,包括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指南和副作用等内容。

4. 《心脏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该文献总结了心脏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包括损伤机制、预防和治疗策略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5. 《糖尿病患者肾脏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该文献详细介绍了糖尿病患者肾脏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肾脏替代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6.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展》该文献概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展,包括病毒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7.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遗传基础和早期干预》该文献综述了自闭症谱系障碍的遗传基础和早期干预方法,包括遗传风险因素的研究、早期筛查和干预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8. 《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和防控策略》该文献详细介绍了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和防控策略,包括细菌耐药机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新型抗生素的研发等方面的内容。

9. 《心理疾病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该文献总结了心理疾病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包括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神经递质的异常和遗传因素等方面的内容。

10. 《儿童肥胖的预防和治疗策略》该文献概述了儿童肥胖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行为干预等方面的内容。

浅谈重症护理研究论文

浅谈重症护理研究论文

浅谈重症护理研究论文重症病人的护理质量反映了科室的护理质量和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重症护理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重症护理研究论文范文一:重症护理中的常见管道护理【关键词】重症护理;管道护理;细节护理危重病人携带的各种管道繁多,它们分别具有不同功能,常作为治疗、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预后的依据,管道护理工作在抢救危重病人及生命支持中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

因此,作为一名重症护理护士,必须要管理好这些管道,从真正意义上来提高护理服务内涵。

1 常见管道1.1 输入性管道是指通过管道把氧气、水分或药液补充到体内。

如:氧气管、鼻饲管、深静脉置管等。

例如:失血性休克的病人,血容量明显不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缺氧,通过管道可及时补充液体来扩充血容量和供给氧气,维持病人的生命。

1.2 排出性管道是指通过专用性管道来引流出体内的气体和液体等,常作为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如:胃肠减压管、保留导尿管、各类引流管等。

例如:胃肠减压管可以吸出胃肠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病人的腹胀、腹痛等不适,有利于腹部伤口的愈合,同时观察胃液的量、性质和颜色,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1.3 监测性管道是指放置在体内的监护站,监测病情变化的管道。

如:上腔静脉导管、有创动脉置管等。

例如:上腔静脉导管不仅可快速补充液体,还可用来测量中心静脉压,观察右心前负荷,对指导补液滴速有重要的意义。

1.4 综合性管道是指有输入性、排出性和监测性功能,在特定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

如:胃管即可以作为鼻饲管又可以作为胃肠减压管,同时监测吸出的胃液可以了解治疗效果。

2 常见问题2.1 固定手法欠佳,位置欠妥常见于放置管道时,未能注意到患者的体位,管道特殊性及接头衔接处处置不当,容易造成管道的扭曲、折叠或脱落。

2.2 无菌观念不强,操作消毒不严格敷料污染或潮湿后未能及时更换,未及时清理分泌物或固定物污染未更换均有可能造成管道松脱,操作时的消毒不严格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感染。

我国医院ICU综合征文献分析

我国医院ICU综合征文献分析

我国医院ICU综合征文献分析发表时间:2014-07-18T09:54:34.4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6期供稿作者:吴春[导读]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新型医疗器械和药品的不断出现以及重症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

吴春(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510010)【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医院ICU综合征的原因,以此提示医院注重ICU综合征的安全管理。

方法:以“ICU综合征”为关键词,对1994年至2013年1月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检索,得到相关学术研究论文65篇,并对所得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

结果:ICU综合征的原因主要为个体因素、环境因素、手术因素、药物因素和其他5类,其中个体因素及环境因素均出现频次58次,占文献总数的89.2%。

结论:医院要提高ICU综合征的预见性意识,建立一套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ICU综合征原因分析【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6-0262-02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新型医疗器械和药品的不断出现以及重症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关于ICU综合征方面的研究也成为医务人员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

国外相关文献报道,ICU综合征的病因及机制迄今未能阐明,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是一个程度递增和恶性循环的过程[1]。

笔者通过查阅近10年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关于医院ICU综合征方面的学术论文,对我国医院ICU综合征的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1994年至2013年1月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的文献,联合运用“ICU综合征”关键词进行检索,共得到44种刊物刊载ICU综合征相关学术论文65篇,对相关文献和材料所阐述的我国医院ICU综合征的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统计出每种原因的频次及其排序。

2 结果通过对65篇学术论文的归纳、分析和总结,概括出当前我国医院ICU综合征的原因主要有。

重症监护护理论文(共5篇)【护理医学论文】

重症监护护理论文(共5篇)【护理医学论文】

第1篇:浅谈重症监护室新生儿中的发展性护理照顾发展性照顾是一种新型的新生儿护理理念,是20世纪80年代在日本、美国、台湾等地区和国家发展起来的。

发展性照顾的特点就在于护理时考虑到了每个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的个别性,将患儿作为生命的个体来区别护理,在护理中注重环境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新生儿在行为上对于个性护理的呼唤。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年1月~年3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例新生早产儿男113例,女87例;胎龄:35~37周102例,32~34周70例,28~31周28例;出生体重1050~2500g,平均体重1967.5g。

将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

两组早产儿在胎龄、性别、平均体重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研究组实施发展性照顾,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发展性照顾方法如下。

1.2.1模拟子宫环境温度:保持患儿肛温在37℃,皮肤温度在36.5℃左右,2~4小时测体温一次;湿度:随着日龄的增长暖箱内室温从80%逐渐过渡到60%;保持相对无菌的住院环境:按保护性隔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要进行手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1.2.2在NICU的护理环境中,许多因素已经被确定是引起重症或早产儿不良刺激的潜在来源,例如声光的刺激,不舒适的体位以及父母的分离方面都是影响新生儿正常发育的一些因素。

我们在减少声光的刺激方面主要采取了遮光罩遮挡NICU内的强光、工作人员在说话时尽量的降低自己的声贝、在护理操作中动作轻柔;在体位方面我科则采用了自制的鸟巢,为病人提供一个模拟子宫的舒适环境,为病人提供舒适安全的感觉;在住院期间,我科定时开放探视时间,为病人家属解释病情及探视病人。

1.2.3及时观察病情注意患儿面色、哭声、呼吸、心率、呕吐物、大小便等情况,根据患儿哭声原因给予处理,常能挽救新生儿生命。

1.2.4注意环境卫生新生儿居室要温暖舒适,空气新鲜。

每天要用湿润的拖布清扫房间,以免尘土飞扬。

重症医学护理论文(共4篇)

重症医学护理论文(共4篇)

重症医学护理论文(共4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实施重症医学全方位护理的可行性近20年来,重症医学蓬勃发展,具有挑战性的重症医学开业护士(criticalcarenursepractitioner,CCNP)也应运而生,其属于高级护理实践者的一个分支。

拥有全面技术的重症医学开业护士不仅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vecareut,ICU)和高依赖病房(highdependencyunit,HDU)为危重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同样也可为家庭、社区医疗机构的慢性重症病人提供照顾。

1高级护理实践与开业护士的发展高级护理实践(advancednursepractice)是指在更大的护理学科领域内的某一专科临床范围内,将更多实践的、理论的和以实践为基础的治疗方法运用于具体的工作。

从事高级护理实践的护士称为高级护理实践护士(advancedpracttonernurse,APN):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能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能独立工作,拥有诊治和治疗的专家技能,能够处理个体、家庭、社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能制定临床决策管理急、慢性疾病、促进健康的注册护士。

现阶段高级护理实践护士经常被定义为5种角色的集合,即执业护士、临床护理专家、注册助产专科护士、注册麻醉专科护士和高级个案管理实践护士。

其中,高级个案管理实践护士是最新发展的高级护理实践角色。

高级护理实践与基础护理实践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高级护理实践中的护理的专科化(specialization)、角色的扩展(expansion)和高级化(ad-vancement)。

为填补基层全科医师的不足,1965年美国Colorado大学首先提出并开设了儿科开业护士(nursepracttoner,NP)的培训课程;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诞生开业护士,90年代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有了开业护士。

ICU综合征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ICU综合征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ICU综合征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章引言重症监护室,是救治各种危重患者并对其进行24小时密切治疗的单元,拥有多种先进的治疗仪器及急救设备,拥有反应敏捷、专业技术全面、强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过硬的医护人员,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连续、科学的监测与护理并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抢救危重症患者生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降低死亡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的不断研发以及危重症疾病救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特殊的治疗与护理环境,入住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拥有严密监护条件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生理体验和心理体验,出现某种心理或精神障碍综合征以精神障碍为主,并伴有其他一些临床表现因80表现为谵妄,最初也被称之为谵妄或精神病国内外研究均表明综合征发生率较高,日本文献统计综合征发生率达30~60;加拿大学者研究通过医师初步诊断,精神科专家用谵妄筛查表,确诊,综合征发生率为192;另一位加拿大学者用意识模糊评估法,-对764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综合征发生率318;美国学者用-对198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评估,综合征发生率为833,、也得出此结果。

国内学者杨霞等2019年对患者进行研究,综合征发生率26954201;李凤玲等研究显示综合征发生率56182324;熊涧秋等对患者430例回顾性分析显示,综合征的发生率为216393430。

以上国内外学者均指出综合征发生率较高,而综合征不仅是疾病自身的临床症状表现,亦可能是疾病发展恶化的先兆。

出现综合征的患者再次气管插管率是没有出现者的3倍,发生医源性肺炎的危险性增加10倍,同时使得患者意外拔管、呼吸机脱机困难等发生率增高,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达31,病死率增高,甚至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加重了患者家属的负担研究表明综合征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等人研究认为,对综合征早期进行诊断和预防治疗有可能会改善预后。

重症病房护理论文

重症病房护理论文

重症病房护理论文重症护理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在当今的抢救伤病员、治疗危重病员、降低各种灾难事故的死伤率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重症病房护理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重症病房护理论文篇1略谈非语言交流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体会摘要:应用非语言交流,满足了语言沟通障碍而意识清楚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减少了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非语言交流;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体会非语言交流是指以人体语言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仪表和身体的外观、身体的姿势和步态、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触摸、图片和手势以及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的信息交流。

而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由于疾病或治疗的需要等原因导致虽然意识清醒,但语言沟通障碍,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生理需求、心理感受,从而产生许多精神心理问题,影响其身心的顺利康复。

因此,护理人员要设法与患者建立起非语言交流的沟通方式以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

有关研究表明,在一个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反应中,感情的全部表达=7%言词+38%声音+55%体态语[1]可见非语言沟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心理状态分析尽管监护病房拥有完善的设备,高素质的医疗护理人员,严密的监测,整体化的治疗护理,仍有近50%的患者在监护期间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2]。

这种不良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ICU综合症,可表现为定向障碍、记忆和判断力受损、焦虑、恐惧和抑郁,甚至拒绝治疗,影响疾病预后; 性别和个性特征的差异也影响其心理适应:男性或A型性格或在工作和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患者,当其常态社会角色转向患者角色时,就会视疾病为挫折,发生患者角色行为冲突,出现自尊感下降;女性及身体外观将有所改变的患者,自我形象紊乱的问题是一重要的负面影响。

非语言沟通在人类的交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其有一个重要特性--不确定性,即非语言行为有时可以产生不同的解释。

正因为它的不确定性,所以非语言沟通常常被工作繁忙的护理人员所忽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医学论文参考文献
一、重症医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重症医学优秀教师培养模式的思考和探索.
《中国急救医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z1期.何征宇.王祥瑞.
[2].“首届中医院重症医学、珠三角地区重症医学临床实战论坛”会议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5期.佛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
[3].体外膜肺氧合在中国儿童重症医学领域的开展现状.
《临床儿科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1期.洪小杨.封志纯.
[4].多伦多大学Sunnybrook医院重症医学中心研修见闻与感悟.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10期.刘军.邹桂娟.吴允孚.黄敏.
[5].前景理论在重症医学临床决策中的应用.
《医学与哲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2期.陈全福.杨荣源.何军明.郭力恒.
[6].“订单式”培养模式下重症医学专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探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9期.云琳.王娟.王银燕.
[8].重症医学国外研究热点聚类分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6年3期.李强.李维.徐速.朱曦.
[9].2012年欧洲重症医学学会胶体液复苏共识.
《中国急救医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5期.姚智渊.袁亮.朱曦.
[10].集中救治动态检伤多学科合作:在重症医学平台上对地震伤员实施联合救治.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5期.安友仲.
二、重症医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综合性医院重症医学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研究.
作者:张萌.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南方医科大学2013(学位年度)
[2].基于柯式模型的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被引次数:1
作者:雷丹.护理学遵义医学院2013(学位年度)
[3].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研究以贵州省为例.被引次数:1
作者:梁园园.护理学遵义医学院2012(学位年度)
[4].重症医学专科方向护生培养效果评价.
作者:王娟.公共卫生郑州大学2015(学位年度)
[5].重症医学科老年患者疾病构成特点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闫笛.临床医学;重症医学中国医科大学2013(学位年度)
[6].重症疾病预警与分级技术研究.
作者:傅筱.生物医学工程浙江大学2013(学位年度)
[7].ICU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志春.重症医学大连医科大学2014(学位年度)
[8].ECMO在儿童重症医学中的应用及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nnexinA1蛋白表达影响.
作者:洪小杨.儿科学南方医科大学2014(学位年度)
[9].重症医学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邱海艳.麻醉学徐州医学院2011(学位年度)
[10].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单元(ICU)设计研究.
作者:路莹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0(学位年度)
三、重症医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
[1]综合重症医学与专科重症医学的临床学科特点及发展方向.
张海涛.曹芳芳,2014第三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暨第一届中国智慧医疗大会
[2]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中医药的应用及人才的培养.
俞兴群.李增林.李魏,2012第四届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
[3]集束化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韩丽新,2015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4]POCT在重症医学中的应用及展望.
郭利民,2011第三届北京大学重症医学论坛
[5]承诺转化改进第39届美国重症医学年会简介.
安友仲,2011第三届北京大学重症医学论坛
[6]重症辅助诊疗与协作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马锡坤.于京杰.吴艳君,20142014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
[7]重症医学在肝衰竭中的应用.
郭利民,2011第三届北京大学重症医学论坛
[8]中医院校开设重症医学选修课的教学研究初探.
陈全福.郭力恒.张敏州.韩云.李健,2011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
[9]重症医学专科护士户外体验式培训的实施及效果.
李昌秀,2014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10]综合重症与专科重症的学科特点及发展建议.
张海涛.曹芳芳,2013第二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