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4.5_探索活动_梯形的面积_》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4.5 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说课稿
一、说教材
《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一个课时。
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梯形特征,经历、探索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推导方法,并形成了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因此,教材中没有安排数方格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积,而直接给出一个梯形,引导学生想,怎样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
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的方法,让学生在数学的再创造过程中实现对新知的意义建构,解决新问题,获得新发展。
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 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能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发现知识之间的规律,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探索的活动中,经历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
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3. 教学难点
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
三、说教法、学法
1. 教法
(1)情境导入: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梯形面积的计算。
(2)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剪、拼、观察、讨论等方法,自主探究梯形面积的
计算方法。
(3)讲解示范: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讲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
生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形成。
(4)练习巩固: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特点,思考梯形面积计算在其
他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2. 学法
(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交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分享学习心得。
四、说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情境,引出梯形面积的计算。
如:展示一个梯形花园,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这个花园的面积。
2. 探究活动
(1)引导学生观察梯形的特征,思考如何将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
(2)学生进行剪、拼、观察、讨论等操作,尝试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3)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总结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3. 讲解示范
讲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形成。
4. 练习巩固
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拓展
引导学生总结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特点,思考梯形面积计算在其他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五、说教学评价
本节课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
1. 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3. 学生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六、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评价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