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强度的中频脉冲电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恢复期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强度的中频脉冲电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恢复期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强度的中频脉冲电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恢复期肢体康复功能的效果评价。

方法筛选符合标准的105例患者,在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期间,均分为3组各35例,为高频组、中频组、低频组,进行不同强度的中频脉冲电疗治疗,分析其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中频组FMA评分高于低频组和高频组,(P<0.05)。

结论对于脑梗死偏瘫恢复期患者应用不同强度的中频脉冲电疗治疗,中频脉冲电疗对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并采纳。

【关键词】不同强度中频脉冲电疗;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康复
脑梗死在临床中又被称之为脑卒中,中医学将其称为中风,是脑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类型,当前阶段脑血管疾病已是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

脑梗死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发病率在70%左右,多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的某个部位,因血液供应障碍而导致其缺血、缺氧,进而导致该处血管负责的脑组织因缺少供血供氧而坏死,造成脑部组织功能缺失,产生较多症状,如偏瘫、言语不清、口眼歪斜以及昏迷等,甚至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残疾或是死亡。

在大脑控制肢体活动时,通常是交叉控制,左脑控制右侧肢体,右脑控制左侧肢体,而在脑部组织受到损伤后,大脑无法传递正确信号,患者出现肢体功能运动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这也是患者在脑梗后出现偏瘫的原因[1]。

脑梗后偏瘫因其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完全瘫痪和不完全瘫痪,偏瘫则是指患者一侧上下肢运功功能丧失,对生活质量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经研究发现,中频脉冲电疗能够通过刺激肌肉收缩而促进患者康复[2]。

为此,筛选105例患者接受不同强度的中频脉冲电疗治疗,观察其最佳频率区间,加速患者肢体功能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符合标准的105例患者,在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期间,均分为3组各35例,为高频组、中频组、低频组,进行不同强度的中频脉冲电疗治疗。

3组患者中,男性分别为19例、20例、17例,女性分别为16例、15例、18例。

年龄均在42至83岁之间,平均(60.33±6.21)岁。

两组间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1.2.1康复训练
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尽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采用被动与主动结合的训练方式。

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被动活动患者关节,将患者上下肢逐渐伸展至可承受的最大幅度。

并指导患者进行坐位训练,逐渐过渡为站立、行走等训练,并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如刷牙、进食、穿衣等。

1.2.2中频脉冲电疗
在接受治疗后,患者无任何症状加重迹象时,可进行中频脉冲电疗。

将患者电极片接触的皮肤常规消毒并用酒精擦拭皮肤表面的油脂等,增强其对电刺激的影响。

随后将电极片置于患者瘫痪一侧麻痹肌群上,根据患者瘫痪情况选择上下侧肢体需要刺激的肌群。

对低频组中频脉冲电刺激频率为20~30Hz,对中频组中频脉冲电刺激频率为31~40Hz,对高频组中频脉冲电刺激频率为41~50Hz。

每组各治疗两个周,1次/d,20min/次。

1.3 观察指标
运用Fugl-Meyer量表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分值越高则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越佳。

同时观察3组患者中肢体功能的改善程度。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系统软件SPSS22.0版本对文中所涉及相关数据资料展开计算分析,对应计量资料的表述则均为(±s),借助t加以检验,以P<0.05作为判定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衡定标准。

2结果
2.1肢体功能比较
3组患者治疗后的FMA评分均有显著升高,且中频组FMA评分高于低频组和高频组,(P<0.05),详见表1。

表1 肢体功能对比(±s)
组别例数FMA评分t p
治疗前治疗后
低频组3538.42±5
.31
49.47±6
.69*
7.6540.000
中频组3537.15±5
.46
56.87±6
.72*
13.47
4
0.000
高频组3538.06±5
.86
47.12±6
.54*
6.1040.000
注:与中频组治疗后比较,*p<0.05。

3讨论
脑梗死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在患病后患者的脑部组织受到损伤,会导致其发生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患者多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
障碍、吞咽障碍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多数患者存在一侧肢体偏瘫、步态异常等症状,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一定负担。

因此
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需要积极做好患者的康复护理,且越早越好,对
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功能障碍具有积极意义。

中频脉冲电疗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它可以直接作用在患者的肌肉上,既可
以促进肌力和肌张力的恢复,又可以减轻肌肉的疼痛,同时还可以促进受受试者
四肢的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从而促进偏瘫侧肢体的功能恢复。

通过使用预先设
定好的中频电流,让骨骼肌完成被动运动,可以对患者偏瘫侧肢体的异常运动模
式进行矫正,提高肌肉的力量,进而提高患侧肢体的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此外,在治疗的同时,还可以对患者的神经进行刺激,从而加速大脑皮层的重构和神经
传导的重构,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中频脉冲电疗法的中频电流对人体电解作
用不显著,它的肌肉收缩阈值比较低,可以缓解治疗过程中因刺激带来的疼痛,
患者舒适度高,容易接受[3]。

结果提示,脑梗死患者在应用不同强度的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后,其肢体功
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并且中频组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较好。

表明其可改善脑
梗死偏瘫患者的状态,提高患者肌力,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进而改善患者的生
活自理能力。

并且在研究中发现,频率设置为31~40Hz对患者的效果最佳,但在
治疗期间,还是以患者耐受度为主,从而促进患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彭闪闪,郭志勇,李世超,等. 不同强度的中频脉冲电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
肢体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J]. 老年医学研究,2021,2(1):1-5.
[2]胡玲. 中频脉冲电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20,33(21):190-191.
[3]李琴琴. 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21,34(22):152-1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