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护理操作流程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
估
整 理 评 价
素质要求
评估
出院准备
处理相关文件
出院指导
征求意见出院
整理洗手
评价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流程
素质要求
评
估
洗手,戴口罩 备齐用物 病员准备
测体温 测血压 理 洗手、记录 评 价
四、灌肠技术流程
素质要求 评 估
洗手、戴口罩
病员准备
肠
察 理 洗 手记 录 评 价
五、氧气吸入技术流程
评 估 洗手、戴口罩 准备用物 氧 观
停 氧 整 理
评价
六、雾化吸入疗法流程
素质要求
评估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安装仪器病员准备
接电源
观察
结束
整
理
洗手、记录
评 价
七、血糖监测流程
素质要求
评
估
洗手、戴口罩 准备用物
病员准备
采 血
取 血
读 取 数 值
健康宣教
整 理
洗 手
记 录
评价
八、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技术流程
素质要求
评 洗手、戴口罩 准备用物
核 对
消 毒
抽吸药液、排气
加 药
病员准备 穿 刺 观 察 输液结束
整理Array
洗手、记录
评价
九、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流程
评 估
洗手、戴口罩
取
血
观察
(15分种
整 评 价
十、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十一、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流程
两人核对
评 估
准备用物 病员准备 血标本采集 采血后
观 察
整
理
洗手、记录
评 价
十二、尿标本的采集方法
十三、粪便标本的采集方法
【考前须知】
1.采集培养标本,如患者无便意时,用长无菌棉签蘸0.9%氯化钠溶液,由肛门插入6-7cm,顺一个方向轻轻旋转后退出,将棉签置于培养瓶内,盖紧瓶塞。
2.采集隐血标本时,嘱患者检查前三天禁食肉类、动物肝、血和含铁丰富的药物、食物、绿叶蔬菜,三天后收集标本,以免造成假阳性。
3.采集寄生虫标本时,如患者服用过驱虫药或作血吸虫孵化检查,应该留取全部粪便。
4.检查阿米巴原虫,在采集标本前几天,不应给患者服用钡剂、油质或含金属的泻剂,以免金属制剂影响阿米巴原虫卵或胞囊的显露。
5.患者腹泻时的水样便应盛于容器中送检。
十四、静脉注射技术流程
评 估
准备用物
核 配
注 射
观 察
拔 针
整 理
洗手、记录
价
十五、肌肉注射技术流程
素质要求 评
估
准备用物 对
铺无菌盘
配 药 病员准备
注 射
观
察
拔
针
整 评 价
注:1.臀大肌:〔1〕十字法:臀裂最高点向左做一水平线, 髂棘最高点做一垂线,进针点为外上象线避开内角。
〔2〕联线法:尾骨与髂前上棘连线分三等取外侧三分之一处。
2.臀中肌:以食指与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与髂棘下缘处,这样髂棘食指与中指构成一个三角区 ,注射部位在食指与中指构成的角内。
3.臀小肌: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以病人自己的手指宽度为准。
十六、皮内注射技术流程
素质要求
评
对
铺无菌盘
配
药
注
射
观 察
拔 针 理 洗手、记录
评 价
注:青霉素阳性标识:床头卡注明青霉素过敏、床尾挂“青 霉素过敏〞标识、病员一览表、在病历夹前附专用“青霉素 过敏〞红封面标记、体温单〔每页〕、长期医嘱单、一般护理 记录单、风险评估表、住院病史首页、门诊卡〔敲“青霉素 皮试阳性〞章〕、护士必须做好三天九交班。
十七、皮下注射技术流程
素质要求
评
核
铺无菌盘
配 病员准备
注 射 观 察
拔 针
整 理
洗手、记录
评 价
十八、物理降温法流程
素质要求 ↓ 评
↓
洗
手、戴口罩
↓ 备用物 ↓ 员准备
↓
放冰袋、热水袋
↓ 酒精擦浴
↓
观 察↓ 整 理↓
测体温↓
洗手、记录
↓
评 价 备注:1.放热水袋根据季节与病情而定。
2.上肢:颈外侧→上臂外侧→手背;侧胸→腋窝→上臂内侧→手掌。
3.下肢:髂骨→大腿外侧→足背;腹股沟→大腿内侧→内踝;股下→腘窝→足跟。
十九、经鼻/口腔吸痰法流程
评估
洗手、戴口罩病员准备氧气吸入
痰
察
关 机
理
评 价
注:[1]吸痰护理盘:一次性吸痰管、药碗、生理盐水、一次性治疗巾、纸巾、一次性手套;
[2]吸痰负压:成人150-200mmHg ;小儿<100 mmHg ;
二十、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流程
评 估
观 察
氧气吸入
关 机
理
评 价
注:[1]吸痰护理盘:一次性吸痰管、药碗、生理盐水;
[2]气道湿化:根据医嘱予湿化液3-5ml 用注射器缓慢滴入〔取下针头〕
或持续湿化; [3]吸痰负压:成人不超过-150mmHg
;婴儿-80——-100 mmHg ; [4]插入深度:气管插管:约25cm ;气管切开:约15cm ;
二十一、心电监测技术流程
素质要求 评 估
准备用物 病员准备 连接仪器
选择部位 放电极片 置
观 察
整
理
结
束 洗手、记录
价
二十二、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
二十三、铺备用床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标准、洗手、戴口罩
评估:床单位及被褥是否平安、清洁消
毒、
周围有无患者进餐或治疗
用物准备:床、床垫、大单、被套、棉
胎或毛毯、枕套、枕芯
做好同病室患者的沟通工作,
病室清洁、通风
携用物至床旁
移床旁桌距床20cm
移床旁椅至床尾正中15cm
将用物按使用顺序放置于椅上,固定床
脚
护士站在床的右侧
翻转床垫〔由床头向床尾或由床尾向
床头〕
将大单中缝对齐床中线,按先床头后床尾顺序翻开,铺近侧床头床角,再铺近侧床尾角,两手将中部边缘大单拉紧,向内塞入,双手心向上平铺于床垫下,从床尾转到对侧,用相同方法铺好对侧
将被套中缝对齐床中线,按先床头后床尾顺序翻开被套,将毛毯或棉胎放入
被套内正中→按先床头后床尾顺
序铺平四角→被头充实→系好被
套带铺成被筒→盖被上缘距床头
15cm,折被尾齐床尾边缘
将枕套套于枕芯上,四角充实平整,将枕头平放于床头,上端与床头对齐,开口背门
整理用物、分类放置
洗手
床单位整洁,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操作过程标准,准确、平安
二十四、麻醉床〔被套法〕
二十五、皮内注射与皮试液配制
二十八、简易通便法
二十九、肛管排气操作流程指引
47
三十、心肺复苏技术操作流程
评
48
环境准备
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
49
理
评 价
注:1.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
2.胸外心脏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地回弹,以确保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3.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
按压时手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4.胸外按压部位要准确,用力适宜,以防止胸骨、肋骨压折。
严禁按压胸骨角、剑突下及左右胸部。
按压力要适度,过轻达不到效果,过重易造成肋骨骨折、血气胸,甚至肝脾破裂等。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