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氧气》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5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
2019-2020初中化学《氧气》专项训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镁不但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燃烧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C.镁等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
D.镁在空气、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B.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比在氧气中剧烈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3.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4.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成分里的氧气,应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A.细铁丝 B.红磷 C.硫粉 D.木炭
5.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
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如下图所示,关于这三
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放出热量
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产生蓝紫色火焰
D.都是非金属和氧气反应
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目的之一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
B.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氧气瓶中,木条复燃
C.实验室可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铁
7.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A.都属于氧化物B.都含有氧气C.都含有氧气分子D.都含有氧元素8.蜡烛、硫粉分别在空气中燃烧,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产生火焰B.都放出热量
C.都是化合反应D.都会生成氧化物
9.工业上常用乙炔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来切割金属。
若用R表示乙炔,其燃烧的化学方()
A.C2H4 B. C2H2 C.CH3COOH D.C2H6
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 C.铝D.铁
二、填空题
11.(3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编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
12.(共4分)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装置收集氧气时需要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性。
甲、乙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乙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
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
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①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③用途:;
(2)请从分子构成的角度,指出氧气和臭氧的不同点:;
(3)写出材料3中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化学方程式:;
(4)磷在臭氧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相似,请写出磷在臭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5)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
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
(6)请提出一个缩小臭氧层空洞的设想:。
三、简答题
14.有人认为,选用合适的催化剂,通过化学反应可直接把水转变成汽油,从而解决能源紧缺问题。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并简要说明理由。
15.1777年,拉瓦锡推翻了“燃素说”,建立了燃烧氧化说。
他认为空气是由两种气体组成的,一种是能够帮助燃烧的,称为“氧气”;另一种是不能帮助燃烧的,称之为“窒息空气”——氮气。
拉瓦锡对空气组成认识的不足之处是。
温
四、推断题
16.(5分)下图是常见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图。
据上图关系回答:
(1)固体A的化学式为,
B的化学式。
(2)④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17.(7分)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它们的转化关系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集气瓶内气体甲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反应②③中,固体B起_____________作用。
(3)写出反应①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D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
18.(10分)某初级中学学生发现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 (如右图所示),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探究。
(1)甲、乙、丙三位同学对该溶液作出如下猜想:
甲同学猜想:该溶液是碳酸;
乙同学猜想:该溶液是过氧化氢溶液;
丙同学猜想:该溶液是。
(2)甲同学刚提出自己的猜想,就遭到乙、丙同学的反对,乙、丙同学反对的理由
是。
(3)他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来验证乙、丙同学的猜想。
取少量Cu0粉末于试管中(Cu0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加入适量该溶液(如果反应慢,可适当加热),并将带火星的术条插入试管中。
如果乙同学猜想正确,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如果丙同学猜想正确,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如果乙同学猜想正确,写出上述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19.(6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和收集气体,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如果用高锰酸钾制取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你不能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2)小红同学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她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若用右图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
CO2,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
20.(8分)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察的实验之一是“高
锰酸钾制取氧气”。
现摘录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
底部出现气泡;
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
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
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
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
(3)步骤②的操作与观察到的现象是:▲;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4)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填序号)
(5)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
六、计算题
21.⑴H2O2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⑵在实验室里用68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与少量M nO2混合制取氧气,计算生成氧气的质量。
22.(6分)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
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七、实验题
23.(2011•广东佛山)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右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g,
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 g.
(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只写一条)。
(5)反思:白磷燃烧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理由是。
24.(12分)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甲同学选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写出仪器B的名称:______。
②②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Mn02和_______(填化学式),
Mn0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_______作用。
③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学还可选择_____法收集氧气。
④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人
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
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
(2)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KMn04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l: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0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04分解放出O2
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0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
测得Mn02的质量不变。
则猜想________________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K2Mn0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
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
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2MnO4受热只能部分分解,经分析可能是生成物K2O对其分解产生影响。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有何认识?_________。
八、研究性学习
25.(8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I.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电池。
右图是氢氧燃料电池的示意图,电池工作时,H2和O2反应生成水,同时
提供电能,溶液的pH (填“变大”“变小”“不变”)。
Ⅱ.某学校研究小组对废干电池筒内的黑色物质(可能含有C、MnO2、
ZnCl2、NH4C1等)进行研究,实验过程如下:
(1)操作②的名称是,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操作④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是。
(3)ZnCl2和NH4Cl混合溶液中含有杂质CuCl2,会加速对电池的腐蚀,欲除去Cu2+,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填序号字母)。
a.NaOH b.Zn c.Fe d.Na2CO3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2.C
3.C
4.B
5.A
6.D
7.D
8.C
9.B
10.C
二、填空题
11.无
12.无
13.无
三、简答题14.无
15.无
四、推断题16.无
17.无
五、实验探究题18.无
19.无
20.无
六、计算题21.无
22.无
七、实验题23.无
24.无
八、研究性学习25.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