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王兴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王兴亚
发布时间:2021-11-10T13:21:59.654Z 来源:《建筑模拟》2021年第9期作者:王兴亚
[导读] 大学生教育教学开展下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方面对学生就业工作有着一定的影响,文章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两者融合下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濮阳 457000
摘要:大学生教育教学开展下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方面对学生就业工作有着一定的影响,文章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两者融合下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
关键字:职业生涯;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创业能力
引言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是2020年全国两会提出的就业发展新思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未来社会需要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大学生已成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点人群,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各行各业都需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型人才。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侧重培养大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力以及在工作中的创新能力,为此,大学生应抓住创新创业的契机,不断提升职业规划能力。
1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第一,相辅相成的必然联系。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及创新创业课程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缺一不可,否则会使实际课程效果大打折扣。
解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思维是这两门课程设立的核心目标。
二者相结合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第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了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当代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失败率较高,其中有诸多原因:大学生对于自身素质认识不够准确,未能将自身的优势最大化发挥。
大学生对于社会发展趋势没有整体的观念,不能准确分析各项市场因素的实时变化。
而大学生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后能够对自己的发展优势有充分的认识,减少创业时的迷茫,并作出明智的选择。
第三,职业生涯规划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
由于大学生自身的性格以及成长经历不同,对于同一件事物的看法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偏差。
大学生对于同一件事物也会由于自身性格差异的原因得出不同的结论。
而创新创业理念是大学生发展基本需要。
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个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并给予他们发展的空间,不能采取传统的标准来局限学生的思维,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
2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在毕业前因未能制定明确的就业目标规划,导致步入社会就业缺乏优势,造成大学生就业难。
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工作经验不足,没有前几年在经验上的优势,对就业过于理想化,因而错过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在选择人才市场中寻求就业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是因此市场环境的不稳定决定的,应届大学生在招聘会上不断地推荐自己,但是因为对职业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找不到与自己相匹配的岗位,这也给应届大学生就业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导致当前就业困境的因素还包括: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工作中没有协调互通,在校就业指导工作与人才市场的现实需要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某些地方企业中还存在不平等的限制,一些地方更是偏向地域歧视,只招收本地求职的毕业生,对外地高学历、高技能的学生拒之门外,导致没有平等竞争性的就业环境,还有许多企业将招聘的门槛提高限制标准,严重影响招聘的实际效果。
由于综合这些对就业不利的条件,大学生必须学会在校期间提高自我就业意识和抗压能力,学校也应积极为在校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并帮助学生做好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我国有很大一部分高校已重视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重要性,并通过专门设立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创业基地来提供一系列就业辅导服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技能,拓展了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选择渠道。
让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有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基础意识,对自己有清晰的就业前景考察。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
3.1借用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手段来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
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借助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手段来促进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的发展。
新时代下,科技在不断进步,而先进的科技衍生到教育领域内也产生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设备。
例如多媒体设备、慕课教学设备等。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活动时,大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意识,要将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有机融入。
例如,大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搜索和当今社会紧密联系的社会热点就业话题,引导学生了解当今社会现实的就业形势;高校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搜索相关的教育资源,来丰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资源,拓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知识广度,加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深度;高校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的就业道德模范。
3.2学校要培养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老师
教师的作用比学生的作用要更大,由此可见,在职业生涯规划时,要有专业的老师进行教学。
相关教育部门应该要加大资金投入,聘请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授,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以提高这些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职业生
涯规划教师。
当然,除专业对口的师范类毕业生之外,对其他有意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师也要进行积极地培训。
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高校在聘请这类教师时,一定要进行专业测评,保证聘请的教师具有专业素质,能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指导。
学校在安排学生课程时,必须安排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参加生涯规划课程。
现代化高校,每一所大学都应该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当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制作时给予学生一些建议。
3.3设立校内外创新创业基金,成立实训基地
创新创业意识需要落实到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并获得发展。
鉴于此,高校作为学生的后方支持,应为创新创业思想的实现提供保障。
比如,设计创新创业基金组织,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创新创业想法落实。
此外,为了构建有效的创新创业发展机制,学校应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成立创新创业小组和专业组评选,为创新创业提供指导和支持,并对于优秀的创业项目提供奖励,为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提供制度、资金保障。
此外为了增强学生实践水平,促进理论知识的有效转化,应构建学校实训基地,让学生了解专业技能的发展动向以及应用需求,走产、学、研发展的教学道路,为促进新型的创新创业项目发展提供保障支持。
3.4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效果与学校教育的评价体系直接相关。
高校各个部门要严格把关,层层落实到位,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体系。
高校还要进一步优化职业规划课程的评价体系,从评价者到被考评人、评价角度到评价结果、评价方式到评价过程都是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因素。
在这一过程中,高校要改变由教师为评价主体的传统格局,大力发展综合评价机制,建构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元化评价体系,以保证学生获取最为真实的评价结果,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实际能力。
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制订针对性的努力目标和发展规划。
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不仅要认识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一个完整的规划。
高校要深刻认识到传统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之处,强化职业生涯规划与双创工作的融合,能够从实际角度出发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为日后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璐溢,汤程桑.基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6):84-85.
[2]刘丹.职业发展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8,181(4):77-80.
[3]曹小燕.基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探究[J].报刊荟萃,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