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成像原理 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值Kw w
K=1000 为分度因数 CT值的单位是 Hu 或H(亨)
大家好
9
2. 灰度显示
CT值与灰度对应
病变——μ——CT值 可鉴别病变的性质 如肝囊肿 0—15H
大家好
10
实质性肿瘤CT表现为 高密度影
囊性肿瘤为低密度影
大家好
脑内出血区呈高密度影, CT值约45~90Hu之间
11
三、图像重建的数学方法
反投影法得到的图像四周伴有星 状伪像;
滤波反投影在反投影之前,用滤 波函数与反投影信号相加(卷积 处理),消灭星状伪影。
大家好
15
表示卷积积分 卷积核
u (x ) (x ) (x ) u (x t) (t)dt
卷积核:在CT图像重建过程中用于滤波反投影的专用函数, 改善像素噪声和几何分辨率。
大家好
16
大家好
17
♂ 大家好
18
扫描架
§3—2 CT扫描机的结构
高压发生器
电源控制
扫描床
控制台(显示)
计算机系统
大家好 成像系统的核心
19
●扫描架 X线管 探测器
一、扫描装置
大家好
20
(1)X线管: 功率20—60kW; 高压80—140kVp 焦点0.5—2.0mm; 扫描持续时间30— 60s
xI
注意:
光电衰减系数 (: hZ3)3
μ是物体种类和X射线能量的函数
大家好
7
2、 X射线束通过非均匀物质
I0
μ1
μ2 μ3
……μi 视为均匀
μn
In
x
I1 = I0e(—μ1x) I 2= I1e(—μ2x)
……
In
=
I0e[-(μ1
+
μ +…+ 2
μ )]x n
(1
2
n )x
ln
I0 In
普通X光片:0.1~0.2mm (胶片颗粒尺寸);
X-CT: 1~2mm
核素成像: 5—10mm
○对骨骼和胸腔等高对比度器官的检查,X—CT尚不能代替普通X光摄影
大家好
44
4、图像噪声与X射线剂量
图像中可观察到的光密度的随机变化。
图像表现:斑点、细粒、网纹、雪花点
X光机噪声主要由三个来源: ①量子统计噪声(92%):X光量子统计 涨落在照片上记录的反映; ②散射噪声:主要是康普顿散射线; ③系统电子学的热噪声
高剂量扫描
极低剂量扫描
c B/w3hD0
C:描述剂量效率的常数;
w:像素大小;
B:射线衰减(性能)因数
h:断层厚度:
D0:最大皮肤剂量(只要诊断许可大,家尽好量采用大剂量条件)
46
5、均匀性
●在扫描野中,均质体各局部在CT图像上显示出CT值得一致性 ■匀质体各局部区域平均CT值 偏离程度↑→均匀性↓ ★影响因素:图像噪声;X射线束硬化
大家好
21
(2)探测器
高压氙气探测器
●电离室在高压下充入惰性气体氙
优点:结构简单;单个探测器通道的 灵敏度相同。
缺点:量子效率低;相邻探测器之间 存在缝隙。
闪烁晶体探测器
●(NaI)碘化钠、(CsI)碘化铯、 (CaF2)氟化钙、(BGO)锗酸铋晶体 等。
加入微量增光或减少余辉的物质(铊、 铕)
优点:探测效率高
5
2、窄束X射线的获取 准直器:允许X射线通过的细长狭窄通道
像素
3、图象重建
美国物理学家科马克(A.M Cormack,1963)通过模拟实验,提出用X 射线投影数据重建人体断层图像的数学方法。
大家好
6
二、CT成像的物理基础
1、 均匀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规律:
I I0e x 1 ln I 0
优点:传递电压低,易处理;高压电缆短,损耗小。
缺点:高压电源与X线管组合一起旋转,增加旋转部分重量。
高压 电源
高压电缆
X线管
高压发生器 低压电缆
高压电缆
X线管
大家好
32
2、多层面扫描螺旋CT(1998)
单层螺旋CT: 线束宽度近似于层厚;
单层探测器
X 光管
多层螺旋CT:
线束以X射线管为顶点,呈四棱锥形
一、图像的主要质量参数 1、对比度及对比度分辨力
①对比度: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X射线透射差异 →像素灰度间的黑白程度的对比
定义式:a、 设b为两体素之C间T值的
ab100%
b
大家好
39
②对比度分辨力(密度分辨力): 将一定大小的细节从背景中鉴别出来的能力。 ■检测方法:低密度体模(单位 mm)
■ 影响因素: 噪声↑→像颗粒度↑→对比度分辨力↓; 被照物细节↑→对比度分辨力↑; X射线剂量↑→信噪比↑→对比度分辨力↑ 窗宽、窗位的选择
体素划分:256×256(=65536个体素);512×512(=262144)
大家好
4
一、投影采集与图象重建
1、扫描与投影
扫描:用X射线束以不同方式、按一定顺序、沿不同方向对体层进行投照, 并用高灵敏度的探测器接受出射X射线的强度 。
投影:投照受检体后出射X线束的强大度家;好 投影值的分布为投影函数
1)控制和监视扫描过程,将扫描数据(投影值)送入存储器;
2)CT值校正(插值处理); 3)控制CT扫描等信息的传递——数据管理; 4)图像重建的程序控制;
5)故障诊断及分析等。
大家好
24
§3—3 CT扫描方式与设备
一、普通CT 1、单束平移—旋转方式 [第1代(1970)]
平移采集160个数据*旋转180 ° 每次扫描共采集28800个数据; 计算80×80矩阵的图像,6400个像素; 一幅图像约需5min 一次检查约需35min 。 应用范围:脑
②控制电路复杂;
③电缆长期作往返缠绕,易发生折大断家,好 故障不易查找。
29
二、螺旋CT(1989) 扫描轨迹为螺旋曲线,故称螺旋CT
1、扫描方式与供电方式: ①扫描方式:X线管绕被查人体匀速单向旋转,人体匀速前进
优点:
①扫描速度高:
减少运动伪影
②无采集数据遗漏: 容 积数据,任意位置、 任 意方位重建图像。
原因: CT与普通x线摄影比较
无重叠干扰;
高度准直,散射线少;
探测器比胶片灵敏。
大家好
41
②高对比度分辨力: ●在高对比度条件下,将一定大小的细节从背景中鉴别出来的能力。
■条件:物体(细节)与均质环境的吸收系数差别的相对值 △μ >10%; 或△CT>100Hu
3、空间分辨力: ●在高对比度条件下,鉴别两个距离很近的微小组织或病灶的能力。
●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评价指标
SNR S N
图像信号幅度 噪声幅度
●噪声对低对比度的结构影响较明显 大家好
45
(量子)噪声表示给定区域的各CT值 对其平均值的变化量(由探测器检测 到的X线数量的波动引起)。是一种 随机的干扰信号。
●噪声标准差
CT inC 1T2
大家好
3
●体层、体素、像素 体层(断层): 受检体中的一个薄层
体素(voxel):成像的体层分成 按矩阵排列的若干个小基本体元 体积:长×宽×高 ■一般体素的大小: 长和宽:1~2mm 高(体层厚):3~10mm
像素(pixel):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体素的平均密度决定其灰度值。 ■像素越多,像素就越小,画面越细腻 ,携带的生物信息量越多
大家好
25
2、窄扇形束扫描平移—旋转方式 [第2代(1972)]
扇角:15°~20° 步幅:5°~10°; X球管1个,检测器20~30个; 一幅图像需时20~60 s; 应用范围:头部
大家好
26
3、广角扇束形旋转—旋转(常用) [第3代(1976)]:
一幅图像需时约 5s; 应用范围:全身(心脏除外)
大家好
36
●优点:
CT的优缺点
1、真正断面像:准直系统准直,无层面外组织结构干扰;
软件处理重建,获得诊断所需多方位像。
2、密度分辨力高:严格准直,灵敏探测器;
窗口技术,灰阶可调节;
无断层外干扰。
3、可做定量分析:测量μ值,定量分析。
●局限性:
1、空间分辨力仍低于常规X线检查;
2、不是所有脏器都适合CT检查(如空腔性脏器、胃肠道)

i
1 ln x
I0 In
P
投影
大家好
P (x)dx
8
3、CT值与灰度显示
1、CT值 ●CT测量并计算μ ,获取一定数目体素的μ值重建图像
用CT值来作为表达组织密度的统一单位。 ■以水的吸收系数( μw = 1 )为标准,各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系数μ与水 的吸收系数μw的相对比值,称为CT值。
大家好
40
2、低对比度分辨力和高对比度分辨力
①低对比度分辨力: ●细节与背景之间具有低对比度时,能使细节从背景中鉴别出来的能力。
■条件:物体(细节)与均质环境的吸收系数差别的相对值
△μ <1%
或 △CT<10Hu
X-CT: 0.5—1% 普通X线片:>5%
低对比度分辨力CT优于X片
低对比度分辨力高是X-CT的优势!
2
§3—1 X-CT成像原理
●X—CT是运用物理技术,以测定X射线在人体内的衰减系数为基础,采用 数学方法,经计算机处理,求解出衰减系数值在人体某剖面上的二维分布矩 阵,转变为图像画面上的灰度分布,从而实现重新建立断面图像的现代医学 成像技术。
■X—CT像的本质是衰减系数成像
体层、体素
■指导思想:如何确定衰减系数值 在人体某剖面上的二维分布
1、代数(迭代)重建法(联立方程组)
大家好
12
2、反投影法
900 1350
450
00 基数等于所有体素特征的总和
减基数 1大0家好
化简
13
大家好
14
3、滤波反投影法(Filtered back projection) 也称为卷积反投影法(convolution back projection,CBP)
多层探测器
X 光管
大家好
33
检测器结构:单排、多排(64)、等宽、不等宽
大家好
34
三、超高速扫描 [第5代(1987)]
1、动态空间扫描 28个X线管(半圆),28个检测器(半圆); 电子开关控制轮流发射X射线脉冲束;时间<1s 。 应用范围:心、肺动态器官
大家好
35
2、电子束扫描 钟形X射线管和静止排列的检测器环 时间约 10ms 应用范围: 心、肺等动态器官
第三章 X 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X-CT)
大家好
1
普通X射线影像的缺点
■X射线穿透不同密度和厚度组织结构后的总和投影
●影像重叠:深度方向上的信息重叠在一起,引起混淆 ●密度分辨率低:对软组织分辨能力低 ●剂量大
大家好
Computed tomography
■影响因素: 探测器孔径(射线采样宽度)↓→空间分辨力↑
间距(采样间隔)↓→ 空间分辨力↑
图像重建算法(滤波函数的选择)。
体素(矩阵越大)——空间分辨力↑
大家好
42
空间分辨力取决于
检测器有效受照宽度(与线束宽度相对应)
检测器有效受照高度(与线束高大家度好相对应)
43
■空间分辨力的检测:高密度测试体模 线对数LP/Cm; 分辨最小圆孔的直径(mm)
- 1.0
测量中央和边缘取五个面积相等的ROI的CT值; 计算两两之间CT值的最大偏离△CTm#
- 2.1
0.5 - 3.2
- 1.3
本例 △CTm#=3.7HU 国际评价标准: △CTm# ≤ 5HU
大家好
30°~60°
300~1000 个
大家好
27
4、反扇束形静止—旋转(常用)[第4代(1978)]
一幅图像约需 2s; 应用范围:全身。 特点:扫描时间短,较好消除运动伪影。
400~1500个检测器大组家成好 静止环形检测器环
28
第三代与第四代比较
●传统CT的缺点:(FromSiemens ①旋转部分为往返旋转运) 动,限制了扫描速度;
3、CT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性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病变部位、大小、性质、病程长短);
4、不能反映脏器的功能、生化信息
(基本上只反映解剖学方面的性大质家)好。
37
CT值Kw w
大家好
38
§3—4 X-CT图像的质量评价
用物理学、影像学原理→检测、评价设备性能
主要有:分辨率、噪声、均匀性等参数
评价方法:在临床应用条件下对标准测试体模作断层扫描,采集影像 数据,用物理学方法做数据分析处理,根据各项指标的测量值相对于 标称值的偏差评定是否合格,并进行校正、维修
大家好
30
②供电方式:滑环(slip ring) ,碳刷在滑环上运动完成机架旋转部分 与静止部分馈电和信号传递,无电缆的缠绕,机架单向连续旋转
大家好
31
1) 高压滑环:传递电压万伏以上 优点:高压电源放在扫描机架外部; 缺点:易发生高压放电导致高压噪声。影响数据采集系统和图像质量
2) 低压滑环:传递电压为数百伏。
大家好
22
二、计算机系统
CT原理大家框好图
23
计算机系统以控制计算机为中心控制和管理核心,它是中央处理系统
提供数据采集系统(date acquisition system,DAS)、阵列处理计算机等 以及机架和高压系统的微处理器间的输入、输出的成执行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