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研课标说教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课标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教材是江苏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我准备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研说。

一、首先我从数学的四个领域研说新课标对本册的基本要求。

本册数与代数领域涉及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三方面的内容,要求认识千以内数的认识,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会计算千以内数的加减法,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万以内数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空间与图形涉及了图形与拼组、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两个方面。

要求能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千米、分米、毫米。

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动手实践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统计与概率领域要求学习简单的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整理数据,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实践与综合运用领域通过两个实践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和统计过程的体验,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通过本册的学习,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提出、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知道一题多解。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能参与数学活动,知道尊重客观事实。

数学思考:学会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生活现象,发展空间观念,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知识技能:要让学生理解千以内数的意义,会比较大小,认识厘米和米两个常见的长度单位;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重点是乘除法的意义。

二、教材的编写体例和编写意图:
教材立体整合,博采众家之长,授之以渔,综合性强,教学有些重难点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以前可以先查阅其它版本的教材,寻找他们的异同点,让自己更好的把握教材。

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

抵制抄袭行为。

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教学活动经验。

每一单元都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了几个密切联
系的信息窗,包含大量的数学信息,由此引出情境串或故事串,形成一系列相对独立又有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串。

将整个单元的内容串联在一起,充满幻想、富有童趣的画面,吸引着学生主动去学习。

“你说我讲”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信息窗后的卡通问号和你说我讲后的问题口袋,突出问题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供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足够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和表达的兴趣。

自主练习通过说一说、想一想、填一填、算一算等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个过程。

每个单元的最后都设置了“我学会了吗”和“丰收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客观、公正地对自己做出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

三、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
本册数与代数领域包括千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有余数除法、认识时分秒。

这一部分知识基础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及学生的生活积累。

它又为千以内加减法的深化练习、24时计时法打基础。

本册认识千米、分米、毫米单元及图形与拼组单元,以一年级下册米和厘米的认识和平面图形的认识为基础,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长度单位、测量以及学习图形的周长、面积和特征等打好基础。

本册统计学习分段统计,在学生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会简单的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分析统计结果,是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

四、我对教材的处理建议: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1、充分利用信息窗。

信息窗是江苏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一大特点。

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窗的作用,让学生从中提取可以利用的数学信息进行学习。

2、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化素材,结合本阶段学生特点,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3、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

创设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学习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4、尊重学生差异,弹性设计教学内容。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我的高效课堂: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的理想课堂是这样的:1、教师在课堂讲授上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一定要有所“限制”;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放开”;3、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上要做到“多维”;4、教师在讲台上要做到三结合:教材、教师和学生;
5、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要“有效”,真正让学生得到切实有效地发展。

以上是我研说教材的全部内容,由于自身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