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植树的牧羊人》教案完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植树的牧羊人》教案完整版
《植树的牧羊人》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农村少年张承志在艰苦的环境下培育植树的爱好和能力,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创造精神。
下面是本文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植树的牧羊人》的基本情节和主题,理解文章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和创造精神;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学欣赏能力,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3.通过阅读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创造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1)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植树造林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行了解和思考。
(2)让学生回顾自己曾经参加过的义务劳动活动,进行交流和分享。
2.阅读理解:
(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2)老师对文章的重点段落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3.词语探究:
(1)选取文章中的生僻或重要词汇进行解释和讲解。
(2)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生词,培养学生的词汇猜测和阅读能力。
4.语言分析:
(1)让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段落之间的关系和逻辑。
(2)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表达,了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5.文学欣赏:
(1)让学生欣赏文章的文学价值和人文情怀。
(2)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创造精神的重要性和意义。
6.情感体验:
(1)让学生感受张承志在艰苦环境下培育植树的爱好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7.总结:
(1)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和寓意。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思考如何
在实际生活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创造精神。
8.作业布置:
(1)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2)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开展一项创新活动,如种植植物、制作手工艺品等,并在下节课分享自己的创新成果。
三、教学评估:
1.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创造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3.通过学生创新活动的成果展示和评选,激励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