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3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致敏反应:药物性变态反应 l 耐 受 性:机体对药物反应性 l 耐 药 性: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
药物的敏感性
机体因素
7. GENETIC FACTOR(遗传因素)
遗传是药物反应的决定因 素,可影响PK、PD
个体差异
机体因素
• 种族差异。如麻黄碱扩瞳,白种 人作用明显,而黑种人作用不明显。
• 特异质个体:遗传酶缺陷,高敏、 耐受。快代谢型、慢代谢型。
• 4、提高稳定性:如胰岛素脂质体、疫苗等可提 高主药的稳定性。
煎煮
• 合煎与分煎后再混合或超微颗粒按方剂 配伍泡服,都有影响。 生脉散:合煎后产生一种有效成分5-羟 甲基糠醛,是抗心肌缺血的有效成分之一。
配伍: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 恶、相反。(七情)
• 相须—两种功效相似的药物配伍,协同增效。 黄连与连翘;麻黄配桂枝;当归配川芎。
l 有效达30%以上。如疼痛、咳嗽、 焦虑、紧张、感冒等明显。心绞痛 和高血压的控制有效。
l 与心理承受能力有关
l 有先入为主的特点。
• 新药评价时,临床研究为区别安慰 剂的效果,阴性对照组采用安慰剂对 照。但不能用于急重病人。
• 安慰剂:内为乳糖或淀粉,外型同 受试药物。无药理活性。
机体因素
6. VARIATION IN RESPONSE TO DRUGS (药物反应变异)
炮制:增效如醋制延胡索,减毒如水煮 乌头、砂烫马钱子、姜半夏等。加强或突 出某一作用如制大黄、制首乌。“杀酶保 苷”(黄芩、杏仁等)。
制剂:工艺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如煎煮 的时间、火候、加水量、次数、先煎与后 下、合煎等。药厂大规模生产不存在上述 问题,严格按岗位操作规程要求执行 (GMP),目的就是减少工艺过程中带来的 影响。
肾小球滤过率


心脏指数

生活能力
%)
肾血流量
最大呼吸能力
年 龄(岁)
不同年龄段给药剂量
• 老年人:为成年人剂量的3/4; • 新生儿:为成年人剂量的1/10~1/8 • 6个月: 为成年人剂量的1/8~1/6 • 1 岁: 为成年人剂量的1/6~1/4 • 4 岁: 为成年人剂量的1/3 • 8 岁: 为成年人剂量的1/2 • 12 岁: 为成年人剂量的2/3
点为高峰值,夜间入睡后则下降到一天中的最低 点。故高血压者一般只需白天用药,且上午用药 量略大。若夜间继续用药,则血压下降得更低,
易诱发脑血栓。
抗糖尿病药。凌晨4点,人体对胰岛素最为敏感, 此时,即使给予低剂量,也可达到满意效果。上午 8点再口服降糖宁,此药作用强而持久;午后4点再 服,可使药效与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规律适应,收 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使药物副作用降到最低程度。
h
4. DISEASE(疾病)
肾脏疾病:影响 PK
降低肾脏血流量 /GFR
减少肾排泄
5. PLACEBO EFFECTS(安慰剂效应)
精神因素(心理因素、情志)
药理学 效应
非特异性 药物作用 安慰剂

非特异性 绝对效应 医疗效应

自然恢复 无治疗


效 应
安慰剂效应
机体因素
l 源于医患关系、治疗手段和医生对 病人的心理影响
• 相反—两种药物合用可产生毒性反应 或副作用。甘草反甘遂、贝母反乌头。
二、机体因素
• 年龄:老年人、儿童和成年人。
• 性别:内环境的区别
• 体质: • 情志:安慰剂
蚕豆病
• 个体差异:高敏、耐受、特异质(遗传,
细胞色素P450、药物转运蛋白如P-糖蛋
白)
• 病理状态:如肝、肾功能
载体
• 肠道微生物环境:种族、个体、饮食、抗 菌药物使用均可影响。
快代谢型、慢代谢型
• 遗传差异,人群可分为快乙酰化者与慢乙酰化者。 • 如:酒石酸美托洛尔主要在肝脏中被代谢为羟基
美托洛尔在白种人中90%为快代谢型,t1/2为3~4小时; 10%为慢代谢型,t1/2可达7.55小时。 • 又如:异烟肼在体内主要通过乙酰化,同时有部分 水解而代谢。由于遗传差异,人群可分为快乙酰化者 与慢乙酰化者。他们的半衰期有显著差异,快乙酰化 者的平均t1/2为1.1小时。慢乙酰化者则为3小时。
• 强心药。心衰病人对洋地黄、地高辛和西地兰
等强心药物,以凌晨4点最为敏感,其作用比其他 时间约高10—20倍。若此时仍按常规剂量服用,极 易中毒。最近又有学者发现:暴风雨天气或气压较 低,也会使这类药物的毒性增强,病人应提高警惕。
抗癌药。目前癌症病人普遍使用免疫增强剂干扰素, 若上午用药则易出现发热、寒颤和头痛等严重的副作 用;如改成晚上用药,则副作用几乎不发生,而疗效 不减。晚期疼痛严重的癌症病人,使用止痛药的时间 也极为讲究。人的痛觉以上午最为迟钝,而午夜至凌 晨最为敏感。故止痛药以夜晚临睡前服用效果更佳。
2. GENDER(性别)
药物反应和药物代谢酶 活性有性别差异。
酒精在女性代谢较男性慢(女性更易发生 中毒反应)
女性对特非那定(terfenadine,抗组胺药) 的心脏毒性更敏感
激素作用: 雌、孕激素抑制药物代谢女性
对药物的清除能力多比男性弱,如女性利眠
宁T1/2为男性的2倍
4. DISEASE(疾病)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关木通(备注:含“关木
通”的药物被禁止生产,
三大因素:药物因素、机体因素国、取家消环食关品境木药通因品药监素用督标管准理)局
一、药物因素:
川木通:毛茛科
品种:如柴胡、木通(马兜铃科)、金银
花(中药品名与实际品种之间长期存在同名多 种、同名异种的混乱现象 )
产地:道地药材,如川贝、藏红花、宁夏 枸杞、怀(河南)牛膝等。
采集时节:如枳实、枳壳,不同入药部位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采集时节不 同。
贮藏:根据药材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贮 藏方法和条件(GSP)。种子类高温久置易 “泛油”,动物类药材易“霉变”,矿物 类易“风化”,含盐的药材易“潮解”等。 根据情况控温、控湿、防虫、避光等。久 置药物成分有流失,如黄芩、杏仁等。
抗结核病。新的研究证实,结核杆菌需靠药 物浓度高峰来“围歼”杀灭或抑制其繁殖生 长,所以如雷米封、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等常 用抗结核药物,应以早晨一次服用为佳,此
即“冲击疗法”。
• 平喘药。氨茶碱的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 以早晨7点服用效果最好,毒性最低,其他 平喘药以临睡前服用效果最佳。因为凌晨1 -2点,是哮喘病人对引起支气管痉挛的乙 酰胆碱和组织胺反应最为敏感的时段。
种族(ETHNICITY)
INTRINSIC
EXTRINSIC
Genes
Social Cultural Environment
三、环境因素
• 地理条件、气候、季节、时辰节 律(体内的药物代谢酶活性具有 昼夜节律性变化)、饮食、居住 环境等。(时辰药理学)
时辰药理学研究发现:
• 抗高血压药。经研究表明,血压在上午9—11
肝脏疾病:影响 PK
许多蛋白质合 成受抑制,如
凝血因子
肝实质损伤 酶活性 降低
肝组织结构紊乱 血 流量改变
葡萄糖醛 酶 酸转移酶 活 性 ( m mo l/m in/ mg 蛋 白)
璜基转 移酶
乙酰基转 移酶
谷胱甘肽 转移酶
左:正常人 右:肝脏疾病患者
时辰药理学
• 抗风湿性关节炎药物。风湿性关节炎和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关节肿胀、僵直和握 力下降等症状,以早晨最为严重,因此时 人体的免疫反应最强有力。故服激素最好 在凌晨4—5点钟。目前主张“激素顿服疗 法”,即把“每日三次”激素的总剂量, 改在早晨一次服用。这样不但疗效更佳, 而且使连续服用激素而产生的副作用降到 最低点。
• 相使—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合 用增效。大黄配芒硝。
• 相畏—一种药物制约另一种药物的药性(含 毒性)。半夏畏生姜、甘遂畏大枣。
• 相杀—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 物的毒性。甘草、绿豆配伍其他药物。
• 相恶—一种药物的功效被另一种药物 破坏。人参恶莱菔子(补气作用减弱)
黄连、黄柏配五味子、地榆(含鞣质)
抗贫血药。葡萄糖酸铁、硫酸亚铁等补 血剂,晚上8点服用最佳。吸收率比早晨8点
要高得多,且可延长疗效达3-4倍。
• 利尿药。利尿剂在体内发挥药效,与肾功 能和血液动力学等密切相关,故择时服药 尤为重要。如双氢克尿塞,早晨7点服药较 其他时间服用的副作用要小,而速尿剂于 上午10点服用,利尿作用最强。
剂型:不同剂型的药物(即使所含成分 一样),给药途径不同,体内过程不同, 产生效应不同。如小檗碱、硫酸镁。(不 同口服制剂也有区别,如液体、固体制剂)
中药制剂工艺和新剂型
• 工艺:超临界萃取、膜分离、分子蒸馏、 生物酶等
• 新剂型:软胶囊、气雾剂、膜剂、栓剂、 微囊、微球、脂质体等
脂质体的特点
• 1、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肝、脾网状内皮系统 的被动靶向性。用于肝寄生虫病、利什曼病等单 核-巨噬细胞系统疾病的防治。如肝利什曼原虫药 锑酸葡胺脂质体,其肝中浓度比普通制剂提高了 200~700倍。 2、缓释作用:缓慢释放,延缓肾排泄和代谢, 从而延长作用时间。 3、降低药物毒性:如两性霉素B脂质体可降低 心脏毒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