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径流时农田沟渠水体中氮、磷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雨径流时农田沟渠水体中氮、磷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研究背景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农
业排放也日益增多。

针对农田沟渠水体中氮、磷的迁移和转化规律,相关研究大多仅仅是在单一的自然条件下进行,没有完全考虑到降雨径流对水体中氮、磷的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降雨径流时农田沟渠水体中氮、磷的迁移和转化规律。

研究内容
实验设计
在农田沟渠中布置样地,利用雨水模拟器进行模拟降雨,探究降雨时的径流对
水体中氮、磷的迁移和转化规律的影响。

本实验设置三个处理组别:1)控制组,
不加以任何处理;2)施氮组,每立方米加入50g尿素;3)施磷组,每立方米加
入20g三钙磷。

实验步骤
1.选取有土壤层的农田沟渠示范区。

2.将每个样地分为三个收集器进行取样。

3.施氮组和施磷组每立方米加入相应的氮、磷肥料。

4.使用雨水模拟器进行一定强度的降雨模拟,收集样地中产生的径流,
并同时记录样地内氮、磷的浓度变化。

5.在每次降雨后10分种内取样,用离心机离心后,取上层水体样品进
行分析。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农田沟渠水体中氮、磷的迁移和转化过程受降雨和径流的影响
较大。

不同组别水体中氮、磷的平均浓度
组别氮平均浓度(mg/L)磷平均浓度(mg/L)
控制组0.57 0.11
施氮组 1.28 0.45
施磷组 1.02 0.84
由此可见,施氮组和施磷组水体中氮、磷的平均浓度均高于控制组,其中施氮
组中氮的平均浓度较高,施磷组中磷的平均浓度较高。

氮、磷在水体中的贡献率
为了进一步了解氮、磷在水体中的贡献率,根据样品分析数据,计算了不同处理组别氮、磷的迁移贡献率。

氮、磷在水体中的迁移贡献率
组别氮迁移贡献率磷迁移贡献率
控制组38.1% 20.3%
施氮组47.7% 31.7%
施磷组47.5% 36.2%
通过计算得知,三个处理组中氮、磷在水体中的迁移贡献率均高于初始在水体中的含量,其中施氮组和施磷组在水体中的迁移贡献率更高。

结论
1.本实验结果表明,农田沟渠水体中氮、磷的迁移和转化规律受到降雨
和径流影响较大,并且施氮、施磷会导致水体中氮、磷含量增加。

2.降雨时水体中氮、磷含量变化受水流速率影响,水流速度越快,氮、
磷含量变化越大。

3.农田沟渠水体中氮、磷的迁移和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仅仅依靠单
一的自然条件下研究不能全面地解决生态问题。

我们需要参考多因素的影响条件下的研究,以更好地解决相关生态问题。

参考文献
•Shuai S, Jun C.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pollution on water resources and their ecological responses: a review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6,23(7):6076-6090.
•Wang Y, Hu J, Duan X. Controlling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pollution in agriculture: what to think of when encouraging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9, 240:47-57.
•Wu S, Zhu Z, Peng X. Effect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on water quality and its ecological response[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6, 23(13): 12607-126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