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九年级中考语文考前预测卷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广元市九年级中考语文考前预测卷七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38分)
1. (3分) (2016九上·怀柔期末)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①(包容兼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材料二】新华网布加勒斯特2015年11月23日电(记者林惠芬)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自近年建立以来,中国与16个中东欧国家的合作驶上了“快车道”;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又为双方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互利合作注入了新动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自2012年首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华沙举行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双边贸易额去年首次突破600亿美元。
与此同时,积极②(开展开拓)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市场的中国企业获得了一批桥梁、电站、高速公路等建设项目。
其中,首个利用中方优先贷款实施的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已于去年底通车,塞尔维亚科斯托拉茨电站的一期项目大修也已经完工。
(1)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横线处,①处应填________②处应填________(2)
请你根据“示意图”,对【材料一】中与图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
(3)
下列三个选项,属于【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内容的一项是________(只填序号)
【甲】“一带一路”理念的内涵是什么
【乙】“一带一路”理念的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丙】“一带一路”理念的实施已初见成效
2. (2分) (2017七上·黄石期中) 下列选项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 . 蓑衣屋檐箫瑟迫不急待
B . 嘹亮哄托发髻感概万分
C . 决别萌发娇媚翻来复去
D . 淡雅分歧天涯花枝招展
3. (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育才学校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规模与速度。
B . 深受天津人民喜爱的曲艺名家苏文茂先生,是津味相声的杰出代表。
C . 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了解。
D . 市十六届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新修订的《天津市滨海新区条例》。
4. (2分) (2016七上·东台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翻来覆去地想了很多遍,还是没有悟出其中的道理。
B . 他的话语一出,人们的质疑声就此起彼伏。
C . 同桌和我说起他的童年趣事,脸上洋溢着笑容,仿佛返老还童了。
D . 盐城人杰地灵,历史上出过不少优秀人物。
5. (2分)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 .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 . 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C . 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D . “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6. (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B . 我不知道成语“世外桃源”出自哪里?
C . 母亲总爱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的诗句。
7. (2分)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从海湾那边返回。
皓月当空,风平浪静。
①。
我躺在铺位上,
②,不由想起那唱着催眠曲的母亲,和她手里的摇篮。
A . ①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
②身子轻轻地摇晃着,倾听那微风细浪的絮语,
B . ①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
②倾听那微风细浪的絮语,身子轻轻地摇晃着,
C . ①身子轻轻地摇晃着,倾听那微风细浪的絮语。
②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
D . ①倾听那微风细浪的絮语,身子轻轻地摇晃着。
②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
8. (8分)(2018九上·宁波月考) 古诗文名句默写。
环境就是民生。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从“________,一览众山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壮志,到“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的意气风发,从“晨兴理荒秽,________”、“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的闲适恬淡,到“千嶂里,________”、“大漠孤烟直,________”的壮阔雄奇。
古往今来,大自然素来是高雅精神、健康旨趣的源泉。
如果子孙后代面对的是荒山沙漠、黑臭水体,哪里能有先人那样的情怀和审美?大自然必须得到珍惜,否则那“________,落英缤纷”的美好只能是孩子画笔下的图景,那“________,鸡犬相闻”的景致只能存在老人的记忆里。
9. (15分)(2017·呼和浩特) 龙华中学语文组举办传统文化竞赛活动,你是参赛选手,这次活动有三道竞赛题,设置两个奖项。
(1)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是近体诗的高峰,近体诗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2)
认真阅读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根据要求答题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①下面四项对诗歌的评价,哪一项与诗人的想法相距甚远?
A.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名寻花的地点是“黄四娘家”的小路上。
“蹊”是小路
B.第二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花的数量多。
“压枝低”形象的描绘了花儿密密层层,沉甸甸的把枝条都压弯了。
C.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
是说花枝上彩蝶翩翩起舞,这才是最动人的景致,如果没有彩蝶起舞,花也就没有什么看头。
D.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表面上好像完全在描写娇莺清脆鸣耳的啼叫声。
其实,这是一种衬托手法,主要是在表现黄四娘家花儿的美丽与魅力。
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下面是拆乱了的与中华文化有关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所学的对联的知识,重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传统的精华学习里经典继承国学中的。
二、阅读 (共5题;共72分)
10. (17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树
艾青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940年春)
(1)作者艾青,原名________,现代著名________,他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是《________》。
他的诗作运用________化的________诗体,抒发思想感情,语言朴素清新。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________年春天,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艰苦的相持阶段,中华民族正日益走向精神的________。
(3)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 . 《树》的开头“一棵树,一棵树”,采用反复的手法,着意强调和突现一棵棵“树”的形象。
B .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反映了中华民族遭受凌辱的精神受到扭曲的现象。
C . 诗的第二段,由“彼此孤离地兀立着”的形象,进行相反联想,慧眼独具,“在看不见的深处”,看到“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D . “根须纠缠在一起”象征中华民族正在团结并凝聚成坚强的力量。
E . 这首诗采用的是“比”的手法,是把具体的人和物相比。
(4)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是一首托物抒情的诗,诗歌以点带面,小中见大,在冷静的客观描述之中,寄寓了丰富的思想内容。
B . 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用树的生存景观象征了当时的社会景观,两种景观相通的纽带是表面上孤离兀立,
C . “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运用拟人的手法,把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关系写得生动可感,而且人格化。
D . 全诗用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极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给人以多方位、多层次的启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11. (16分) (2018七下·邗江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 ,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王嘉《拾遗记》)
【注】①任末:人名,东汉经学家。
②笈:书箱。
③庵:圆形小草屋。
④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负笈从师________
②每言人若不学________
③题其衣裳________
④常以净衣易之________
(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以记其事
A . 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B . 静以修身(《诫子书》)
C . 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
D . 以刀劈狼首(《狼》)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孙权劝学》)
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翁》)
(4)请从学习态度和方法角度,谈谈你从任末的成功中获得的启示。
12. (21分)(2011·呼伦贝尔)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世界读书日,中国的寂寞呼唤
①没有任何意外,翻了许多报纸和逛了几个知名网站,除了少数几个媒体,传媒世界似乎根本就不知道4月23日是什么日子。
我也是迟至去年,才从热心于推动中小学阅读的朋友那里记住了4月23日。
12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议将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
我们引进了许多节日,但这个节日却备受冷遇。
有调查表明,我国知道
②知不知道“世界读书日”并不重要。
在没有这个节日之前,全世界的书虫说不定比今天还多。
重要的是,对于我们这个正快速前进的民族来说,社会上有多少人真诚地热爱书籍,有多少人始终保持求知的热望,有多少人身上熏染了书香?
③不幸的是,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数据:40%的家庭藏书量不到20本,18~19岁年龄段的人群有45.9%居然“不习惯”读书。
④我以为这些依然还是比较乐观的数据。
在我所见过的家庭里,可以有高清晰度的电视、高档的家具,但很可能看不到书架,找不见书影。
而一些农村,除了中小学课本,绝大多数家庭没有收藏任何书籍——那里是书的荒漠。
⑤此外,我们还把阅读极力功利化了。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几乎尽人皆知。
从上幼儿园的那一天起,孩子就被告知:读书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为了出人头地,为了挣得一个好的前程。
几乎没有家长、老师会说:读书也可以只是为了心灵的快乐,只是为了寻求生活的意义。
于是读书的功用就被窄化为追求“黄金屋”、“颜如玉”,一旦目标达到,就弃书籍如敝屣。
⑥书香酿造文明。
西方哲人说:“我爱我师,但更爱真理。
”其为真理而求知的态度令人敬畏。
孔子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孜孜不倦地求知并用知识改变实践,本身就是幸福。
文明之所以不坠并发扬光大,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的读书分子前赴后继。
遗憾的是,每当检讨我们悠久的历史,一些人就只看到专制或者是称霸世界的经济规模、四大发明,而不注意古代士人对于民族精神血脉接续的关键作用;探寻别国崛起的根源,就只对政治、经济的因素兴奋莫名,对于精神层面的东西视而不见。
⑦我们要造就新的文明,就再不能忽略心灵、精神,就再不能仅仅崇奉“仓廪实而知礼节”的逻辑。
⑧我们要造就新的文明,就必然需要“熏”出新一代的读书分子,更准确地说,是需要培育出新的一代文化心灵:他们将给予书籍必要的敬意,他们对知识和生活怀有同样的热情,他们经常与历史、现实中最优秀的心灵对话,他们将浇灌出我们时代伟大的书业——有伟大的书业,才有伟大的时代。
⑨4月23日,或许需要这样寂寞的呼唤。
(1)
文章主要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论证方法,阐明了________的观点。
(2)
作者指出我国在读书方面存在两个严重问题: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3)
阅读第⑤⑥两段,说说作者认为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4)
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链接】孩子是最应读书的,但现在孩子的阅读兴趣普遍存在问题,由动画片改编的“电视书”最受孩子追捧。
此外,如漫画、鬼怪类书籍等,在孩子们中间也很有市场。
一位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的作家感叹道:现在的
的心灵有着养育作用的经典名著。
(节选自《半月谈》)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上述资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请为学生阅读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13. (12分) (2017八上·源城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中救援
①几年前,在荷兰一个渔村里,一个年轻男孩教会全世界懂得无私奉献的报偿。
②由于整个村庄都靠渔业维生,自愿紧急救援队成为重要的组织。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海上的暴风吹翻了一条渔船,在紧要关头,船员们发出S·O·S的信号。
救援队的船长听到了警讯,村民们也都聚集在小镇广场上望着海港。
当救援的划艇与汹涌的海浪搏斗时,村民们也毫不懈怠地在海边举起灯笼,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③过了一个小时,当救援船穿过迷雾出现时,欢欣鼓舞的村民们跑上前去迎接。
当他们精疲力尽地抵达沙滩后,自愿救援队的队长说,救援船无法载走所有的人,留下了一个,要是再多装一个,救援船就会翻覆,所有的人都活不了。
④忙乱中,队长要另一队自愿救援者去搭救最后留下的那个人。
16岁的汉斯也应声而出。
他的母亲抓着他的手臂说:“求求你不要去,你的父亲10年前在船难中丧生,你的哥哥保罗3个礼拜前就出海了,现在音讯全无。
汉斯,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呀!”
⑤汉斯回答:“妈,我必须去。
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妈,这是我的责任。
当有人要求救援,我们就得轮流扮演我们的角色。
”汉斯吻了他的母亲,加入队伍,消失在黑暗中。
⑥又过了一个小时,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久。
最后,救援船驶过迷雾,汉斯正站在船头。
队长把手围成筒状,向汉斯叫道:“你找到留下来的那个人了吗?”汉斯高兴地大声回答:“有!我们找到他了。
告诉我妈,他是我哥保罗!”
(1)第①段中“一个年轻男孩教会”的是________
(2)第②段中“救援的划艇与汹涌的海浪搏斗”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有: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3)第④段中的“应声而出”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
(4)第⑤段中“扮演我们的角色”中的“角色”是指________
(5)第⑤段中“汉斯吻了他的母亲”中的“吻”一词表现了:
①________;②________。
(6)第⑥段中,为什么“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久”?
(7)对汉斯的行为谈谈你的见解。
(1)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祥子是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的主人公,他作为人力车夫,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车。
他经历了三起三落,其希望一次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以惨败告终。
B . 《简·爱》塑造了一个坚强的女性形象一一简·爱,她和罗切斯特之间的经历一波三折。
当她再次回到桑菲尔德庄园时,罗切斯特已双耳失聪,双腿残疾,但简·爱依然爱他。
C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
他身上凝聚了那个时代最美好的品质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
D . 《水浒传》中杨志因杀死泼皮牛二,被打入死囚牢,后刺配充军到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因押送生辰纲被吴用等人设计智取,走投无路,之后到二龙山落草。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那猴道:“你可是东土大王差往西天取经去的么?”.…三藏闻言,满心欢喜,道:“你虽有此善心,又蒙A教诲,愿入沙门,只是我又没斧凿,如何教得你出?”那猴道:“不用斧凿…”
上文《西游记》片段中,A是________ (人物),三藏救得那猴出来的方法是 ________。
三、作文 (共1题;共1分)
15. (1分) (2017七下·泰兴期中) 请你以“生活因________而精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不少于600字。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38分)
1-1、
1-2、
1-3、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9-2、
二、阅读 (共5题;共72分)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11-3、
11-4、
12-1、
12-2、
12-3、
12-4、
13-1、
13-2、
13-4、
13-5
、
13-6、
13-7、
14-1、
14-2、
三、作文 (共1题;共1分)
15-1、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