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200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地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
地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为150分。

测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卷)的整洁,测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卷)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08年3月24日,希腊雅典当地时间11时46分,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雅典古奥林匹亚遗址内成功采集。

北京奥运会火炬于4月1日从北京出发在全球传递,5月再传回国内,8月8日晚8时,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正式开幕。

读图1,完成1~3题。

1.第29届奥运会圣火采集成功时,北京时间是:
A.16时46分 B.17时46分 C.18时46分 D.17时14分
2.北京奥运会火炬从①传到②,则最近的飞机航线需穿越
A.亚欧大陆大西洋 B.太平洋北美大陆
C.大西洋北美大陆 D.亚欧大陆北冰洋
3.北京火炬在全球传递期间,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①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③地天亮越来越早
C.④农民正忙于采集棉花 D.⑤地春暖花开
2007年10月24日中国“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升空,实现了中国人五千年的探月之梦,也拉开了我国太空探测的序幕。

据此完成4~5题。

4.关于月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月球和地球上的潮汐有关②月球上有风云雨雪等天气变化
③月球上没有黎明和黄昏④月球上昼夜温差比地球上大
A.②③ 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2007年11月份我国完成了第一张月球表面形态图。

“嫦娥一号”卫星获取月球表面形态信息及处理这些信息主要利用的技术是
①RS技术②GIS技术③GPS技术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自2008年1月13日起,一场罕见的冰雪天气袭击了我国南方地区,贵州、广东、湖南、湖北等地受灾严重,人民的生活、生产遭受巨大影响。

专家称:这次雪灾冻害和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

拉尼娜现象:当太平洋赤道附近的信风增强
时,赤道暖流加强,使中东部的暖水被大量带到
西部海区,导致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低温,
而使澳洲、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
区降雨量异常增多。

回答6~8题。

6.图2为冻雨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①、②、③层
的降水形态依次是
A.雪花形成融化成水滴附着物体冻结
B.雪花形成融化成水滴冻结成冰粒
C.雨滴形成结晶成雪花附着物体冻结
D.雨滴形成结晶成雪花冻结成冰粒
7.读图3,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的海水温度会降低 B.②处在冬季易出现降雨降雪天气
C.③处的洋流会减弱 D.④处海啸现象频繁
8.冰雪灾害过后,短时间内不.可能出现
①武汉市蔬菜市场供不应求②江汉平原上出现冰蚀地貌
③黔桂地区木材供应紧张④湘粤等地水产养殖损失较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的情况,并绘成该河段示意图甲、EF河
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乙和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丙(图4)。

据此回答9~10
题。

9.甲图中AB段河流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流向西 C.水位A处低于B处 D.不能确定10.关于甲乙图的河床剖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F岸对应C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B.E岸对应C岸,以堆积作用为主C.F岸对应D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D.E岸对应D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图2
图5中的虚线为等深线,图中M 点为中国的钓鱼岛。

回答11~12题:
11.图5中AB 线的剖面图是图6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下列有关钓鱼岛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中国大陆的大陆架上 ②属中国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 ③附近海域石油、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④图上AM 实际距离大于300Km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读某市人口地域圈层结构示意图(图7)及表格资料(表1),据此回答13~14题。

某市各圈层人口数量及人口密度的净变表(1982—2000年)(表1)
圈层 净增减人口比例(%) 净增减人口密度(人/km 2
) 1982~1990年 1990~2000年 1982~1990年 1990~2000年
市中心区 -13.09 -12.06 -3100 -2776 内圈 25.97 30.66 2333 3754 中圈 20.29 52.76 392 1334 外圈
1.58
2.76
12
23
13.该市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是
①市中心区人口减少 ②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加大 ③外圈人口低速增长 ④内圈和中圈人口密度增长缓慢 ⑤外圈人口密度快速增加 ⑥内圈和中圈人口快速增长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14.根据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目前形成该市主要住宅区的是 A .市中心区和外圈 B .市中心区和内圈
C .内圈和中圈
D .中圈和外圈 城市化的进程大幅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

学者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图8。

回答15~16题。

图7
15.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
②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
③下水道普及率和径流量呈现负相关
④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
A.①②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6.依据该模式推论,某都市1970年时都市化程度20%,下水道普及率40%;2000年时都市化程度90%,下水道普及率80%;则2000年的径流量约为1970年时的多少倍A.1 B.2 C.3 D.4
下图为美国铜矿资源开发布局指向示意图(图9),读图回答17~19题。

17.美国铜矿熔炼厂和精炼厂分别属于
A.原料指向型工业和市场指向型工业 B.动力指向型工业和技术指向型工业C.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D.原料指向型工业和技术指向型工业18.大量铜材加工厂布局在精炼厂附近,最有利于
A.加强各加工厂间联系,竞争发展 B.加强和精炼的协作,降低成本
C.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劳动力成本 D.减少市场交易费用,改善环境质量19.从西部铜矿熔炼到精炼厂(盐湖城作为西部最重要的有色金属消费地区),粗铜产品运输方式宜选择
A.海洋运输 B.内河运输 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2008年3月17日消息透露,宝钢兼并韶钢和广钢后,将在湛江投入大约600亿建设1000万吨级以上的钢铁基地。

回答20题。

20.有关湛江钢铁基地建设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
①有利于我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
②可以降低我国钢材价格
③促进跨地区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削弱钢铁企业竞争力,
④可以带动粤西经济发展
⑤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城市钢厂环保搬迁,优化产业布局,
⑥可以解决广东钢材短缺状况
⑦促进湛江城市、港口快速发展
A.①③⑤⑥ B.①④⑤⑦ C.①②⑤⑦ D.①②④⑥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某学校地理小组进行饮食和地域文化关系课题研究,已完成表2。

回答21题。

菜系和地域饮食文化表(表2)
菜系主要原料饮食特色
①川菜山珍野味,河产鱼鲜,味多用三椒(辣
椒、胡椒、花椒)和鲜姜等
菜肴色鲜艳、口味麻辣浓重
②苏菜特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称,鱼、虾、
蟹、瓜果菜
浓中带淡,口味平和,咸中带甜。

③粤菜采料丰富,菜式多样,一般只用少量姜
葱、蒜头做“料头”,也不会大咸大甜。

博采众长,善于变化,口味清淡
④蒙古菜以牛羊肉为主,调味只用盐和少量香料,质朴自然
图9
烹饪方法只有煮或烤
21.以下判断不.
正确的是 A .①菜系麻辣和当地大气潮湿无关 B .②菜系主要原料反映该区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C .③菜系清淡和当地气候湿热有关 D .④菜系调味少反映该区岩溶地貌广布,交通不便
读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图10),回答22~23题。

22.若图示地区的纬度为40°一60 °之间,其陆地上的降水主要为
A .对流雨
B .地形雨
C .台风雨
D .锋面气旋雨 23.过程a 在一年之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有可能是
A .智利
B .秘鲁
C .南非
D .法国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11)(比例尺1:200000),其中虚线a 、b 分别为两个不同季节的地表水位,完成24~25题。

24.图中a 、b 水位差可能是
A .0.6m
B .0.9m
C .1.2m
D .1.4m
25.春季时a 、b 等值线之间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 .洪涝灾害 B .水土流失 C .土壤盐碱化 D .沙尘暴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图12),回答26~27题。

26.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城市化和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 .阶段Ⅰ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
C .该国可能属发达国家
D .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 27.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A .资金密集型产业
B .技术密集型产业
C .资源密集型产业
D .现代服务业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图13),回答28~30题 28.图中字母F 、H 代表的含义是 A .F 表示资源开发 B .F 表示产业活动
C .H 表示废物排放
D .H 表示产品消费
29.E 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A .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B .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C .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D .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30.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A .高经济增长 B .发展清洁生产 C .倡导循环经济 D .减少资源开发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80分)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三、综合题(共80分)
31.(18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图14)
材料二 不同地点测得的径流变化曲线图和E 点以上流域的降水量变化曲线图(图15)
(1)E 河段的汛期在 季,补给方式主要为 。

(2分)
(2)简要说明
G 曲线较平稳的原因以及和流域防洪防汛的关系。

(4分)
(3)若需将本流域和另一水系的M 河用运河相连,请设计一条最佳的线路,并在图中用运河符号(图例中已给出)标出。

(4分)
(4)分析E 、G 两河段及流域的开发利用条件和方向,完成下表。

(8分) 32.(15分)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粮食安全问题凸显。

读下列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图(图16),图中人均粮食产量围绕着趋势线在一个通道内波动,从趋势线到通道边沿的宽度,即为平均的波幅,这个平均波幅和趋势值之比,显示了粮食产量的稳定性。

材料二:我国粮食产出、人口份额的地域分布图(图17)
材料三:2003-2007年我国玉米播
种面积及总产量变化趋势图、2007年我国玉米消费结构示意图以及2007年7月21日至2008年1月11日我国玉米批发价格表。

2003-2007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及总产量变化趋势
图 2007年我国玉米消费结构示意图
图18
图19
2007年7月21日至2008年1月11日我国玉米批发价格表(表3 单位:元/吨) 日期 07-21 08-01 08-11 08-21 09-01 09-11 09-21 10-01 10-11 价格
1460.73
1477.34
1482.08
1489.93
1489.43
1503.77
1523.57
1517.14
1511.34
河段 开发利用
流域
地形、气候条件
农业发展方向
E G
图14 图15 图17
图16
日期10-21 11-01 11-11 11-21 12-01 12-11 12-21 01-01 01-11
价格1511.8
4
1513.9
7
1526.1
2
1516.7
2
1527.5
4
1538.8
8
1541.2
7
1542.6
6
1543.8
2
(1)分析材料一,从年代到年代,我国的粮食生产稳定性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意味着社会已经有稳定的粮食供应。

(2分)
(2) 分析材料二,我国缺粮总量最大省级行政区是(2分),其主要是由于该省级行政区:(3分)
A.工业化发展快,外来劳务人员多 B.城市化进程快,粮食种植比重缩少
C.土地荒漠化严重,耕地面积减少 D.城市化程度高,没有耕地面积
E.总人口数量较多,粮食消费量大 F.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
(3) 我国玉米生产主要分布在地区和华北地区;(2分)分析材料三, 2003-2007年我国玉米生产变化有什么特点?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33.(14分)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佛山素有“南国陶都”之称,历史上,曾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

1981年,中国从意大利引进的国内第一条年产30万平方米的彩釉砖自动生产线落户佛山,从而拉开了佛山陶瓷产业现代化的序幕。

到2005年底,佛山的陶瓷生产企业达到380多家,形成了由建筑、卫浴、工艺和日用等多种类型陶瓷生产集群。

2007年,佛山市政府投资26亿元,总规划面积1000亩,在南庄开工建设“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佛山市政府提出,2009年9月截止,节能减排不能达到指标的陶瓷企业,将实行全面关停。

到2008年3月止,佛山的380多家陶瓷生产企业,绝大部分已迁往外地,仅剩几十家政府重点扶持进行清洁生产改造的大型陶瓷企业。

材料二我国高岭土(陶瓷生产的主要原料)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图20)
材料三 2007年佛山陶瓷产业的能耗、排污量和成本分析表(表4)
项目占全市(%)项目价格涨幅(和2005年比)(%)能耗20 工资、柴油20
二氧化硫排放13 土地100
烟尘粉尘排放18 运输15
(1)国内引进的第一条大型瓷砖自动化生产线选择在广东佛山落户,佛山相对于广东其它
城市明显的陶瓷产业优势区位因素有( 2分)
A. 良好的产业基础 B.大量廉价劳动力 C. 丰富的原料 D.广阔市场
E.发达的科技水平 F.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 G.政策优势
(2)我国高岭土分布具有特点。

(4分)
(3)简述佛山陶瓷生产企业纷纷外迁的主要原因。

(4分)
(4)分析佛山陶瓷产业的今后发展方向(4分)
34.(15分)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布示意图(图21)。

材料二环境恶化关联图(图22)
材料三我国某省(区)农业土地利用情况数据表(表4)
项目全国某省未利用土地
总面积(万亩)393852 153412
比重(%)27.6 61.4
已利用土地比重
(%)耕地18
7
园地 2 0.4
林地31 9
草地38 81
垦殖率13.0 1.9 灌溉耕地比重(%)----- 94.1
人工草地比重(%) 3.2 0.8
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公斤/亩) 17.4 15.0
资料来源:《2003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报告》。

垦殖率=耕地面积/总土地面积×100%。

垦殖率是反映土地资源利用水平的重要经济指标。

(1)读材料一,A—B生态环境脆弱区主要位于我国多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带。

(2分)
(2)读材料二,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的A处,则上图空格中①表示,②表示_________ __;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B处,则上图空格中①表示________ 。

(6分)(3)读材料三,简要分析该省(区)农业土
地资源及利用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关对
策。

(7分)
35.(8分)我国北方某学校地理学习研究小
组共15人,对不同类型街道的热力状况进
行调查。

选择的调查对象分别是:窄而高的
图23
街道、无树木的广场和林荫大道。

他们将调查结果绘成图23。

(1)据图信息,该小组进行调查的季节是 。

(2分) (2)Ⅰ、Ⅱ、Ⅲ分别代表的街道是: Ⅰ ; Ⅱ ; Ⅲ 。

(6分)
第36、37小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

作答前,请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填写选做试题的题号。

36.(旅游地理 10分)读珠江三角洲的某市旅游产业集群的构成要素示意图(图24),回答问题。

(1)上图中的核心层和要素供应层分别代表了旅游活动的 和 要素。

在旅游相关辅助层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6分) (2)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市旅游产业开发的有利条件。

(4分) 37.(环境保护10分)读以下两图,图25显示2000年前后各国的每年伐林率,图26为X 地区某块农用土地的有机物、氮及钾的含量。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每年伐林率高地区主要分布在 纬度的
(类别)国家,
这些国家多数为 而伐林。

(6分)
(2)X 地采用迁移农业方式耕作,请简要分析土地被开发和焚烧后,土壤中的有机物、氮和钾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解释原因(4分)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
4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B C A C A A B C A D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B
D
B
C
C
C
A
B
C
B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图25
图26
第一年
第二年

三年
耕 作 图24



AD BD AD AB CD CD BD BC AD B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
三、综合题:(共80分)
31.(18分)
(1)夏季(1分) 高山冰雪融水(1分)
(2)由于不同的河段(或支流)形成汛期的季节不一样(2分),在季节上
的交错减低了河流中下游洪水的洪峰值(1分),河流中下游水量较
平稳有利于防洪防汛工作(1分)
(3)画图要求:最短距离(1分),经城市(1分),沿等高线(1分),
图例正确(1分)
(4)(8分)
河段开发利用
流域
地形、气候条件农业发展方向
E 水能/旅游
(1分)
高原和山地(1分),纬度较低,河谷地区热量充
足(1分),
粮食和啤酒花等种植业(1分)
G 航运(1分) 平原地区(1分),纬度高,热量不足(1分) 花卉业(1分)
32.(15分)
(1)60(1分) 70(1分)
(2)广东(2分) ABE(选一个且对者得1分,选二个且对者得满分2分,选三个且全对者得满分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3)东北地区(1分)华北地区(1分)
玉米播种面积及总产量都逐年增加(2分)。

我国玉米消费结构中,饲料消费和工业加工消费原料比重大,市场需求量大(1分),
玉米价格持续上升,经济效应促使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提高(1分),国家的惠农政策的影
响(1分),农业生产技术改良,单位面积产量提高(1分)。

(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分)
33.(14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但不能超过各小题总分)
(1)AG(选一个且对者得1分,选二个且对者得满分2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南方多,北方少(2分);东部多,西部少(2分)。

(3)佛山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1分);环保、劳动力(1分)、土地和
运输(1分)成本上升;政策环境变化(1分);过度集聚导致恶性竞争(1分)(答对一点
得1分,答对任四点得满分4分。

)
(4)陶瓷产业的营销、管理、服务中心(1分)、产品研发设计中心、出口转销中心和信息
和金融中心(1分),发展艺术、科技陶瓷(1分),发展陶瓷文化、旅游(1分),发展陶瓷
产业总部经济或建立陶瓷产业总部基地(1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任四点得满分4分。

) 34.(15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但不能超过各小题总分)
(1)过渡地带(2分)
(2)土地荒漠化(2分)过度放牧、过度开垦(2分)水土流失(2分)
(3)优势(3分):土地资源总量大(1分),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具有较大潜力(1分),
草地资源丰富(1分)。

不足(2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1分);牧草地以粗放经营为主(1分);
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低,农业投入低,轻养护(1分);灌溉耕地比重大,开发难度大,成本高。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任二点得满分2分。

)
对策(2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加强适宜土地开发利用(1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条件(1分);科技兴农,培育良种,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单产(1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任二点得满分2分。

)
35.(8分)
(1)夏季(2分)
(2)无树木的广场(2分)林荫大道(2分)窄而高的街道(2分)。

36.(10分)
(1)旅游资源(2分)、旅游业(2分)、政府(2分)
(2)有利方面:位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毗邻港澳和东南亚(1分),市场客源条件好(1分);交通通达度高(水陆交通便利)(1分);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高(1分);地区接待能力较强(1分);相关辅助机构、企业齐全,且联系密切(1分)。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任四点得满分4分。

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7.(10分)
(1)低(2分)、发展中或欠发达(2分)、开荒种粮或出口木材(2分)。

(2)土地被开发和焚烧后,土壤中的有机物、氮和钾含量呈下降趋势 (2分) 原因:开荒耕作后,农作物耗费了土壤中的氮、钾元素(1分);森林破坏后,水土流失加剧,养分流失严重(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