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消毒与防疫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场防疫与消毒制度
为了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减少、杜绝疫病的发生,确保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向客户、养户提供优质健康的种猪或合格的商品猪或合格的精液。
工作程序
(一)防疫区域划分
1.猪场分生产区和办公室、生活区,生产区包括生产线、更衣
室、饲料、药物物资仓库、出猪台、实验室、解剖室、流水
线走廊、污水处理区等,办公区到生活区建立隔离消毒室,
办公区人员进入生活区必须清洗消毒更衣,生产管理人员不
能随便进入办公区,外来人员如需进入猪场办公区必须经场
长同意后进行消毒、换鞋方可进入。
2.加强猪场与外界的隔离(用铁丝网、围墙等),加强交界道路
的消毒。
3.办公区人员进入员工生活及生产区必须洗澡、消毒、更衣换
鞋,外来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及生活区,非生产区工
作人员确有需要进入者,必须经场长或专职技术人员批准(封
场期间需要总经理批准)并经冲凉、更衣、换鞋、严格消毒
后,在场内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只可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二)车辆卫生防疫、消毒要求
1.原则上外来车辆不得进入猪场区内(含生活区),饲料车及装
猪车进入场区必须全面严格消毒,首先车辆停放门卫彻底消
毒---停放20分钟---再次彻底消毒(更换消毒液)---方可
进入场区,责任人:门卫。
2.场内运猪、猪粪车辆出入生产区、隔离舍、出猪台要彻底消
毒(与外来车辆消毒流程一样)
3.上述车辆司机到门卫臭氧消毒15分钟,更衣、换鞋,生产线
工作人员严禁进入驾驶室。
(三)生活区防疫、消毒要求
1.生活区大门口消毒门岗:设外来三轮以上车辆消毒设施、摩
托车消毒带、人员消毒带,洗手、踏脚消毒设施及冲凉设施。
消毒池每周更换2次消毒液,摩托车、人员消毒带、洗手、
踏脚设施每天更换一次消毒液。
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入场时,
必须在大门口脚踏消毒池、手浸消毒盆,在指定的地点由专
人监督其冲凉更衣。
外来人员只允许在指定的区域内活动。
2.更衣室、工作服:更衣室每周末消毒一次,工作服清洗时消
毒。
3.生活区办公室、食堂、宿舍、公共娱乐场及其周围环境每月
大消毒一次,同时做好灭鼠、灭蝇工作。
4.任何人不得从场外购买猪、牛、羊肉及其加工制品入场,场
内职工及其家属不得在场内饲养禽畜(如猫、狗、鸡等)或
其他宠物。
5.饲养员要在场内宿舍居住,不得随便外出;猪场人员不得去
屠宰场或屠宰户、生猪交易市场、其它猪场、养猪户(家)
逗留,尽量减少与猪业相关人员(畜牧局、兽防站、地方兽
医)接触。
6.员工休假回场或新招员工要在办公区隔离一天两夜(封场期
间为两天)后方可进入生活区。
7.厨房人员外出购物归来需在大门口更衣、换鞋、洗后消毒后
方可入内。
除厨房人员外,猪场人员不得进入厨房。
(四)生产线防疫与消毒
猪场各级干部、员工应该强化消毒液配制量化观念(比如一盆水加几瓶盖消毒药,一桶水加一次性杯几杯消毒药)及具体操作过程,严禁随意发挥。
场长制定消毒药轮换使用计划。
1.生产区环境:生产区道路两侧5米内范围、猪舍间空地每月至
少消毒2次。
2.员工必须经更衣室更衣、换鞋,脚踏消毒池、冲凉更衣、手浸
消毒盆后方可进入生产线。
更衣室紫外线灯保持全天候开着状
态,至少每天一次用消毒水拖地、喷雾消毒一次,冬春季节里
除了定期喷洒、拖地外,提倡全天候酸性熏蒸,员工工作服与
生活区着装应分开放置,夏季应每天更换工作服,冬季两天一
次,工作人员每天下班后必须将水鞋清洗干净。
3.生产线每栋猪舍门口设消毒池、盆,进入猪舍前需脚踏消毒池、
洗手消毒。
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
4.全体员工不得由隔离舍、原种扩繁场售猪室、出猪台(随车押
猪人员除外,但需按照前述要求执行)直接返回生产线,如果
有需要,要求回到更衣室冲凉、更衣、换鞋、消毒。
5.猪场非管理干部严禁解剖猪只,解剖只能在解剖台进行,严禁
在生产线内解剖猪只。
6.生产线内工作人员,不准留长指甲,男性员工不准留长发,女
性员工也尽量不要留长发以方便冲洗,不得带私人物品入内。
7.做好猪舍、猪体的常规消毒。
加强空栏消毒,先清洁干净,待
干燥后实施两次消毒,冬天强调一次熏蒸消毒。
采取加班冲栏等方式确保空栏时间足够。
8.猪舍、猪群带猪消毒:配种怀孕舍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分娩、
保育舍每周至少消毒2次,冬季消毒要控制好温度与湿度,提倡细化喷雾消毒与熏蒸消毒。
9.一个季度至少进行一次药物灭鼠,平时动员员工人工灭鼠。
定
期灭蝇灭蚊。
10.出猪台区:接猪台、周转猪舍、出猪台、磅称及周围环境每售
一批猪后大消毒一次。
(五)购销猪防疫要求
1.出猪台场内、场外车辆行走路线不得交叉。
出猪台需设一低平
处用于外来车辆的消毒,地面铺水泥;设计好冲洗消毒水的流向,勿污染猪场生产与生活区。
外来车辆先在此低处全面冲洗消毒后才能靠近出猪台。
2.出猪前,在猪场前200米设消毒点,门卫设第二个点,出猪台
再设第三个点;注:买猪人员须在门卫处消毒十五分钟,领得
消毒记录单,再交给保育区区长,须穿工作服方可进入出猪台
指定地方。
3.外来种猪时,其车辆需在指定地点先全面消毒方可靠近隔离
舍。
隔离舍出猪台卸猪时,在走道适当路段设铁栏障碍,保证
每头猪暂停全身细雾消毒后才放行进入隔离舍。
消毒药选择长
效而又耐有机物的新产品。
隔离舍在外进种猪调入后的头三天
加强消毒。
4.从外地购入种猪,必须经过检疫,并在猪场隔离舍饲养观察45
天,确认为无传染病的健康猪,经过清洗并彻底消毒后方可进
入生产线。
5.出售猪只时,须经猪场有关负责人员临床检查,无病方可出场。
出售猪只能单向流动,猪只进入售猪区后,严禁再返回生产线。
6.禁止养户进入出猪台内与未售猪直接接触,可提供一长棒供其
挑猪。
7.场内出猪人员上班时在生活区指定地点更换工作服与水鞋,走
专门路线去出猪台。
在出完猪后对出猪台进行全面消毒,之后
严格洗手、踏脚消毒后走专门路线返回生活区,在指定地点换
掉工作服。
换下的工作服及水鞋需立即浸泡消毒。
8.生产线人员随车押送到出猪台时,不得离开车厢,只能在车上
赶猪。
(六)疫苗注射及注意事项
1.疫苗运输要用专用疫苗箱如泡沫箱,里面放置冰块。
尽量减少
疫苗在运输途中的时间。
疫苗进场后必须按厂家规定要求进行保存,一般冻干疫苗需冰冻保存,液体油苗需4-8℃保存。
2.严格按公司制定的免疫程序执行,免疫日龄可相差±2天,作
好免疫计划,计算好疫苗用量。
有病猪只不能注射疫苗,但需留档备案,病愈后补注。
3.注射用具必须清洗干净,经煮沸消毒时间不少于10分钟,待
针管冷却后方可使用。
注射用具各部位必须吻合良好。
抽取疫苗前需排空针管内的残水,或用生理盐水涮洗。
针头在安装之前应将水甩干净。
4.疫苗使用前要检查疫苗的质量,如颜色、包装、生产日期、批
号。
稀释疫苗必须用规定的稀释液,按规定稀释。
一般细菌苗用铝胶水或铝胶生理盐水稀释,病毒苗用专用稀释液或生理盐水稀释。
疫苗稀释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用完(夏天2小时,冬天4小时)。
5.冻干疫苗稀释前要检查是否真空,非真空疫苗不能使用。
油苗
不能冻结,要检查是否有大量沉淀、分层等,如有以上现象则不能使用。
一般非油性苗稀释后呈黄色也不能使用。
6.疫苗使用前应有一定的回温时间,特别是冬季应注意。
7.注射疫苗时,小猪一针筒换一个针头,种猪每猪换针头。
注射
器内的疫苗不能回注疫苗瓶,可在疫苗瓶上固定一枚针头;已用过针头不能插进瓶,避免整瓶疫苗污染。
8.注射部位应准确(双耳后贴覆盖的区域),垂直于体表皮肤进
针,严禁使用粗短针头和打飞针。
如注射部位流血,一定要在猪只另一侧补一针疫苗。
9.两种疫苗不能混合使用。
同时注射两种疫苗时,要分开在颈部
两侧注射。
10.注射疫苗出现过敏反应的猪只,可用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抗
过敏药物抢救。
11.注射细菌活苗前后一周禁止使用各种抗生素。
注射病毒活苗后
一周禁止使用中药保健。
12.用过的疫苗瓶及未用完的疫苗应作无害化处理,如有效消毒水
浸泡、高温蒸煮、焚烧、深埋等。
13.由专人(一般为组长)负责疫苗注射,不得交给生手注射。
严
禁漏免,免疫后作好记录,记录需保存一年以上,以备查看。
三、相关记录
猪场消毒记录表
附:常见消毒药的使用
附表:常用消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