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药化考研大纲

合集下载

山东大学药学考研科目

山东大学药学考研科目

二、山东大学药学复试科目
笔试:药学综合(含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及药物分析学)
面试:综合素质考查
笔试参考书:《药物化学》(第八版),尤启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药剂学》(第八版),方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理学》(第八版),朱依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物分析》(第八版),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同等学力加试
1.药理学
2.药剂学
四、山东大学药学考试大纲
349-药学综合
1.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为三门,分别为:第一单元:政治理论,总分100分;第二单元:英语二,总分100分;第三单元:药学综合,总分300分。

2.第一、第二单元的考试全国统一组织;第三单元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3.第三单元“药学综合”的考试范涉及五门课程,内容和分值比例分别为药物化学(20%)、药剂学(25%)、药物分析学(20%)、药理学(25%)、药事法规(10%)。

4.第三单元“药学综合”的考试难度与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难度相当;考试题型采用以选择题(单选题、多选题)为主。

药学专业考研大纲

药学专业考研大纲

药学专业考研大纲
一、药学导论
1. 药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现状
2. 药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及其应用
3. 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二、药理学
1. 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药物作用的机制和药物动力学原理
3.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效果评价
4. 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方法与原则
三、药物化学
1. 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药物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3. 药物合成的方法与技术
4. 药物代谢与药物设计的方法与原则
四、药剂学
1. 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药物剂型及制备方法
3. 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与分析方法
4. 新药剂技术及应用前景
五、药物分析学
1. 药物分析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药物分析的方法和技术
3. 药品质量控制的标准和程序
4. 药物分析的新技术和应用前景
六、药事管理与法规
1. 药事管理的概念、任务和内容
2. 药品注册、生产、流通与使用的管理规定
3. 药品监管与法规体系
4. 医药职业道德与药学伦理准则
七、综合考试及论文要求
1. 对药学专业的整体理解与实践应用能力考核
2. 对药学专业知识掌握的广度与深度考查
3. 对研究论文的撰写要求与规范。

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考试课程考试大纲编辑: 吴新浏览次数:1153 来源:药学院说明:本大纲包括《微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的考试大纲,上述课程中每门课试卷总分为150分。

考生除考《生物化学》外,再在《微生物学》、《药物化学》、《药理学》三门中任选一门作答,多选不得分,考试总时间为3小时。

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为100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或《药物化学》或《药理学》满分为300分。

考试课目一:(必考)课程名称:生物化学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各类生化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及其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基本途径及调控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内容:1、蛋白质化学:掌握蛋白质的元素、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结构规律、溶液性质;理解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了解、掌握蛋白质的分类,氨基酸序列分析,主要的蛋白质研究技术及其应用。

2、核酸化学:掌握核酸(DNA、RNA)的组成与结构规律、特点,核酸的溶液性质,核酸的生物学功能;了解原核及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核酸的序列测定原理与基本程序。

3、酶学:掌握酶的分类、命名,化学本质,酶催化作用特点,酶反应的动力学规律,辅酶的组成、性质与功能;理解酶的催化作用机理及相关学说,掌握米氏方程的意义及应用;了解多种特殊酶的性质与功能,酶活力测定、生产制备的基本情况。

4、维生素与激素:掌握维生素、抗生素与激素的定义、分类及基本特点;理解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激素的作用机理;了解激素分泌的三级调节体系。

5、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掌握新陈代谢的相关基本概念,生物氧化的定义、特点;理解、掌握生物氧化体系及相关机理;了解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多种学说。

6、糖代谢:理解和掌握糖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化学历程和各自的生物学意义,相互间联系及代谢调节规律;掌握代谢能量的计算方法;了解糖合成的基本规律。

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考试大纲

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考试大纲

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考试大纲课程称号:药物化学课程代码:0348第一局部课程性质与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药物化学»是初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化学基础课与药剂学、药物剖析、临床药学等运用学科之间有承上启下的相互联络作用,本课程的学习对片面掌握药学范围各学科的知识起重要的桥梁作用。

本课程重点论述药物的化学结构、命名、制备原理、理化性质和构效关系。

经过学习可以使考生对常用药物的制备原理、理化性质、构效关系、实践保管与运用有系统的看法,到达熟习并了解合理有效地运用常用化学药物这一目的。

二、课程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目的是使先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现代药物化学基本实际和技艺,对常用药物的结构类型、制备原理、理化性质和构效关系、实践保管与运用有一个较系统的看法,并了解现代药物化学的开展,为以后的学习与在医药任务实际中合理有效的运用常用药物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基本要求如下:1、掌握常用药物的称号、化学称号、化学结构、制备原理、理化性质、用途及重要药物类型的构效关系,掌握具有生物活性的平面异构体。

2、掌握药物化学结构和其动摇性之间的关系,能剖析其在贮存进程中能够发作的化学变化,以确保用药平安有效。

3、掌握重要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进程和代谢产物及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4、能运用常用药物的有关化学知识处置实践效果。

5、了解各类药物的开展史,最新停顿及近年来上市的新药称号、化学名、化学结构和用途。

6、了解影响药物生物活性的一些结构要素。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在药学专业的教学方案中列为专业基础课,在化学基础课与药剂学、药物剖析、临床药学等运用学科之间有承上启下的相互联络作用,本课程的学习对片面掌握药学范围各学科的知识起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局部考核内容与考核目的第一章药物的蜕变反响和代谢反响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经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药物的蜕变的主要类型和蜕变反响与药物结构之间的关系,影响药物蜕变反响的外因、防止氧化的措施。

山东省考研药学复习资料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重要知识点梳理

山东省考研药学复习资料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重要知识点梳理

山东省考研药学复习资料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重要知识点梳理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是山东省考研药学复习中的重要科目之一,下面将对其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整理,以供复习参考。

一、药物化学知识点1. 药物的分类和命名- 药物按化学结构分类:包括有机化合物、天然产物、无机化合物等。

- 药物按疗效分类:可分为抗生素、镇痛药、抗癌药等。

- 药物的命名方法:根据药物化学结构进行命名,如根据功能基团、化学结构命名等。

2. 药物合成- 药物合成的反应类型: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 药物合成的步骤:从原料药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合成反应和纯化处理,最终获得纯净的药物。

3. 药物的性质和质量评价- 药物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态、溶解性等。

- 药物的化学性质:包括氧化、还原、酸碱等性质。

- 药物的质量评价:主要通过测定含量、水分、杂质等指标来评价药物的质量。

4. 药物分子的构象和立体化学- 药物分子的构象:指分子在空间中的立体形态。

- 药物分子的立体化学:指药物分子中的立体异构体的性质及其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二、药物分析知识点1. 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

- 药物分析的常用方法:包括光谱法、色谱法、电化学法等。

2. 药物的质量控制与标准- 药物的质量控制:包括对药物的规格、质量标准进行监控和调整。

- 药物的标准:指药物质量控制所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3. 药物分析中的仪器与设备- 常用的分析仪器: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

- 常见的样品处理设备:包括平衡器、离心机、pH计等。

4. 药物分析中数据处理与统计- 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整理、统计分析等方法。

- 数据处理的软件工具:包括Excel、Origin、SPSS等。

总结:以上是山东省考研药学复习资料中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的重要知识点梳理,对于备考的同学来说,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在复习过程中,建议结合教材和参考书进行学习,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通过做习题和模拟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药物化学综合》考试大纲

《药物化学综合》考试大纲

《药物化学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考察考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有机化学、药物化学概念、知识,能否适应将来的硕士学习及科研需要。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大纲适用于辽宁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三、考试基本要求(一)有机化学方面:1、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同分异构、化合物结构及性质、化合物重要合成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应用价键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应用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概念解释乙烯、丁二烯、苯及类似物的结构。

3、掌握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并能运用和理解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4、了解过渡态理论,初步掌握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游离基等活性中间体及其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

5、掌握亲核取代、亲电取代、亲核加成、亲电加成、消去反应、游离基反应和缺电子重排反应的历程。

并能初步运用来解释相应的化学反应和合成上的应用。

6、掌握常见有机金属化合物(锂、镁、锌)的重要反应。

7、掌握立体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化合物手性的判断。

8、理解测定结构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的方法,并能解析简单的谱图。

9、掌握各类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工业制法及其主要用途。

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主要生物碱等天然产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10、掌握各类重要有机人名反应及反应历程。

11、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原理。

12、综合运用有机化学基本知识,设计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推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不同类型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别。

(二)药物化学方面:1、掌握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

2、掌握药物的分类及结构类型。

3、掌握药物的名称、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4、掌握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5、掌握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

6、掌握药物代谢的重要途径。

7、掌握一些重要药物的合成方法,一些重要药物及重要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

8、初步具备综合运用药物化学知识进行药物开发研制的能力。

四、考试知识点基本要求(一)有机化学方面:1、烷烃掌握烷烃的同系列和构造异构,乙烷和丁烷的构象、优势构象、用Newman投影式表示构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和普通命名法,正、异、新的概念,常见的烷基;烷烃的物理性质。

药化复习大纲

药化复习大纲

复习大纲总汇<后篇>磺胺类1、合成抗菌药代谢拮抗药物,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抑制细菌的繁殖,而不能直接杀死细菌。

对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脑膜炎球菌等以及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都有抑制活性,临床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和肠道感染等。

又名新诺明抗菌增效剂一些药物与磺胺药物合用时,能够显著增强磺胺的抗菌效力。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2、降糖胰岛素促分泌剂——代表药如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其代谢为苯甲基的氧化(先加羟基,再氧化为羧基);格列吡嗪(Glipizide)3、利尿作用于肾,促进Na+、水排出。

磺酰胺类利尿药(Na+-Cl-协转运抑制剂、Na+-K+-2Cl-协转运抑制剂)构效关系苯二氮卓类(注意其改造)苯二氮卓受体有两种亚型:BZ1和BZ2,苯二氮卓与BZ1亚型结合时不能产生镇静作用,只有与BZ2受体结合时才具有特殊的镇静催眠作用。

唑仑类1、2位拼入三氮唑可提高稳定性,而且提高了与受体的亲和力,活性显著增加:在酸性条件下,具有1、2位的酰胺键和4、5位的亚胺键都容易水解开环反应,这是引起该类药物不稳定、作用时间短的原因。

4、5位拼入含氧的噁唑环增加药物的稳定性:4、5双键是重要的药效团,双键饱和时可导致活性降低。

为了减少4、5开环代谢,可在4、5位并入四氢恶唑环作为前药非苯二氮卓类催眠镇静药目前主要使用的是被称为第三代镇静催眠药的药物,其作用机制属于非苯二氮卓类GABA A 受体激动剂,分为:1、吡咯酮类作用位点与苯二氮卓类不同2、咪唑并吡啶类对GABA受体有高度的选择性,对苯二氮杂卓受体BZR1的亲和力强于BZR2,并在受体上另有特殊的结合位点,调节氯离子的通道,所以药理作用特点与苯二氮卓类药物不同。

巴比妥类癫痫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内异常放电而导致的神经性疾病。

病因之一:GABA含量过低,减少了抑制性的递质。

即作用于GABA受体,延长GABA作用时间。

(药物化学)考研考试大纲

(药物化学)考研考试大纲

(药物化学)考研考试大纲(药物化学)考研考试大纲适用专业:制药工程等专业试题总分:150分答题时间:3小时参考教材:徐文芳主编《药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出版【一】考试目的和总体要求药物化学是一门涉及有机化学、药学、药物合成及生物化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充分利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药物分子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药物的要紧分类,用途。

掌握要紧药物的合成方法及构效关系,从分子水平上解析药物作用机理和作用方式。

对药物设计方法和原理有一定的理解。

二、题型及分布1.常见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名称,约15分;2.名词解释〔药物化学相关术语的定义〕,约10分;3.选择题和填空题〔药物化学术语、作用机制、结构特点、鉴定、稳定性、代谢、构效关系、结构改造、用途〕,共25分;4.简答题〔进展概况、作用机制、结构特点、鉴定、稳定性、代谢、构效关系〕25分;5.药物合成路线,25分。

难易分布:较易题型40%;中等题型40%;较难题型20%。

【三】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绪论药物化学的差不多定义和要紧研究任务;药物化学进展史;我国药物化学的进展现状;药物化学与药物制剂的关系;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的差不多原理和方法。

第1章麻醉药可卡因、苯佐卡因、普鲁卡因等药物的结构与构效关系;局部麻醉药的5种结构类型〔方酸酯类、酰胺类、氨基酮类、氨基醚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盐酸普鲁卡因和盐酸氯胺酮的合成方法;局部麻醉药的构效关系;全身麻醉药的给药途径及其药物种类。

第2章镇静催眠药、抗癫痫及抗精神失常药巴比妥类的差不多结构与分类;苯二氮卓类的差不多结构与构效关系;三环类药物的结构分类以及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在该类药物结构改造中的应用;丁酰苯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吩噻嗪类的差不多结构、保存方法;安定和氟哌醇的合成方法。

第三章解热镇痛和非甾体抗炎药花生四烯酸的代谢途径;水杨酸类药物结构与阿司匹林的发明;芳基丙酸药物的结构与构效关系;布洛芬和萘普生的药效成分与构型;萘丁美酮的体内代谢途径吡罗昔康的合成方法。

642药学综合测验大纲山东大学

642药学综合测验大纲山东大学

642-生物化学(医)一、考试目的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

生物化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所招收与生物化学有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二、考试要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课,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各类生化物质的结构、性质、功能及其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基本途径和调控方法;理解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求考生能站在学科的前沿,把握学科的进展,灵活运用所学的生物化学知识从分子水平认识和解释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

三、考试内容(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 掌握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20种L-α-氨基酸,熟悉氨基酸的通式与结构特点。

掌握氨基酸的两性解离和紫外吸收性质。

掌握肽键及多肽链的连接方式,了解生物活性肽。

2. 掌握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包括肽单元及一级、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三级、四级结构概念和维持键。

掌握模序、结构域、分子伴侣概念。

3. 熟悉蛋白质各级结构与功能关系,熟悉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

血红蛋白空间结构与运氧功能关系。

掌握协同效应、别构效应的概念。

4. 掌握蛋白质两性电离、亲水胶体、变性、紫外吸收等性质及相关概念,熟悉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和依据的性质。

了解多肽链氨基酸测序的原理。

5. 熟悉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1. 掌握核苷酸分子组成及结构,DNA、RNA组成的异同。

2. 掌握核酸(DNA、RNA)的一级结构,连接键。

3. 掌握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DNA的超螺旋结构和功能。

4. 掌握tRNA、mRNA、rRNA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功能。

5. 熟悉以下概念:融解温度、增色效应、DNA变性和复性、核酸分子杂交、探针技术。

(三)酶1. 掌握酶的概念;酶的专一性及分类;酶的催化机制。

药学专业考研大纲

药学专业考研大纲

药学专业考研大纲药学专业考研大纲是考生备考时的重要参考资料,它是指导考生了解考试内容、制定复习计划和选择教材的重要依据。

下面就药学专业考研大纲的相关参考内容进行介绍,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药物化学1. 药理学基础:包括药物分子结构、生物转化、分子探针、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2. 药物合成与设计:包括有机合成方法、药物合成、药物设计与构效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3. 药物分析与质谱:包括化学分析、仪器分析、质谱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二、无机与分析化学1. 无机化学基础:包括离子的电子结构、分子轨道、配位化学等方面的内容。

2. 分析化学基础:包括药物分析基本原理、色谱、光谱、电化学等方面的内容。

三、药物学基础1. 药理学:包括药物代谢、药物作用机制、药物动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2. 药物制剂学:包括常规制剂、控释制剂、新型制剂等方面的内容。

3. 药物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包括药物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信号传导、细胞凋亡等方面的内容。

四、药理学专业知识1. 药物处理与分析:包括药物分析方法、药物处理技术、样品前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2. 药物安全与监管:包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物质量管理、药物检验等方面的内容。

3. 药学实验室技术与质量管理:包括药品准备、分析仪器操作、实验记录等方面的内容。

五、药物信息学1. 药物信息学:包括药物数据库、化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的内容。

2. 药物信息系统与管理:包括药学数据库系统、药物信息软件、药物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六、临床药学1. 临床药学基础:包括药物治疗原理、临床药物学评价、药物处方等方面的内容。

2. 药物治疗学:包括常见疾病的治疗、药品选择与使用、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内容。

3. 药物治疗质量评价:包括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价、药物治疗质量的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以上是药学专业考研大纲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根据大纲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此外,备考过程中,考生还可以参考相关教材、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帮助巩固知识和提升应试能力。

中山大学药物分析研究生考试大纲

中山大学药物分析研究生考试大纲

第一讲绪论和药典概况(3学时)[基本内容]1.熟悉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2.掌握中国药典及其他国家药典的主要内容;3.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基本要求]1.掌握药物分析学的性质、任务,了解其发展;2.掌握中国药典的内容与进展;3.熟悉主要外国药典:美国药典、英国药典和日本药局方的主要内容;4.掌握药品标准及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5.了解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科学管理;6.了解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第二讲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规律(一)药物的鉴别试验(2学时)[基本内容]1.药物的鉴别试验的鉴别项目与试验条件、试验的灵敏度与试验方法;2.药物的一般鉴别试验方法与原理;[基本要求]1.熟悉药物鉴别实验的项目与试验条件;2.掌握药物的一般鉴别试验;掌握药物的一般鉴别试验;3.重点掌握光谱鉴别法、色谱鉴别法;第二讲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规律(二)药物的杂质检查(4学时)[基本内容]1.药物的纯度要求;药物的纯度要求;2.药物中杂质的来源与分类;药物中杂质的来源与分类;3.药物中杂质限量的检查方法;4.药物中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5.药物中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基本要求]1.熟悉药物中杂质的来源;熟悉药物中杂质的来源;2.掌握药物中杂质检查的要求,杂质限量的概念和检查方法,杂质限量的计算;3.掌握药物中一般杂质检查的原理、项目和方法;4.重点掌握特殊杂质的光谱法和色谱法;5.重点掌握氯化物检查、重金属检查、砷盐检查的原理与方法;6.熟悉干燥失重和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法;第二讲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规律(三)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3学时)[基本内容]1.定量分析样品前处理方法;定量分析样品前处理方法;2.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3.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4.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种类、采集及预处理技术;[基本要求]1.熟悉定量分析样品前处理方法;2.掌握定量分析方法特点;掌握定量分析方法特点;3.掌握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4.熟悉生物样品分析的基本要求;5.掌握分析方法的验证项目与方法;第三讲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3学时)[基本内容]1.巴比妥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与化学、物理性质;2.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和特殊杂质检查;3.巴比妥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基本要求]1.熟悉巴比妥类药物的结构、性质和分析方法的关系;2.掌握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方法;3.熟悉苯巴比妥中特殊杂质及其检查方法4.掌握巴比妥类药物含量测定的酸量法、银量法、溴量法、酸碱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第四讲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3学时)[基本内容]1.典型药物分类与理化性质;典型药物分类与理化性质;2.本类药物的鉴别试验;本类药物的鉴别试验;3.本类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本类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4.原料药、制剂的含量测定;原料药、制剂的含量测定;5.本类药物的体内药物分析;本类药物的体内药物分析;[基本要求]1.了解本类药物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2.掌握本类药物的鉴别反应;掌握本类药物的鉴别反应;3.掌握阿司匹林、对氨基水杨酸钠和氯贝丁酯中特殊杂质及其检查方法;4.掌握酸碱滴定法在阿司匹林原料和制剂含量测定中的基本方法与特点;5.熟悉双相滴定法、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6.熟悉HPLC在阿司匹林栓剂和血清中阿司匹林测定中的应用;第五讲有机含氮类药物的分析(芳香胺类和杂环类药物的分析)(9学时)[基本内容]1.芳香胺类药物(苯乙胺类、芳氧丙醇胺类)和杂环类药物(吡啶类、喹啉类、托烷类、吩噻嗪类和苯并的结构和性质,鉴别;二氮杂卓类)的结构和性质,鉴别;2.对乙酰氨基酚、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地西泮等药物中特殊杂质检查;3.含量测定方法-容量分析法方法(非水溶液滴定法、亚硝酸钠滴定法、提取酸碱滴定法、铈量法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滴定法);4.含量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比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5.含量测定方法-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及应用)及其在体内药物分析中应用;用;[基本要求]1.熟悉本类药物的结构和性质;2.掌握各类药物的特征鉴别试验和共性鉴别试验;3.掌握对乙酰氨基酚、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特殊杂质及其检查方法;4.熟悉地西泮药物中特殊杂质及其检查方法;5.掌握非水溶液滴定法、亚硝酸钠滴定法、提取酸碱滴定法等分析方法与应用;6.熟悉铈量法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滴定法;7.掌握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类药物的原理及应用;第六讲“三素”类药物的分析(一)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3学时)[基本内容]1.维生素A的分析;的分析;2.维生素B1的分析;的分析;3.维生素C的分析;的分析;4.维生素D的分析;的分析;5.维生素E的分析;的分析;[基本要求]1.熟悉维生素A、B1、C、D、E结构和性质;结构和性质;2.掌握维生素A、B1、C、D、E的鉴别方法;的鉴别方法;3.掌握维生素A UV分析方法原理和方法特点;分析方法原理和方法特点;4.掌握维生素B1紫外分光光度法、非水溶液滴定法和荧光法的原理和各方法的优缺点;5.掌握维生素C结构特点和碘量法含量测定;6.掌握维生素E结构特点和GC 法、HPLC法以及荧光分光光度法;法以及荧光分光光度法;7.熟悉维生素类药物的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第六讲“三素”类药物的分析(二)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3学时)[基本内容]1.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类别与结构和可供分析的官能团、性质与分析方法的关系;2.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鉴别方法和特殊杂质的检查;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基本要求]1.熟悉本类药物的结构、性质,重点掌握本类药物的分类及基本结构以及可供分析的官能团;2.掌握本类药物的特征鉴别方法和原理;3.掌握“其它甾体”和其它特殊杂质检查的方法和原理;4.掌握四氮唑比色法,异烟肼法,Kober反应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基本方法和原理;5.掌握HPLC法;法;第六讲“三素”类药物的分析(三)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3学时)[基本内容]1.抗生素药物的特点、分类、质量分析;2.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与性质,鉴别试验,特殊杂质的检查及含量测定;2.β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与性质,鉴别试验,特殊杂质检查及组分分析及含量测定;4.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与性质,鉴别试验,特殊杂质检查及含量测定;5.抗生素类药物中高分子杂质的检查;[基本要求]1.了解抗生素药物的特点,质量分析方法及其分类;2.掌握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特点、特殊杂质的检查与碘量法、UV法和HPLC法;法;3.掌握氨基糖苷类药物的鉴别;4.熟悉HPLC法在庆大霉素C组分测定和血清中庆大霉素浓度测定中的应用;5.熟悉四环素类药物的结构与性质;6.熟悉抗生素药物中高分子杂质的分离分析;7.了解抗生素类药物的质量考察研究,熟悉青霉素致敏原的来源和特点;第七讲药物制剂分析(3学时)[基本内容]1.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及含量测定计算方法;2.片剂和注射剂的常规检查方法:片剂、注射剂的一般检查,片剂含量均匀度和溶出度的检查;3.片剂中常见赋形剂及注射剂中常见附加剂的干扰及排除;4.复方制剂分析的特点及示例;[基本要求]1.掌握药物制剂分析特点及含量测定计算方法;2.掌握片剂和注射剂的常规检查方法;3.掌握药物制剂中常见附加剂的干扰及其排除;4.掌握常用制剂的检查项目、含量均匀度和溶出度检查法;5.掌握盐酸苯海拉明片和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特点;6.掌握复方制剂分析的特点及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和复方炔诺酮制剂分析法;第八讲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3学时)[基本内容]1.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目的和意义,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及制订原则;2.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要求;3.西药药品质量标准及其起草说明书示例;4.中药药品质量标准及其起草说明书说明示例;[基本要求]1.掌握药品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及基础;2.掌握质量标准的内容和要求;3.熟悉质量标准制订方法;熟悉质量标准制订方法;4.熟悉药品质量标准起草说明的主要内容;第九讲药品质量控制中的现代分析方法与技术(3学时)[基本内容]1.国内外药典中常用的药物色谱分析新方法及其应用;2.光谱分析新方法及其应用;光谱分析新方法及其应用;3.药物色谱分析和联用技术及其应用;[基本要求]1.熟悉药品质量控制中的新方法与新技术及其应用;2.熟悉手性分离色谱、毛细管电泳分析法、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3.了解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核磁共振光谱定量分析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射线粉末衍射法;4.了解色谱联用技术及其应用;学生的自主学习(6学时)[基本内容]1.学生自行从中国药典调研一个药物,学习该药物在现行版中国药典、美国药典、英国药典或日本药典中的质量标准内容,比较并撰写有关药物在国内、国外药典质量标准的异同点;2.小组交流与讨论;小组交流与讨论;3.选择质量标准有代表性的药物,进行该药物的鉴别、检查与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学生采用讲解式大组发言交流方式;大组发言交流方式;4.教师对各药品标准进行点评分析;[基本要求]1.要求每一位学生能熟练地使用国内外药典;2.学生能运用药物分析课程学习的基本知识,进行自选药物各种分析方法的学习与比较;3.通过国内外药典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要求学生能够发现药物分析检验的规律,明确国内外药品标准的发展动向,找出我国药典质量标准与国外药典质量标准的差距,增强自我责任感;。

山东大学药学院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山东大学药学院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山东大学药学院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讲义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讲义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讲义
本系列书分为有机化学讲义、分析化学讲义、生物化学讲义、山东大学649药学专业综合(有机+分析+生化)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有机分析结合历年真题重要考点,生化主要以学校官网公布的参考教材和XX大学学校老师上课课件为主体,均整理了各章节重难点及考
试易出题点,涵盖了XX大学649药学专业综合考研初试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的全部考试内容。

本书内容讲解详细,且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既适合基础较薄弱的同学进行系统学习,也可以帮助有一定能力的同学进行总结和拔高。

有机化学的考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重点也较为突出,涉及考试内容有18章,主要考察章节为第七章卤代烃、第八章醇酚和醚、第
九章醛和酮、第十章羧酸和取代羧酸、第十一章羧酸衍生物、第十二章碳负离子的反应、第十三章有机含氮化合物和第十四章杂环化合物。

第六章节易考查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考试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完成反
应方程式、简答题、推断结构题、合成化合物和鉴别题,19年开始
将鉴别题压缩归入简答题。

分析化学相对有机化学难度较大,既涉及到知识点的理解背诵,也有涉及到数值计算方面的内容。

在全部考核内容中,滴定部分作为计算题的主要出题点,而光谱色谱部分主要涉及计算题外的其他题目。

山东大学考研药学综合有机化学

山东大学考研药学综合有机化学

山东大学考研药学综合有机化学一、解释下列符号或名词的含义1.比旋光度2.S N23.NBS4.dl5.THF二、下列化合物中,在pH8-10的溶液中,优先在2-位与重氮盐偶联,而在pH5-7的溶液中与重氮盐在7-位偶联,说明其原因。

三、葡糖糖苷在酸性溶液中有变旋现象,解释原因。

四、写出甲苯磺化反应的历程,并加以理论解释。

一、用结构式或反应式解释下列名词:6.霍夫曼降解7.轮烯8.碘仿反应二、化学方法鉴别1.2-醇,2-酮,3-酮2.水杨酸,乙酰水杨酸,水杨酸乙酯三、推断结构C11H16O3 有旋光性,可与O3反应,可发生碘仿反应、脱水反应四、解释苯环上取代基的定位作用-NH2,-NO2五、问答邻对位硝基对重氮盐偶合反应的影响一、用结构式或者反应式解释1.交交羟醛缩合反应2.等电点3.比旋光度4.半缩醛二、酸性比较四、CH3CH2CH2COOH,CH3CH2CH(OH)COOH,CH3CH2CH(NH2)COOH五、CH3COCH2COOH,CH3CH2CHClCOOH,CH3CH2COCOOH三、化学方法鉴别1.乙酸甲酯,甲酸乙酯,乙酸苯酯2.α-氨基酸,β-氨基酸,丙酮酸四、写出下列反应的机理1.在酸性条件下变成1,2-二甲基己烷,异丙基戊烷,异丙叉基戊烷。

2.3-溴戊烷消除为何反式2-戊烯比顺式2-戊烯多?五、推断结构A与B分子式都为C4H11N,与HNO2得4个碳原子的醇,氧化后得到异丁酸和乙酸。

推断A与B结构六、问答题卤代烷取代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影响因素2010有机化学一、用结构式或反应式解释下列名词(10分)3.活性中间体4.1,4加成5.官能团异构6.魏锑希反应二、对噻吩,吡咯,呋喃芳香性大小排序并说明理由(10分)三、完成反应(10X5 50分)四、简答(5X6 30分)9.在乙醛和水的反应体系中加入盐酸,反应速率如何变化?为什么?10.写反应历程11.用sandmer法合成对溴甲苯的初始原料是什么?为什么不直接用甲苯?12.为什么醛糖和酮糖都可以与tollens试剂反应生成银镜。

新版山西大学中药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山西大学中药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真的是一件考研耐力和意志力的事情,需要你不断坚持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所以你必须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确认好坚定的动机,才能让你在最后冲刺阶段时能够坚持下来。

如果你只是看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考研而决定的考研,自己只是随波逐流没有坚定的信心,那么非常容易在中途就放弃掉了,而且现在考研非常火热,这就意味着竞争也会非常激烈,而且调剂的机会都会非常难得,所以备考时的压力也会比较大,所以大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既不能压力太大,也不能懈怠。

虽关于择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个人建议一定要趁早,因为即使同一专业,不同学校的考试科目也未必完全一致。

如果同学们一时之间不知道选择那所学校,千万不要把过度的精力浪费在这上面,因为,备考复习工作是一天都不能丢的,所以在未定学校之前千万要保持学习进度。

因为考试内容都是一样的,大家可以筛选一些目标院校,有了一个大致方向,现阶段自己的不会过于慌乱,不会整天胡思乱想。

介于考研方面有太多的问题要讲,所以这篇文章便是我的种种干货和经验的整理,篇幅会比较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后会有所帮助,结尾处附赠我的学习资料。

山西大学中药学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目为:1.《中药化学》(新世纪第三版),匡海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中药药剂学》(第二版),李范珠李永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3.《中药鉴定学》(新世纪第四版),康廷国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4.《中药学》(新世纪第二版),高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关于英语无非几大模块:阅读,完型,新题型,翻译,作文。

首先最最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如果你把阅读搞“好”了,其他的都不成问题而“好”的定义,不是简简单单的把题做对,“好”的定义有很多方面,下面的内容我会说。

其次是作文,我们都知道考研英语作文有两篇:大作文和小作文。

就英语一来说,大作文通常(是通常哈)是图画作文,小作文是一封信。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744-天然药物化学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744-天然药物化学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744-天然药物化学”考试大纲本《天然药物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中药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本课程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天然产物中生物活性物质的一门学科。

主要包括天然药物化学学科介绍,即发展状况、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方法及与其它学科的相关性,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主要类型以及它们的生源途径、类别划分状况、物理化学性质、鉴别、提取分离和波谱学特征等。

要求考生熟悉基本概念、掌握基本规律、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天然药物研究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

要求考生具有天然药物化学中的基本概念知识,掌握天然产物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天然药物学化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一)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和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原理及方法。

2、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及采用的方法,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及其在药学专业中的地位。

3、糖和苷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性质、苷键裂解的规律及波谱的基本知识。

4、单糖、低聚糖、多聚糖的定义主要类型,苷键甲醇解、碱水解、乙酰解法,确定糖链结构的顺序。

5、糖和苷的提取方法。

6、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结构类型、化学性质和波谱特征。

7、苯丙素的定义和类型,其生物合成途径8、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性质、提取分离方法、波谱特征。

9、蒽醌类化合物衍生物的制备,大黄、丹参中所含主要醌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鉴定方法和生物活性。

10、蒽醌类化合物物理性质、游离醌类及其苷类的一般提取分离方法,蒽醌类化合物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的基本知识。

11、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和波谱在测定结构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9-药学专业综合分析化学部分一、考试性质《分析化学》是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分析化学》考试要力求反映药学硕士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专业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分析化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本科目满分150分,化学分析部分大约占35%,仪器分析大约占65%。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一)化学分析1.绪论【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化学的发展;分析化学的方法分类(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和形态分析;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分析;常量组分、微量组分和痕量组分分析);分析过程和步骤(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取样、试样制备、分析测定、结果计算和表达);分析化学的学习方法。

2.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与误差有关的基本概念: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误差的传递和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基本统计概念: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和t分布,平均值的精密度和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t 检验和F检验),可疑数据的取舍;相关与回归。

3.滴定分析法概论【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滴定分析的特点,滴定曲线,指示剂,滴定误差和林邦误差计算公式,滴定分析中的化学计量关系,与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滴定度有关的计算,待测物质的质量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各种滴定方式及其适用条件;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水溶液中弱酸(碱)各型体的分布和分布系数;配合物各型体的分布和分布系数;化学平衡的处理方法:质子平衡、质量平衡和电荷平衡。

4.酸碱滴定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各种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变色范围及其影响因素,常用酸碱指示剂及混合指示剂;强酸(碱)、一元弱酸(碱)、多元酸(碱)的滴定曲线特征,影响其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及指示剂的选择;一元弱酸(碱)、多元酸(碱)准确滴定可行性的判断;强酸(碱)、一元弱酸(碱)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非水溶液中酸碱滴定法基本原理:溶剂的分类,溶剂的性质(离解性、酸碱性、极性、均化效应和区分效应),溶剂的选择;非水溶液中酸的滴定和碱的滴定。

5.配位滴定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配位平衡;EDTA配位化合物的特点,副反应(酸效应、共存离子效应、配位效应)系数的含义及计算,稳定常数及条件稳定常数的概念及计算;配位滴定曲线;金属指示剂;配位滴定中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配位滴定的终点误差;配位滴定中酸度的选择和控制,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配位滴定的各种方式。

6.氧化还原滴定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及其特点;条件电位及其影响因素;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程度的判断;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其特点、指示剂;滴定前的试样预处理;碘量法、高锰酸钾法、亚硝酸钠法基本原理及测定条件、指示剂、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溴酸钾法、溴量法、重铬酸钾法、铈量法和高碘酸钾法的基本原理。

7.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银量法的基本原理;三种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即铬酸钾指示剂法、铁铵矾指示剂法和吸附指示剂法,每种方法的指示终点的原理、滴定条件和应用范围。

重量分析法中的沉淀法,沉淀的形态和沉淀的形成;沉淀的完全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溶度积与溶解度,条件溶度积;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和配位效应;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共沉淀、后沉淀;沉淀条件的选择: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的条件选择;沉淀的滤过、洗涤、干燥、灼烧和恒重;称量形式和结果计算;挥发法,干燥失重。

(二)仪器分析8.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电化学分析法及其分类;化学电池的组成,相界电位,液接电位;指示电极及其分类,常见的参比电极;pH玻璃电极构造、响应机制、Nernst方程式和性能,测量溶液pH的原理和方法,复合pH电极;离子选择电极基本结构、Nernst方程式、选择性系数,电极分类及常见电极、测量方法及测量误差;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与微电极技术;电位滴定法的原理和特点,确定终点的方法;永停滴定法的原理、I-V滴定曲线。

9.光谱分析法概论【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电磁辐射的概念与特征,波长、波数、频率和能量之间的关系及其计算,电磁波谱的分区,电磁辐射与物质作用的常用术语;光学分析法的分类:非光谱法和光谱法;原子光谱法和分子光谱法;吸收光谱法和发射光谱法;光谱分析仪器的主要部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源、分光系统和检测器;光谱分析法的发展概况。

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电子跃迁类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中的一些常用术语,吸收带及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影响吸收带的因素,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定律(朗伯-比尔定律),偏离比尔定律的两大因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仪器类型及光学性能;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方法:定性鉴别,纯度检查,单组分定量及多组分定量(计算分光光度法),紫外吸收光谱法用于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研究及比色法。

11.荧光分析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荧光及其产生,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及其特征;荧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荧光强度与物质浓度的关系,定量分析方法;荧光分光光度计;其他荧光分析技术简介。

12.红外吸收光谱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即分子振动能级和振动形式、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和吸收峰强度、吸收峰的位置、特征峰和相关峰;脂肪烃类、芳香烃类、醇、酚及醚类、含羰基化合物、含氮有机化合物等的典型光谱;红外光谱仪的主要部件及性能;试样的制备;红外光谱解析方法及解析示例。

1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原子的量子能级,原子在各能级的分布;共振吸收线,谱线轮廓和谱线变宽的影响因素;原子吸收的测量:积分吸收法、峰值吸收法;原子吸收值与原子浓度的关系;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及各部件的作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测定条件的选择,干扰与抑制,灵敏度和检出限;定量分析方法。

14.核磁共振波谱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原理:原子核的自旋,自旋能级分裂和共振吸收,自旋弛豫;化学位移:屏蔽效应,化学位移的表示,化学位移的影响因素,几类质子的化学位移;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偶合常数,磁等价,自旋系统的命名,一级和二级图谱;氢谱的峰面积(积分高度)与基团氢核数目的关系;氢谱解析方法;碳谱和相关谱;核磁共振仪。

15.质谱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质谱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质谱仪及其工作原理、主要部件和性能指标;质谱中的主要离子:分子离子,碎片离子,同位素离子,亚稳离子;阳离子裂解类型:单纯开裂和重排开裂;质谱分析法:分子式的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几类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及质谱解析;综合波谱解析。

16.色谱分析法概论【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色谱分析法及其分类和发展;色谱过程;色谱流出曲线和有关概念:保留值、峰高和峰面积、区域宽度、分离度;分配系数和保留因子,色谱分离的前提;色谱法的分类,各类色谱的分离机制;色谱基本理论:塔板理论,二项式分布和色谱流出曲线方程,速率理论,范第姆特方程及其各项的含义;色谱分析法的发展。

17.气相色谱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气相色谱法的特点;气相色谱仪的组成及工作流程;气液色谱固定液的分类:非极性、中等极性、极性以及氢键型固定液,固定液的选择;载体及其钝化方法;气固色谱用固定相,高分子多孔微球;气相色谱流动相(载气);检测器及其性能指标,氢焰检测器、热导检测器和电子捕获检测器及其检测原理;气相色谱速率理论;气相色谱实验条件的选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和内标对比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和实验条件的选择,毛细管气相色谱系统:分流进样和柱后尾吹装置。

18.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化学键合相色谱法:正相、反相键合相色谱法和反相离子对色谱法;疏溶剂理论;其他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手性色谱法、亲合色谱法;化学键合相的种类、性质和特点,溶剂强度和选择性,流动相优化方法简介;高效液相色谱中的速率理论;各类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分离模式的选择;高效液相色谱仪;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19.平面色谱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平面色谱参数:比移值及其与保留因子的关系、相对比移值、分离度和分离数;薄层色谱法及其主要类型;吸附薄层色谱中吸附剂和展开剂及其选择;薄层色谱操作步骤,定性和定量分析;高效薄层色谱法;薄层扫描法;纸色谱法。

20.毛细管电泳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毛细管电泳的基础理论:电泳和电泳淌度,电渗和电渗淌度,表观淌度,分离效率和谱带展宽及主要影响因素,分离度;毛细管电泳的几种主要操作模式:毛细管区带电泳,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毛细管凝胶电泳,毛细管电色谱,非水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泳仪器的主要部件。

21.色谱联用分析法【基本内容】本章内容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原理,仪器(接口、色谱系统、质谱系统);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简介;色谱-质谱联用的主要扫描模式及所提供的信息,全扫描:总离子流色谱图、质量色谱图、色谱-质谱三维谱及质谱图,选择离子监测,选择反应监测;气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联用;薄层色谱有关的联用简介。

有机化学部分一、考试目的《有机化学》是从事药学及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必备知识。

《有机化学》考试力求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有机基础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1.有机化学概述1)有机化合物的特点2)结构理论、共价键的参数及断裂方式、酸碱理论3)光谱法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4)各类化合物的命名2.烷烃1)同系列、同分异构现象、结构和构象2)化学性质(卤代反应和卤代反应机理)3.环烷烃1)同分异构、稳定性、结构和构象(环己烷的构象)2)化学性质(卤代反应、加成反应)4.立体化学基础1)对映异构分子的对称性和手性,对映异构体和构型的表示方法,外消旋体、内消旋体和非对映异构体的概念,构象异构和构型异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