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理综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成都七中高 2019 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
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1 至 4 页,第Ⅱ卷(非选择题)
5 至 12 页,共 12 页;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r—52 Pb—207
第Ⅰ卷(共126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
C.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线粒体和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D.蔗糖、乳糖和麦芽糖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2.线粒体的外膜和内膜都存在协助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蛋白质,并且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外
膜不消耗能量,而进入内膜时则会伴随着ATP 的水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外膜和内膜的方式分别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B.线粒体外膜和内膜中膜蛋白的含量及种类存在差异
C.ATP 水解受阻会使聚集在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的丙酮酸浓度降低
D.在线粒体内膜上消耗的[H]主要来自于转运到线粒体基质的丙酮酸和水
3.视网膜母细胞瘤为恶性肿瘤,其发病与RB 基因有关。

RB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称为RB 蛋
白,分布于细胞核内,能抑制细胞增殖。

正常人体细胞中含有一对RB 基因,当两个RB 基因同时突变才会产生突变蛋白,从而导致视网膜母细胞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RB 基因发生突变属于显性突变
B.突变蛋白可以延长细胞周期
C.突变蛋白的产生体现了细胞分化的实质
D.R B 基因为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
4.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菠菜叶片下表皮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
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
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液泡清晰可见
4
3 4 4 3 3 5. 如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⑤表
示体液,②④表示细胞,①⑤所在的位置是某些管道
的切面。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B. 营养不良时会造成①蛋白质过少而引起组织水肿
C. 血红蛋白、各种激素、尿素都可以在①处找到
D. 长期饮用弱碱性水,会使①的 pH 明显升高
6. 下面左图为二倍体雄性果蝇(基因型 AABB)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 DNA 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右图表示该果蝇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右图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处于曲线图的 c-d 段时期 B .
右图细胞的每个染色体组中有 3 条染色体,包含了该生物基因组中的全部 DNA 序列 C . 右图中若染色体②上有基因 B ,⑤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 b ,是因为在 b-c 段发生了交叉互换
D .
处于曲线图的 c-d 段的一个细胞内可以有 0 或 1 或 2 条 Y 染色体
7. 下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子筛是均匀微孔结构的铝硅酸盐,可做吸附剂、催化剂
B .空气污染指数计入的项目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
C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育种、治疗恶性肿瘤
D.S iO 2 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
8. 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11.2LSO 3 所含原子总数为 2N A
B .1 molNa 2O 2 与足量 CO 2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N A
C .0.1 mol ·L -1 的盐酸中含 H +的数量为 0.1N A
D .28g 的 CO 和 N 2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14N A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pH =7 的溶液:K +、Na +、Cl -、Al 3+
B. 能使酚酞显红色的溶液:Na
+、Mg 2+、H C O -、SO
2- C .c (H +)/c (OH -)=1012 的溶液:K +、Fe 3+、Cl -、SO 2- D .水电离出的 c (H +)=10-13 mol ·L -1 的溶液:Ca 2+、NH +、NO -、H C O -
10.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
用图①装置除去 NO 2 中的少量 NO B .
用图②装置分离 Na 2CO 3 溶液和苯的混合物 C .
用图③装置制取少量 Cl 2 D . 用图④装置做喷泉实验时观察到产生红色喷泉
11.由下列实验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12. A .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O 2+4e -+2H 2O ===4OH
- B .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Li ++e -===Li
C .负极区的有机电解液可以换成浓度合适稀硫酸
D .充电时,空气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
13. 常温下,二元弱酸 H 2Y 溶液中滴加 KOH 溶液,所得混合溶液的 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下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 M 表示 pH 与 lg[c(HY -)/(Y 2-)]的变化关系
B .b 点对应的 pH 为 2.7
C .K a1=10
-1.3
D .a 的溶液中:c(HY -)>c(H 2Y)>c(Y 2-)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直线运动的 v -t 图象,由图象分析可知( )
A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静止
B .
前 4 s 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等 C .
甲、乙两物体在 t =2 s 时相遇 D . 甲、乙两物体在 t =0 时刻的位置不一样
15. 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恒力 F 作用下,a 、b 两物体一起靠在粗糙竖
直墙面保持静止,则关于它们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 至少受到 5 个力
B .b 可能受到 4 个力
C .a 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
D .a 对 b 的作用力大小为 mg
16. 有 a 、b 、c 、d 四颗地球卫星,a 还未发射,在赤道表面上随地球一起转动,b 是近
地轨道卫星,c 是地球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它们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各卫
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 )
A .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g
B .在相同时间内 b 转过的弧长最长
C .c 在 4 小时内转过的圆心角是
6
D .d 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 12 小时
17. 一质量为 1 kg 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 t =0 时起,第 1 秒内受到 2 N 的水
平外力作用,第 2 秒内受到同方向的 1 N 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0~2 s 9 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 W 4
B. 第 2 5 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 J 4
C. 第 2 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
D.第 1 秒内与第 2 秒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是 1:1
18.一质量为m 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t 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
面,速度为v,重心上升的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
A.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 +mg∆t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1
mv2 +mgh
2
B.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1 mv2 2
C.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 +mg∆t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D.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 -mg∆t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19.如图所示,已知M > m,不计滑轮及绳子的质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摩擦力,物体M 和m
恰好做匀速运动,若将M 与m 互换,M、m 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 )
A.物体M 与m 做加速运动,加速度a =M - m
g M
B.物体M 与m 做加速运动,加速度a =M +m
g M
C.绳子中张力大小不变仍然为T =mg
D.绳子中张力变化为T =
m
Mg M +m
20.某兴趣小组遥控一辆玩具车,使其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启动,在前 2 s 内做匀加速直
线运动,2 s 末达到额定功率,2 s 到 14 s 保持额定功率运动,14 s 末停止遥控,让玩具车自由滑行,其v-t 图象如图所示。

可认为整个过
程玩具车所受阻力大小不变,已知玩具车的质量
为m=1 kg,(取g =10 m/s2),则()
A.玩具车所受阻力大小为1.5 N
B.玩具车在 0-2 s 内的牵引力为 2.5 N
C.玩具车在 4 s 末牵引力的瞬时功率为 9 w
D.玩具车在 2 s 到 10 s 内位移的大小
为 39 m 21.有一个固定的光滑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3°,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 = 2 kg 的滑块
A(可视为质点).用不可伸长的轻绳将滑块A 与另一个质量为M =2.7 kg 的物块 B 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接,细绳因悬挂B 而绷紧,此时滑轮左侧轻绳恰好水平,其长度
L =10
m ,P 点与滑轮的连线同直杆垂直(如图所示).现将滑3
块A 从图中O点由静止释放,(整个运动过程中B 不会触地,
g=10m/s2,sin53°≈0.8,cos53°≈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A 运动到P 点时加速度为零
B.滑块A 由O 点运动到P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C.滑块A 由O 点运动到P 点的过程中,绳子对滑块B 做的功为 18J
尚水出品
D.滑块A 经过P 点的速度大小为 5√2m/s
第Ⅱ卷(共174 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28 分)
22.(6 分)下图为接在周期为T=0.02s 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 5 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 3 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中的数据可求得:
(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打第3 个记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9 分)气垫导轨装置是物理学实验的重要仪器,可以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探究动能定理”等.
(1)某学习小组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
的气垫导轨装置来测小车的加速度,由导轨标尺可以测出两个
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窄遮光板的宽度为d,窄遮光板依次通
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t2,则滑块的加速度可以表
示为a= (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2)该学习小组在测出滑块的加速度后,经分析讨论,由于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时空气阻力很小,可忽略,所以可用上述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和. 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
. (用题中所给物理量和测量的物理量表示,重力加速度为 g).
(3)该学习小组在控制沙桶的质量m 远远小于滑块的质量M 的前提下,忽略滑块在气
垫导轨上运动时所受的阻力,探究动能定理,若由导轨标尺可以测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
离L,窄遮光板的宽度为d,窄遮光板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t2,滑块在
通过两个光电门过程中合外力做功为.滑块动能变化为. (用题中所给物理量和测量的物理量表示,重力加速度为 g).
24.(12 分)如图所示,一长为L=9 cm 的轻质细绳一端
固定在O 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1kg 的小球,将细绳
拉直至水平,使小球在位置C 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最低
点D 时,细绳刚好被拉断.之后小球恰好从斜面顶端 A 点无
碰撞的沿斜面下滑,斜面倾角为53°,忽略小球运动过程中
所受的空气助力(g=10 m/s2,sin53°≈0.8
cos53°≈0.6).求:
(1)细绳受到的拉力的最大值;
(2)D 点到水平线AB 的高度h.
g)
25.(20 分)利用弹簧弹射和皮带传动装置可以将工件运送至高处.如图所示,已知传送轨道平面与水平方向成 37°角,倾角也是 37°的光滑斜面轨道固定于地面且与传送轨道良好对接,弹簧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工件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0.25,皮带传动装置顺时针匀速转动的速度 v = 4 m/s ,两轮轴心相距 L = 5 m ,B 、C 分别是传送带与两轮的切点, 轮缘与传送带之间不打滑。

现将质量 m = 1 kg 的工件放
在弹簧上,用力将弹簧压缩至 A 点后由静止释放,工
件离开斜面顶端滑到皮带上的 B 点时速度 v 0 = 8 m/s ,
AB 间的距离 s = 1m.工件可视为质点(g =10
m/s 2,sin37°≈0.6,cos37°≈0.8).求:
(1)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2) 工件沿传送带上滑的时间;
(3) 求工件在皮带上向上滑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内能是多少.
26.(14 分)烟气(主要污染物 SO 2、NO x )经 O 3 预处理后用 Ca SO 3 水悬浮液吸收,可减少烟气中 SO 2、NO x 的含量。

(1) O 3 氧化烟气中 SO 2、NO x 的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 NO(g)+O 3(g)===NO 2(g)+O 2(g) ΔH =-200.9
kJ·mol -1 3NO(g)+O 3(g) 3NO 2(g) ΔH =-
317.3kJ·mol -1 。

则 2NO 2(g) 2NO(g)+O 2(g)的 ΔH = kJ·mol -1
(2) 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 T℃时 3NO 2(g)
3NO(g)+O 3(g)的分解反应,体系的总压强 p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p 24.00 “小于”),
原因是。

15min 时,反应物的转化率 α= %
②25℃时 3NO 2(g) 3NO(g)+O 3(g)反应的平衡常数 K p =
kPa (K p 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结果保留 1 位小数)。

(3)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2NO 2( 2NO(g)+O 2(g)。

投入 2 mol NO 2发生反应。

实验测得:v 正=k 正 c 2(NO 2),v 逆=k 逆 c 2
(NO)·c(O 2),k 正、k 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

在温度为 T ℃时 NO 2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

2 ①要提高 NO 2 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

②计算 A 点处 v 正/v 逆=
(保留 1 位小数)。

27.(14 分)亚硝酸钠(N a NO 2)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盐,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某化学
兴趣小组对亚硝酸钠进行多角度探究:
Ⅰ.亚硝酸钠的制备。

(1) 装置 B 的作用是 。

(2) 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
C 中制备 NaNO 2 的离子方程式为 。

Ⅱ.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的气体产物成
分。

已知:○
1 NO +NO 2+2OH -===2NO -+H 2O ○
2 气体液化的温度:NO 2 为 21 ℃,NO 为-152 ℃
(3) 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目的是。

(4) 仪器的连接顺序(按左→右连接):A→C→ 。

(5) 在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 70%硫酸后,装置 A 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 1 确认装置 A 中产生的气体含有 NO ,依据的现象是 。

○ 2 若 D 中通入过量 O 2,装置 B 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Ⅲ.设计实验证明酸性条件下 NaNO 2 具有氧化性。

供选用的试剂:NaNO 2 溶液、KMnO 4 溶液、Fe 2(SO 4)3 溶液、KI 溶液、稀硫酸、淀粉
溶液、KSCN 溶液。

28.(14 分)铬酸铅(P bCr O 4)用作油性合成树脂涂料、印刷油墨、水彩和油彩的颜
料,色纸、橡胶和塑料制品的着色剂。

(1) PbCrO 4 中 Cr 的化合价为 。

(2) 铬酸铅用于水彩和油彩的筑色颜料。

遇到空气中的硫化物颜色会变黑:PbCrO 4(s)+ S 2-(aq) PbS(s)+CrO 2-(aq)的平衡常数 K = 。

(K (P bCr O )=3.0×10 -13, 4 K sp (PbS)=9.0×10 -
29)
sp 4
(3)铬渣(铬主要以 Cr2O3 形式存在,同时含有 Al2O3、SiO2 等杂质)是铬电镀过程中
产生的含铬污泥,实现其综合利用,可减少铬的环境污染。

铬渣综合利用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铬渣高温焙烧前粉碎的目的是。

○2 高温焙烧得到的产物含有 Na2CrO4 和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3 高温焙烧时SiO2 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除去浸出液中的杂质最好加入(填试剂名称)来调节pH。

除去铝元素的离子方
程式为。

○5 现通过以上流程处理m kg 的铬渣,得到n kg 产品PbCrO4,则铬渣中Cr2O3 的质量分数是%。

29.(9 分)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中英文字母代表相应物质,
1,2,3,4代表一定的生理过程。

请据图回答。

(1)该生理过程所产生的A 物质和(CH2O)可在细胞中参与其他生理过程,它们参与反应的场所分别是和。

(2)某研究者向培养液中注入3H218O,并将植物置于光照等其他条件均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

写出该时间段内H原子在细胞中的转移途径(用箭头和图中的物质和英文字母表示),在光合产物中(填“会”或“不会”)出现18O。

(3)在光照突然增强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图中A 物质含量会,C3 的含量会。

假如外界环境持续黑暗,则图示的四个生理过程中会停止的是。

30.(9 分)小麦种子要安全储存,首先要晒干,在低温、低湿、低氧的环境下可适当延长种子的贮藏时间。

小麦种子要萌发长成幼苗需要浸润在水中或者潮湿的土壤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晒干的小麦种子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收的水所起的生理作用主要是(答出两点)。

(2)在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内贮存的淀粉含量会,此变化的意义是。

(3)研究发现若种子萌发过程中氧气不足会导致萌发率降低,原因是
(答出两点)。

31.(11 分)回答下列与人体稳态调节有关的问题:
(1)下丘脑中存在体温调节中枢,据图1 可知能作用于下丘脑的信息分子有。

+的通透性增强,膜电位将变为。

(2)受寒冷刺激时,皮肤冷觉感受器对Na
此时膜外Na+浓度膜内Na+浓度。

(3)人体长时间处在严寒的环境中,会表现出面色苍白、躯干部及四肢的骨骼肌剧烈颤抖等症状。

面色苍白的原因是;骨骼肌颤抖的意义是。

箭毒可与乙酰胆碱的受体发生强有力的结合,引起肌肉松弛,原因是。

(4)接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的感受器位于。

抗利尿激素可作用于肾
小管,激活肾小管细胞内一系列反应。

正常成年人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2 所示。

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导致血浆渗透压。

32.(10 分)已知某雌雄异株植物花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和 a、B 和 b)控制。


1能催化白色前体物质转化为粉色物质,酶 2 能催化粉色物质转化为红色物质,酶 1 由基因
A 控制合成,酶 2 由基因
B 或 b 控制合成。

已知基因 B、b 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回答下
列问题:
(1)该植物产生的花粉经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是指。

(2)现有纯合的白花、粉花和红花植株若干,试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控制酶 2 合成的
基因是 B 还是 b,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及结论。

(3)若已知酶 2 是由基因 B 控制合成的,现有纯合粉花雌性植株甲、纯合红花雄性植株乙和含基因 B 的纯合白花雄性植株丙,试设计实验判断基因 A 和基因 B 的位置关系,并判断基因A 是否位于X 染色体上。

实验设计方案: 。

支持A/a、B/b 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实验结果是。

2 4 2 4 4 4
4
(二)选考题:共 46 分。

请考生从 2 道物理题、2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把所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多做,则没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 3–3】(15 分)【略】 34.【物理—选修 3–4】(15 分)
(1)(5 分)图(甲)是一列简谐横波在 t 0=0 时刻的波形图,P 、Q 分别是平衡位置在 x 1=1m 、
x 2=12m 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 Q 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波速大小为 6 m/s
B. 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
C. t 1=11s 时质点 Q 沿 y 轴负方向运动
D. 质点 P 、Q 振动速度的方向不可能相同
π E. 质点 P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y =0.10sin(πt+
6
) m
(2)(10 分)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 ABC 是一玻璃砖的横截面,AB =L ,∠C =90º, ∠A =60.º
L
一束单色光 PD 从 AB 边上的 D 点射入玻璃砖,入射角为 45º,DB = 4
,折射光 DE 恰好射
到玻璃砖 BC 边的中点 E ,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 .求:
(1) 玻璃砖的折射率;
(2) 该光束从 AB 边上的 D 点射入玻璃砖到第一次射出玻璃砖所需的时间.
35.(16 分)草酸是生物体的一种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体中,并在不同的生命体中发挥不同的功能。

Ⅰ.已知草酸为二元弱酸:H 2C 2O 4 HC O -+H + K a1 HC O -
C 2O 2-+H + K a2 常温下,向某浓度的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 KOH 溶液,所得溶液中
H 2C 2O 4、HC 2O -、C 2O 2-
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1) 溶液 pH 由 1.2 增大到 4.2 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等浓度的 KHC 2O 4 和 K 2C 2O 4 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

(3) 曲线 1 和曲线 3 的交点 pH = 。

Ⅱ.用滴定的方法测定未知草酸溶液的浓度:取待测草酸溶液 25.00 mL 于锥形瓶中。

用 0.100 0 mol·L -
1 的 KMnO 4 溶液滴定,恰好完全反应消耗 KMnO 4 溶液的体积为 20.00mL :
(1) 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2) 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

(3) 草酸溶液的浓度为
mol·L -
1。

Ⅲ.工业上用电解饱和草酸制乙醛酸(OHC-COOH),原理如图所示。

(1) 阳极产生的物质 A 的化学式为 。

电解过程中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主要离子为。

(2)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6.[化学] 略
37.【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15 分)
幽门螺杆菌是栖息在胃黏膜的螺旋状短杆菌,具有很强的脲酶活性。

如表是某实验小组筛选幽门螺杆菌所用培养基的配方。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按照功能划分上述培养基属于 ,原因是。

(2) 制作此培养基时操作顺序是:计算
称量

平板。

(3) 在选择培养幽门螺杆菌时,培养基中还要加入
指示剂,若有幽门螺杆菌,则菌
落周围会出现 色环带。

(4) 某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利用上述培养基分离纯化幽门螺杆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
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

38.[生物](15 分)略
半期 物理参考答案
14-21 : B D B A 22(6 分)(1)0.74m/s 2 C AC ACD (2)0.47m/s BD
每空 3 分
d 2 1
1
23(9 分)(1) 2L (t 2 t
2 ) 2 分
2
1
2gh y d 2 1 1
(2)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 1 分;滑块和遮光板的总质量M 1 分;mgL =(m +M )( -分
2 t 2 t 2
2 1
Md2 1 1
(3)mgL 1 分;( -) 2 分
2 t 2 t 2
2 1
24.(12 分)
解:(1)小球由C 到D,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L =1
mv 2 2 分2
1
v 2
小球在D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mg =m 1 2 分
L
解得:F=30 N 1 分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30 N. 1 分
(2)由D 到A,小球做平抛运动,则得:v 2
= 2 分
由tan 53
︒=v y 2 分v1
解得:h = 0.16 m 2 分
1
2 25.(20 分)
解:(1)滑块从A 到B 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E = mgs sin 37︒ + 1
mv 2
2 分
P 2
代入数据计算得出:E P = 38 J 2 分
6. 工件沿传送轨道减速向上滑动的过程中有: mg sin 37︒ + μmg cos37︒ = ma 2 分
代入数据计算得出 a 1 = 8 m/s 2
从B 点运动到与传送带共速需要的时间为: t = v 0 - v
, 代入数据解得 : t
= 0.5s 1 分 1
1
工件滑行的位移大小为: x = v 0 + v
t , 代入数据解得:x
= 3m < L 1 分
1
2
1
1
因为 μ < tan37º,所以工件将
沿传送带继续减速上滑.有:
mg sin 37︒ - μmg cos37︒ =
ma 2 分
代入数据计算得出:
a
2=4m /s 2
假设工件速度减为零时,工件未从传送带上滑落,则有: t 2
=
v
, 解得t a 2
= 1s
1 分
工件滑行的位移大小为: x = v
t , 代入数据解得:x = 2m 恰好等于L - x
= 2m ; 1 分
2
2 2
2
1
1
a
2
1
故假设成立,工件沿传送带上滑的时间为:t =t 1+t 2,解得 t =1.5s
1 分
7. 工件在皮带上以加速度 a 1 滑动的过程中皮带的位移为: x 皮1 = vt 1
工件与皮带间的相对位移大小为∆x 1 = x 1 - x 皮1,解得: ∆x 1 = 1m 2 分
工件在皮带上以加速度 a 2 滑动的过程中皮带的位移为: x 皮2 = vt 2 工件与皮带间的相对位移大小为∆x 2 = x 2 - x 皮2,解得:
∆x 2 = 2m 2 分
所以全过程中产生的内能是Q = μmg cos37︒
(∆x + ∆x ) 2 分 2
代入数据解得:Q = 6 J
1 分
2
3 2L 34(1)(5 分)ACE (2)(10 分)
(ⅰ)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过 E 点的法线是三角形的中位线,
由几何关系可以知道∆DEB 为等腰三角形,DE =DB = L
4 由几何知识可以知道光在 A B 边折射时折射角为r = 30︒ , 2 分 所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n =
sin i
= sin 45︒
=
2 分
sin r sin 30︒
(ⅱ)设临界角为 θ,有sin θ =
1
,可计算得出 θ = 45º
1 分
n
由光路图及几何知识可判断,光在 BC 边上的入射角为60º,大于临界角,则光在 BC 边上发生
全反射,光在 AC 边的入射角为 30º,小于临界角,所以光从 AC 第一次射出玻璃砖,根据几何知识可以知道
EF =
L
2 分
2
则光束从 AB 边射入玻璃砖到第一次射出玻璃砖所需要的时间为t =
DE + EF
2 分
v
而v =
c
,可计算得出: t = 1 分
n
4c
3
2
4
2 4
化学参考答案
BDCDAAD
26.(共 14 分) (1)+116.4(2 分)
• ①小于(2 分) 体积不变时,温度降低,气体分子间间隙减小,总压降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降低反应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气体分子数减小,所以压强降低(2 分) 45(2 分) ②13.5(2 分)
• ①升高温度、将生成物之一及时分离(2 分) ②9.1(2 分)
27.(共 14 分) Ⅰ.(1)除去 NO 中少量 NO 2(2 分) (2)4NO +O 2+2C O
2-
===4NO
-+2C O 2(2 分)
Ⅱ.(3)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生成的 NO 被氧化,干扰产物气体的检验(2 分) (4)E →D →B(2 分)
(5)①D 中通入氧气后,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2 分) ②4NO +O 2+4N a OH ===4N a NO 3+2H 2O(2 分)
Ⅲ.取 1-2mLKI 溶液于试管,加入稀硫酸酸化,先滴加几滴淀粉溶液,再滴加几滴 NaNO 2 溶液,溶液变蓝证明 NaNO 2 具有氧化性(2 分)
28.(共 14 分) (1)+6(1 分) (2)3.3×10 15(2 分) (3)①提高铬渣焙烧的速率和转化率(2 分)
②6:5(2 分) ③S i O 2+2N a OH Na 2S i O 3+H 2O(2 分)
④硝酸(1 分) A l O -+H +
+H O ===A l(OH) ↓(2 分)
2 2 3
⑤7600n/323m(2 分)
35.(共 16 分)
Ⅰ.(1)增大(1 分) (2)c (K +)>c (C 2O 2

)>c (H C O
-)>c (H +)>c (OH -
)(2 分)
(3)2.7(2 分)
Ⅱ.(1)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 KMnO 4 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 分) (2)偏低(1 分) (3)0.200 0(2 分) Ⅲ.(1)O 2(2 分)
H +
(2 分)
(2)H 2C 2O 4+2e -+2H +
→OH C-C OOH +H 2O(2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