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感恩之星”评比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感恩之星”评比方案
一、背景介绍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内容。
为了弘扬感恩精神,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小学决定开展“感恩之星”评比活动。
二、活动目的
1. 弘扬感恩精神,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学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他人,树立感恩的意识和习惯。
2. 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发扬优秀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三、评选条件
1. 学生行为端正,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2. 学习成绩优秀,积极参与各项学校活动。
3. 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4. 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支持充分。
四、评选流程
1. 提名阶段
教师根据日常观察和了解,提名候选人,每班提名不超过2人,提名人数原则上不超过评选人数的1/3。
2. 评选阶段
(1)班级评选:由班主任组织评选活动,班级同学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班级“感恩之星”候选人。
(2)年级评选:年级教师组织评选活动,各班评选出的候选人进行再次投票,选出年级“感恩之星”候选人。
(3)学校评选:由学校教师组成评委会进行评选,从年级候选人中选出学校“感恩之星”获奖者。
3. 颁奖仪式
学校组织一次庄重隆重的颁奖仪式,将“感恩之星”获奖者和优秀候选人进行表彰,并向他们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同时,学校会在校刊和校网上宣传和展示获奖者的先进事迹,激励其他学生学习他们的榜样。
五、活动宣传与参与
1. 学校在校内进行宣传,张贴宣传海报,介绍活动目的和评选流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班级教师借助家长会、班级会议等进行宣传,向家长介绍活动内容和重要性,并鼓励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加强对孩子感恩教育的引导。
3. 学校组织上级教育部门、社区组织等相关单位的代表参与评选活动,增加活动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六、活动效果的评估和总结
1. 学校组织评委会对活动的开展进行评估,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
2. 通过学生、家长的反馈,了解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和学校的认可度,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和改进的方向。
七、注意事项
1. 活动评比要公平公正,评委会成员要严格按照评选标准进行评审,杜绝人情主义和非理性因素的干扰。
2. 活动要注重宣传教育,在活动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
3.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避免评选过程中产生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影响。
4. 活动结束后,要将活动的成果和效果向上级教育部门做好汇报,为今后活动的推广和改进提供依据。
以上是小学“感恩之星”评比方案的主要内容,通过这样一个活动,相信能够在学校营造出浓厚的感恩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同时,活动也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