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铜陵市地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铜陵市地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图示意我国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B.空间分布总体稠密
C.大多分布在距河7—10km范围内D.距河2km内人口最多
2.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①水能资源分布②矿产资源分布③地形地势状况④取水便利程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1.D
2.B
【解析】
【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A、B错;图中显示,距河1~2km人口密度最大,分布人口最多,距河7—10km 内人口密度小且变化小,说明该距离内人口分布少,C错D 对,据此分析选D。

2.水能资源分布不影响人口分布,A错;根据图示,人口主要分布在距离河谷较近的河谷低地附近,该处并不一定有矿产资源,说明矿产资源并非该流域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海拔较低处较为温暖且低地建设比较便利,这反映地形是该流域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距离河流越近人口密度越大,人们沿河居住,主要原因是取水方便。

据此分析③④对,选B。

【点睛】
人口分布随纬度、海拔和离海远近呈有规律的变化。

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人口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

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比较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

通常,中纬度、地势低平和沿海位置对人口有明显的吸引作用。

现在世界人口的79.4%集中在北纬20~60°地区;世界海拔200米以下地区人口占全球的56.2%,海拔200~1000米地区人口占全球的35.6%;
世界距海岸200公里以内地区虽只占全球陆地面积不足30%,但拥有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2.下列做法属于可持续发展行为的是
A.大规模开垦红壤地区的荒山荒坡、发展立体农业
B.大规模使用DDT作为杀虫剂
C.为防止“赤潮”现象的发生,沿海地区采取休渔政策
D.建立人工草场生态经济系统,是草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护环境,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故ABC的发展过程中都造成环境破坏或影响经济效益,如大规模开垦红壤区会造成水土流失,大量使用杀虫剂会造成土壤、作物污染,赤潮是由于排放污染造成,和休渔政策无关。

只有D项符合。

3.我国智能手机制造业飞速发展,技术更新周期大大缩短,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中国制造”转变。

华为集团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品牌中国制造”的典范。

目前华为集团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1多个分支机构、36个培训中心,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地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智能手机制造技术更新周期缩短的主要原因是:
A.工资成本上升B.市场竞争激烈C.交通运输便捷D.土地价格上涨
2.2018年华为智能手机全球份额突破15.7%,实现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A.资金投入加大B.政府政策支持C.研发水平提高D.国外技术渗透
【答案】1.B
2.C
【解析】
【分析】
1.智能手机制造的核心部分是新技术的研发与运用。

先进的技术有助于产品占领消费市场,市场竞争激烈,迫使企业加快技术研发缩短技术更新周期,B正确。

与工资成本上升、交通运输便捷、土地价格上涨关系小,故其余选项可排除。

2.华为智能手机全球份额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产品质量好、款式新、性能强、制造技术先进,这是华为集团研发水平提高的结果,C正确。

资金投入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可使企业规模扩大,对手机全球份额影响不大,A、B错误;华为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D错误。

4.图a是飞机航拍的土地利用图,圆圈内为农田。

图b是该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该地气候和主要农作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中海气候蔬菜B.亚热带季风气候甘蔗
C.温带大陆性气候棉花D.热带草原气候小麦
2.影响该地农田空间分布形态的最直接原因是
A.人口密度B.灌溉设施C.土壤肥力D.河流分布
【答案】1.C
2.B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和农业区位因素。

1.从图中看该地最冷月气温低于0℃,是温带;全年降水较少,降水最多月降水量小于100mm,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降水少,光照充足,适合种植棉花,C正确。

2.该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图中看,该地农田以灌溉设施为中心呈圆形分布,故影响农田空间分布形态的原因是灌溉设施,B正确。

5.下表为中国1953年和1982年、2015年人口统计数据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953年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1982年以来,中国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
A.社会文化因素B.政治因素C.生态环境因素D.经济因素
【答案】1.B
2.D
【解析】
1.表中反映1953年的自然增长率是2.2%,且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的发展,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判断属于高低高模式。

故B正确。

故选B。

2.1982年处于改革开发初期,我国东南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迅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很多内地居民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更好的生活条件,纷纷迁往城市谋生,主要是经济因素起作用,D正确;这期间人口迁移多为自发性质,与社会文化因素、生态环境因素、政治因素无关,故ABC错误。

故选D
6.下图是商品谷物农业区位因素关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的关联,判断特点①是
A.生产规模大B.水利工程量大C.生产率高D.商品率高
2.在多因素共同的作用,判断②是
A.生产规模大B.水利工程量大C.生产率高D.商品率高
3.相比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的经营方式是
A.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高B.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C.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低D.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答案】1.C
2.D
3.B
【解析】
【分析】
1.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生产率高、商品率高。

根据图中的关联,③下面是机械化水平高,故③对应生产规模大;结合①左面表格可知,商品谷物农业的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条件优越,则①是自然区位好、生产规模大综合条件下的结果,最可能是生产率高,据此分析选C。

2.根据关联图,②是在生产规模大、产量大、生产率高、地广人稀-粮食消耗少等条件下对应的商品谷物
农业的特点该特点最可能是商品率高,选D。

3.相比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耗用劳动力多,属于精耕细作农业,该农业生产模式的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据此分析选B。

【点睛】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和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7.“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2.(小题2)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流向B.含沙量C.汛期D.流量
【答案】1.B
2.A
【解析】
1.据图示等高线在甲乙直接向北弯曲信息可知当地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后来总体向南流。

河流一般在中下游进入形成的中期或后期成熟阶段,会出现河湾,并形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由此可知乙地泥沙堆积,为“数家新住处”的形成提供条件,故选择B。

2.内力作用对河流的影响往往表现为先影响某地地形,并由地形的高低起伏影响河流流向,故选择A。

8.宁夏回族自治区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

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出宁夏特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①地势平坦
②光照资源丰富
③降水丰沛
④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在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中,宁夏农业主要属于
A.游牧畜牧业B.牧场畜牧业C.旱作农业D.水田农业
【答案】1.D
2.C
【解析】
【分析】
考查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等考点的理解。

试题较为简单。

1.“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位于黄河边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地势平坦、光照资源丰富和灌溉水源充足。

①②④正确,故选D。

2.在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中,宁夏农业由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主要属于旱作农业,C正确。

故选C。

【点睛】
农业发展的自然区位条件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9.下图为1995年和2005年长三角内部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及联系状态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长三角城市吸引中心等级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B.交通
C.文化D.人口
2.与1995年相比,2005年长三角地区
A.一级吸引中心减少
B.上海的吸引范围扩大
C.杭州的吸引力减弱
D.区域吸引力趋于均衡
【答案】1.A
2.D
【解析】
1.图中显示,吸引中心基本都是城市,且以大中城市为主,这是因为城市经济发达,城乡收入差距大造成的,所以影响长三角城市吸引中心等级不同的主要因素是经济。

A对,BCD错,故选A。

2.读图可知,与1995年相比,2005年长三角地区一级吸引中心增多,A错。

上海的吸引范围减小,B错。

1995年杭州为二级吸引中心,2005年杭州为一级吸引中心,说明杭州吸引力增强,C错。

与1995年相比,2005年长三角地区一级吸引中心增多,分布趋向均衡,区域吸引力趋于均衡,D对。

故选D。

10.外向型制造业的生产和经营主要面向国外市场,其生产活动主要集中在开发区。

下图示意某年我国各区外向型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的外向型制造业主要分布在( )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D.青藏地区
2.外向型制造业生产活动集中在开发区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生产规模B.集中处理污染物
C.共享基础设施D.共用廉价劳动力
【答案】1.A
2.C
【解析】
1.读图可知,我国外向型制造业比重大于10%的地区主要是广东、江苏、上海等地,所以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A项正确。

2.外向型制造业多为轻工业,产业之间生产上的联系可能较少,但集中布局在开发区可以的主要目的是共享基础设施、优惠政策等。

故C项正确。

11.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M处地貌是由下列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
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D.海浪侵蚀
2.如果在③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的珊瑚化石,
则③岩层可能是
A.玄武岩B.大理岩
C.石灰岩D.石英岩
3.①②③三岩层按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应是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②③①D.③②①
【答案】1.B
2.C
3.C
【解析】
【分析】
1.据图可知,图中的地貌M是风蚀蘑菇,风蚀蘑菇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沉积岩含有化石。

玄武岩属于岩浆岩,大理岩、石英岩属于变质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C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3.据图可知,沉积岩层越往下的形成越早,即②早于③,后①侵入,①形成最晚。

因此形成顺序为②③①,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2.下图为某国儿童与老年人的变化示意图。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
A.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B.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C.低出生、高死亡、低增长D.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2.目前,该国存在的人口问题是( )
A.儿童比重大B.人口老龄化C.人口负增长D.劳动力不足
3.该国可能是 ( )
A.美国B.日本C.中国D.印度
【答案】1.B
2.B
3.C
【解析】
1.如图,根据图示数值信息如2008年,儿童比重20%,约为25000万人,可以计算出2008年,该国人口约为12.5亿,可以推知该国为中国。

中国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即三低模式,选B。

也可以根据图示,少年儿童出生率低,老年人占比大,推知该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选B。

2.图中显示,目前该国儿童比重小;老年人口占比超过7%且还在增长,说明该国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
日趋突出;该国总人数仍在上升,并没有呈现人口负增长;目前该国劳动力人口占比过半,劳动力充足。

据此分析本题选B。

3.根据图示数值信息可知,2008年,儿童比重20%,约为25000万人,可以计算出2008年,该国人口约为12.5亿,可以推知该国为中国。

美国、日本人口远小于该国,印度人口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人口老龄化不突出,不符合图示。

据此分析本题选C。

【点睛】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四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差别是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依据。

①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原始型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在3.0%以上,但传统型的人口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区分这两种人口增长模式;
②过渡型和现代型的死亡率相差不大,大致都在1.0%左右;
③但过渡型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远高于现代型(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5%以下),据此可区分这两种人口增长模式;
④而传统型和过渡型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死亡率的差异,传统型的死亡率一般接近2.0%,而过渡型则一般不足1.0%。

13.下图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局部区域某季节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东京的风向为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2.此时,下列地区最可能形成降水的是
A.乌兰巴托B.东京C.合肥D.郑州
3.图示季节,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A.黄梅时节家家雨B.贵阳阴雨绵绵
C.清明时节雨纷纷D.塞外水草肥美
【答案】1.B
2.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