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民歌的分类及艺术特点
民歌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探究
![民歌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957259c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7.png)
民歌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探究民歌,是指在民间广泛流传并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形式,是一种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
民歌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不论在哪个地区,民歌都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演唱风格。
本文将从民歌的艺术特征和演唱风格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民歌的艺术特征1. 天然的、朴实的旋律民歌的旋律一般都是由普通民众在生活、工作中所创造的,旋律天然的、朴实的,往往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民间情怀。
在不同地区的民歌中,旋律的特点也会有所不同,但都是以简单、朴实、易于传唱为特点。
2. 真挚的情感民歌是普通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创作的,因此它们往往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朴素的情感体验。
无论是表达爱情、家国情怀,还是记录生活中的琐事,都是真挚的情感在其中流淌。
3. 简单的词藻和朗朗上口的歌词民歌的歌词通常是以朴实的语言形式,词藻简单、易懂,但又能深刻地表达出人们的情感和生活经历。
歌词朗朗上口,易于传唱,是民歌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4. 栩栩如生的民间风情民歌所描绘的题材丰富多样,有的是以歌谣形式传唱,有的是以灵歌、山歌等多种形式存在。
而这些歌曲往往都是展现出民间生活的风情,描绘了农村、牧区、山区等地方的风土人情,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5. 传承性民歌是代代传承的文化形式,它们是普通人创造、传唱并传承下来的,包含了丰富的乡土和民族文化内涵。
正是这种传承性,使得每首民歌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传统。
二、民歌的演唱风格1. 真情演唱由于民歌的特点是真挚的情感和朴实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演唱时往往需要表达出真情实感。
民歌演唱需要歌手以真情投入,将自己的情感通过歌声传达出来,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歌手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2. 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民歌有着不同的地域特色,这也会在演唱风格中有所体现。
山地民歌的演唱会更加贴近自然、淳朴,而北方民歌的演唱则更加豪放、豪迈,体现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
3. 传统唱腔民歌的演唱通常采用传统的唱腔,比如川剧、黄梅戏等地方戏曲中的唱腔,歌唱风格上更注重对唱腔的传承和继承。
民歌及特点
![民歌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5b8cfe4ad51f01dc381f119.png)
3、民歌一般短小精炼,音乐语言简洁,结构 逻辑严密,音乐形象集中而鲜明,达到高度 的艺术完整性,易学易记,易于流传。
三、民歌历史:
从远古时代,中国历史民歌有着极其辉煌的 成就。公元前11世纪问世的《诗经》是我国 古代最早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民歌集。
域 程 方式
高腔 平腔 矮腔
高亢、 嘹亮、 激昂、 奔放 悠长、 平稳
优美、 柔和
自由、 富于变 化、拖 腔长 自由、 拖腔短
规整、 无拖腔
较宽 跳动 真假 较大 声交 替
不宽 跳动 真假 不大 声结 合
不宽 大跳 多用 少 真声
四川《槐花几 开》甘肃《牧 羊山歌》
云南《小河淌 水》 江西《兴国山 歌》
民歌及民歌 特点
一、什么是民歌:
民歌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表 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产生于民 间,紧密伴随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劳动,随社会 历史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变化而发展变化。
二、民歌的特点:
1、真实地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意志、 要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性。 它是“人民的心声”,“时代的镜子”。
小调的音乐特点:
1、节奏规整,结构比较严谨。 2、旋律比较柔美、流利、委婉、含蓄。
3、歌词比较固定,感情表达细腻、迂回曲 折。
4、演唱形式多为“一领众和”领唱者又叫“号 工”,也是劳动的指挥者,领唱部分一般高亢 嘹亮、多唱实词;合唱部分坚实有力,多唱虚 词。领唱和合唱交替进行。
山歌:
山歌又称山野之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 田间牧场劳动时即兴演唱的歌曲,也是表达内 心思想感情的抒情小曲。山歌是民歌中地方色 彩最浓,风格最强的一种。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3593315f121dd36a22d822d.png)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源源流长。
中国有笔墨的史籍已有五千余年,而音乐文化的史籍可追溯到特别加倍太古,关于中外音乐文化的换取早在周代已开始出现。
随着史籍的成长,人类文雅的连续前进,音乐文化也在改变、成长、更新变异中寻觅自己的一席之地。
直至本日,随着中国古代音乐以差异姿态展示出来,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所出现的特性也是多元化的。
(一)历时性的期间标记历时性的期间标记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在时间上所显现出来的特性。
由于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生、成长和变异是为了适宜其时社会及人类的要求而发生的,并且在变异进程中更重要的是展现为局部。
因此,每个古代音乐文化品种中都留有一些陈迹(差异史籍时期、差异文化布景等)。
让我们用几个例子来看一下吧。
河北南皮的《放鹞子》是“剪靛花调”的变体。
它严厉保留了《摔西瓜》的构造篇幅,每个乐句的是非都是相似的,每个小结的主干音根本上也是相似的,只是第13末节《摔西瓜》主干音do在《放鹞子》中变为si,这样一来平直的叙事品格《摔西瓜》具有了明丽流利的抒怀特点,表达了姐妹结伙在风和日丽的三月到户外放鹞子的快活心思。
这样我们这道新曲在保存了原有的骨架的同时却授予了它新的生命力。
有一首双管曲《江河水》,其最原始是一首东北民歌叫《江河水》到以后有人改为煽动乐曲《江河水》。
而我们所听到的这首双管曲《江河水》则是依据辽宁煽动乐的笙管曲《江河水》及“梢头”改编。
全曲共分三个段落,引子为散板,旋律持续的四度上行跳进,使得一开始就抓住了全曲的心绪;第一段主题由4个乐句组成,起承转合的构造特点,使音乐心绪更进一层这些改变已与原来大不相似;第二段是由辽南煽动乐的“梢头”作为音乐素材组成,“梢头”常用于曲牌或乐曲的末端处,而在此却成了中间段;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他使用了力度和速率的改变使的心绪上有了很大流动。
但音乐心绪是与原始曲目标心绪是一概的,只不事后人议决更进步的技能使音乐主体特别加倍深化罢了。
由此可见,古代艺术的陈迹是永久抹不掉的,也便是说,它再这日的风采中,始终保存着从前期间的文化光泽。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ed5321e676a20029bc642d03.png)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一、传统音乐分类: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
二、民间音乐的特点:1、创作过程口头性和集体性; 2、乡土性;3、即兴性;4、流传变异性;5、人民性;6、多功能性。
三、王光祈将世界音乐分为“世界三大乐系”:欧洲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中国乐系。
四、民歌定义:是民间歌曲的简称,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时间的流逝而日臻完美。
五、民歌的功用: 1、教育与传承功用; 2、人生礼仪功用;3、祭祀与驱邪功用;4、交际功用;5、娱乐作用。
1、定义:又称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
在劳动号子中,最常见的歌唱方式是一领众和。
2、分类及代表作品:(1)搬运号子:《哈腰挂》、《走绛州》;(2)工程号子:《打硪歌》;(3)农事号子:《催咚催》;(4)作坊号子:《打蓝调》;(5)船鱼号子:《渔民号子》、《川江船夫号子》。
3、特征:(1)直接简朴的表现方法和坚毅粗狂的音乐性格;(2)节奏的律动性;(3)音乐材料的重复性;(4)领唱、合唱相结合的歌唱方式;(5)曲式结构的简朴性。
八、山歌:1、定义:山歌多在户外演唱,其曲调往往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用以自由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
2、分类及代表作品:(1)一般山歌:①信天游:《蓝花花》、《脚夫调》;②山曲:《提起哥哥走西口》、《想亲亲想在心眼眼上》;③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一对白鸽子》;④四川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槐花几时开》、《康定情歌》;⑤云南山歌:《赶马调》、《弥渡山歌》;⑥湖南山歌:《浏阳河》、《郎在外间打山歌》、《一堂清水一莲塘》;⑦湖北山歌:《盼红军》;⑧江浙山歌:《对鸟》、《红菱牵到藕丝根》。
(2)放牧山歌:是放牧者在田野劳动时吆喝牲畜或问答逗趣所唱的山歌,主要为农村的少年儿童所唱。
中国民歌的分布
![中国民歌的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9fa08d46767f5acfa1c7cdba.png)
中国民歌的分布中国民歌大体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风格色彩区。
1.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民歌可分“长调”、“短调”两大类,“长调”特点是字少腔长,富有装饰性,音调嘹亮悠扬,节奏自由,反映出辽阔草原的气势与牧民的宽广胸怀。
“短调”其特点是结构短小,节奏规整,草原文化民歌的共性是表现出草原牧民的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情感与性格。
2.西部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新疆民歌区民歌有爱情歌、劳动歌、历史歌、生活习俗歌四大类。
维吾尔民歌在音调方面包括了中国音乐、阿拉伯、欧洲三种音乐体系,它是中国民歌音调多元化来源最突出的一种。
有不少民歌是与舞蹈相结合的,具有活泼、风趣的格调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北疆,从事牧业。
3.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藏族民歌区民歌中不少是与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如“囊玛”、“堆谢”、“果谢”、“锅庄”等歌舞品种。
音乐属于中国音乐体系,民歌一般特点为热情、开朗、诚挚、动人,极富高原特色,节奏律动性强。
4.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区多数民族都有二声部、三部民歌。
民歌的分类有“大歌”、“小歌”。
大歌以侗族、布依族、壮族等民族的最闻名,大歌又分男声、女声、童声三种,男声大歌一般节奏性较强,曲调明快。
女声大歌节奏较自由,旋律细腻、柔和。
小歌除二声部外也有单声部民歌。
内容以爱情为主,一般是青年男女在室内用小嗓轻声唱。
此外还有古歌,以苗族的古歌历史最悠久。
内容叙述天地的形成,人类的起源。
游方的起因等。
曲调富于吟诵性,歌唱者多为老人。
5.东北部受萨满教影响的狩猎文化民歌区他们的民歌可分为三大类:(l)山歌,(2)歌舞曲,(3)萨满调。
山歌又分“长调、“短调”,“长调”高亢刚健,节拍自由;“短调”曲调平稳,节奏规整。
歌舞曲大多为一领众和形式。
6.西北高原多民族半农半牧文化民歌区由于长期的多民族交化交融,产生了八个民族并有的歌种——“花儿”。
该区民歌可分“家曲”,“野曲”两大类,“花儿”为代表性歌种,曲调高亢悠长,格调深沉婉转,气质粗扩、淳朴。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5d9db8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9.png)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第二节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一、中国民歌的分类民歌的分类一直是民歌研究工作中的重点课题,不同的分类方法表明了不同的研究角度。
除了音乐学外,文学、历史、民俗学等其他人文学科也要对民歌进行分类研究。
由于目的和方法不同,以及研究阶段的不同,民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常见的有:按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可分为: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调(包括谣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3大类。
在有些学者的论著中将民歌细分为号子、山歌、牧歌、田秧歌、船歌、童谣、小调、风俗仪式歌等。
体裁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民歌的社会功用、以及音乐表现方法、特点等问题。
按民族和区域的风格色彩分类中国有56个民族,由于各民族历史传统、语言特点、生活风俗等的差异,致使各民族民歌的风格色彩相距甚远。
一些人数较多、居住地域较广的民族,如汉、蒙古、藏、壮、维吾尔等族,还可根据其不同地区民歌的音乐特色划分为若干色彩区。
如汉族民歌大致可分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8个色彩区,其中前3个地区属北方片,第4至第6属南方片,第7、第8属南北过渡地区。
也有将南方片及过渡区分为云桂黔、川湘鄂、江浙、闽粤台等4个地区。
分法不一,各有各的依据。
风格色彩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的风格色彩、音乐与民俗的关系等问题。
按题材内容分类有助于认识、研究民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
此外,还有根据历史发展时期分类,或出于某一专题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特殊分类。
1、劳动号子民歌的一个品种,是伴随着重体力劳动而歌唱的一种常带有呼号的歌曲。
能够起着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解除疲劳的作用。
多种多样的生产劳动,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如插秧、车水、打场、打夯、打硪、装卸、挑担、摇撸、拉纤、捕鱼、伐木等。
每一种劳动号子的音乐都和这种劳动动作的特点紧密联系,因而产生不同的曲调、节奏、曲式结构和歌唱形式,一般为一唱众和,也有独唱和齐唱的,唱词多即兴创作。
民歌的体裁和音乐特点
![民歌的体裁和音乐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84dd8631ed9ad51f01df284.png)
民歌的体裁和音乐特点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各时期的民歌有如绚丽的白花遍野盛开,美不胜收。
民歌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其中关于民歌音乐的分类有体裁分类和"色彩区"分类两种方法。
民歌的体裁分类是一种运用的时间比较长,从分类的结果看比较成熟,但又还存在一些继续在讨论的问题的分类方法。
它是一种从民歌的艺术样式进行分类的方法,具体来说,在分类中更多地考虑的是歌唱形式、音乐的节奏和结构等"外部"形态的特征。
20世纪60年代,《民族音乐概论》一书将我国民歌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4类。
80年代,音乐学者们考虑到对我国少数民族民歌了解的还不够深入和全面,还不宜将少数民族民歌和汉族民歌作统一的分类。
因此,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民歌的分类角度比较多样,而汉族民歌仍主要沿用体裁分类方法。
另外,以往的体裁分类方法在各类的标准上也不够统一,各类别之间有所交集,例如汉族的劳动号子中也有多声部歌曲;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是按照艺术样式分类,而长歌是按照音乐结构的篇幅分类。
20世纪80年代中,随着民间歌曲调查工作的广泛与深入,汉族民歌的体裁划分又经历了一个百家争鸣的阶段。
例如:江明惇的《汉族民歌概论》一书中,使用了三分法;李映明的论文《民歌分类管见》中,采用七分法;而由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80至1985年出版的四卷本《中国民歌》中,关于汉族民歌的体裁划分,就有四川的四分法,陕西的五分法,山东的五分法,广西的六分法,浙江的六分法等多种体裁分类方法。
体裁分类结果产生分歧的原因,是由于分类依据的不统一。
从上述的不同分类结果中可以看出,这些分类法的依据既有民歌的使用场合,也有民歌的篇幅,还有民歌的社会功能等。
其中汉族民歌体裁的三分法,即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分类依据主要是民间歌曲的音乐艺术形式,其中包括民间歌曲的歌唱形式、节奏形式和乐段的曲式结构。
采用这样的体裁划分标准的理由是:第一,民歌的体裁划分应充分考虑其音乐类型。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1a0f6dfff8c75fbfc77db221.png)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一.我国民间音乐1.分类: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
2.特点:(1)创作过程集体性。
(2)传播方式口头性。
(3)音乐曲调变异性。
二.民间歌曲(一)汉族民歌:号子、山歌、小调。
(二)号子(劳动号子):1.种类:搬运号子、农事号子、工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
2.代表作品:《走绛州》《渔民号子》《川江船夫号子》(三)山歌:1.一般山歌:(1)信天游:《蓝花花》《脚夫调》(2)云南山歌:《赶马调》《弥渡山歌》(3)四川山歌:《摘葡萄》《跟着太阳一路来》(4)花儿(少年):《上去高山望平川》《一对白鸽子》2.放牧山歌3.田秧山歌(四)小调1.形式:带有伴奏的独唱为主。
2.分类:谣曲(儿歌、摇篮曲)、时调(孟姜女调、绣荷包调、杨柳青调)、吟唱调(河北民歌《小白菜》、山西民歌《看秧歌》)。
(五)少数民族民歌1.蒙古族的长调和短调:(1)长调:一部分礼俗歌。
(2)短调:欢快活泼、节奏感鲜明、音域相对窄。
《黑缎子坎肩》2.维吾尔族的情歌(1)体裁:(2)音乐体系:中国、欧洲、波斯阿拉伯3.哈萨克族的独唱和弹唱歌曲(1)内容:(2)演唱形式:独唱、对唱、弹唱(3)独唱:《黑云雀》(4)弹唱(冬不拉伴奏):《红花》4.朝鲜族的抒情谣(1)爱情:《阿里郎》《呃浪打令》(2)劳动和丰收喜悦:《丰收歌》《道拉基》(3)妇女受苦:《苦媳妇》(4)知识性内容:《月令歌》《释花图》《九九乘法解》5.藏族的山歌和酒歌(1)6.彝族“四大腔”《海菜腔》《山药腔》《四腔》《五山腔》三.民间舞蹈音乐(一)民间舞蹈音乐代表种类:1. 秧歌:北方汉族地区。
歌、舞、戏为一体。
河北冀中秧歌、冀东秧歌,山东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山西祁太秧歌,陕北秧歌,东北秧歌。
2. :南方产茶区。
3. 花灯:云南、贵州、四川、湖南。
4. 花鼓:安徽、湖南。
凤阳花鼓、湖南花鼓。
1. 维吾尔族:赛乃姆、木卡姆。
汉族民歌的分类与特点
![汉族民歌的分类与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1ad669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9.png)
汉族民歌的分类与特点汉族民歌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对汉族民歌的分类和特点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文化遗产。
一、分类从音乐内容上来看,汉族民歌可以分为工农、城市和山歌三种类型。
1. 工农民歌:以劳动生活为主题,反映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生活、情感和精神面貌,通常由男、女唱组合而成。
工农民歌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在革命英雄和先进人物中广泛传唱。
2. 城市民歌:在城市和工矿企业中产生和流传的民歌,通常反映的是城市工人、贫苦市民的生活情感,歌词常常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3. 山歌:主要流传于山区和偏远地区的民歌,歌词多为六言或七言句式,反映山区生活的艰苦和人民的乐观向上精神。
1. 吟唱式民歌:是指传统的民歌形式,歌唱者通常是当地的民间艺人,他们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婚礼、葬礼等普通的社交活动中演唱,形式多为独唱和小组合唱。
2. 剧场式民歌:是指在剧场和广播电视中演出的民歌,这种形式通常需要用舞蹈、乐器、剧场化的表演等方式来体现视听效果,在音乐、舞蹈、戏曲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和发展。
二、特点1. 音乐旋律优美、简洁明了,易于入耳记忆,是一种充满动感和线性美的音乐形式。
2. 民歌歌词多是平实、朴素、自然、直接的语言风格,歌词的内容多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与爱情等方面,是中国人民的口头故事库。
3. 民歌在表达情感方面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技巧,通过节奏的起伏、音高和力度的变换,能够表现出各种情感,如欢乐、忧伤、渴望、痛苦等,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心灵。
4. 民歌在演唱方式上,则有着饱满、激昂、淳朴的特点,歌唱者往往在演唱时也会加入一些动作,如手势、面部表情等,以表达更为丰富的意味。
总之,汉族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雄浑、平易、真实的艺术表达,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情感世界,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民族艺术的重要源泉。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总结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64ded0252ea551810a68765.png)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总结1.汉族民族音乐通常划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五种类型。
2.民歌起源于人类的劳动跟生活,《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
民歌的艺术特点歌词通俗而富有诗意,曲调短小,用材经济集中结构精炼,旋律清新,易于上口,易于记忆,通常是两句或四句一个乐段,表现手法简洁朴素,音乐形象真切生动,音级的运动流畅而自然,具有口头性、即兴性、集体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3.一般将汉族民歌划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基本体裁。
号子具有两种功能,实用性功能和表现性功能。
劳动号子的特征:1.劳动号子的歌词多数跟劳动有关。
2.节奏直接受劳动节奏的制约,具有节奏鲜明,富有律动性的特征3.号子的曲调也工种而异,负荷重的号子,音乐较简朴单纯,固定少变,常重复使用同一音乐材料;负荷较轻的号子,曲调性较强且有一定的变化。
4.号子的歌唱形式视劳动者的多少和劳动是否具有协作性,分为独唱、对唱、齐唱,一领众合等。
而以一领众合最多,最富有特色。
5.号子的曲式结构一般较短小,句式较规整,平叙性结构和对应性结构较多。
4.花儿,在当地又称少年。
花儿唱法多样,有尖音与苍音之别。
以呼应型的两句体为多。
花儿的唱词分为两种形式:头尾齐和斩断腰。
6.根据唱法的不同,有的地区分别把山歌分为:高腔、平腔、矮腔三种不同类型。
7.根据小调的历史渊源,演唱场合及音乐性格等将小调分为三类:1.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2.地方性小调、3.歌舞性小调。
小调的特征;1.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和曲折细腻的音乐风格。
2.小调由职业艺人演唱,加工提炼的成分较多,词曲即兴性较少,较定型化,艺术上较为成熟与完善。
3.小调多数属于分节歌形式,一曲多段词,常采用四季、五更、十二时等时序体。
多侧面较细致地陈述内容。
4.小调的节奏节拍规整,节奏形式丰富多变。
南方小调的形式较平稳,北方小调常见切分和弱起节奏,显得活跃、跳荡。
5.小调的歌唱形式以独唱为多,城市小调多有四弦乐器伴奏,旋律曲折多样。
中国民歌的体裁及特点知识讲解
![中国民歌的体裁及特点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bba72b6aef8941ea66e050e.png)
中国民歌的体裁及特点中国民歌的体裁及特点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民歌有大概的了解。
2、初步掌握民歌的三种体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体会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特点。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略)(二)欣赏与简要说明:1、引入:课前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民歌。
让同学们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引出课题《中国民歌》。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有关于我们国家的民歌的知识。
(出示课件)2、中国民歌的基本知识:什么是民歌?民歌即民间歌曲。
民歌的产生:民歌源于人们的生活,是广大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以及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情况。
3、中国民歌的三种体裁及特点:体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1)、劳动号子:是伴随劳动而歌唱的一种常带有呼号的歌曲。
不同的劳动产生不同的号子。
在内容上,包括劳动、爱情、诙谐、说古论今的,歌词大多即兴而成。
在种类上,有搬运号子(如“装卸号子”)、船工号子(如“川江号子”)、农事号子(如“舂米号子”)等。
欣赏《川江船夫号子》。
(播放音乐,同时出示《船夫号子》的曲谱片段。
学生思考讨论)介绍《船夫号子》:《川江船夫号子》是四川嘉陵江上船工所唱的劳动号子。
它包括了:“平水号子”、“浅滩号子”、“上滩号子”、“拼命号子”和“下滩号子”等。
劳动号子的特点:1)、劳动号子的音乐节奏、音调、情绪都和这种劳动动作的特点紧密联系的。
每种号子的节奏、音调和情绪都随劳动的节奏变化而变化。
2)、劳动号子中经常使用衬词。
(如:哎嗨哟……)3)、劳动号子一般都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2)山歌:泛指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发思想感情的民歌。
内容以表现劳动与爱情生活为主。
山歌的种类:黄河中上游一带的山歌,其特点比较高亢、粗矿。
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地区的山歌,其特点是抒情性较强。
欣赏《小河淌水》(播放音乐,边欣赏边讨论,然后归纳)(出示曲谱片段)山歌的特点:1)、大多以七字为一句,二句或者四句为一段。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ca63e01360cba1aa911daa9.png)
狭义地讲,所谓中国民族音乐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
而广义上,中国音乐是泛指世界上具有五声调式特征的音乐。
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
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要认识中国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中国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
从现在的情况看,民歌分类法有:音乐体裁分类、歌词题材分类、地区分类、体裁题材结合分类、民间原生分类、结构形成分类、场合分类、语言分类、历史年代分类、色彩区分类等几个主要分类法。
以体裁形式划分为九大类。
即:号子、山歌、田歌、小调、舞歌、渔歌、礼俗歌、儿歌、生活音调。
在各大类之下又分成若干小类。
如号子划分九类:1.工程号子;2.林业号子;3.船工号子;4.农事号子;5.矿业号子;6.石工号子;7.搬运号子;8.海洋船渔号子;9.作坊号子。
在各小类之下又分成若干子项。
如林业号子细分为以下六种:①采伐号子;②抬木号子;④流送号子;⑤撬漂号子;⑥排工、放簰号子1.在类别名称上,既有原生称谓又有汉译的,多将汉语称谓放在前面,而将原名称放在后面的括弧内,如蒙古族民歌。
有的民族的民歌,原生称谓已通用,则将原生称谓放在前面,如侗族南部方言区的民歌。
2.在类别名称上,只有原生称谓的,按各省卷类别照录。
如四川康巴、安多方言区的藏族民歌。
3.有些少数民族民歌的类别通用汉语称谓,在编入数据库时即尊重该民族的习惯,仍采用汉语称谓。
如贵州苗族民歌。
4.个别民族的民歌,在编撰省(区)卷时,未予以分类,在编入数据库时也没有分类。
民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分类
![民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ca9ee5b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7.png)
民歌是一种反映民间生活、表达人们情感的音乐形式。
它具有以下艺术特点:
1. 简朴自然:民歌通常以简单的旋律和简洁的歌词表达情感,融合了民间语言和口头传统。
2. 情感真挚:民歌是人们真实情感的抒发,通常与爱情、友谊、离别、劳动等日常生活中的情感紧密相关。
3. 生活化体验:民歌以生活为题材,描绘了普通人的生活场景和体验,使听众能够产生共鸣。
4. 多样性:民歌存在丰富多样的风格和形式。
不同地区、民族和文化背景的民歌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方式。
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民歌可以分为多个分类,如下所示:
1. 地域性分类:根据不同地区的民俗和文化差异,民歌可以被归类为北方民歌、南方民歌、西方民歌等。
2. 主题性分类:根据歌曲的主要主题,民歌可以被分类为爱情民歌、劳动民歌、战争民歌、儿童民歌等。
3. 传统与现代分类:民歌可以根据其传统性或现代性进行分类,包括传统民歌、现代民歌和当代流行民歌等。
4. 民族性分类: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歌传统,如中国的汉族民歌、藏族民歌、蒙古族民歌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类仅为一种常见的方式,实际上民歌的分类并不限于此,因为民歌的形式和风格具有很大的多样性。
简述中国民歌的特征
![简述中国民歌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456775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8.png)
简述中国民歌的特征
中国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特征。
以下是中国民歌的一些典型特征:
反映生活:中国民歌常常描绘普通百姓的生活、劳动和感情。
它们反映了农村和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农民的田园劳动、爱情、家庭和社会问题等。
创作形式多样:中国民歌形式多样,包括长调、短调、双调、三调、回调等各种调式。
它们可以是独唱、合唱、对唱或者轮唱的形式,通常伴随着简单的乐器伴奏,如口弦、芦笙、二胡等。
简单自然的旋律:中国民歌的旋律通常简洁、朴素,具有自然和谐的特点。
旋律的起伏变化较小,但表达了情感与人生的真实。
它们往往具有易于传唱和记忆的特点。
歌词富于意境:中国民歌的歌词具有浓厚的地域和文化特色。
它们以简短的词句表达复杂的意境,常常通过比喻、象征和隐喻等手法来描绘情感、景物和人物形象。
情感真挚动人:中国民歌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爱情、友情、亲情等情感的深沉体验。
歌词及演唱中充满了真挚、纯真和朴实的情感,能够打动人心。
地域特色鲜明:中国民歌在不同的地区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
各地的民歌在旋律、节奏、乐器和歌词方面都表现出
丰富多样的差异,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风格。
总的来说,中国民歌以其真实、朴实和感人的表达形式,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情感、生活和文化。
它们是中国音乐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文化传承和民间艺术的重要载体。
浅谈中国民间音乐的特点
![浅谈中国民间音乐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4d985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f.png)
浅谈中国民间音乐的特点中国民间音乐是中国古代以及现代传统音乐的一种形式,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格和独特的地域特点。
它是中国大量的少数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总称,包含了中国各地的传统音乐、民间乐曲以及舞蹈音乐等。
中国民间音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地域特色鲜明。
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和音乐传统。
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而闻名于世。
如云南的傣族音乐、陕西的秦腔、四川的川剧音乐等,它们都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音乐特色。
二、丰富的节奏和音调。
中国民间音乐的节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之一,它丰富多样、独具特色。
在古代的悠扬的曲调中,往往带有明显的旋律特点和抒情情感。
其中部分音乐是根据古代诗词创作的,旋律和音调都很优美。
而在现代的一些民间音乐中,节奏更加活泼和多变,体现了现代人对音乐的更高要求和多样化的审美。
三、表演形式独特多样。
中国民间音乐有着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既有独奏演唱,又有合奏合唱。
例如,古琴、古筝等乐器的独奏,能够表现出古典音乐的雍容高雅。
而民间乐器如二胡、琵琶、笛子等的合奏则能带给人们更加热烈和舒畅的感觉。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表演形式,比如舞蹈音乐等。
四、注重情感表达和社会意义。
中国民间音乐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体现。
它不仅能够表达个体的情感和心情,更能表达社会的风貌、民俗以及历史和文化等。
中国民间音乐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的关注等。
五、秉承着古代文化的延续。
中国民间音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在当今社会,虽然有很多新的音乐形式,但中国民间音乐仍然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之一、它延续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种传统形式,承载了人们对过去文明的回忆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综上所述,中国民间音乐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格和独特的地域特点。
它丰富多样的节奏和音调、独特的表演形式、注重情感表达和社会意义,并秉承着古代文化的延续,使其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瑰宝。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总结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64ded0252ea551810a68765.png)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总结1.汉族民族音乐通常划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五种类型。
2.民歌起源于人类的劳动跟生活,《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
民歌的艺术特点歌词通俗而富有诗意,曲调短小,用材经济集中结构精炼,旋律清新,易于上口,易于记忆,通常是两句或四句一个乐段,表现手法简洁朴素,音乐形象真切生动,音级的运动流畅而自然,具有口头性、即兴性、集体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3.一般将汉族民歌划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基本体裁。
号子具有两种功能,实用性功能和表现性功能。
劳动号子的特征:1.劳动号子的歌词多数跟劳动有关。
2.节奏直接受劳动节奏的制约,具有节奏鲜明,富有律动性的特征3.号子的曲调也工种而异,负荷重的号子,音乐较简朴单纯,固定少变,常重复使用同一音乐材料;负荷较轻的号子,曲调性较强且有一定的变化。
4.号子的歌唱形式视劳动者的多少和劳动是否具有协作性,分为独唱、对唱、齐唱,一领众合等。
而以一领众合最多,最富有特色。
5.号子的曲式结构一般较短小,句式较规整,平叙性结构和对应性结构较多。
4.花儿,在当地又称少年。
花儿唱法多样,有尖音与苍音之别。
以呼应型的两句体为多。
花儿的唱词分为两种形式:头尾齐和斩断腰。
6.根据唱法的不同,有的地区分别把山歌分为:高腔、平腔、矮腔三种不同类型。
7.根据小调的历史渊源,演唱场合及音乐性格等将小调分为三类:1.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2.地方性小调、3.歌舞性小调。
小调的特征;1.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和曲折细腻的音乐风格。
2.小调由职业艺人演唱,加工提炼的成分较多,词曲即兴性较少,较定型化,艺术上较为成熟与完善。
3.小调多数属于分节歌形式,一曲多段词,常采用四季、五更、十二时等时序体。
多侧面较细致地陈述内容。
4.小调的节奏节拍规整,节奏形式丰富多变。
南方小调的形式较平稳,北方小调常见切分和弱起节奏,显得活跃、跳荡。
5.小调的歌唱形式以独唱为多,城市小调多有四弦乐器伴奏,旋律曲折多样。
民歌的类别与艺术特征
![民歌的类别与艺术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d7bb3155804d2b160b4ec09b.png)
些少数 民族 中流 传着 歌唱长篇叙事 诗 、历史诗 的民歌 , 例 如: 彝族的《 梅葛》 苗族的《 、 古歌》 瑶族 的《 、 盘王歌》 哈尼族 、 的《 开天辟地歌》 等等 , 这些 民歌记述 了有 关宇宙和 人类起
简单的 、 有节奏的呼喊 . 发展为有丰 富内容的歌词 、 完整 有
曲调 节 器 的 歌 曲形 式 .体现 了劳 动 人 民 的 智 慧 和 力 量 并 表
自然语言形态 , 结构简单 , 完整性 、 立性较差 。 但 独 2谣 曲的艺术形式比吟唱调发展 的成熟 , 幅不 大 , . 篇 乐 段 结构完整 . 节拍 比较规范在 内容上可分诉苦歌 、 情歌 、 生 活歌和嬉游歌等如 : 山西的 《 五头赶车》 汉 族的《 、 盼睛天》 、
I△ I 工 茎
民歌 的 类别 与艺 术特 征
■秦 建华
春秋 战国时期孔子编辑 的歌 曲总集《 诗经 》 是我国第 ,
一
漫的气息 ,有的山歌 因音域较高而使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
的方法歌 唱 , 山歌 一 般 分 为 一 般 山 歌 、 田秧 山歌 、 牧 山 歌 放
部乐歌 总集 , 中的《 其 国风 》 记录 了周初至春秋 中期近五 西、 河南 、 山东四省及长江 流域的湖北北部和 四川东部 。 其
现 出他们的乐观精神和大无畏 的英雄 气概 。 山歌多在户外演唱 。 曲调往往高亢 、 其 嘹亮 、 节奏 自由 、 悠长 , 是劳动人民用 以自由抒发感情的 民歌种类 , 传统的山 歌中最 常见的是对爱 腾的讴歌和对苦难生活的倾诉 ,山歌
《 绣荷包》 《 、绣风筝》 《 、游舂》 《 哈蟆》 《 、数 、数螃蟹》 。
中国民歌的分类
![中国民歌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1349fbca0116c175e0e481a.png)
多采用“一领众和”的形式
山歌特点:高亢嘹亮,旋律悠长,节奏自由
小调特点:结构规整、曲调细腻、婉柔
号子特点:曲调质朴,铿锵有力
多采用“一领众和”的形式
山歌特点:高亢嘹亮,旋律悠长,节奏自由
小调特点:结构规整、曲调细腻、婉柔
号子特点:曲调质朴,铿锵有力
多采用“一领众和”的形式
中国民歌分类
一. 山 歌 二. 小 调 三. 号 子
山歌
走西口
山歌特点
高亢嘹亮 旋律悠长 节奏自由
小调
茉莉花
小调特点
结构规整 曲调细腻,婉柔
号子
拼命号子
号子特点
曲调质朴 铿锵有力 多采用“一领众和”的形 式
我们来分类
我们来分类
山歌特点:高亢嘹亮,旋律悠长,节奏自由
小调特点:结构规整、曲调细腻、婉柔
民歌
什么是民歌?
民歌,即民间歌谣。特点是口头创作,口 传心授,内容直白。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 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现 实性,是各民族文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口头创作 口传心授 内容直白
中国民歌的分类
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民歌的类别以及各类别 的特点
2.能够对民歌进行分类Leabharlann 考 考 你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民歌的类别以及各类别 的特点
2.能够对民歌进行分类
下课了下。课。了。 。。。
论述中国民歌的特征
![论述中国民歌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3dee52c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4.png)
论述中国民歌的特征
中国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劳动中不断创造出来的音乐艺术形式,体现了人民生活的真实情感。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民歌的作者和传唱者是社会基层的广大民众,他们通过编唱民歌来记录和传承民族群体和个体的生活经验和历史文明。
民歌的创作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在民众长期歌唱、长期流传的过程中进行并得以完成。
民歌的传播方式具有口头性、即兴性和示范性,是一种集体智慧的结晶和传承。
民歌的题材广泛,包括劳动歌、情歌、时政歌、生活歌等,形式多样,有山歌、小调、田歌、牧歌等。
民歌的歌唱内容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功能性。
民歌的语言简明朴素、短小精悍、易于传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
民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具有精炼、简洁、朴实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小调种类及艺术特点
小调是我 国民歌数量 中最多的一类。一般地说 ,山歌就是 “ 山野 之歌” ,小调就是 “ 里巷之曲”。 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 的民间歌舞 小曲。经过历代的流传, 在艺术上经过较 多的加 _ T, 具 有结 构均衡 、节 奏规整 、曲调 细腻 、婉柔等特点 。民间俗 称很多, 如小 曲、俚 曲 、里 巷歌谣 、村坊小曲、市俗小令 、 俗 曲、时调 、丝调 、丝弦小 唱等/ I 、 调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均衡和完整。同时小调 的演唱还有 乐器伴奏 , 虽然是随腔伴奏 , 但在 曲调上加上了花音和间歇的托称音, 以及过 门的运用 等,使音乐得 到了 丰富 ,加强了谐 音和连贯的效果。它的歌词不是即兴创作 的,而是通 过一定的传授关 系和唱本来传播 ,所以比较 固定。经历 了漫长的岁月, 《 诗经 》中的某些叙事性篇章, 已经孕育了这一体裁的某些因素。汉代
参 考 文献
扬 ,或 比较高亢 嘹亮 , 有 呼唤 、号召的特点 ;合唱的部分大 多是衬词 或重复领唱中的片段唱词 , 音乐较 固定 ,变化少 ,节奏型强 ,常使用 同一乐汇或同一节奏型的重复进行。
是晚近才通用 的一种统称。它是人们在劳动之余 ,日常生活 当中以及 婚丧节庆用 以抒发情怀 、 娱 乐消遣 的民歌 。因有职业 艺人与半职业艺 人的传 唱,并和 曲艺 、戏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而加工提炼的成分 较多 ,词 、曲即兴性少 ,较定型化 , 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善 。所 以小
劳动号 子在北方称 “ 吆 号子” ,南方称 “ 喊号子 ” ,四川也 称 “ 哨子” 。 是一种直接伴 随着劳动歌唱 的歌曲 ,通常是集体 劳动时
歌 唱。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 ,具有协调 与指挥劳动 的实际功 用 。在劳动过程 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 较强的劳动,为 了统一步伐 , 调节 呼吸 , 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 ,劳动者常常发} } 1 吆 喝或呼号 。这些
调相对来说 流传 面较广 ,遍及城市和乡镇 ,其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各阶 层人民的生活 。按照 内容的不同 , 可 以将小调分为抒情小调 、诙谐小
的相和歌就是用丝竹伴奏的歌唱形式 , 同徒 歌谣( 清唱一类 的歌1 有 明显 不同, 相和歌可 以 说是小调的源头之一。小调在流传过程中, 其曲调 由于 歌者 的个性 、审美习惯 、 填 配新词 、唱法不 同等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 , 因而形成不同的变体以及蕴含著不同的情绪和表现陛能。 结语 :我 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 有着不 同民族 、不同特色的民间 音乐作 品。民歌就是民谣 ,它产生在民间 、流传于 民间 。民歌是人 民 群众集体创作的。一般是 口头创作 ,口头流传 ,在流传过程中 , 不 断 地经过集体的加l T、 提炼而成为完整的艺 术作 品。我国幅员辽阔 、民 族众多 ,各地 区各民族的民歌都各具风格和地方色彩 。民歌的音乐语 言幽默简练 ,形象鲜明生动 ,表现手法丰富多彩 ,中华 民族文化 背景 不同 , 东西南北各民族 的风格各具色彩 。中国民歌也是我们华夏子孙 的骄傲 。它 以丰富璀璨的繁华硕果 ,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 ,独特而多 样的色彩风貌 ,威严挺立在 世界 的东方。中国民歌如 同浩瀚的大海。 是世界音乐之林中的一棵古老而长青 的参天大树 。
号子 、作坊号子等 。 劳动号子的歌唱方式 ,主要是 “ 一领众合 ”的基本 演唱形式 ,即 人领 , 众 人合 , 或者众人领 ,众人合。劳动号子的歌唱形式也有独 唱 、对唱 、齐唱等 , 但一领众和是最常见 、最典型的歌唱方式 。领唱 者往往 就是集体 劳动的指挥 者。领 唱部 分常常 是唱词 的主要陈述部 分 ,其音 乐 比较 灵活 、自由 ,曲调和 唱词常有 即兴变化 ,旋律常上
关键 词 : 民歌 ;劳动 号 子 ;山歌 ;小调
中国民歌历史悠久 ,几千年来一直是以农耕为主的 自 然 经济,以 家庭为生活和生产单 位的 自给 自 足 ,这种生活方式是离不开劳动的。 最早 的民歌就是 为了减轻 劳动而发 出有节奏 的呼声 ,也 就产生 了民 歌 。民歌是经过劳动人民 口头传 唱、加工 、提炼而成 ,其感情丰富 、 思想深刻 、语言质朴 、曲调优美 。民歌题材广泛 ,形式 、风格多样 , 它 主要 反映 了人民群众 的劳动生活 各个方 面。有劳动歌 曲 、叙事 歌 曲、礼仪歌 曲、爱情歌曲 、游戏 歌曲等 。在体裁上和形式上有山野之 曲 、有里巷 之歌 ,有 劳动时喊 的劳动号子 、有 劳动 时抒 发情感 的山 歌 、有反映现实生活隋趣的小调 。
文化艺术
谈 中国民歌 的分类及艺术特 点
畅 言 杜志敏
( 辽宁 省朝 阳 师范 高等 专 科学 校音 乐 系 ,辽宁 朝 阳 1 2 2 0 0 0) 摘 要 : 民歌是 经 过 劳动人 民 口头传 唱 、加 工 、提 炼 而成 ,其 感 情丰 富 、思 想深 刻 、语 言质 朴 、 曲调优 美 。 民歌题 材 广泛 ,形 式 、风 格 多样 , 它 主要反映了人 民群众的劳动生活各个方面。有劳动歌曲、叙事歌曲、礼歌歌曲、爱情歌曲、游戏歌 曲等。本文通过劳动号子、山歌 、小调的讲解,让 读 者 了解 民歌 的分 类 以及 各类 的 民歌的 特 点 , 了解 我 国璀璨 的 民族 音 乐 文化 。
调 、儿歌和小调 四类。 小调有较多的艺术加工 的形式 。它的 曲调流畅 、节奏规整 、结构
吆喝 、呼号声逐渐被劳动人 民美化 ,发展为歌曲的形式 。从最初劳动 中简单 的 、 有节奏 的呼号 ,发展为有丰富内容 的歌词 、 有完整 曲凋的
歌 曲形式 ,是劳动情绪 的直接体现 ,有着强烈的生活气 息 , 体现 m了 劳动人民的智慧 和力量 ,并通过劳动号子表现出劳动人 民的乐观精神 和大无畏 的英雄气概 。它包括搬运号子 、工程号子 、 农事号子 、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