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型留置针输液在急救中的应用及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型留置针输液在急救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法在急救中的应用。

方法:统计2014年1-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行静脉穿刺留置针成功的患者共102例,观察留置针输液液体外渗情况及静脉炎发生情况。

结果:液体外渗2例,静脉炎2例,躁动滑脱1例,针刺伤0例。

结论:留置针输液法在急救中使用安全方便,可减少反复穿刺,能够提高护理技能及工作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标签:静脉留置针;输液;液体外渗;静脉炎
留置针又称为套管针,它是由特殊的生物材料制成。

在欧美国家,包括亚洲大部分国家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

几乎每个患者都担心头皮针刺破血管而尽量减少活动,害怕增加穿刺次数,害怕药液外渗引起的炎症。

在留置针输液中,护士穿刺成功后将软管留置在静脉内,导管在血管中不会刺破血管,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很少发生药液外渗,同时保证抢救患者时间。

急诊的危重患者具有更明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病情发展复杂且多变、失血程度非常明显、疼痛程度严重等,最终会引发出现休克等问题。

同时部分患者由于血管发生痉挛收缩等情况,而出现表浅静脉塌陷,最终对穿刺工作的展开效率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

有报道显示,对急诊患者实施救治时采用静脉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器进行采血及输液效果理想[1]。

针刺伤及血液污染使护理职业成为高风险职业,使用安全型留置针可有效杜绝针刺伤及血液污染的发生[2]。

1 临床资料
统计2014年1-6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急救患者中进行安全型静脉留置输液成功的患者,留置针采用BD公司的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它的针尖运用伸缩式设计,在拔出针芯时,针尖自动收缩保护套内,并且无法复原,表面不留残血。

据调查统计采用安全型留置针输液穿刺成功共102例,输液过程中发生液体外渗2例,静脉炎2例,昏迷、躁动患者贴膜松动导致留置针滑出1例,针刺伤0例。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寻找原因。

2 方法
2.1 穿刺前的准备工作
评估患者的病情,营养状况,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肢体活动度及心理状况、合作程度;选择合适的静脉:选择穿刺部位时,首先要对既往静脉穿刺以及静脉损伤的情况进行评估,选择柔软而富有弹性且较直的静脉:上肢的背面和桡侧面的静脉,避开静脉瓣及肢体关节部位,常规首选上肢远端部位,再次选择应位于前次穿刺点的近心端,不宜选择关节部位,弹性差的静脉,已有渗漏、静脉炎、感染及血肿发生的部位、静脉曲张的部位,手术同侧肢体及患侧肢体,反复穿刺的部位,尽量避免在下肢进行穿刺。

2.2 穿刺方法
2.2.1 准备物品准备:静脉治疗盘、静脉套管针、美敷6 cm×6 cm、手消毒剂、碘伏;人员准备洗手、帽子、口罩。

2.2.2 皮肤消毒扎止血带距离穿刺点上方6 cm,碘伏消毒两遍,直径8 cm×8 cm,待干,撕开贴膜外包装。

2.2.3 取留置针检查型号、有效期,完全撕开包装,拿捏双翼取出套管针,出去针尖保护套,检查套管针,左手食指、中指固定针翼(多点面朝外),拇指和无名指固定连接管,右手向右转动针芯,将针尖斜面向左侧。

2.2.4 静脉穿刺对捏针翼多点面以15°~30°角直刺静脉见回血降低角度再进针2~3 mm,确保钢针与导管都进入血管。

2.2.5 送管松开两翼并用右手固定,左手食指、中指固定两翼,右手持激活把手的多点处连续不断的以直线方向撤出针芯。

2.2.6 固定贴膜中心对准穿刺点从中心向边缘无张力性固定套管针,将套管针尾端高于穿刺点U型固定,在记录胶带上记录贴膜时间,年-月-日-时-分。

2.3 封管方法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封管液有肝素钠和生理盐水,临床使用的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既节省了药液,又减轻了护士工作量[3]。

笔者所在科室常用NS加入125万U的肝素钠1/4支,抽取封管液5 ml,采用推一下停一下的脉冲式方法冲洗导管,利于冲管液在导管内形成漩涡,从而把导管内的药液冲洗干净,剩0.5~1.0 ml时,采取边推药液边拔针的方式(推液静脉大于拔针静脉)给予正压,一手持小夹子,一手快速将延伸管(拿捏输液接头一端)推至输液平底部。

留置时间:一般为3~5 d,一般不超过7 d,无炎性反应可适当延长留置时间。

3 讨论
留置针使用的注意事项:保证妥善固定,对于躁动不安、意识不清的患者在征求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后可以采取有效约束措施以保证有效治疗;留置针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尤其是输入刺激性药物及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输注局部,防止外渗造成组织坏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防止空气栓塞。

随着急诊医学的迅速发展,急诊中心处于抢救危重患者的第一线。

静脉输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接受治疗的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输液安全成为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初次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4]。

急诊危重症患者较多,如休克、急性肾衰、外伤大出血、脑出血的患者,病情凶险,血管条件较差,留置针输液的使用,能够保证抢救治疗的根本。

留置针是随着血管弯曲而弯曲,不易将血管刺破,随着打开静脉给药和静脉营养,对于急救患者保证液体的及时、
快速复苏及用药有着重要作用,对于病情的及早诊断及稳定病情有重要的意义,留置针的使用不仅方便,又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5]。

对于小儿留置静脉引起的周围组织炎症,临床中用聚维酮碘乳治疗效果比较好,患儿通过聚维酮碘乳膏的外涂可直接杀死病毒、细菌、芽孢、真菌、原虫等微生物,外涂后有一种凉爽感,无任何不适,所以患儿及家长的依从性很高[6]。

新生儿的机体功能尚未完全建立、免疫系统薄弱,在发生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时,病情发展迅速、且生命体征波动剧烈,此时需要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静脉留置针是新生儿输液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避免反复的穿刺操作,在临床中应用广泛[7]。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掌握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和艺术,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要以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艺,提高穿刺成功率,留置期间做好留置针的观察和护理,尽量延长留置在规定期限内,避免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健康教育时,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套管针护理的基本知识,讲解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意义和重要性[8],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季淑娟.基于危重患者急救的静脉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器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2):96-97.
[2]李恩萍,贾刚,李小娟.安全留置针与普通留置针安全性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2,10(28):75.
[3]周艳,唐绍辉.静脉留置针在急救中的应用及护理[J].岭南急救医学杂志,2007,12(5):391-392.
[4]齐英.舒适护理在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6):73-75.
[5]周凌珊.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4):356.
[6]刘增香,伍俊,柯常敏.聚维酮碘外涂治疗小儿静脉留置针所致周围皮肤炎症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6):115-116.
[7]骆白云.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疼痛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7):113-114.
[8]王桂莲.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和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338-3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