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1.列举新航路开辟的代表性事件,并简述其影响。
2.分析殖民扩张对非洲、亚洲和美洲地区的影响。
3.阐述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演变的作用。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我会在一旁观察他们的答题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c.结合现实案例,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教学过程设计:
a.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全球联系的建立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b.新课讲解:详细讲解全球联系建立与世界格局演变的过程,穿插关键事件和人物故事,强化重点知识。
c.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全球联系建立与世界格局演变的原因和影响,突破难点知识。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确保作业质量,按时完成。
2.作业完成后,进行自我检查,确保答案准确,书写工整。
3.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互相学习,但不得直接抄袭他人作业。
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学习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引导他们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审视历史现象,提高历史素养。在教学手段上,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全球联系建立与世界格局演变的历史脉络。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内容,绘制一张全球联系建立与世界格局演变的时间轴,标注出关键事件和人物,并简要说明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分析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等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这些事件如何共同推动世界格局的演变。
3.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看待和分析问题,提高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史料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历史地图、时间轴、图表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增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3.7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15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全球联系逐步建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重要事件,掌握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等关键知识点。
2.使学生掌握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了解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以及重要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与地位。
3.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深入研究其在全球联系建立与世界格局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其历史地位。
4.结合现实国际形势,谈谈你对全球联系与世界格局演变的看法,以及我国在这一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600字。
5.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5道选择题和2道简答题,涵盖全球联系建立与世界格局演变的知识点,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1.新航路的开辟对全球联系建立有何意义?
2.殖民扩张对世界格局演变产生了哪些影响?
3.两次工业革命如何推动世界格局的演变?
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交流。在此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强调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及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同时,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认识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此外,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关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作用,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历史素养。
5.总结: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全球联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
6.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7.拓展: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全球联系建立与世界格局演变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以下特点:首先,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初步接触过世界历史知识,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储备,但知识体系尚不完整,对全球联系建立与世界格局演变的过程了解不够深入。其次,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的阶段,对历史事件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但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可能较多关注具体历史事件,而对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关注不足。
1.导入: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全球联系的建立过程。
2.讲解:详细讲解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等历史事件,分析其对全球联系建立的影响。
3.分析:引导学生从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国际关系等方面分析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
4.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与地位。
c.期末考核:设置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对全球联系建立与世界格局演变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向学生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张地图上的航线是如何形成的吗?这些航线又将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系在了一起?”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全球联系的建立过程。
2.分析殖民扩张的影响。阐述欧洲国家在非洲、亚洲和美洲的殖民扩张,对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殖民主义给世界带来的深层次变革。
3.探讨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详细介绍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带来的技术、经济、政治变革,分析这些变革如何推动世界格局从多极化向两极化转变。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3.设计问题链和案例教学,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精神。
2.通过学习全球联系的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使学生认识到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合作共赢的重要性,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
3.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认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关键事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重要人物的作用。
2.难点:理解全球联系建立与世界格局演变背后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内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a.通过故事化讲述,生动描绘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等关键事件,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
b.运用历史地图、时间轴、图表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构建时空观念。
c.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全球联系建立与世界格局演变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2.针对难点内容,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a.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步揭示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b.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见解,通过同伴互助和教师引导,共同探讨和理解难点知识。
接着,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及古代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为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做好铺垫。然后,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探究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讲解新航路的开辟。介绍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欧洲国家为寻求财富和传教士的传播信仰,勇敢地探索新航路的过程。重点讲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等重要事件。
d.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世界格局演变的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e.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强调历史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4.教学评价:
a.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
b.作业完成:布置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