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教育专科起点本科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高等教育专科起点本科教学大纲
专业课(二)
目录
CT诊断学 (1)
MRI诊断学 (19)
X线诊断学 (22)
超声诊断学 (34)
放射治疗技术 (43)
介入放射学 (52)
影像检查技术学 (56)
医学影像设备学 (68)
口腔内科学 (78)
口腔正畸学 (101)
口腔外科学 (107)
口腔修复学 (116)
卫生管理运筹学 (124)
卫生法学 (134)
公共关系学 (144)
夜大学CT诊断专科起点本科教学大纲
参考学时:54理论:42学时实验:12学时
一、教学目的
根据高等医学院校成人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按少而精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教学使学生了
解各部位的CT检查方法、检查前注意事项和应用范围。
学会观察、分析CT表现的方法及诊断原则。
理解和掌握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CT表现、诊断价值、限度以及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与地位,并注意把
CT表现和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临床结合起来,奠定扎实的基础,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
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知识广、基础好、能力强、潜力大的应用型高级医学影像专业医师,为此
在教学中要高标准、严要求,结合CT教学特点,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努力改革教学方法,开展启发
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际工作能力,为进一步发展、提高创造条件。
二、教学组织与方法
教学组织
在教务处的统一组织下实施教学。
教学活动分为讲课、实验、自学和考试四个环节。
(二) 教学方法
1. 讲课教学中加强运用自然辨证法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要做到教书育人相结合,加强素质教育力的培养。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充分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与综合。
在教学工作中使
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针对影像学的特点,运用幻灯、多媒体使得教学生动有趣。
2.实验课与授课同时进行,要强调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各部位的CT检查方法,学会观察、分析
CT表现的方法及诊断原则,掌握常见疾病的CT表现、鉴别诊断,培养严格的科学作风和综合分析能
力。
教学组要保障90%的疾病有CT图片。
3. 自学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阅读参考书等方面的内容。
教员要注意对学员的指导,必要时
可组织讨论或答疑。
4. 考核实行百分制,基础理论占100分。
三、教学时数分配CT教学时数为60学时,实习与授课同时进行,具体教学内容及时数安排如下:
CT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供医学影像学专业用)
教学内容学时
第一章物理基础和仪器设备 2
第二章颅脑 14
第三章五官和颈 10
第四章胸部 10
第五章 腹部 20
第六章盆腔 5
第七章四肢 2
第八章脊柱 2
第一章物理基础和仪器设备
目的与要求
1.掌握CT工作原理。
2.熟悉CT的主要部件和功能。
3.掌握CT的特殊功能。
4.掌握CT图像的主要技术指标。
5.了解CT的进展和维护。
教学内容
1.CT工作原理:X线通过均匀物质后的强度关系;CT值的概念、定义、公式、单位;矩阵的概念;像素与体素的概念;原始数据、显示数据及重建的概念。
2.CT的主要部件和功能:扫描机架的组成;准直器的概念和探测器的类型;X线系统的组成;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操作台和显示器的功能;窗宽和窗位的定义以及实际应用;照相机和磁盘机的功能和分类。
3. CT的特殊功能:定位扫描、特殊重建、动态扫描、多平面重组、血管造影的概念。
4. CT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扫描时间、重建时间、周期时间的概念;评价CT图像的主要技术指标;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的概念;伪影的概念和常见产生原因。
5. CT机的维护和进展:CT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CT机的进展;单方向连续旋转扫描CT(常规CT)与螺旋式扫描CT(螺旋CT)结构异同与各自的优缺点;螺距的概念;超速CT的概念。
思考题
1.X线通过均匀物质后的强度关系。
2.CT值的概念和定义公式、单位。
3.CT工作原理。
4.窗宽和窗位的定义以及实际应用。
5.CT的特殊功能。
6.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的概念。
7.螺旋CT的概念及其与普通CT的异同。
第二章颅脑
一、颅脑CT扫描技术和检查方法
目的要求
1.熟悉颅脑CT的扫描技术。
2.掌握颅脑疾患的基本CT征象。
教学内容
1.常规颅脑扫描、后颅窝扫描、眼眶扫描基线的选择;常规颅脑扫描摆位的选择及注意事项;层厚和层距的定义及其关系。
2.平扫的适应症;造影剂增强扫描的适应症;脑池造影CT扫描方法及适应症;脑室造影CT扫描的适应症;动态CT扫描的适应症。
3.颅脑疾病的直接征象;颅脑疾病的间接征象;颅脑疾病的定位征象:脑外征象、脑内征象、幕上幕下联合受侵的征象;颅脑疾病的定性征象;颅脑疾病的其他征象。
思考题
1.颅脑扫描摆位的选择。
2.层厚和层距及其关系。
3.颅脑CT检查方法的选择。
4.颅脑疾病的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定位征象、定性征象。
二、颅脑的正常解剖结构和横断面断层的CT表现
目的要求
1.熟悉颅骨和脑膜的解剖。
2.熟悉大脑半球、间脑、小脑、脑干、脑室系统的解剖及脑的血供。
3. 掌握正常颅脑横断面断层的CT表现。
教学内容
1. 颅骨的组成;颅底诸孔裂及其内容物;硬脑膜和脑沟的结构。
2. 大脑半球的脑叶及其毗邻关系;两侧大脑半球的连接结构;基底节的定义和内容;间脑、小脑、脑干的结构;脑室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位与脑叶的对应关系;脑供血的主要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支配区。
3. 正常颅脑各横断面断层的CT表现。
思考题
1.颅底诸孔裂及其内容物。
2. 基底节的定义和内容。
3.脑室各部位与脑叶的对应关系。
4.鞍上池的毗邻关系。
5. 基底节的毗邻关系。
三、先天性颅脑发育不全
目的要求
1.了解脑的正常发育。
2.了解脑先天畸形分类。
3.掌握常见脑器官发育畸形类疾病的CT表现。
4.掌握常见脑组织发育畸形类疾病的CT表现。
教学内容
1.脑胚胎正常发育六阶段概述;各年龄段的髓鞘形成区;:器官形成障碍、组织发生障碍、细胞发生障碍分类。
2.颅裂畸形的病理及CT表现;胼胝体发育不良的病理及CT表现;Chiari畸形的病理及CT表现及分类;Dandy-Walker综合征的病理及CT表现;神经元移行异常的病理及CT表现;先天性脑穿通畸形的病理及CT表现。
3.颅面血管瘤病的临床特征、病理及CT表现;结节性硬化的临床特征、病理及CT表现;神经纤维瘤病的分型及CT表现。
思考题
1.胼胝体发育不良的CT表现。
2.Dandy-Walker综合征的CT表现。
3.颅面血管瘤病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
4.神经纤维瘤病的分型。
四、颅脑损伤
目的要求
1.掌握颅骨骨折的CT表现。
2.掌握脑外血肿CT表现。
3.掌握外伤性原发颅脑损伤的CT表现。
4.了解脑疝、脑积水的CT表现。
教学内容
1. 常规CT颅脑损伤检查注意事项;颅骨各部位颅骨骨折的CT征象。
2. 硬膜外血肿的特点及CT表现;硬膜下血肿的分类、特点及CT表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点及CT表现。
3.脑挫伤的病理表现、分类及CT表现;脑白质剪切伤的定义、好发部位、CT表现;脑肿胀和脑水肿的CT表现;脑疝、脑积水的CT表现。
思考题
1.颅底骨折的直接和间接征象。
2.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的特点及CT表现。
3.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特征。
4.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点。
5.脑白质剪切伤的定义和好发部位。
五、血管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脑缺血性疾病的CT表现。
2.掌握脑出血性疾病的CT表现。
3.掌握常见的脑血管病变的CT表现。
学习内容
1. 脑梗塞和脑栓塞的病理基础和CT表现;皮层下动脉硬化行脑病的CT表现;腔隙性脑梗塞的定义及好发部位;烟雾病病理基础及CT表现。
2. 脑出血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基底节血肿的分型及CT表现;脑干出血、小脑出血、脑叶出血的好发部位和CT表现。
3. 动脉瘤病理及CT表现;动脉瘤破裂与颅内出血部位的关系;不同类型动脉瘤的CT表现;脑动脉静脉畸形的好发部位、病理及CT表现;静脉血管畸形的病理和CT表现;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基础和CT表现。
思考题
1.脑梗塞CT表现的病理基础。
2.腔隙性脑梗塞的定义。
3.基底节血肿的分型及CT表现。
4.动脉瘤破裂与颅内出血部位的关系。
六、颅内肿瘤
目的要求
1.掌握颅内肿瘤的CT诊断原则。
2.掌握常见幕上肿瘤的CT表现。
3.掌握常见幕下肿瘤的CT表现。
4.掌握鞍区及颅底肿瘤的CT诊断。
5.熟悉颅内肿瘤的CT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
1. 颅脑肿瘤的CT定位诊断:脑内、外病变的CT鉴别特征;脑室内、外病变的CT鉴别特征;颅内肿瘤好发部位、好发年龄及性别的关系;颅脑肿瘤的直接征象、间接征象。
2. 星形细胞瘤的好发部位、好发年龄、病理基础和CT表现特征;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发病年龄、病理和CT表现;少枝胶质细胞瘤的好发部位、病理和CT表现;胶质母细胞瘤的好发部位、好发年龄、病理和CT表现;室管膜瘤的好发部位、病理、CT表现及主要鉴别诊断;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病理、CT表现、CT诊断要点。
3. 脑膜瘤的好发部位、病理基础及CT表现;恶性淋巴瘤的好发部位、病理基础、CT表现;松果体瘤的病理和CT表现;生殖细胞瘤的病理、CT表现及鉴别诊断;转移瘤好发部位、病理基础、CT表现、鉴别诊断。
4. 表皮样囊肿好发部位、病理基础、CT表现、诊断要点;蛛网膜囊肿好发部位、病理基础、CT 表现。
5. 髓母细胞瘤的好发部位、病理基础、CT表现、鉴别诊断;血管网状细胞瘤好发部位、病理基础、CT表现、鉴别诊断;听神经瘤的发病部位、病理基础、CT表现、鉴别诊断;三叉神经鞘瘤发病部位、病理基础、CT表现。
6. 垂体腺瘤的定义、好发部位、病理基础、CT表现、鉴别诊断;颅咽管瘤好发部位、病理基础、
CT表现;脊索瘤好发部位、病理基础、CT表现。
7. 桥脑小脑脚区好发肿瘤的鉴别诊断;松果体区好发肿瘤的鉴别诊断;鞍区好发肿瘤的鉴别诊断。
思考题
1.脑内、外肿瘤的CT鉴别特征;脑室内、外病变的CT鉴别特征。
2.颅内肿瘤的CT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
3.星形细胞瘤的CT表现。
4.少枝胶质细胞瘤的CT特征。
5.脑膜瘤的好发部位、CT表现及病理基础。
6.转移瘤的好发部位及CT表现。
七、感染性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脑化脓性细菌感染的CT表现。
2.掌握常见的脑非化脓性细菌感染的CT表现。
3.了解常见的脑病毒感染的CT表现。
4.掌握常见的脑寄生虫感染的CT表现。
教学内容
1.脑脓肿的病原微生物种类、感染途径、病理基础、临床表现、CT表现及鉴别诊断。
2. 脑结核的病理基础、临床表现、CT表现。
3.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分型、病理基础、临床表现、CT表现。
4. 脑囊虫病定义、流行病学、病理、临床表现、CT分型及表现。
思考题
1.脑脓肿的病理分期和CT表现。
2.结核性脑膜炎的CT表现。
3.脑囊虫病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
八、髓鞘形成异常及脱髓鞘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髓鞘形成异常疾病的CT表现。
2.掌握常见脱髓鞘疾病的CT表现。
教学内容
1. 髓鞘形成异常定义、病因;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CT表现、病变受累的次序。
2. 脱髓鞘疾病定义、病因、病理基础;多发性硬化定义、病理、临床表现、CT表现。
思考题
1.髓鞘形成异常的概念。
2.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CT表现。
3.多发性硬化的CT表现。
第三章五官和颈
一、眼眶疾病的CT诊断
目的要求
1.熟悉眼眶的CT检查方法和眼眶的正常解剖。
2.掌握眼眶内炎症性疾病的分型、CT表现和鉴别诊断。
3.掌握甲状腺性眼球突出(Grave’s disease)的CT特征。
4.掌握眼眶常见血管性疾病的CT表现和鉴别诊断。
5.了解眼球钙化的常见病因。
6.了解视网膜脱离和脉络膜脱离的CT表现和鉴别诊断。
7.掌握常见眼球肿瘤的CT表现和鉴别诊断。
8.掌握视神经脑膜瘤与视神经胶质瘤的鉴别要点。
教学内容
1. 眼眶检查基线、层厚、层距的选择;扫描范围和扫描方式、体位的选择。
2. 眼的正常解剖:眶顶、眶底、眼眶外壁的解剖;眼眶内壁的解剖和特点;神经管的结构和内容;眶上裂和眶下裂的结构和内容;眼眶的骨膜和眶隔结构和功能;眼球壁的结构、CT表现;眼球壁后部三个潜在间隙的位置;视神经解剖;眼外肌的解剖;眼上动脉和眼上静脉的解剖。
3. 眼眶感染的原因、临床表现、分类、 CT表现;眼眶炎性假瘤的病理、临床表现、分型及CT 表现。
4.甲状腺性眼球突出的病理、实验室检查、CT表现。
5. 眶内骨折的发生机制、CT表现;眼球和视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和CT表现;眼球异物的CT表现和CT定位。
6. 血管瘤的定义和分类;毛细血管瘤好发年龄、好发部位、病理改变、CT表现;海绵状血管瘤好发年龄、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病理改变、CT表现、鉴别诊断;淋巴瘤好发年龄、好发部位、病理基础、CT表现;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定义、发生机制、病因、临床表现、CT表现。
7. 眼球钙化的常见原因;视乳头玻璃样小体、脉络膜骨瘤、眼球痨的病理及CT表现;视网膜脱离和脉络膜脱离的CT表现和鉴别诊断。
8. 眼黑色素瘤好发部位、临床表现、CT表现、鉴别诊断;脉络膜血管瘤病理、CT表现;眼球内转移瘤的CT表现特点、鉴别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病理基础、转移途径、CT 表现、鉴别诊断;永存性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病因、病理、CT表现;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病因、CT表现。
9. 视神经胶质瘤病理基础、病理分型、临床表现、CT表现;视神经脑膜瘤病理基础、病理分型、临床表现、CT表现;视神经胶质瘤和视神经脑膜瘤的鉴别诊断要点。
思考题
1. 炎性假瘤的分型及CT特征。
2. 甲状腺性眼球突出的CT特征。
3. 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
4.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CT表现。
5.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表现。
6. 视神经脑膜瘤与视神经胶质瘤的鉴别要点。
二、耳-颞骨
目的要求
1.熟悉颞骨扫描定位常用技术和颞骨的正常CT解剖。
2.掌握常见的耳先天畸形的CT表现。
3.掌握常见耳部肿瘤的CT表现。
4.掌握颞骨骨折的分类和CT表现
5.掌握常见耳部炎症性疾病的CT表现。
教学内容
1. 颞骨的轴位扫描体位、基线、扫描范围、层厚、层距、扫描条件、窗技术的选择;冠状位扫描体位、基线、扫描范围、层厚、层距、扫描条件、窗技术的选择。
2. 颞骨的组成骨;外耳道的解剖、中耳的解剖、耳咽管的解剖、上骨室的CT解剖及比邻关系;听骨链的组成、解剖结构;内耳的组成、耳蜗、前庭系统、三个半规管的CT解剖;面神经的分段及走行;颈静脉窝的解剖。
3. 外耳和中耳的先天畸形的发生机制、CT表现;内耳畸形的的发病机制、CT表现。
4. 颞骨骨折的分类;纵行骨折的临床表现、CT表现;横行骨折的临床表现、CT表现。
5. 中耳血管球瘤的分型、临床表现、CT表现、鉴别诊断;中耳胆脂瘤病理、CT表现。
思考题
1.外耳和中耳的先天畸形的CT表现。
2.面神经的分段及走行。
3.颞骨骨折的分类和CT表现。
4.中耳血管球瘤的临床和CT表现。
5.掌握胆脂瘤的CT表现。
三、鼻和副鼻窦
目的要求
1.熟悉鼻和副鼻窦的检查方法和鼻腔、副鼻窦、颞下窝、翼腭窝的正常解剖和比邻关系。
2.掌握副鼻窦癌的CT表现及累及途径。
3.掌握副鼻窦常见良性肿瘤的CT表现。
4.掌握副鼻窦感染性疾病的CT表现。
5.掌握副鼻窦外伤的CT检查方法及冠状位和轴位扫描常显示的骨折部位。
教学内容
1. 轴位和冠状位的检查方法;鼻腔的解剖;鼻腔内侧壁的结构,鼻腔外侧壁的结构;筛泡的定义;钩突的定义;半月裂孔的形成及大小;筛漏斗的定义。
2. 额窦的窦壁的组成结构;上颌窦窦壁的组成结构;颞下窝的解剖关系;翼腭窝的解剖关系。
3. 上颌窦癌的临床表现、CT表现、蔓延方向及范围;筛窦癌CT表现、蔓延方向及范围;蝶窦癌的CT表现、蔓延方向及范围。
4. 血管纤维瘤病理基础、临床表现、CT表现及蔓延方向及范围;内翻乳头状瘤的病理基础、临床表现、CT表现;造釉细胞瘤的病理基础、CT表现;骨瘤好发部位、CT表现。
5. 鼻窦炎的CT表现;鼻窦黏液囊肿的发病机制、好发部位、CT表现;粘膜下囊肿发病机制、好发部位、CT表现;息肉病理基础和CT表现。
6. 副鼻窦外伤的CT检查方法和冠状位和轴位扫描常显示的骨折部位。
思考题
1.颞下窝和翼腭窝的解剖关系。
2.上颌窦癌的CT表现及累及途径。
3.血管纤维瘤的CT特征。
4.造釉细胞瘤的CT表现。
5.粘液囊肿的好发部位与CT表现。
6.副鼻窦外伤的CT检查方法和冠状、轴位常显示的骨折部位。
四、鼻咽和咽旁间隙
目的要求
1.熟悉鼻咽和咽旁间隙的正常解剖。
2.掌握鼻咽腔的轴位解剖关系。
3.掌握鼻咽癌的CT表现及蔓延途径。
教学内容
1. 鼻咽部和口咽部的扫描范围、体位、扫描条件的选择;鼻咽腔的正常解剖;咽肌环的概念;鼻咽腔的轴位CT图象的形态及解剖关系;咀嚼肌的解剖;咽旁间隙的解剖及横断面和冠状面的CT形态;咽后间隙的解剖。
2. 鼻咽部恶性肿瘤的的病理类型,鼻咽癌的临床症状、CT表现及蔓延途径;鼻咽癌与脊索瘤的鉴别诊断;鼻咽癌与广泛累计的上颌窦癌鉴别诊断。
3. 茎突前咽旁间隙内的原发肿瘤的CT表现;茎突后咽旁间隙内的原发肿瘤的CT表现;颈静脉球瘤的起源、CT表现。
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的起源、CT表现;颈动脉瘤的CT表现。
4. 颞下窝肿瘤CT表现及蔓延途径。
思考题
1. 鼻咽腔的CT轴位解剖关系。
2. 鼻咽癌的CT表现及蔓延途径。
3. 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的CT表现。
五、涎腺肿瘤
目的要求
1.了解腮腺和颌下腺的解剖。
2.掌握常见腮腺良性肿瘤的CT表现。
3.掌握常见涎腺恶性肿瘤的CT表现。
4.熟悉常见涎腺病变的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
1. 腮腺的解剖;颌下腺的解剖。
2. 腮腺肿瘤的病理和临床表现及预后;腮腺混合瘤的病理基础、临床表现、CT表现;腮腺囊腺淋巴瘤病理基础、临床表现、CT表现;脂肪瘤的CT表现。
3. 腮腺恶性肿瘤常见的CT表现、CT检查限度;粘液表皮样癌CT表现;腺癌、鳞癌、未分化癌的CT表现;淋巴瘤的CT表现;腮腺深叶肿瘤的临床表现、CT表现和鉴别诊断。
4. 腮腺肿瘤与炎性肿块及脓肿的鉴别。
思考题
1.腮腺的解剖关系。
2.腮腺混合瘤的CT表现。
3.腮腺恶性肿瘤的常见CT表现。
4.腮腺肿瘤与炎性肿块及脓肿的鉴别。
六、喉
目的要求
1.熟悉喉部的检查技术和喉部的正常解剖。
2.掌握颈部和喉部各层面正常CT解剖。
3.掌握喉癌的好发部位和CT表现。
4.了解喉的非肿瘤性病变的CT表现。
教学内容
1.喉部的常规扫描体位、扫描范围、扫描条件的选择、功能性扫描方法。
2. 喉部的正常解剖:喉的分部;声门上区的解剖;声门区的解剖;声门上区的解剖;舌骨的解剖;会厌软骨的解剖;杓会厌皱襞和梨状窝的解剖;会厌前间隙的解剖;甲状软骨的解剖;环状软骨的解剖;杓状软骨的解剖;声带的解剖特点;喉旁间隙的解剖;喉前庭的解剖。
3. 颈部和喉部各层面正常CT解剖:舌骨层面的正常CT解剖,甲状软骨层面的正常CT解剖,甲状软骨体层面的正常CT解剖,环状软骨层面的正常CT解剖,甲状腺体部的正常CT解剖,甲状腺下水平的正常CT解剖。
4. 喉癌的好发部位;声门区喉癌CT表现和蔓延扩散途径;声门上区喉癌的特点和CT表现;声门下区喉癌的特点和CT表现;经声门癌的特点和CT表现;梨状窝癌的特点和CT表现。
5.喉息肉的特点和CT表现;喉囊肿的特点和CT表现。
思考题
1. 声门及上、下区的解剖关系。
2.喉癌的好发部位和CT表现。
七、颈部
目的要求
1. 熟悉颈部结构的正常解剖。
2. 了解颈深淋巴结的分组。
3.掌握颈部常见肿瘤的CT表现。
教学内容
1.颈部的常规检查技术;四个分区内的解剖结构;头颈部的主要淋巴链的组成;颈深淋巴结的分组;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解剖。
2.弥漫性甲状腺肿的CT表现;甲状腺腺瘤的CT表现;甲状腺癌的病理、临床表现、CT表现及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作用;颈动脉体瘤临床表现和CT表现;神经鞘瘤或神经纤维瘤的临床表现和CT 表现。
思考题
1. 颈深淋巴结的分组。
2. 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作用。
3. 神经鞘瘤或神经纤维瘤的CT表现。
第四章胸部
一、胸部CT检查技术
目的要求
1.熟悉常规的CT扫描技术。
2.熟悉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
教学内容
1.CT胸部扫描的优越性;胸部CT扫描的适应症;胸部常规层厚、层距、扫描范围、扫描体位、重建算法的选择。
2.造影剂增强扫描的适应症。
3.肺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的优点及适应症;肺HRCT的基本条件;局灶性肺病变的HRCT扫描程序;弥漫性肺疾病的HRCT扫描程序;支气管扩张的HRCT扫描程序。
思考题
1.胸部CT检查的适应症。
2.胸部增强扫描的适应症。
3.HRCT的基本条件和适应范围。
二、胸部CT正常解剖
目的要求
1.熟悉正常气道CT横断面解剖。
2.掌握纵隔结构的横断面CT解剖。
3.熟悉肺门结构CT横断面解剖。
4.掌握胸内淋巴结分组。
教学内容
1.正常气管、主支气管、段支气管的横断面CT解剖。
2.八个血管层面的CT解剖;六个血管层面的CT解剖;五个血管层面的CT解剖;动脉弓层面显示的CT解剖;动脉弓下方层面显示的CT解剖;主肺动脉窗层面显示的CT解剖;左肺动脉水平的CT 解剖;右肺动脉水平的CT解剖;后纵隔的的解剖。
血管前间隙的解剖、主肺动脉窗的解剖、气管前间隙的解剖。
3.右肺门:右尖段支气管水平的CT解剖、右主支气管水平的CT解剖、右中间段支气管水平的
CT解剖、右中叶支气管水平的CT解剖、右基底段支气管水平的CT解剖;左肺门: 左尖段支气管水平的CT解剖、左肺动脉水平的CT解剖、左上叶支气管水平的CT解剖、左下叶支气管水平的CT解剖、左基底段支气管水平的CT解剖。
4.胸内淋巴结分组:壁侧前组淋巴结、壁侧中组淋巴结、壁侧后组淋巴结的解剖;脏侧前组淋巴结、脏侧中组(气管组、气管支气管组、肺门组、主动脉肺动脉组、支气管隆突下组)淋巴结、脏侧后组淋巴结的解剖。
思考题
1.“八个”、“六个”和“五个”血管层面的CT解剖。
2.正常主肺动脉和左右肺动脉的大小以及升、降主动脉的比例。
3.胸腺的正常CT表现。
4.心包上隐窝结构与气管前淋巴结的鉴别要点。
5.胸内淋巴结分组。
三、纵隔异常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的大血管先天异常的CT表现。
2.掌握常见的大血管病变的CT表现。
3.掌握常见的肺血管病变的CT表现。
4.掌握支气管扩张的CT表现。
5.掌握常见纵隔肿瘤的CT表现。
教学内容
1.左侧上腔静脉的临床表现、CT表现和鉴别诊断。
2.主动脉瘤的定义、病因、病理、临床表现、CT表现及鉴别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特点、病理、临床表现、CT表现、CT对其诊断作用及鉴别诊断;上腔静脉综合症的定义、病因、病理、临床表现、CT表现及最佳的CT扫描方法。
3.肺梗塞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CT表现;支气管肺隔离症的CT表现。
4.支气管扩张的定义、临床表现、CT表现。
5.胸腺瘤的病理及分类、非侵袭性胸腺瘤的CT表现;侵袭性胸腺瘤的CT表现及分期;皮样囊肿和畸胎瘤的病理、CT表现;支气管囊肿的病理、CT表现;胸部淋巴瘤的病理及CT表现;神经源性肿瘤的病理分类、CT表现。
思考题
1.夹层动脉瘤的CT特征。
2.肺隔离症的CT表现。
3.支气管扩张的CT表现。
4.侵袭性胸腺瘤的CT表现及分期。
5.畸胎瘤的CT表现。
6.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
四、肺部病变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肺感染性疾病的CT表现。
2.掌握肺癌的病理及相应CT表现。
3.掌握常见肺良性肿瘤的CT表现。
4.掌握肺转移瘤的转移途径及相应CT表现。
5.熟悉肺气肿分型及CT表现。
6.掌握肺特发性间质纤维化的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