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第4课时《统计与概率》示范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5页“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会用平均数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使学生能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会根据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教学准备
课前绘制的知识网络结构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师: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这一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
学生会说到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画法、根据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等等。
追问: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你绘制的知识网络图?
学生展示并汇报所绘制的知识网络图。
教师引导学生补充完善知识网络图。
(二)重点复习,沟通联系
1.复习平均数
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师:先来看第1题,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预设:先分别算出男生队、女生队折星星个数的平均成绩,再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师:必须是比较平均数吗?不能比较总数吗?为什么?
预设1:因为两个队的人数不一样,所以比较总数不公平。
预设2: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平均数可以代表这个队折星星的总体水平,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好。
师:求平均数的方法有哪些?你用了哪种方法?
预设1:求平均数可以用移多补少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预设2:
男生队平均每人折星星的个数:
(16+20+25+17)÷4
=78÷4
=19.5(个)
女生队平均每人折星星的个数:
(20+17+19+19+20)÷5
=90÷5
=19(个)
师:平均数可以是小数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因为是平均分得到的数,剩的2个要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多了
0.5个,平均数可以是小数。
师:哪个队的成绩好,怎样比较?
预设:19.5>19,所以男生队的成绩好。
师:通过刚刚的计算,我们知道“19.5”是男生队4位同学折星星个数的平均数,那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数的?
预设1:平均数并不是每位同学折星星个数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位同学折星星个数的总数平均分成4份得到的数,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预设2:平均数描述的是这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代表。
课件出示:
师:你能借助刚刚回顾的知识判断一下小亮说得对不对吗?
预设:不对,平均水深1.1 m,并不表示河中所有地方水深都是1.1 m,有些地方可能不足1.1 m,有的地方可能远远超过1.1 m。
所以下去游泳可能有危险,没有危险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师:再来看第2题,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我计算了这位同学五次跳远成绩的平均成绩。
(170+168+171+167+169)÷5
=845÷5
=169(cm)
师: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
预设:不同意,因为在跳远比赛成绩的确定中,比赛名次一般以所跳有效成绩中最佳成绩来确定,所以这位同学的成绩应该是171 cm。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明确:平均成绩只能反映一个人的总体水平,但比赛还有偶然性。
2.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出示【学习任务二】。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完成情况。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明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步骤。
师:你是这样画的吗?如果有问题,改正一下吧!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画完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个问题。
第一个,男生喜欢什么玩具的人数最多?女生呢?
预设:男生喜欢小汽车的人数最多,女生喜欢布娃娃的人数最多。
师:你是怎样确定的?
预设:先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上找到表示男生喜欢各种玩具的直条,再根据直条的长短判断喜欢什么玩具的人数最多。
用同样方法确定女生喜欢布娃娃的人数最多。
师:喜欢什么玩具的人数最多?
学生通过计算得出:喜欢拼图的人数最多。
师: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
预设1:喜欢跳棋的男生和女生人数接近。
预设2:喜欢拼图的男生比女生多4人。
预设3:……
师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晰地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
课件出示:
师: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它与我们刚刚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预设1:我们刚刚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横轴表示种类,纵轴表示数量,是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而这个统计图的纵轴表示种类,横轴表示人数,是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预设2: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在其他方面是相同的。
师:你能把这个统计图补充完整吗?
学生完成后,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绘制步骤,并课件演示正确的绘制方法。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1:复习了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预设2:掌握了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步骤。
预设3:……
四、课后任务
借助你制作的知识网络图,把与“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有关的知识讲给家人听一听。
板书设计
统计与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