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中断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部中断工作原理
外部中断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中断方式,在特定的条件下,外部设备向中断控制器发送中断请求信号,然后中断控制器将该请求信号转发给处理器,让处理器暂停当前的执行任务,转而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外部中断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外部设备发生中断事件:当外部设备(例如键盘、鼠标、打印机等)发生某种事件或完成某个任务时,会发送中断请求信号给中断控制器。

2. 中断请求信号传递:中断控制器接收到中断请求信号后,会将该信号的具体信息传递给处理器,通过中断引脚或总线来进行传输。

3. 处理器响应中断信号:当处理器接收到中断请求信号后,会暂停当前的执行任务,保存当前的执行现场(例如寄存器状态、指令指针等),并跳转到中断向量表中特定位置的中断服务程序。

4. 中断服务程序执行:中断服务程序是指特定的处理器指令序列,用于处理特定的中断事件。

处理器会根据中断向量表中的中断号找到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5. 中断处理完成:当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毕后,处理器会恢复之前保存的执行现场,并继续执行被中断的任务,使得计算机
系统回到原来的工作状态。

总结起来,外部中断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外部设备的中断请求信号,中断控制器将其传递给处理器,处理器相应地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以处理特定的中断事件,最后再返回到被中断之前的任务执行。

这种方式能够使计算机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外部设备的变化,提高系统的并发性和实时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