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5-1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第一部分单选题(总题数:50,分数:50.00)
1.下列对于面神经麻痹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常急性起病,表现为口角歪斜、流涎、讲话漏风、吹口哨或发笑时尤为明显
∙B.体格检查时患者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
∙C.面神经麻痹不会出现味觉障碍、听觉过敏
∙D.面神经麻痹除了可出现听觉过敏和味觉障碍外,还可能出现耳郭和外耳道感觉迟钝、外耳道和鼓膜上出现疱疹
∙E.面神经麻痹患者通常在起病后1~2周内开始恢复,大约80%的病人在几周及1~2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2.患者复视,查体右眼向外侧视受限,双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病变部位在
∙A.右动眼神经
∙B.右滑车神经
∙C.右视神经
∙D.右外展神经
∙E.右三叉神经眼支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3.脑血栓形成患者出现运动性失语是病变损害了
∙A.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
∙B.优势半球中央前回下部
∙C.优势半球角回
∙D.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
∙E.颞上回后部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4.胸段节段性感觉分布错误的是
∙A.乳头平面为T4
∙B.剑突平面为T6
∙C.脐平面为T10
∙D.肋弓平面为T10
∙E.腹股沟为T12和L1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5.关于多发性硬化描述错误的是
∙A.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B.多在成年早期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神经功能障碍,多次缓解复发
∙C.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
∙D.免疫球蛋白是多发性硬化急性发作和复发的主要治疗药物,能改善轴索传导,促进血脑屏障的恢复,缩短急性期和复发期的病程,但不能防止复发
∙E.多发性硬化的起病年龄多在20~40岁,起病方式以亚急性起病多见,临床上多表现为空间和时间多发性,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6.癫痢发作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A.发作性
∙B.短暂性
∙C.重复性
∙D.刻板性
∙E.持续性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7.男性,23岁,4h内连续出现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5次,既往有癫痢病史10年,长期服用苯妥英钠治疗。
入院查体:浅昏迷,体温38℃,血压120/70mmHg,入院后又发作3次,最初的处置不合适的是
∙A.肌内注射苯妥英钠
∙B.血糖测定
∙C.建立静脉通道
∙D.静脉缓推地西泮(安定)
∙E.血清苯妥英钠水平测定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8.男性,80岁,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10余年,3d前出现口角偏左,右侧鼓腮不能,右侧鼻唇沟浅,双侧闭眼、皱眉正常,该患者病变部位位于
∙A.左侧皮质脑干束
∙B.右侧皮质脑干束
∙C.左侧皮质脊髓束
∙D.左侧面神经
∙E.右侧面神经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9.部分性癫痫发作和部分性继发全身性发作的首选药物是
∙A.卡马西平
∙B.丙戊酸钠
∙C.苯妥英钠
∙D.氯硝西泮
∙E.拉莫三嗪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10.支持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为
∙A.认知功能损害的不均匀性(斑块状损害)
∙B.存在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C.隐袭起病,持续进行性的智能衰退而无缓解,首发征象是记忆障碍,近记忆力受损为主∙D.病程波动,有多次脑卒中病史
∙E.人格相对完整,认知功能障碍呈阶梯样逐渐进展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11.Bruzinski征阳性表现为
∙A.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同时屈曲
∙B.从掌面弹拨中间三指指尖,各指屈曲
∙C.伸膝受限伴疼痛和屈曲痉挛
∙D.颈抵抗存在
∙E.下肢抬高不到30°,出现由上而下的反射性疼痛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12.女性,60岁,右侧肢体震颤,表情淡漠,行走不稳3个月。
体检:双侧上肢静止性震颤,右侧肢体出现铅管样肌强直,肌力、感觉和反射均正常,慌张步态,以下药物不能服用的是
∙A.美多巴
∙B.左旋多巴
∙C.溴隐亭
∙D.利舍平(利血平)
∙E.苯海索(安坦)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13.延髓背外侧综合征闭塞的动脉为
∙A.小脑后下动脉
∙B.基底动脉主干
∙C.小脑前下动脉
∙D.大脑后动脉
∙E.丘脑膝状体动脉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14.关于肝豆状核变性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亦称Wilson病,人群患病率为0.5~3/ 10万∙B.又称为慢性进行性舞蹈病,多发生于中年人,主要症状为舞蹈样动作与进行性认知障碍
∙C.双眼角膜色素环即K-F环是本病的重要体征,出现率为95%以上
∙D.儿童期发生的神经症状以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和肌张力不全性动作为主,成人期发病的神经症状多以肌强直、动作减少和慌张步态为主
∙E.头部CT显示双侧豆状核呈低密度,头部MRI显示双侧豆状核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化验显示血清铜蓝蛋白显著降低和尿铜排出量增高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15.关于帕金森病的3个主要体征,哪项是正确的
∙A.震颤,肌张力增高,慌张步态
∙B.震颤,面具脸,肌张力增高
∙C.运动减少,搓丸样动作,肌张力增高
∙D.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
∙E.震颤,面具脸,运动减少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16.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特征为
∙A.以肌无力、肌强直和肌萎缩为特点
∙B.轻度活动后即表现为极度疲乏无力,休息后好转
∙C.缓慢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肉无力和萎缩,无感觉障碍
∙D.肌无力症状易波动,表现为晨轻暮重
∙E.发作性肌无力,可伴有肢体酸胀、针刺感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17.交叉性感觉障碍的病变水平位于
∙A.中脑上斤
∙B.中脑下丘
∙C.脑桥
∙D.延髓
∙E.颈髓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18.下列不是帕金森病典型表现的是
∙A.静止性震颤
∙B.齿轮样肌强直
∙C.Lhermitte征
∙D.写字过小征
∙E.慌张步态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19.Willis环的组成不包括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前交通动脉
∙E.后交通动脉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20.下列为Alzheimer病的病理改变,除了
∙A.老年斑
∙B.神经原纤维缠结
∙C.Pick小体
∙D.广泛的神经元缺失
∙E.海马锥体细胞的颗粒空泡变性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21.吉兰-巴雷综合征特征性表现为
∙A.四肢或双下肢痉挛性瘫痪
∙B.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C.急性起病,出现间歇性跛行和下肢远端发作性无力∙D.发病2周后脑脊液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E.出现四肢弛缓性瘫痪,晨轻暮重,病态疲劳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22.诊断脑出血的首选检查为
∙A.头部MRI
∙B.脑电图
∙C.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D.头部CT
∙E.DSA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23.女性,60岁,晨起家人发现其不能讲话,但似能听懂他人的讲话内容,能随命令做相应的动作,该病
人的语言障碍是
∙A.混合性失语
∙B.运动性失语
∙C.命名性失语
∙D.感觉性失语
∙E.瘪症性失语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24.女性,50岁,突发剧烈头痛、项枕部疼痛和喷射性呕吐5h,无发热,无高血压病史。
体检:血压160/100mmHg,神清,右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右上睑下垂,眼球向上、下、内活动受限,颈强直,Kernig征 (+)。
头CT示脑正中裂、大脑外侧裂和基底池呈高密度影。
该患者诊断首先考虑
∙A.脑实质出血
∙B.蛛网膜下腔出血
∙C.脑膜癌病
∙D.脑血栓形成
∙E.脑膜炎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25.颅内压增高是指颅内压超过
∙A.100mmH2O
∙B.150mmH2O
∙C.170mmH2O
∙D.200mmH2O
∙E.300mmH2O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26.脑梗死临床表现中,不应有的症状或体征
∙A.意识不清
∙B.肢体瘫痪
∙C.头痛
∙D.抽搐
∙E.脑膜刺激征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27.以下关于三叉神经痛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三叉神经痛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而不伴三叉神经功能破坏的症状
∙B.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为骤然发生的剧烈疼痛,但严格限于三叉神经感觉支配区内
∙C.三叉神经痛病人面部摸个区域可能特别敏感,易触发疼痛,这些区域称之为“触发点”
∙D.三叉神经痛治疗首选神经阻滞疗法或手术治疗,无效时可选用药物治疗
∙E.卡马西平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28.下列表现符合上运动神经元瘫痪,除了
∙A.瘫痪以整个肢体为主
∙B.肌张力降低,呈弛缓性瘫痪
∙C.腱反射增强
∙D.有病理反射
∙E.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29.痉挛性偏瘫步态见于
∙A.两侧大脑半球病变
∙B.一侧锥体束病变
∙C.小脑、前庭和深感觉传导路病变
∙D.帕金森病
∙E.肌营养不良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30.闭锁综合征损伤部位位于
∙A.脑桥基底部
∙B.中脑
∙C.小脑
∙D.脑桥被盖部
∙E.红核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31.高血压病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
∙A.脑室出血
∙B.基底节区出血
∙C.脑叶出血
∙D.脑桥出血
∙E.小脑出血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32.尺神经麻痹的典型特征为
∙A.爪形手
∙B.腕下垂
∙C.猿手
∙D.马蹄内翻足
∙E.肩部及上肢不同程度的疼痛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33.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病变主要累及
∙A.脊髓后索、侧索和周围神经
∙B.横贯性脊髓损伤
∙C.脊髓前角
∙D.脊膜脊神经根
∙E.脊髓中央管周围及灰质前联合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34.关于重症肌无力描述错误的是
∙A.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该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该病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
∙C.临床特征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极易疲劳,通常在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
∙D.重复神经电刺激典型改变为低频刺激和高频刺激均使动作电位降低
∙E.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自身免疫反应,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重症肌无力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35.下列对于脑叶出血描述错误的是
∙A.常见原因有脑动静脉畸形、血液病、高血压、 moyamoya病等
∙B.血肿常局限于一个脑叶内,也可同时累及相邻的两个脑叶
∙C.与脑深部出血相比,一般血肿体积较大
∙D.临床可表现为头痛、呕吐等,癫癎发作比其他部位出血常见,而昏迷较少见
∙E.占脑出血的50%~60%,主要是豆纹动脉尤其是其外侧支破裂引起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36.女性,16岁,感冒后出现眼睑下垂9d,无震颠、多汗等表现。
检查:血压正常,双瞳孔等大正圆,光反射存在。
右眼外展、内收中度障碍,向上、下视也有轻度障碍,左眼只有轻度内收障碍。
眼轮匝肌、咬肌、口轮匝肌有轻度肌力减退。
四肢肌力正常,无感觉异常和反射障碍,无肌萎缩。
甲状腺轻度肿大,经做某一试验,神经症状得以一过性完全消失,该病的诊断首先考虑
∙A.眼咽型肌营养不良症
∙B.皮肌炎
∙C.重症肌无力
∙D.多发性肌炎
∙E.Fisher综合征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37.下列各项为大脑额叶病变可能出现的症状,但除外
∙A.视野缺损
∙B.运动性失语
∙C.精神症状
∙D.强握反射
∙E.癫癎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38.男性,17岁,出现四肢无力3d,吞咽困难、发音障碍2d,无排尿障碍。
既往:发病前10d有腹泻病史。
查体:四肢呈弛缓性瘫痪,腱反射消失,无感觉障碍。
发病后次日腰穿示脑脊液压力、常规和生化检查均正常范围内,肌酶正常。
该患者诊断考虑为
∙A.急性脊髓炎
∙B.多发性肌炎
∙C.周期性麻痹
∙D.吉兰-巴雷综合征
∙E.脊髓灰质炎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39.脊髓颈膨大横贯性损害引起
∙A.四肢中枢性瘫痪
∙B.双上肢周围性瘫痪,双下肢中枢性瘫痪
∙C.截瘫
∙D.单瘫
∙E.偏瘫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40.下列对于感觉障碍描述错误的是
∙A.多发性神经病感觉障碍为末梢型
∙B.腰椎间盘脱出表现为后根型感觉障碍,常伴剧烈疼痛
∙C.脊髓前联合病变时,受损部位呈双侧对称性节段性感觉分离
∙D.延髓外侧和脑桥下部一侧病变出现交叉性感觉障碍
∙E.脊髓后角损害时表现为病变侧触觉和深感觉障碍,而痛温觉保存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41.有关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变部位,下列何者是不正确的
∙A.脑血栓形成最易发生在大脑中动脉
∙B.脑栓塞以大脑中动脉阻塞最常见
∙C.脑出血的血管最多在豆纹动脉
∙D.脑桥出血多由基底动脉的旁正中动脉破裂所致
∙E.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大脑凸面畸形血管破裂最多见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42.男性,28岁,出现右侧流涎、讲话漏风症状 1d,伴有听觉过敏,外耳道可见疱疹。
查体:右侧额纹及鼻唇沟浅,眼裂扩大,Bell征(+),四肢肌力正常。
对于该患者的处置不合适的是
∙A.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B.可予阿昔洛韦口服
∙C.大量B族维生素治疗
∙D.早期积极手术治疗
∙E.红外线照射理疗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43.关于头痛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搏动性疼痛为紧张性头痛的特征
∙B.尖锐针刺样的持续数秒至数十秒的电击样痛是神经痛的特征
∙C.弥漫性无固定的胀痛或钝痛为血管性头痛的特征
∙D.头重感、戴帽感和头勒紧感等持续性疼痛为脑肿瘤等颅内占位性病变伴有的头痛的特征∙E.功能性头痛具有低头愤怒和咳嗽使头痛加重的特点,为牵引性头痛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44.腰穿的禁忌证是
∙A.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病变的诊断
∙B.颅内压升高伴有明显的视盘水肿者和怀疑后颅窝肿瘤者
∙C.临床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头CT尚不能证实时
∙D.脊髓病变和多发性神经根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E.脊髓造影和鞘内药物治疗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45.Gerstmann综合征病变位于
∙A.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
∙B.优势半球中央后回下部
∙C.优势半球顶叶角回
∙D.优势半球颞下回后部
∙E.颞叶广泛病变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46.关于神经影像学检查,下列哪项表达不正确
∙A.头颅和脊柱X线平片敏感性差,已逐渐被淘汰
∙B.DSA检查可发现头部动脉瘤和血管畸形
∙C.MRI对任何疾病的诊断优于CT
∙D.脊髓血管造影可诊断脊髓血管畸形和动静脉瘘
∙E.脊髓造影的主要适应证为脊髓压迫症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47.患者出现双眼颞侧偏盲,病变位于
∙A.视神经
∙B.视交叉正中部
∙C.同侧视束
∙D.视辐射
∙E.枕叶皮质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48.男性,65岁,视物成双、口角歪斜伴双下肢活动不灵5h来急诊。
体检:体温、血压正常。
双眼向上、下运动无受限,双瞳孔等大,双侧面瘫,伸舌不能,双上肢肌力2级,双下肢0~1级,感觉障碍不明显,无颈强直,外院头CT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应考虑
∙A.Weber综合征
∙B.Gerstmann综合征
∙C.闭锁综合征
∙D.Millard-Gubler综合征
∙E.Wallenberg综合征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49.运动神经元病的分型不包括
∙A.肌萎缩侧索硬化
∙B.脊肌萎缩症
∙C.原发性侧索硬化
∙D.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E.进行性延髓麻痹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50.女性,65岁,有高血压病史5年,开窗熟睡,醒后出现口角向左偏斜,病后3d来诊。
查体:血压140/95mmHg,神清,双眼球各方向活动无受限,双瞳孔等大正圆,光反射灵敏,右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浅,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征(-)。
头部CT未见异常。
该患者最可能的是发生了
∙A.右侧面神经麻痹
∙B.左侧面神经麻痹
∙C.双侧面神经麻痹
∙D.右侧三叉神经痛
∙E.脑血栓形成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