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八上精品复习提纲2013.1.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2课时)
第一课时《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从共和国到大帝国》
共第 1 3 课时
授课时间:10 月10 日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阅读教师提供的补充阅读资料及课本提供的资料,描述出古代希腊、罗马文
明的特点。

2、能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与后世欧洲文化的联系中,感受古典文化的巨大成就和影响,
以及古代东西方社会的差异。

3、通过对雅典民主制度的学习讨论,能运用辩证的唯物史观正确认识雅典的政治制度。

教学重点:
古希腊著名城邦雅典和斯巴达。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正确认识雅典的民主制。

教具准备:
地图册、图片等。

教学方法:
学习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入:从今天的奥林匹克运动导入新课。

板书: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

二、新课教学:
(一)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
1、爱琴文明:
克里特岛(米诺斯王宫——“迷宫”)
迈锡尼城(“狮子城”)
希腊文明→爱琴文明
2、希腊:
(1)地理位置:古希腊包括希腊本土、爱琴海地区、小亚细亚西海岸三个部分。

(2)概况:公元前8世纪,希腊进入城邦时代,最著名的是雅典、斯巴达。

3、雅典:
(1)位置:濒临爱琴海,海上交通便利。

(2)概况:典型的工商业、奴隶制城市国家,民主制是雅典的政治特点。

(3)阅读:学生看书相关内容。

提问:什么是民主制?哪些值得借鉴?
归纳:充分发扬民主、陶片放逐法、权力制约问题等。

民主制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妇女、奴隶、外国人没有任何权利。

4、斯巴达:
(1)位置:希腊南部、伯罗奔尼撒半岛。

(2)概况:农业奴隶制城市国家,崇尚武力——整个斯巴达象一座大兵营。

5、公元前5世纪晚期以后,希腊逐渐衰弱。

提问:比较希腊、斯巴达的异同点。

活动: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从位置、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等)。

(二)从共和国到大帝国:
1、共和国建立:
(1)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700年),罗马兴起,经历了二百年的“王政时代”。

共和国的执政官权力很大,出行时有12名扈从跟随。

(2)概况:在古代社会,罗马人以崇尚武力的精神而著称。

2、帝制建立:
(1)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共和国的“元首”,独揽大权,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2)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3)提问:罗马成为地跨三洲的原因?
归纳:主要依靠军事征服,而军力强大、战士善于作战、战术高超是其战无不胜的重要保证。

3、罗马灭亡:
到3世纪,罗马分裂,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基本结束。

三、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古代欧洲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发展与兴衰,这些文明既有共性,又各有其鲜明特色,如希腊城邦与罗马共和国都走上了共和政治道路,限制贵族的特权,使公民有参政议政的权利;但希腊是众多纷立的城邦贯穿始终,而罗马则是由小邦发展为大国,再由大国扩张为帝国。

同时,通过学习,我们还初步地感受到了欧洲古典文明和亚非文明的差异。

至于它们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可以在下一节及以后的课中继续学习。

四、作业布置:
作业本、填图册。

板书设计:
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
一、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
1、爱琴文明:
克里特岛、迈锡尼城
希腊文明→爱琴文明
2、希腊:
(1)地理位置:
(2)概况:
3、雅典:
(1)位置:
(2)概况:
4、斯巴达:
(1)位置:
(2)概况:
二、从共和国到大帝国:
1、共和国建立:
(1)公元前8世纪
(2)概况:
2、帝制建立:
(1)公元前27年,屋大维
(2)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3、罗马灭亡:
(1)到3世纪,罗马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
(2)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基本结束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