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1同步检测:专题综合检测(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综合检测(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微生物营养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同一物质不可能既作碳源又作氮源
B.除水以外的无机物,仅可为微生物培养提供无机盐
C.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D.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详细分析: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H、O、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又是氮源,如牛肉膏,A项错误;CO2和N2是无机物,也是某些微生物的碳源和氮源,B项错误;有机碳源能提供能量,无机碳源不能提供能量,C项错误;自然界中一些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可以以无机氮源合成细胞物质,同时通过氧化外界无机物获得生长所需能量,叫做化能合成作用,D项正确。
答案:D
2.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
B.需将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
C.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D.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
详细分析:稀释涂布平板法,包括系列稀释和涂布平板两个过程,涂布平板之前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A 项正确;涂布平板时,需要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B项正确;只有稀释度足够大的菌液才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C项错误;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以防止杂菌污染,D项正确。
答案:C
3.[2019·四川高二期末]下列与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
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鉴别培养基中的CMC—Na能为纤维素分解菌提供碳源
B.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纤维素粉作为唯一碳源C.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筛选出来的目的菌不一定都能分解纤维素
D.实验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目的菌
详细分析:CMC—Na是天然纤维素经化学改性后得到的纤维素衍生物,是纤维素的羧甲基醚化物,能为纤维素分解菌提供碳源,A项正确;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不一定选择纤维素粉作为唯一碳源,可以选择那些富含纤维素的物质,如滤纸等,B 项错误;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筛选出来的目的菌不一定都能分解纤维素,可能还会生长一些能利用纤维素分解的产物——葡萄糖的微生物,C项正确;通过分析可知,实验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目的菌,D项正确。
答案:B
4.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调pH、倒平板
B.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要将土壤稀释液接种到含有纤维素的固体培养基
C.配置培养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时都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D.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用来鉴定尿素分解菌
详细分析: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A项错误;纤维素分解菌可以将纤维素分解,而其他微生物不能,因此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要将土壤稀释液接种到含有纤维素的固体培养基,B项正确;不同的微生物培养需要的pH是不同的,如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C项错误;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用来鉴定尿素分解菌,D项错误。
答案:B
5.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溶解
②等培养基冷却40 ℃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③待平板冷却凝固5~10分钟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④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⑤牛肉膏和蛋白胨都能提供碳源、氮源、磷酸盐、维生素
A.①④⑤B.②③④
C.①②③D.②④⑤
详细分析: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加入少量的水,加热,①正确;待培养基冷却至50 ℃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②错误;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 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③正确;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④错误;蛋白胨只能提供碳源、氮源、维生素,⑤错误。
答案:D
6.[2019·西宁市海湖中学高二月考]下列有关培养基配制原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异养微生物的培养基至少要有一种有机物
B.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
C.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
D.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氧、渗透压的影响
详细分析:对于异养微生物,其不能利用无机碳源,只能利用含碳有机物作为碳源,因此对异养微生物的培养必须含有有机物,A项正确;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有些微生物可以固定空气中的碳元素或者氮元素,因此不需要培养基中额外添加碳源或者氮源。
自养微生物一般不需要生长因子,有些异养微生物需要生长因子,因此生长因子不是共有的,B项错误;根据微生物种类及培养目的
不同,其培养基的配方一般不同,因此需要注意不同微生物所需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C项正确;微生物的生长不仅受营养因素如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的影响外,还受外界因素如pH、氧、渗透压等的影响,D项正确。
答案:B
7.[2019·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高二期中]下列有关土壤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的称取和土壤溶液的稀释都应该在火焰旁操作
B.用于培养的培养基均必须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
C.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某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将呈“J”型增长
D.平板划线法一般划五个区域,要先将菌液稀释成5个不同浓度梯度
详细分析:土壤的称取和土壤溶液的稀释都应该在火焰旁操作,防止杂菌污染,A项正确;不是所有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比如自养微生物不需要碳源、固氮微生物不需要氮源,B项错误;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某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将呈“S”型增长,不是“J”型增长,C项错误;稀释涂布平板法需要将菌液稀释,但是平板划线法一般不需要将菌液稀释,D 项错误。
答案:A
8.[2019·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高二期中]下列关于配制培养基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制作固体培养基必须加入琼脂
B.培养基溶化后,要先调节pH再灭菌
C.氮源主要是为微生物提供能量
D.牛肉膏主要为微生物提供氮元素
详细分析:作固体培养基时必须加入凝固剂,琼脂是常用的凝固剂,但不是唯一的凝固剂,A项错误;培养基溶化后,在灭菌之前要先调节pH,这样做既能使培养基pH均匀,又能避免培
养基被污染(和灭菌后调节pH相比),B项正确;氮源主要是作为微生物蛋白质和核酸的原料,C项错误;牛肉膏主要为微生物提供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D项错误。
答案:B
9.[2019·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二期末]关于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避免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
B.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C.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常使用灼烧灭菌法
D.试管、烧杯、培养基等可以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详细分析:为避免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A项错误;琼脂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它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B项正确;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法,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常使用灼烧灭菌法,C项正确;培养基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试管、烧杯等也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D项正确。
答案:A
10.[2019·天津一中高二期末]下列对不同微生物培养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菌培养时将pH调至酸性
B.霉菌培养时将pH调至中性或微酸性
C.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环境条件
D.培养乳酸杆菌时在培养基中不需要添加维生素
详细分析:细菌培养时将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A项错误;霉菌培养时将pH调至酸性,B项错误;氧气会抑制厌氧微生物生长,故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环境条件,C项正确;培养乳酸杆菌时在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维生素,D项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1.[2019·安徽毛坦厂中学高二期末]以稻草为原料,通过纤
维素分解菌的作用可生产葡萄糖以用于开发新型能源。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首先将稻草纤维素分解为________,最终生成葡萄糖。
(2)研究人员分离分解纤维素的细菌时,使用的选择性培养基的营养成分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对配制的培养基需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灭菌。
(3)分离纯化纤维素分解菌时,可采用平板划线法,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获得纯净的纤维素分解菌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为筛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一般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的试剂是________;经一段时间培养后,应挑选周围出现________的菌落,以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
详细分析:(1)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首先将稻草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最终生成葡萄糖。
(2)研究人员分离分解纤维素的细菌时,使用的选择性培养基的营养成分特点是仅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对配制的培养基需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3)分离纯化纤维素分解菌时可采用平板划线法,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以获得单个菌落。
获得纯净的纤维素分解菌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污染(无菌技术的规范操作)。
(4)为筛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一般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的试剂是刚果红,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故经一段时间培养后,应挑选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落,以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
答案:(1)纤维二糖
(2)仅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高压蒸汽灭菌
(3)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以获得单个菌落防止外来杂菌污染(无菌技术的规范操作)
(4)刚果红透明圈
12.[2019·西宁市海湖中学高二月考]植物的细胞壁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在植树和腐质土中含有许多种能产生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已经发现并用于生产纤维素酶的菌种有绿色木霉、变异青霉,黑曲霉和根霉等。
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生产纤维素酶的菌种与大肠杆菌细胞相比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中________酶可使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________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3)在制备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时为什么需要添加琼脂,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在制备培养基时加入刚果红,培养所得菌落周围出现________,可初步判断该菌落为纤维素分解酶。
(4)纤维素分解菌在生态稳态上起了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保持所获得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
若采用临时保藏,将菌种接种在________培养基上,放入4 ℃冰箱中可保藏3~6个月;若要长期保存,可将菌液与灭菌的________混匀,放在-20 ℃的冰箱中保存一年。
详细分析:(1)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题中生产纤维素酶的
菌种属于真菌,是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大肠杆菌与真菌结构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
(2)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中C1和C X酶可使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素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3)只有在固体培养基上才能生长,形成菌落,达到鉴别的目的,故在制备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时需要添加琼脂成为固体培养基。
制备培养基时加入刚果红,培养所得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可初步判断该菌落为纤维素分解酶。
(4)纤维素分解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可以加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5)为了保持所获得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
若采用临时保藏,将菌种接种
在斜面固体培养基上,放入4 ℃冰箱中可保藏3~6个月;若要长期保存,可将菌液与灭菌的甘油混匀,放在-20 ℃的冰箱中保存一年。
答案:(1)大肠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C1、C X葡萄糖苷
(3)只有在固体培养基上才能生长,形成菌落,达到鉴别的目的透明圈
(4)物质循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5)固体斜面甘油
13.[2019·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高二期中]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需经细菌的分解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
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下列是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细菌的有关问题,请分析回答:
(1)上图是利用_______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________到培养基的表面。
(2)下面是两种培养基配方
表1:A培养基配方
a.倒平板b.计算
c.溶化d.称量
e.灭菌
②通常培养基采用________________灭菌,在制备固体培养基的倒平板操作时,平板冷凝后,应将平板倒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选择上述________(A、B)配方的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可初步鉴定出该种细菌能否分解尿素。
④据B培养基的成分,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详细分析:(1)由图可知,主要利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2)①配制培养基的操作步骤为:计算各组分配比→称量→加水溶解→高温灭菌→倒平板,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dcea。
②通常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法灭菌,在制备固体培养基的倒平板操作时,平板冷凝后,应将平板倒置,否则培养皿内壁上出现的冷凝水可能污染培养基。
③如果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选择富含尿素的培养基,即A培养基。
在该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以检测是否有脲酶的分泌,可初步鉴定出该种细菌能否分解尿素。
④因为B培养基中有酵母浸膏,可以为微生物生长提供能量,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为异养型。
答案:(1)平板划线稀释(分散、分离)
(2)①bdcea②高压蒸汽灭菌法防止培养皿内壁上出现的冷凝水污染培养基③A酚红④异养型
14.[2019·辽宁高二期末]请回答下面与微生物培养和应用有关的问题:
(1)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的关键是防止________的入侵,对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等通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
(2)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2种,其中__________方法常用于微生物的计数,运用该方法计数的结果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
(3)农作物秸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利用微生物可以将纤维素转化为酒精以供人类所需。
将纤维素转化为酒精需要先将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将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的酶是一种复合酶,它包括C1酶、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微生物是________(填“真核”或“原核”)生物。
(4)下表是分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
表中
琼脂的作用是________。
详细分析:(1)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对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等通常采用灼烧灭菌法。
(2)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方法常用于微生物的计数。
由于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培养基上只能观察到一个菌落,因此运用该方法计数的结果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
(3)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含有三种组分,即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4)培养基的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分析表格成分可知,表中X物质最可能作为该培养基的氮源,培养基中添加琼脂是作为凝固剂,使液体培养基变成固体培养基。
答案:(1)外来杂菌灼烧灭菌法
(2)稀释涂布平板法低(少、小)
(3)C X酶葡萄糖苷酶真核
(4)氮源作为凝固剂,使液体培养基变成固体培养基
15.[2019·河南高三开学考试]如图所示为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和扩大培养某种微生物的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称量土样时,土壤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进行消毒和灭菌。
(2)进行梯度稀释操作时,若待稀释菌液取1 mL,注入9 mL 的无菌水,则该1 mL待稀释菌液被稀释了________倍。
(3)平板浇注法分离指的是将1 mL稀释的样品放于空白的无菌培养皿之后,将冷却到45 ℃~50 ℃的培养基倒入,轻摇混匀、凝固,然后放于恒温箱中培养。
从土壤中分离酵母菌和醋酸菌时,可以使用平板浇注法的是________次,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划线纯化阶段,应对图示培养皿进行划线时接种环取菌液________次,该培养皿划线完成时接种环共需进行灼烧灭菌________次。
(5)扩大培养阶段,所用培养基是________(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
详细分析:(1)要从土壤中分离相关的微生物,所以不需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和灭菌。
(2)若待稀释菌液取1 mL,注入9 mL的无菌水,则相当于稀释了10倍。
(3)酵母菌平板浇注会使部分菌体埋
入培养基中,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可以在低氧甚至无氧环境下生存繁殖,而醋酸菌是需氧生物,不能在无氧条件下生存,故从土壤中分离酵母菌和醋酸菌时,只需使用1次平板浇注法。
(4)划线纯化阶段,图中只有一个培养皿,接种环取一次菌液即可,接种之前对接种环需要进行一次灼烧灭菌处理,图中共划了5个区,每个区划线后均需进行灼烧灭菌,故共灼烧6次。
(5)扩大培养常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增加微生物的数量。
答案:(1)不需要(2)10
(3)1酵母菌平板浇注会使部分菌体埋入培养基中,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可以在低氧甚至无氧环境下生存繁殖
(4)16(5)液体
16.[2019·广东高二期末]幽门螺杆菌是人体胃内唯一能产生大量脲酶分解尿素的细菌。
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培养幽门螺杆菌所用培养基的配方。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
(2)分离培养细菌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要用________法。
(3)将幽门螺杆菌接种到pH适宜的该培养基中,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平板划线法。
(4)某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该细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在上述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幽门螺杆菌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环带,这是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的氨导致pH升高,使指示剂产生颜色变化。
菌落周围红色环带越大,表明该菌株________________。
详细分析:(1)该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A表示琼脂。
该培养
基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属于选择培养基。
(2)需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3)常用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4)为了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故利用平板划线法分离该细菌时,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5)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的氨导致pH升高,使指示剂产生颜色变化,故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幽门螺杆菌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环带。
尿素分解菌利用尿素的能力越强,菌落周围红色环带越大。
答案:(1)琼脂选择培养基
(2)高压蒸汽灭菌(3)稀释涂布平板法
(4)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5)酚红利用(分解)尿素的能力越强
17.[2019·宁夏高二期末]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且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但尿素只有通过土壤中某些细菌分解为氨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合成脲酶,脲酶能催化尿素水解。
某同学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培养基配方如下:
能”)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_。
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
(3)一位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应当怎样操作才可以避免此种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获取分解尿素的细菌后,如要临时保存,可将其接种在________培养基上,等长成菌落后放在4 ℃的冰箱中保存。
若要长期保存,可以采用________的方法。
详细分析:(1)由图中培养基的配方可知,该培养基中能提供氮源的是蛋白胨和尿素,尿素不是唯一氮源,不能利用尿素的菌可以以蛋白胨为氮源生长,所以不能分离出分解尿素的菌。
(2)微生物筛选与分离成功的关键是无菌操作,因此,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3)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菌液没有梯度稀释,浓度过高;要避免此种现象,需要对菌液进行梯度稀释。
(4)获取分解尿素的细菌后,如要临时保存,可将其接种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等长成菌落后放在4 ℃的冰箱中保存。
若要长期保存,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答案:(1)不能培养基含蛋白胨,尿素不是唯一氮源
(2)灭菌无菌
(3)菌液浓度过高对菌液进行梯度稀释(加大稀释倍数)
(4)固体斜面甘油管藏
18.[2019·云南昆一中官渡学校高二期中]下表是某研究小组配制的适合尿素分解菌生长的培养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培养基的成分中,为尿素分解菌提供碳源的是
________,提供氮源的是________。
该培养基从物理状态上看,属于________培养基;从功能上看,属于________培养基。
配制培养基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2)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可生长出一个菌落,此菌落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此时平板上的菌落数较能准确的反映样品中的活菌数。
(3)培养过程中,常选择菌落数在________区间的平板统计计数。
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真实数目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尿素分解菌经X射线照射后不能正常生长,添加某种维生素后才能正常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分析:(1)该培养基中为尿素分解菌提供碳源的是葡萄糖,提供氮源的是尿素;从物理状态上看,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配置培养基时,为了避免杂菌污染,应该先调pH再灭菌。
(2)当样品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此时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
(3)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即使样品稀释度足够高,但仍有可能两个或多个细菌细胞连到一起,而此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真实数目低。
(4)根据题意分析,尿素分解菌经X射线照射后不能正常生长,添加某种维生素后才能正常生长,可能是因为X射线照射导致尿素分解菌发生基因突变,从而缺少合成某种维生素必需的酶所致。
答案:(1)葡萄糖尿素固体选择先调pH再灭菌
(2)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3)30~300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
(4)X射线照射导致尿素分解菌发生基因突变,从而缺少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