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初三物理一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泰安市初三物理一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带有烘干功能的滚筒洗衣机,要求洗衣和烘干均能独立进行。
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
A.B.
C.D.
2.如何外部检测植物含水量的变化呢?科学家用条状石墨烯制成的湿敏电阻R,附着在叶片上,植物含水量变低,R x变小,电表示数变小;植物含水量变高,R x变大,电表示数变大。
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A.B.C.
D.
3.下列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表示数变大的是()
A.
B.
C.
D.
4.不能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现象是
A.飞机升空
B.地面刮起的“龙卷风”
C.树叶“吸向”高速行驶的汽车
D.吸盘贴在光滑玻璃上不脱落
5.2019年3月31日23时5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天链二号01星”送入太空,卫星成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
图是点火后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的一个画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箭升空过程中,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火箭升空过程中,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C.升空过程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相对于“天链二号01星”是运动的
D.“天链二号01星”进入轨道后,通过电磁波实现与地面的联系
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5Ω 2A”,灯泡铭牌标有“3V 0.9W”的字样(灯丝电阻不变).闭合开关,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调节滑动变阻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B.灯泡的最小功率为0.45W
C.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是10Ω~20Ω
D.在保证电路安全情况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室内的人可以听到室外小红和小华的谈话,且能分辨出他们所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他俩的音调不同B.弹琴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C.高音与低音,指的是声音的强弱
D.植树木和种花草,既能美化环境也具有吸收、减弱声噪的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
8.直流电铃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关于电铃工作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铃工作时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
B.电流通过电磁铁时,电磁铁A端为N极
C.电磁铁吸引衔铁,弹性片发生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D.小锤击打铃碗时,电磁铁仍具有磁性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联系的科学家
B.我国未来的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舰载机受到强大推力而快速起飞。
电磁弹射器的工作原理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一致的。
C.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D.航母核反应堆是通过可以控制的核裂变反应释核能的设备
10.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两个烧杯内分别盛满不同液体,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烧杯内,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杯中的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的液体的密度
B.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C.甲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于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D.若向下按压甲杯中的小球,甲杯中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会减小
三、填空题
11.夜晚,小刚家突然停电,为保障基本照明,小刚取出一支10cm长的粗细均匀的圆柱形蜡烛竖立在水平桌面上,此时蜡烛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Pa;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剩余蜡烛的密度______,对桌面的压强______。
(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蜡烛的密度为0.8×103kg/m3,g取
10N/kg)
12.如图所示,是人们用木棒撬石块的示意图。
撬石块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以B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F1向下撬;
方法二:以A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F2向上撬.(木棒自重不计)若石块压在棒上的D点正好是AB的中点,方法________更省力一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甲、乙两灯的额定电压均为9 V,测得两灯电流与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当把两灯并联在4 V电源上时,甲的电阻是________Ω,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________W。
14.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
如果战斗机在2s内飞行了0.4km,则它的速度是_____m/s。
15.测电笔可以测试导线是火线还是零线。
如图所示,持笔方式正确的是_______;将笔尖与导线接触,若氖管发光,此导线为_______。
16.如图,轻质杠杆的OA:OB=5:1。
物体乙的重力G乙=150N,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甲的重力G甲
=100N,底面积S甲=1×10-2m2。
当杠杆水平平衡时,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___________。
17.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比为1:3,则定值电阻R1:R2=___,消耗的功率P1:
P2=___;若将电阻R1、R2改接为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则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为___,在相同时间内
R1、R2消耗的电能之比为___.
18.有一台电动机,额定电压3V,额定电流1A,电动机线圈电阻0.5Ω.这台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J.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J,输出的机械能为_______J。
19.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现象;如图所示,OA是人眼在A点观察河里B处鹅卵石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补全人眼看见鹅卵石的光路图:
(______)
若用激光笔沿AO照射,则激光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照射到鹅卵石上。
20.人以0.5m/s的速度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近,人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经过2s像向平面镜走近________m.
四、作图题
21.(题文)一小球A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左运动,桌面上放置一平面镜,如图所示是小球A和它在该平面镜中的像A′在某一时刻对应的位置,请作出该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22.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_____)
23.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一条射向水面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
五、实验题
24.在“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电路连接尚未完成,E应与滑动变阻器的____接线柱相连接(选填“B”、“C”或“D”)。
完成连接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很亮,说明存在操作上的错误是____。
若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3V,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情况的____(填写字母)。
A.小灯泡短路 B.小灯泡的灯丝断了 C.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反接 D.变阻器滑片接触不良
(2)小明在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如右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功率是____瓦。
为了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此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小明想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电路中的电流跟电路两端电压的关系”,于是就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获得多组灯泡两端电压和电流的数据,发现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
请指出他的实验方法的不合理之处____。
25.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待测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未连接部分连接好连线不得交叉)。
(______)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_ (选填“a”或“b”)端。
(2)同学们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多组小灯泡两端不同的电压及对应的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出了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分析图象可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灯丝电阻为________Ω。
(3)从图象还可以看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逐渐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4)实验中测出了小灯泡在多次不同电压下的灯丝电阻,有些同学认为可以进一步求出它们的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他们的观点是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5)该实验的整套装置还可以用于测小灯泡的________。
26.(2017·昆明)为了探究导体在磁场中怎样运动才能在电路中产生电流,采用图中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将用细导线悬挂的导体放入蹄形磁体中,闭合开关,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让导体在蹄形磁体中左右运动,电流计指针____偏转;断开开关,让导体在蹄形磁体中左右运动,电流计指针____偏转.(填“会”或“不会”)
(2)将用细导线悬挂的导体放入蹄形磁体中,闭合开关,让导体在蹄形磁体中竖直上下运动,电流计指针____偏转;让导体在蹄形磁体中斜向上或斜向下运动,电流计指针___偏转.(填“会”或“不会”) (3)综合(1)(2)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流的条件是:导体必须是____电路的一部分,且一定要做____运动.
(4)在这个实验中____能转化为了电能.
六、计算题
27.某花岗岩雕塑的质量为48千克,已知这种花岗岩的密度为2.4×103千克/米3。
①求雕塑的体积V。
②现用蜡复制该雕塑,复制品的质量为18千克,求蜡的密度ρ蜡。
七、综合题
28.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与灵敏电流计串联成闭合电路,然后把铜丝和铁丝的一个连接点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保持低温,另一个连接点放在火焰上加热,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表明这时闭合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塞贝克把这种电流叫做“热电流”,把这种电路叫“热电偶电路”。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按如图所示的电路,模拟塞贝克实验,探究了决定“热电流”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测得了电流的大小与温差关系的一组数据:
请根据以上资料和数据说明回答下列问题:
(1)其它条件不变,只将铁丝换成铜丝,电路电流_____;其它条件不变,只将A 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电路电流_____;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将B 放入另一杯冰水混合物中,稳定后,电路电流_____。
(各空格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变为零”)
(2)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_____能转化而来。
(3)热电偶电路可以把温度信号换成_____信号,利用这种性质可以把热电偶做成_____(写出一种应
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11.不变变小
12.二方法二与方法一的阻力和阻力臂相等,而方法二的动力臂更长13.3.2
14.静止 200 m/s
15.甲火线
16.7000Pa
17.1:2 1:2 2:3 2:1
18.18030150
19.折射反射能
20.不变 1
四、作图题
21.
22.
23.如图所示
五、实验题
24.(1)C或D;滑动变阻器接了上面两个接线柱或未将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B;
(2)0.44;左;
(3)无法控制小灯泡电阻不变
【解析】
试题分析:(1)测灯泡功率中,利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两端的电压,所以变阻器应一上一下串联入电路中,由图E应与变阻器的C或D接线柱相连;闭合开关就发现灯泡发光很亮,说明此时电路中的电阻较小,可能滑动变阻器接了上面两个接线柱或未将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断路,由电压表的示数为3V,说明电压表到电源两极没有断路,所以故障是小灯泡断路了.故选B;
(2)由图乙电压表使用0-3V量程,分度值0.1V,示数为2.2V,灯泡的功率为
P=UI=2.2V×0.2A=0.44W;为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需要增大灯泡两端电压,应减小滑动变阻器电压,根据分压原理应将滑动变阻器电阻减小,由图甲滑片应向左移动;
(3)灯泡的电阻与温度有关,研究“一段电路中的电流跟电路两端电压的关系”时,无法控制小灯泡电阻不变,故得不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结论。
考点:电功率的测量
25. a 10 变大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错误电功率
【解析】
(1)伏安法测量灯泡电阻实验中,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因小灯泡的额定
电压为2.5V,故量表均使用小量程,连接电路如图:,闭合开关前
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置于最大阻值处,即图中a端;
(2)从图中数据可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为2.5V时,图中的对应电流为0.25A,故灯泡正常发光时的
电阻R=;
(3)从图中可以看出小灯泡灯丝的I-U图像中,图像逐渐靠近U轴,故可得灯泡电阻随电压的增大逐渐变大,从物理学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实验中测出了小灯泡在多次不同电压下的灯丝电阻,有些同学认为可以进一步求出它们的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因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阻值是变化的,取平均值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故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
(5)该实验的整套装置可以测量出灯泡的电压值和电流值,故根据公式P=UI可得还可以用于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点睛:本题考查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探究实验,属于常规性考察题,结合实验考查电路的连接、电阻的计算、影响电阻大小因素、数据的处理并与测量电功率实验做了对比,是一道考查全面的经典题。
26.会不会不会会闭合切割磁感线机械
【解析】
试题分析:(1)将细导线悬挂的导体放入蹄形磁体中,闭合开关,没有切割磁感线,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让导体在蹄形磁体中左右运动,导体切割磁感线,有感应电流产生,电流计指针会偏转;断开开关,让导体在蹄形磁体中左右运动,虽然导体切割磁感线,但由于开关断开,电路没有电流,电流计指针不会偏转;(2)将细导线悬挂的导体放入蹄形磁体中,闭合开关,让导体在蹄形磁体中竖直上下运动,导体没有切割磁感线,没有感应电流产生,电流计指针不会偏转;闭合开关,让导体在蹄形磁体中斜向上或斜向下运动,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有感应电流产生,电流计指针会偏转;(3)综合(1)(2)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流的条件是:导体必须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且一定要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4)此实验中消耗了机械能,获得了电能,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考点定位】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六、计算题
27.① 2×10-2米3;②0.9×103千克/米3
【解析】
【分析】
(1)已知花岗岩雕塑的质量和花岗岩的密度,利用公式V=得到雕塑的体积;
(2)已知蜡雕与花岗岩雕塑的体积相同,已知蜡雕的质量,利用公式得到蜡雕的密度.
【详解】
①由V=花岗岩雕塑体的积:V===0.02m3
②蜡雕复制该雕塑,蜡雕的体积V蜡=V=0.02m3,蜡的密度:===0.9,
七、综合题
28.(1)变为零变小变为零(2)内(3)电温度计(合理即可)
【解析】
(1)其它条件不变,将铁丝换成铜丝,这样相互连接的材料相同,电路中不会有电流,因此电路中的电流将变为零;其它条件不变,只将A 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则AB两处的温度差减小,电流变小;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将B放人另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则AB两端没有温度差,电流变为零;(2)要产生热电流,必须存在温度差,说明热电偶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3)根据热电流的特点及产生条件可知,电流的大小直接反映了两接点间温度差的大小,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可将电流表改装成温度计,控制两接点中的一个点的温度不变,将另一个点的温度作为被测温度,即可通过电表反映出其温度值的大小.即其可行的应用为:可制成温度计.故答案为:(1)变为零;变小;变为零;(2)内;(3)电;温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