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中班计算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
中班计算活动
一、活动名称: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
二、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圆形图形经验,区分方形和圆形。
2、知道在同一物体某些面上能找到方和圆两种形状。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圆形的物体(如圆镜子、碗、脸盆、笔筒、转盆等)和方形的物体(如毛巾、拎包、书、小方凳等)照片若干。
2、同时具有圆形和方形的物体照片若干,如:电话、钟(外框方形和钟面圆形的)、饼干箱(箱是方形、盖是圆形的)、纸巾盒子(外面方形,口是圆形的)等。
3、在家中寻找到的方形圆形物体记录纸及展板。
经验准备:
1、理解故事《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
四、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顾
1、师:小朋友们还记得方脸老公公和圆脸婆婆的故事么?
小结:故事里的方脸公公喜欢方形的东西,圆脸婆婆喜欢圆形的东西,你们在家里找到你们喜欢的方形物体和圆形物体了么?
2、介绍记录纸,说说你在家里找到了哪些圆形物体和方形物体
小结:原来在你的家中,有…是方形的,有…是圆形的。
(二)分类图形
师:今天佟老师把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请到了我们百合班。
1、提问:如果你们要送礼物给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你们会送些什么呢?小结:我们可以送方形的东西给方脸公公,圆形的给圆脸婆婆做礼物,他们一定会喜欢的。
2、介绍不同形状的东西,发现分类的依据。
提问:圆形的物体有哪些?方形的物体有哪些?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结:边缘光滑圆润的是圆形,平平直直还有角的是方形。
3、初步尝试根据形状分类
1)每个人拿一份准备好的礼物,送给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
2)说一说送了什么礼物给他们
3)观察分类的情况,判断:方脸公公拿到的是不是都是方的?圆脸婆婆拿到的是不是都是圆的?
提出疑问:为什么有些物体即有方的又有圆的呢?那该怎么办呢?
小结:我们可以把那些物品放到第三个分类里面,既是圆形又是方形的一类中。
4)再次分成三类
(三)情感提升
1、为什么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不再吵架了?生活中还有不能分开的方形和圆形吗?
小结:生活中的物体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用处,他们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偎的,就像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不能分家一样,缺了一样,就发挥不出它的作用。
一个家也一样,爸爸、妈妈和孩子,还有我们大家都要和和气气,生活才会幸福美满。
三、迁移经验
1)回忆生活中有没有其他形状也是和方形圆形分不开的?
2)回家收集并整理其他形状物品并记录。
篇二:中班教案: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
[中班教案: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
活动目标:1.能够区分方形和圆形
2.能够在同一物体上找到方形和圆形
活动准备:1.圆形物体的图片(碗,镜子等)方形物体的图片(毛巾,方凳,书等)
2.同时具有方形和圆形的图片若干(电话,遥控器,纸巾盒等)
活动过程:
导入:引出故事,引出故事的主人公,了解他们的外貌特征(方和圆)
t:
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位老公公和一位老婆婆,中班教案: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
(出示图片,提示幼儿他们的外貌特征有什么区别。
)
老公公高高的个子,挺瘦,长着方脸盘儿。
老婆婆矮矮的个子,挺胖,长着圆脸盘儿。
方脸老公公喜欢方东西。
他坐,要用方凳;喝酒,要用方杯;就连走路,也要迈四方步。
圆脸老婆婆喜欢圆东西。
她吃饭,常用圆桌;梳头,要照圆镜;睡觉的时候不用枕头,枕一个大南瓜。
(提问总结,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所以他们一个叫做方脸公公,一个叫圆脸婆婆。
引导幼儿说出具体原因。
)
环节一:t:有一天,老俩口吵了嘴,要分家。
(提问: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怎么了?什么是分家?)
老公公说:“方东西是我的!”
老婆婆说:“圆东西是我的!”
好,就这么定啦,分吧。
老公公站在小院子里一瞅,说:“屋子是方的,归我。
”
老婆婆说:“椽子是圆的,我得把屋顶拆喽??”
老公公指着桌椅说:“桌凳是方的,归我。
”
老婆婆说:“钉子是圆的,我得把钉子都取下来??”
老俩口分了一上午,越分越分不清楚。
环节二:t:老师也从他们家里带来了很多东西,你们帮他们一起分一分,哪些是方脸公公的,哪些是圆脸婆婆的?
(分析分的东西,看看哪家的东西多?质疑有方也有圆的物体?(咦,这个上面有方的,应该分给方脸公公,可是也有圆的呀?))
那我们来看看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他们怎么分的?
被子是方的,被面上锈的花是圆的!
菜刀是方的,刀柄是圆的!
褂子是方的,袖子是圆的!??
t:提问:这些东西能分吗?为什么不能?猜猜看他们最后怎么了?
老俩口再互相一看,又发现:老公公的脸盘是方的,眼珠儿是圆的!
老婆婆的脸蛋儿是圆的,两颗门牙是方的!
“哈哈!”老公公笑了,教案《中班教案: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
“噗嗤!”老婆婆乐了。
老公公和老婆婆都说:“不分啦!不分啦!”
现在,老公公和老婆婆还住在一起,他们越过越快乐。
总结:生活中的物体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用处,他们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偎的,就像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不能分家一样,缺了一样,就发挥不出它的作用。
一个家也一样,爸爸、妈妈和孩子,还有我们大家都要和和气气,生活才会幸福美满。
引申:回忆生活中的物体,哪些是方的,哪些是圆的,哪些是既有方形又有圆形的物体画出自己想到的物体,和同伴一起分享。
可以根据故事进行改变。
《三角爷爷和梯形奶奶》等等。
篇三: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作业
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
篇四:教案《方脸和圆脸》
中班语言活动:方脸和圆脸
教学目标:
1.学会区分圆形和方形并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有很多东西有方又有圆不能轻易分开。
2.学习词语:褂子、瞅。
练习说完整句:“xxx是方的所以是老公公的”“xxx是圆的所以是老婆婆的”
3.通过故事体验对家的进一步理解,知道一家人要和和气气地生活在一起才幸福。
重点:区分方和圆,知道有很多东西有方又有圆不能轻易分开。
难点:知道一家人要和和气气地生活在一起才幸福。
(个人意见:觉得是说完整句,特别是用好关联词。
)
准备:挂图、自制小图片。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引出故事。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客人,他们想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帮帮忙,我们先来认识
下他们(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仔细地看看他们俩,这位老公公和这位老婆婆分别有什么特点?(脸是方的脸是圆的)
2、现在让老师来好好地给小朋友们介绍他们俩(讲故事: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
家里有位老公公和老婆婆。
老公公高高的个子,挺瘦,长着方脸盘儿。
老婆婆矮矮的个子,挺胖,长着圆脸盘儿。
方脸老公公喜欢方东西。
他坐,要用方凳;喝酒,要用方杯;就连走路,也要迈四方步。
圆脸老婆婆喜欢圆东西。
她吃饭,要用圆桌;梳头,要照圆镜;睡觉的时候不用枕头,枕一个大南瓜。
)
(二)讲故事,找出方和圆
1、老公公和老婆婆出现了问题,需要小朋友来给他们帮忙。
(故事:有一天,老
两口吵架了,要分家。
老公公说:“方东西是我的!”老婆婆说:“圆东西是我的!”好,就这么定啦,分吧!老公公站在小院子里一瞅(解释“瞅”)。
)
2、现在请小朋友仔细地看图来给他们俩分一分。
(引导幼儿说完整句:“xxx是
方的所以是老公公的”“xxx是圆的所以是老婆婆的”)
3、根据故事内容引导小朋友发现图中方和圆共存的东西,并让小朋友回答该怎
么分。
(这一环节是否和第四、第五有重复)
4、现在我们来听听老公公和老奶奶是怎么分的。
(故事:老公公说:“屋子是方
的,归我。
”老婆婆说:“柱子是圆的,我得把屋顶拆喽!”老公公指着桌椅说:“桌凳是方的,归我。
”老婆婆说:“钉子是圆的,我得把钉子都取下来!”两老分了一上午,越分越分不清楚。
瞧吧:被子是方的,被面上绣的花是圆的!菜刀是方的,刀柄是圆的!褂子是方的、袖子是圆的!)
5、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同不同意老公公和老婆婆分家呢?为什么?(引导幼儿
说出很多东西有方又有圆不能轻易分开)
6、那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最后他们到底有没有分成功?(故事:老两口再互相
一看,又发现:老公公的脸盘是方的,眼珠是圆的!老婆婆的脸蛋二是圆的,两颗门牙是方的!“哈哈!”老公公笑了。
“扑哧”老婆婆乐乐。
老公公和老婆婆都说:“不分啦,不分啦!”现在,老公公和老婆婆还住在一起,他们越过越快乐。
)
(三)情感体会(情感体验并不是本次活动重点,所以要把握好时间的分配)
1、最后他们分开了没有?为什么?(引导幼儿讲出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快乐的)
2、平时你们爸爸妈妈会吵架吗?你们会怎么做?
3、你们会讲什么好听的话给爸爸妈妈听?
(四)完整讲一遍故事,引导幼儿发散思维,迁移经验。
1、完整讲故事、中间部分引导幼儿跟着一起讲。
2、提问,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比如说家里或者是幼儿园也可以是大马路上有
哪些东西是又有圆又有方的?如果分开了会怎么样?
(五)结束
总结:生活中的物体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用处,他们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偎的,
就像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不能分家一样,缺了一样,就发挥不出它的作
用。
一个家也一样,爸爸、妈妈和孩子,还有我们大家都要和和气气,
生活才会幸福美满,你们说是吗?
篇五:说课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
一、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物体有方有圆,轻易分开就不能使用,知道人与人要和和气气才会幸福美满。
2、体验角色情感,激发幼儿想说敢说的愿望,发展幼儿的扩散和逆向思维。
二、活动准备:
1、大教学挂图一幅(上画有房子、方杯子、方凳子、圆桌子、方被子、刀、南瓜、衣服、圆镜子)。
2、方脸老公公、圆脸老婆婆图片各一幅。
3、故事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一)看看、想想、说说,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以设问的形式导入活动,吸引幼儿注意,激发幼儿兴趣。
师: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户人的家里都有哪些东西?
2、出示大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这户人家都有哪些方的和圆的东西。
师:哪些东西是方的?哪些东西是圆的?
师:那这么多东西到底是谁的呢?
3、出示方脸老公公和圆脸老婆婆图片,讲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外貌特征。
师:原来是一个老公公和一个老婆婆的。
师:看看老公公和老婆婆长得什么样啊?
师:老公公高高的个子,挺瘦,长着方脸盘儿。
老婆婆矮矮的个子,挺胖,长着圆脸蛋儿。
4、教师完整讲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喜好。
师:方脸老公公喜欢方东西??
圆脸老婆婆喜欢圆东西??
师:有一天,老公公和老婆婆吵架了,要分家。
5、引导幼儿思考老公公老婆婆该不该分家,说说道理,鼓励幼儿体验角色情感。
(1)师:两个人吵架了,说要分家,你们说分好还是不分好?为什么?①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②教师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2)师:如果是你们的爸爸妈妈吵架了,也像他们一样要分家,你们会怎么样?
(3)师:那到底他们有没有分呢?
师:那现在林老师要问问你们,老公公说方的东西是他的,老婆婆又说圆的东西是她的,那谁能告诉我这些又有方又有圆的东西怎么分?(幼儿自由讨论回答)师:如果硬是分开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师:那还能不能分啊?
师:那既然分也分不清楚,还是劝他们不要分了。
7、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喊:老公公老婆婆,你们不要分!
8、师:那到底他们有没有分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完整欣赏故事,懂得简单的道理。
1、师:故事《方脸和圆脸》??
2、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后,教师提问。
师:现在谁能告诉我他们到底分了没有?
师:为什么他们不分了?(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师:老公公的脸盘是方的,可眼珠是圆的。
老婆婆的脸蛋儿是圆的,可门牙是方的。
你们说这怎么分啊!你们是不是!
3、教师引导启发幼儿思考: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1)幼儿自由讨论,然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2)教师总结:是啊,生活中的物体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用处,他们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偎的,就像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不能分家一样,缺了一样,就发挥不出它的作用。
一个家也一样,爸爸、妈妈和孩子,还有我们大家都要和和气气,生活才会幸福美满,你们说是吗?
(三)迁移经验,发展扩散和逆向思维。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我们的教室和生活中有些什么东西也是有圆有方的?分开会怎么样?
师:现在我要问问你们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比如说家里或者是幼儿园也可以是大马路上有哪些东西是又有圆又有方的?
师:如果分开了会怎么样?
2、教师带领幼儿讨论:如果世界上的东西都变成方的会怎么样?都变成圆的会怎么样?
3、画方的世界或圆的世界。
师:那现在我们就一起出去看看我们的幼儿园里都有些什么东西,看看哪些是方的,哪些是圆的,哪些是又有圆又有方的,想想如果把这些东西都变成方的或都变成圆的会怎么样,然后我们来把我们想象中的方世界或圆世界画出来,好吗?师:跟着林老师一起出来吧。
4、教师带领幼儿出活动室,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