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年度教学项目一:发动机总体结构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
缸内直喷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现代汽油机和柴油机中,特别适用于高性能、高压缩比的发动机。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和燃油经济性的不断提高,缸内直喷技术将在未来发动机领域发挥 更加重要的作用。
22
05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保养
Chapter
2024/2/3
23
常见故障诊断方法
观察法
通过直接观察发动机的外观、排烟颜色、油液泄 漏等情况来判断可能存在的故障。
按照厂家推荐的保养周期,定期更换机油、 机滤、空滤等易损件,检查并调整发动机
各部件的工作状态。
A 日常保养
每日检查发动机油、水、轮胎等基 本情况,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B
C
D
注意事项
使用符合规定的燃油和润滑油,避免长时 间超负荷运转,保持发动机清洁干燥。
特殊保养
根据发动机使用情况,进行燃油系统清洗、 发动机内部清洗等特殊保养项目。
触摸法
用手触摸发动机各部件的温度、振动等情况,判 断是否存在异常。
ABCD
2024/2/3
听诊法
借助听诊器或长柄螺丝刀等工具,倾听发动机各 部件运转时的声音,判断是否正常。
仪器检测法
使用专业的故障诊断仪器,如发动机分析仪、示 波器等,对发动机进行全面的检测和分析。
24
维修保养周期及注意事项
定期保养
应用
广泛应用于汽油机和柴油机,特别适用于高原、高温等恶劣环境下的 发动机性能优化。
20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
原理与作用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通过改变气门开启和 关闭的时间,优化发动机进气和排气过
程,提高燃烧效率。
优点
2024/2/3
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 能,降低油耗和污染物排放,改善发
动机低速和高速性能。
2024/2/3
机油滤清器
过滤机油中的杂质和金属屑,保 证机油清洁。
机油冷却器
对机油进行冷却,防止机油温度 过高而影响润滑效果。
机油压力传感器
检测机油压力,当压力过低时发 出警报信号。
12
冷却系统组件
水泵
驱动冷却液在冷却系统中循环流动,将热量 带走。
风扇
加速空气流动,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2024/2/3
类型 根据实现方式不同,可变气门正时技 术可分为连续可变气门正时和分段可 变气门正时两种类型。
应用 广泛应用于现代汽油机和柴油机,是 发动机性能优化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21
缸内直喷技术
原理与作用
缸内直喷技术将燃油直接喷入气缸内部,实现燃油与空气的充分混合,提高燃烧效率。
2024/2/3
优点
显著提高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降低油耗和排放,改善发动机低速和高速性能。同时,缸 内直喷技术还可以实现分层燃烧和稀薄燃烧等高效燃烧方式,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性能。
01
02
03
04
燃油箱
储存燃油的容器,通常位于车 辆底部。
燃油滤清器
过滤燃油中的杂质和水分,保 证燃油清洁。
燃油泵
将燃油从油箱中抽出,并以一 定压力输送到喷油器。
喷油器
将燃油雾化并喷入燃烧室,与 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2024/2/3
11
润滑系统组件
机油泵
将机油从油底壳中抽出,并以一 定压力输送到各润滑部位。
教学项目一:发动机总体结构教学 课件
2024/2/3
1
目录
2024/2/3
• 发动机概述与分类 • 发动机总体结构组成 • 发动机工作原理及过程 • 发动机性能优化技术 •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保养 • 发动机未来发展趋势
2
01
发动机概述与分类
Chapter
2024/2/3
3
发动机定义及作用
定义
2024/2/3
柴油发动机
以柴油为燃料,通过压燃 方式产生动力,具有扭矩 大、燃油经济性好、耐久 性强等特点。
电动汽车发动机
以电动机为动力源,通过 电池储存的电能驱动汽车 行驶,具有零排放、低噪 音、低维护成本等特点。
5
发动机性能指标
表示发动机输出的力矩大小,与 发动机的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密 切相关。
2024/2/3
7
汽缸体与曲轴箱组件
01
汽缸体
发动机的骨架,容纳 活塞运动,通常与曲 轴箱铸成一体。
02
曲轴箱
安装曲轴及其附件, 并与汽缸体连接,形 成密闭空间。
03
汽缸套
嵌入汽缸体内部的圆 筒形零件,与活塞配 合形成燃烧室。
04
汽缸盖
封闭汽缸体上部,与 活塞顶部共同形成燃 烧室,安装气门等零 件。
表示发动机排放的废气中有害物 质的含量,是衡量发动机环保性 能的重要指标。
2024/2/3
功率 扭矩
燃油消耗率 排放性能
表示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是衡量发动机动力性能的重要指 标。
表示发动机每单位功率或扭矩所 消耗的燃油量,是衡量发动机经 济性能的重要指标。
6
02
发动机总体结构组成
Chapter
试车与验收
将组装好的发动机安装到车辆 上,进行试车和验收,确保发 动机性能达到要求。
26
06
发动机未来发展趋势
Chapter
2024/2/3
27
新能源汽车对发动机影响
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使得传统发动机面临挑战,需要适应 新的技术和市场需求。
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逐渐普及,将促使发动机向 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散热器
将冷却液中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使冷却液 降温。
节温器
控制冷却液循环路线,使发动机在不同工况 下得到良好的冷却。
13
03
发动机工作原理及过程
Chapter
2024/2/3
14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进气冲程 活塞下行,进气门打开,可燃混合气 被吸入气缸。
压缩冲程
活塞上行,进、排气门关闭,可燃混 合气被压缩。
氢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将对发动机技术产生深远影响,需 要关注氢燃料发动机的研发和应用。
2024/2/3
28
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在发动机中应用
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 济性和动力性,减少排放和故障率。
发动机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融合将 成为未来发动机发展的重要趋势。
2024/2/3
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发动机的精准控 制和高效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可靠 性。
17
04
发动机性能优化技术
Chapter
2024/2/3
18
燃油喷射技术
2024/2/3
原理与作用 类型 优点 应用
燃油喷射技术通过精确控制燃油喷射量、喷射时间和喷射压力, 实现燃油与空气的充分混合,提高燃烧效率。
根据喷射位置不同,燃油喷射技术可分为进气道喷射和缸内直喷 两种类型。
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降低油耗和污染物排放。
9
配气机构组件
气门
气门导管
控制进、排气道的开闭, 通常由气门头和气门杆
组成。
2024/2/3
对气门运动起导向作用, 并防止气门在运动中发
生偏斜。
气门座圈
与气门配合,保证密封 性,通常镶嵌在汽缸盖
或气门体内。
10
凸轮轴
控制气门开闭时间和升 程,通过凸轮与挺柱、 推杆、摇臂等零件配合
工作。
燃油供给系统组件
2024/2/3
8
活塞连汽缸盖、汽缸壁共同形成燃烧 室。
活塞销
连接活塞与连杆小头的零件,传 递活塞受力。
01 02 03 04
2024/2/3
活塞环
嵌入活塞槽内的金属环,用于密 封燃烧室,防止燃气泄漏。
连杆
连接活塞与曲轴,将活塞的往复 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2024/2/3
25
发动机大修流程简介
清洗零部件
对拆卸下来的零部件进行清洗, 去除油污和积碳。
组装与调试
按照规定的顺序和力矩要求, 将各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并进 行调试和测试。
拆卸发动机
将发动机从车辆上拆卸下来, 并进行分解。
2024/2/3
检查与测量
对清洗后的零部件进行检查和 测量,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或修 理。
29
环保法规对发动机技术影响
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将促使发动机技术向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发动机需要满足更高的排放标准,采用更先进的燃油喷射技术和尾气处理技术。
2024/2/3
发动机的噪声和振动也需要得到有效控制,以提高乘坐舒适性和降低环境噪音污染。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3
31
与汽油机相同,活塞上行,排气门打开,废 气被排出气缸。
2024/2/3
16
发动机启动、运转和停止过程
启动过程
启动电机带动飞轮旋转, 使活塞产生往复运动,同 时喷油器或火花塞开始工 作,发动机开始运转。
2024/2/3
运转过程
发动机各部件协同工作, 保持稳定的转速和输出功 率。
停止过程
关闭点火开关或喷油器, 发动机停止供油或点火, 活塞停止运动,发动机逐 渐停止运转。
2024/2/3
做功冲程
火花塞点燃可燃混合气,产生高温高 压气体推动活塞下行。
排气冲程
活塞上行,排气门打开,废气被排出 气缸。
15
柴油机工作原理简介
进气冲程
压缩冲程
与汽油机相同,活塞下行,进气门打开,空 气被吸入气缸。
活塞上行,进、排气门关闭,空气被压缩至 高温高压状态。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喷油器向气缸内喷入燃油,燃油在高温高压 空气中自燃,产生气体推动活塞下行。
发动机是一种能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 机器,它是现代交通工具和机械设备的核心部件。
作用
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车轮或者工 作装置,从而驱动汽车行驶或机械设备工作。
2024/2/3
4
发动机类型与特点
01
02
03
汽油发动机
以汽油为燃料,通过点燃 混合气体产生动力,具有 功率高、重量轻、噪音低 等特点。
广泛应用于汽油机和柴油机,是发动机性能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19
涡轮增压技术
2024/2/3
原理与作用
涡轮增压技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驱动涡轮旋转,进而带动压气机 压缩进气,提高进气压力和密度,增加发动机进气量。
类型
根据涡轮驱动方式不同,涡轮增压技术可分为机械增压和废气涡轮增 压两种类型。
优点
显著提高发动机功率和扭矩,改善发动机低速性能,降低油耗和排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