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鉴赏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重点之一:诗歌内容
1.对抒情主体的认知
艾青《煤的对话》
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诗中的\'我\'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是更有希
望和祈求,\'我\'渴望火的到来,要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诗中的\'我\'是中华儿女的写照,有着炽烈的情感,昂扬的斗志,不甘沉沦,自强不息,\'我\'要摧毁黑暗,迎来光明。
诗中的\'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热量,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的到来。
2.对诗歌意象的识别
郭沫若《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片断,作于1920年),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
莽?/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炉中煤\'是诗人自喻,活埋地下多年,今朝重见天光,决心燃
烧自身,报效国家。
'黑奴的胸中\'\'火一样的心肠\',强烈抒发了诗人眷恋祖国献身祖国的深情。
\'你的殷勤\'表达了作者对\'五四\'以后的祖国的一种期待心情,这是诗人抒情的出发点。
3.对象征意义的感悟
阅读北岛《迷途》
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你/高高的森林档住了天空/小线上/一棵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下/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哨音\'象征天使般的召唤,\'森林\'象征遮挡于前进道路的障碍因素。
\'蒲公英\'象征一时迷途的同伴,我与同伴一起找到追寻的目标。
\'湖泊\'象征追寻的归宿,它是作者心目中美好的理想。
这是一首从总体上采用象征手法的朦胧诗。
象征,指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意义。
这是新诗常用的手法,这一
手法打破了真实描写和直抒胸臆的传统表现手法。
揭示作品的象征
意义则是常见的考查内容。
《迷途》按\'追寻一被阻一归宿\'的思路展开。
\'湖泊\'\'你\'\'眼睛\'是同一概念,象征追寻的归宿,亦即心目中的美好事物、美好理想。
\'眼睛\'具有比喻和象征双重特质,就湖水而言,是比喻,就全诗意象而言,则是一种象征。
4.对内在情感的把握
阅读康白情《草儿》(1919年),
草儿在前,/鞭儿在后。
/那喘吁吁的耕牛,/正担着犁鸢,/古着白眼,/带水拖泥。
/在那里\'一东二冬\'地走着。
\'呼……呼……\'/\'牛aaaa,你不要叹气,快犁,快犁,/我把草儿给你\'。
\'呼……呼……\'/牛aaaa,快犁快犁。
/你还要叹气,/我把鞭儿抽你\'。
牛呵!/人呵!/草儿在前,/鞭儿在后。
.诗中的\'草儿\'对牛而言,是一种生存诱惑,而\'鞭儿\'则象征着一种威胁压迫,这是\'牛\'的主人软硬兼施的两手。
\'草儿在前,鞭儿在后\'这种矛盾、险恶的境遇,使人感到牛辛苦拉犁的悲壮,\'牛\'的主人隶使牲口的狡黠。
.牛这一形象其实就是在田野上\'一东二冬\'地艰难劳作的中国穷苦农民的形象。
表达了对中国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剥削阶级的愤恨,\'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全诗的感情基调,对\'牛\'有哀其不幸之心,却无\'热情赞美\'之意.
5.对诗歌意境的体味
艾青《盼望》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
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时场景,将现实生活
中看得见的图景融入了对盼望的哲理思索,构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两位海员不同的心态,表达了同一种愿望,即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暗示生活中不同的人们可以有共同的追求目标。
每个人都有自
己的人生航程,这首诗正是人生不懈追求的艺术写照。
鉴赏重点之二:诗歌语言
6.对诗歌形式的认识
周作人《小河》
一条小河,稳稳地向前流动。
/经过的地方,两面全是乌黑的土;/生满了红的花,碧绿的叶,黄的果实。
/一个农夫背了锄来,
在小河中间筑起一道堰。
/下流干了;/上流的水被堰拦着,下来不得;/不得前进,又不能退回,水只在堰前乱转。
诗人以自己的情绪支配诗行,诗行、节拍、语言完全服从表情达意的需要。
不受标点约束,每行无固定字数。
诗歌语言口语化,从容不迫地传达出诗人舒缓的情绪。
诗句的内在节奏十分和谐,与散文语言完全不同,给读者以美感。
7.对关键词语的诠释
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祖国在那头
邮票\'在诗中指代信件。
第一个诗段写游子少时离家,凭书信宽慰乡愁。
船票\'在诗中指代船只。
第二个诗段写游子和新娘各自在水一方,以船只替代鹊桥。
以\'浅浅\'修饰\'海峡\',说明海峡不是阻隔两岸的障碍,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8.对诗句含义的揣摩
刘大白《旧梦之群》(三十六),
少年是艺术的,/一件一件地创作;/壮年是工程的,/一座一座地建筑;/老年是历史的,/一叶一叶地翻阅。
少年时早立大志,自我设计,一次次草绘人生蓝图。
壮年时坚实施工,实现自我,一座座构筑理想大厦。
老年时回眸一生,心绪宁静,一页页检阅人生履历。
这首精警洗练的小诗道尽人生真话。
老年回首往事,抒情主人公
的心境是淡泊宁静的\'一叶叶翻阅历史\',应当为少年的壮志中年的拼搏而欣喜,涌起的是一种人生无悔的情感。
9.对修辞手段的剖析
顾城《生命幻想曲》
让太阳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肤/太阳是我的纤夫/它拉着我/用强光的绳索……
以\'瀑布\'隐喻\'阳光\',以\'洗黑我的皮肤\'隐喻阳光晒黑我的皮肤。
以\'纤夫\'隐喻\'太阳\',以\'绳索\'隐喻\'阳光\',纤夫\'拉着我\',隐喻太阳给了我光明。
.\'纤夫\'背着\'绳索\'\'拉着我\'在逆流中前进,隐喻在险恶的环境中奋力前行。
鉴赏重点之三:表达技巧
10.对表现手法的评判
郁葱《和平》
①这个名字常是萤火的一点光亮/②这个名字常是草叶的一丝颤动/③是沉默的绿意/④是浅浅的虫鸣/⑤是我们哲思和想象的羽毛/⑥是一滴泪,落在梦中的草坪
①②句、③④句为两组整句,⑤⑥句为散句,诗行的排列既整齐
匀称,又错落有致。
从修辞角度看,\'沉默的绿意\',浅浅的虫鸣\'和《死水》(闻一多)中的\'贤良的桌椅\'\'贪心的油腻\'有异曲同工之妙。
读诗,要用心灵去感受。
\'一点\'\'一丝\',令人想起和平的珍贵,\'绿意\'\'虫鸣\'令人想到对和平应珍惜。
11.对比较手法的审视
白桦《轻!重!》
隐入绿色的边境森林,/谁能比边防军士兵更轻?/萤火虫飞过去也要闪亮一星星火光,蝴蝶翩翩起舞也要扬起霏细的花粉;/我们活跃在深深的林海里,/就像是一群无声无息的黑影。
迎着黑色的骤雨狂风,/谁能比边防军士兵更重?/千年不化的冰川也会在雷电中崩裂,万年凝固的雪山也会在暴风里震动;/我们站立在神圣的国境线上,每一个哨岗都是一座不移的山峰!
诗中的\'轻\'旨在刻画边防军士兵身手矫健、动作快捷的机警形象。
诗中的\'重\'旨在凸现边防军士兵坚强无畏的精神和不可战胜
的钢铁意志。
萤火虫、蝴蝶与冰川、雪山对比,作用在于形成强烈的轻重反差,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黑色\'不独指自然界恶劣的环境,也暗指边境敌对势力的蠢蠢而动。
仅仅着眼于色彩的不同,是一种浮于表层的理解。
12.对结构线索的辨析
江河《从这里开始》
①土地的每一道裂痕渐渐地/②蔓延到我的脸上,皱纹在额头上掀起苦闷的波浪/③我的眼睛沉入黑暗/④霞光落下/⑤城市和乡村关紧窗户/⑥无边无际的原野被搁置着/⑦像民族的智慧和感情一样荒凉/⑧寒冷的气流把我吞没/⑨颅头深处/⑩一层层乌黑的煤慢慢形成
我\'\'土地\'是诗人主观想象的两个触发点,也是贯穿全诗的
两条线索。
脸\'\'皱纹\'\'眼睛\'\'颅头\'等是环绕\'我\'滋生的种种意象,\'煤\'\'裂痕\'\'原野\'\'霞光\'等是环绕\'土地\'滋生的种种意象,两个意象群的纵横交织是全诗结构上的显著特点。
'我\'\'土地\'两种意象交汇,从总体上抒发了\'思想的原野荒芜了\'这一思想感情。
13.对诗歌风格的观照
艾青的《镜子》
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为真实/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谁都从中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已美
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
甚至有的人/恨不得把它打碎
诗人以小见大,在对人人见之不觉奇的镜子的咏叹中揭示了人
人思之倍觉深的人生哲理。
诗人抓住特征,十分准确地抒发了自己在坎坷曲折人生道路上对
人间奥秘深刻独到的发现。
全诗苍劲深沉,语言含蓄隽永,诗人思考生活的深度和表达诗
情的高度艺术功力,达到和谐统一。
14.对诗歌文本的解读
桑恒昌《冰凉的夕阳》
断脐/从我的脚下/蜿蜒到母亲坟前
攥满满一把土/直至攥出我的体温/继而/攥出我的心跳
若掘地为井/一定会得到/母亲为我/积攒了四十年的乳汁
离墓地越来越运了/母亲怀中/从春抱到夏/从夏抱到秋的蒲公英/还翩翩地追在后面
后面的后面/伸手可及/是冰凉的夕阳
第一个诗段中,诗人人到中年,却设想自己是一个\'断脐\'的婴儿,\'断脐\'延伸到母亲的坟前,减少了时空跨度,缩短了母子
距离。
二、三两个诗段中,诗人祭扫于坟前,\'攥土\'攥出体温和心跳;母亲长眠于地下,\'积乳\',积下40年的乳汁:奇特的想象,状写了母子亲情。
最后两个诗段中,以夕阳下的\'蒲公英\'\'翩翩地追\'暗示母子亲情永远相连。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表达了对母亲的真挚怀念,\'亲情\'是贯穿全诗的线索,母亲去世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