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精品】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态氧 B.洁净的空气 C.汽水 D.水泥砂浆
2、下列仪器在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A.烧杯B.烧瓶C.试管D.量筒
3、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 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C的质量为()
A.6.8g B.9.6g C.8.8g D.4.4g
4、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5、下列对河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 B.过滤 C.加入活性炭 D.静置沉淀
6、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
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
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
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7、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火药爆炸B.木条燃烧酒精挥发
C.矿石粉碎衣服晾干D.葡萄酿酒牛奶变酸
8、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9、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密度低B.耐磨损C.导电性差D.抗氧化性强10、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

在硒的一种化合物硒酸钠(Na2SeO4)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6 C.+4 D.+7
11、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

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③④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Si B.Fe C.Al D.O
13、在2A+3B=C+2D反应中,36gA与5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一定量的D,若C的化学式量为14,则C和D的化学式量之比为()
A.7:1 B.7:8 C.7:16 D.7:32
1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红磷:产生大量白雾B.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镁条:发出耀眼白光D.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5、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16、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溶剂的1/2 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
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
17、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A.CO
2
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1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20、工业上,锻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现有一包CaCO3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己知C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5∶l,则此混合物中Ca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是()
A.15∶16 B.15∶14 C.5∶4 D.15∶8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实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取_____mL 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_____;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_____15mL(填“<”、“>”或“=”)。

2、从氮气、氧气、氖气、二氧化碳中,选择符合下列题意的气体填空:
(1)太空飞行人员需要携带的气体是_______;
(2)白炽灯泡内含有的气体是________;
(3)电工“测电笔”内充有的气体是_______;
(4)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气体是_______。

3、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E共有_____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_____(填序号,下同);
(3)表示阴离子的有_____;
(4)表示阳离子的有_____;
(5)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图为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
(2)仪器 B 的用途_____;
(3)试管内现象:①_____,②_____;
(4)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_____;
(5)烧杯中现象:导管口①_____,澄清石灰水变_____;
(6)做该实验时,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先_____,再用手紧握容器外壁,观察到水中的导管口有②_____时,说明装置不漏气。

2、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实验目的是 _________ 。

(2)红磷燃烧产生的现象是 __________ ,待红磷熄灭且装置 __________ 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 。

(3)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__________ 。

(4)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 。

(5)误差分析:若实验结果小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 。

(6)实验反思:为确保实验成功,选择可燃物应考虑的因素是 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7)拓展提升:图B也能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和A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__。

2、工业上利用煅烧石灰石(CaCO3)的方法生产生石灰(CaO),同时得到产物
二氧化碳,试回答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煅烧1500t含杂质10%的石灰石,能生产生石灰多少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A
2、D
3、C
4、D
5、A
6、D
7、A
8、A
9、D
10、B
11、B
12、D
13、B
14、A
15、C
16、C
17、D
18、C
19、D
20、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20 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
2、氧气氮气氖气二氧化碳
3、4 二得到 BD AE C ACE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铁架台 用作少量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容器 白色固体表面产生气泡 固体逐渐减少 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 有气泡冒出 浑浊 将
导管插入水中 有气泡冒出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产生大量白烟 冷却到室温 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中,集气瓶中水位上升到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处 磷+氧

−−−→点燃五氧化二磷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红磷不足量或者装置漏气 反应后生成物不能为气体(合理即可) 测量结果更准确(合理即可)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9.6g (2)24.5g
2、CaCO 3高温CaO+CO 2↑;设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x ,1500t 含杂质10%的石灰石
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500t ×(1-10%)=1350t ;
3
2100561350t CaCO CaO+CO x

高温
56=1350t 100
x x =756t ;
答:生成了756t 氧化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