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识滋养学生的心灵——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知识滋养学生的心灵——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考
摘要: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

喜欢读书的人,都是非常有思
想和智慧的人。

那些名望极高的作家,他们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历时,都有一个
共同点,那就是自小爱读书,书虫、书迷,往往是他们孩提时代的特征。

提高学
生阅读能力的措施还有很多,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引导学生感受
文字带给人的心灵洗礼,感受文字中思想内涵的深刻,和作者一同高兴、一同哀伤。

关键词:阅读兴趣:批注阅读;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9-0000-01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都很高的学科,汉语言具有五千年的历史,从结
绳计数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文字的创造。

随着文字的诞生,文学作品也随
之而出现。

人们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通过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将自己的思维
和思考都隐含在文字中。

每一篇文章都饱含着作者的思考,都蕴含着作者的思想。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文字的滋养中实现思想境界的提升、审美品位的
提高、文学积淀的积累等。

所以重视学生的阅读量、阅读心得体会,是语文教学
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培养兴趣积极阅读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原始的行动动力,电子游戏是学生最有兴趣做的一项活动,不用人告诉、不用人教导,他们自己就可以无师自通,或者是只听伙伴介绍
后就可以自己完成下载、安装、游戏的整个流程,而且还不断地升级。

这是为什么?是兴趣使然。

学生对此有兴趣,他们认真研究和探讨游戏的玩法,主动学习
比被迫学习的效果要好很多倍。

所以学生竟能如此痴迷电子游戏,完全是游戏的
吸引力,使得学生具有无穷的动力。

甚至家长和老师要严格限制,不然就会废寝
忘食地玩。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兴趣对一个人学习的重要性。

如果学生对语文的学
习能像对游戏那般痴迷,那么教学效果还用担心吗?学习还用老师督促吗?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呢?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
如学生喜欢听故事,这是小学生的天性,老师就应用这个天性促进学生的阅读兴
趣培养最好不过。

教师讲故事的内容都在文字里,然后引导学生自己独立阅读,
自己获取文章的内容。

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童话故事是最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兴
趣的,所以,培养阅读兴趣可以从阅读童话开始。

二、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明读书的重要性。

现代人认为,读书就是和一个思想者的对话,作者在写文章时,都会倾注自己的认真思考,倾
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

喜欢读书的人,
都是非常有思想和智慧的人。

那些名望极高的作家,他们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历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小爱读书,书虫、书迷,往往是他们孩提时代的
特征。

所以多读书、读好书,应该是老师贯穿给学生的读书原则。

学生的课内阅
读往往局限在课堂教学中,局限在教材的文本内容中。

但是根据新课改的要求,
课标中明确规定了学生的阅读量。

说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

仅仅靠课内阅读,无法达到课标的要求,所以增加课外阅读量,是一个大势所趋
的问题。

教师利用班级的图书角,给学生推荐和展示优秀的图书,鼓励学生将自
己的藏书带到学校来,和同学交换书读,丰富阅读量、扩大阅读面。

教师还可以
布置学生有目的地读一本书,然后写出读书心得体会,将自己对书内容的思考和
感悟写成文章,和同学交流。

三、为学生制定读书计划
有计划地做事,可以提高成功率。

有计划地读书,也可以提高读书效率。


师为学生制定一个读书计划,或者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个读书目标。

在一个星期、
一个月、一个学期的时间内,读几本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写什么样的读书
笔记。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边读边记,边读边感悟和思考,及时将自
己的思考和感悟记录下来。

因此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制定读书计划,还要给学生养
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就是记笔记的重要性。

学生养成批注式阅读的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还有很多,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引
导学生感受文字带给人的心灵洗礼,感受文字中思想内涵的深刻,和作者一同高兴、一同哀伤。

这是学生主动和积极阅读的前提。

教师要严格尊重新课标的规定,保证学生的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使学生享受文字带来的滋养,让智慧之花,绽
放在阅读中。

参考文献:
[1]陆小平.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 2011(S1)。

[2]雷鹄.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 中国教育学刊. 2011(S1)。

[3]王红侠.小学换位阅读教学模式初探[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03)。

[4]苑凤兰.潜移默化传方法春风化雨育新知——小学语文教学刍议[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