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掌握造林方法与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正确掌握造林方法与技术
作者:乔轶华
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7年第11期
摘要院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逐渐推进,我国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工业生产的逐
渐兴起使得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发展。

而林业建设的兴起,能够有效改善环境问题,净化空气中的CO2,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因此,如何做好植树造林工作,促进造林方法与技术的更新推进,保证造林效率的提高,成为
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造林施工技术的简述,进而给出具体的造林方法,以
供参考。

关键词院植树造林;造林方法;造林技术
森林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能够为社会提供所需的木材,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具有吸
收CO2等功能,在改善自然环境,促进生态环境平衡和保护环境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各地的造林绿化任务逐渐加强。

但从造林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造林工作的开展很难促进森林的形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苗木质量相对较差、栽植技术使用不
当等。

也就是说,要想促进植树造林行业的发展,就需要相关人员针对具体的造林技术和方法,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提高种植质量,为国家环境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1 造林技术
1.1 造林地的清理
要保证造林效果的有效发挥,需要相关造林者严格按照相应的造林程序进行操作,保证造
林技术的高效推进。

首先,清理造林地,需要在整地翻垦土壤前进行,清理造林地上的一些灌
木和杂草,清除采伐的枝桠、倒木和伐根等。

具体的清理方法分为3 种,分别为火烧清理、割
除清理、化学药剂清理。

一是割除清理:主要是人工进行,也可以辅助使用推土机。

切碎机完
成并清理后,对其进行归推或是平铺,采用火烧的清理方式。

二是化学药剂清理:喷洒化学除
草剂,清除造林地上的灌木和草类植物。

1.2 整地阶段的方式和方法
整地过程是保证造林效果的重要内容,主要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2 个方面。

1.2.1 局部整地。

又可以被细分为带状和块状整地2种,主要是对造林地中的部分土壤进
行翻垦。

(1)带状整地:针对长条状山地,对其进行施工需要使用的方法有水平阶、反坡梯田、水平带状、水平沟等。

在平坦地段则需要使用犁沟、高垄和带状等方式。

(2)块状整地:主要是指一些表现为块状的翻垦造林地,对其进行施工的方法相对较多,如果是在地上,需要使用
穴状、鱼鳞坑和块状等方式;如果是在平地,需要使用坑状、高台和块状等方式。

1.2.2 全面整地。

是指对造林地的全部土壤进行翻垦,一般是针对较为平坦的地区。

1.3 播种方法
播种前需要处理相应的种子,做好种子发芽准备工作,促进种子发芽,缩短留土时间,从
而保证苗木出芽整齐,防止病虫害危害等。

其主要处理方法分为4种,分别为消毒、拌种、浸
种和催芽。

内蒙地区由于在春播时会受到冷空气等因素的影响,种子可能会处于休眠状态,需
要对其进行催芽处理。

一般采用浸泡种子的方法,但如果土壤较为干燥或是有晚霜等情况时,
则不适宜使用浸泡法。

另外,一些病虫害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需要在浸种时拌种或是闷种的
过程中使用适量的消毒液。

播种方法主要分为撒播、条播、块播。

1.3.1 撒播。

将种子均匀播种到造林地中,既不需要提前整地,而且播种后也不需要对其
进行覆土操作,促进种子在裸露的情况下自行发芽。

此方法成本低、功效高,但也存在一定的
不足之处,撒播的种子极易遭到植物的阻碍或是被鸟兽吃掉,而且幼苗较难穿过地被层。

因此,主要运用在一些缺乏劳动力、交通不便、火烧迹地和皆伐迹地的地方,这些地方急需绿化,散
播的方式最为合适。

1.3.2 条播。

按照一定的行距对种子进行播种,既可以是单行,也可以是双行;既可以是
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需要进行覆土操作,这样的播种方式对种子的消耗量相对较大,主
要应用在一些迹地更新或是次生林的改造方面。

一般适合种植灌木树种和一些乔木树种,操作
方法灵活、简单,用工量较少,适用于各种立地条件。

1.3.3 块种。

需要在面积较大的块状整地上进行,是播种大量种子的主要方法。

这种播种
方法主要是针对一些块状面积在1m2以上的整地上,但其施工过程相对复杂,主要是针对沙地
种植。

2 造林方法
2.1 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也叫直播造林,主要是指将林木种子进行直接播种的过程。

将繁杂的育苗工序
进行省略,使得施工过程变得容易操作,适合用于大面积造林。

主要是针对种粒大、易发芽,
而且种源相对丰富的树种,如油桐、核桃和山杏等。

并且对土壤要求较高,不仅要有充足的水分,而且受自然灾害影响程度较低,更适合用于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

2.2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是运用森林中被废弃的原材料,将这些废弃的根系或是树枝做加工处理,然后
进行人工扦插。

促使充分利用原有材料,不仅节省了资源,降低支出成本,而且能够提高育苗
成活率。

将森林中原始材料进行运用的过程,也是对树木母体进行培育的过程,使得其抵抗力
得到大幅提高,减少外界环境对其的影响,分殖造林法无需进行过多的维护或管理,但对土壤
性质要求较高,疏松的土壤会影响出苗率。

2.3 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又被称为栽植造林法,主要是移栽一些根系相对完整的苗木,实现造林目的。

这种造林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有利于提升幼苗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稳定健康地生长。

植苗造林法对土地的条件要求相对没有那么严格,但对栽植技术要求较高。

一旦在移栽的
过程中发生操作不当现象,就会使得苗木的根部受到损伤,导致其发生挤压变形或是失水过多,不利于苗木后期的生长。

因此,需要在移栽前进行育苗处理,植苗造林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
的造林方法。

3 结语
本文对造林方法和技术展开论述,以期促进国家林业建设发展。

要想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根据植树造林工作开展的具体程序,做好各个阶段的施工内容,提高施
工技术,并根据具体的造林情况采取合适的造林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