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环境评价的滨水区空间形态控制方法研究——以西安市浐灞半岛居住区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规划·设计 2021 年 3 月第 18 卷总第 384 期
城市建筑
基于风环境评价的滨水区空间形态控制方法研究
——以西安市浐灞半岛居住区为例
苏 钠,周 典 (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49)
摘要 :随着社会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城市的环境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滨水街区环境和滨水通风廊 道关系密切,需要评价滨水居住区的风环境影响。本文总结风环境相对舒适度评价方法,构建了滨水区公共空间优化框架,并 以浐灞半岛居住区为例,实测研究滨水街区风环境,结合 CFD 模拟技术分析,对滨河街区高宽比、建筑布局、街道界面等空间 要素提出控制和指导要求。 关键词 :风环境评价 ;滨水区控制方法 ;浐灞半岛居住区 [中图分类号]TU984.18 ;TU119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892/ki.csjz.2021.07.12
Research on Spatial Form Control Methods of Waterfront Based on Wind Environment Assessment
—— A Case ofin Xi’an
Su Na, Zhou Dian (School of Human Settlements and Civil Engineering,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49,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people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cities. Urban waterfront area is closely related to river way compensation space and waterfront ventilation corridor. It is necessary to evaluate the wind environment impact of waterfront residential are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lative comfort evaluation methods of wind environment, and constructs an optimization framework for public space in the waterfront area. Meanwhile, it takes the residential area of Chanba Peninsula as an example to measure and studies the wind environment of the waterfront block.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n CFD simula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height-to-width ratio of the waterfront block. Meanwhile, it puts forward control and guidance requirements for the spatial elements such as building layout, street interface and other spatial elements. Key words: w ind environment assessment; waterfront spatial control methods; Chanba Peninsula residential area
市设计与实施管控,包含区域和重点地段两个层面,明确 系统结构,落实深化区域管控要求,对空间形态,建筑及 景观风貌进行详细控制 [6]。殷正等通过对街区微气候及热 舒适性相关因素的归纳,总结出城市微气候下城市更新项 目规划设计方法 [7]。闫利等分析广场空气质量与空间设计 要素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设计要素的改变对广场通风效果 具有显著影响,布局要素中的广场风道长宽比是影响的决 定因素 [8]。关于城市设计行人高度城市风环境的影响,已 有石邢、李艳霞等建立风环境评价指标,提出空间形态优 化方法 [9]。
上述研究显示,处理好建筑空间与滨水环境的关系, 优化建筑空间布局可以使得该区域的室外空气流动性更 加舒适 [10]。本文研究滨河空间形态和通风的关系,结合风 环境模拟分析,提出滨河空间形态控制要求。
国内外学术界在城市气候与城市空间影响研究方面 取得了许多成果。如肖毅强分析了城市气候学的对象及应 用,从城市设计角度提出研究对策,借助气候学研究手段 指导城市设计 [2]。王瑾等构建风环境评估标准,运用风环 境模拟反馈,探讨小城镇空间优化方法 [3]。张雅妮将风热 要素引入城市设计的技术方法,构建了风热与视觉耦合的 校验模式 [4]。高翔对滨水区街道界面设计要素进行风环境 模拟评价分析 [5]。康彤曦等对重庆市中央公园周边地区城
1 概述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造成了城市雾霾,城市内部通风
不畅等气候环境问题。结合气候环境分析的城市空间优化 成为研究和深入的重点。
在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1] 中,街道公共空间要 素中同风环境设计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街道高宽比,建 筑围合方式,建筑连续度和贴线率等。街道高宽比,是指 滨河建筑界面的高度和滨河街道宽度的比例,其中滨河公 共空间宽度包括滨水道路和河边广场的宽度。当 D/H<1 人 的空间紧迫感越强,当 D/H=1,高度与间距关系匀称,高 宽比越大越有远离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