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房屋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房屋管理制度
一、引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居民住宅的管理和维护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为了规范村
房屋的管理,保障村民的住房权益,建立和完善村房屋管理制度显得十分迫切。
因此,本文
将围绕村房屋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情况,从房屋登记、房屋维护、管理监督等方面深入
探讨,以期为村房屋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房屋登记
1.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权。
”《中
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城乡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加强对城乡规划的管理和监督,促进城乡规划地区协调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四十条:“土地的使用权确认,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健全土地的登记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另有关于不动产登记的规定。
2.登记对象
在村级层面,房屋登记应该覆盖所有的农民自建房和集体建设住房。
所有权人包括自建房
的农民、集体建设住房的分户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
3.登记流程
(1)了解登记政策:通过村委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宣传,让村民了解物权法、乡村建
设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法等有关法规和政策,为之后的登记做好准备。
(2)实施登记:选派专人在村民委员会开展房屋登记工作,采用“自愿登记、依法登记、
属实登记”原则。
对通过验证的房屋建立房屋档案和地籍资料,并依法对门面街‘落雁’等重
要地标做标识。
4.登记标准
(1)建筑基点:通常以房屋进入口或者重要功能区域设置标识,主要是确定房屋的位置,确定广播公告、政策发布、优秀?标等信息的发布点。
正规的房屋基点指引并能融入当地
文化特色,标识完好,指引明显。
(2)档案目录:以建筑设计图和地籍调查成果为依据,构建综合建筑、地籍、宗地三大
档案目录数据库。
5.登记后续工作
建立建筑档案库,对所有的房屋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
并将所有的房屋档案资料集中存放
在村委会登记大楼内,并进行年度评估。
同时在全村范围内大张旗鼓开展房屋自查工作,
努力做到应登尽登,确保村民的房产权益。
三、房屋维护
1. 物业管理
根据县村容貌提升工程的要求,村庄物业管理工作正日益受到重视。
物业管理工作主要包
括对居民房屋的环境卫生、临街门面、广播公告等基础设施的维护工作。
村民自身在物业
管理工作中要做到自觉管理、公开透明,村民对物业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也逐年提升。
2.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是直接关系村庄整体形象的重要一环。
提升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对村外的环境
卫生进行卫生清理协同治理,保障周围环境清洁卫生。
同时,村民可自愿加入环卫志愿队伍,定期开展环卫活动,共建美丽乡村。
3.防治火灾
大力提倡安全生活理念,村级逐一添置防火设备并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设施。
常年开展防
火知识宣传,提高全民火灾自救和互救能力。
加强“日常巡防制度”,加大火灾隐患排查力度,为村民居住环境的安全提供保障。
四、管理监督
1.执法力度
加大对村级建筑和使用面积的执法检查力度。
对于未经合法登记、私搭乱建的房屋和未经
审批的改扩建行为,严肃处理,做到早批早处理。
定期对村庄实施民居环境卫生、居民房
屋外观、门面经营等方面的执法检查,杜绝违规行为。
2.监督机制
建设村级行政执法队伍,对村庄经济合同纠纷、土地纠纷、物权纠纷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
排查,创立诉讼辅导窗口。
不断探索完善农村社区矛盾化解机制,建立农村矛盾预警机制,及时制止矛盾上升。
对于房产纠纷,依法给予维权指导、法律援助。
3. 信息公开
村委会办公室均设有公开办公区,村民代表会议、村委会“两委”成员会商、监督执法等工
作过程尽量公开。
定期召开村级干部述职述廉大会,向村民公示村委会公开资金使用和经
济利益分配情况。
加强对各村委会信息公开情况的日常督促和检查,对公开不及时、信息
不准确的情况严肃处理。
五、结语
通过村房屋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可以有效规范村庄房屋管理,保障村民的住房权益。
同时,村委会与村民形成了一种合力,共同致力于营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村庄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推动村房屋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