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物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城区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物理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将金属块用压缩的轻弹簧卡在一个矩形箱子中,如图所示,在箱子的上顶板和下底板装有压力传感器,能随时显示出金属块和弹簧对箱子上顶板和下底板的压力大小。
将箱子置于电梯中,随电梯沿竖直方向运动。
当箱子随电梯以a=4.0 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上顶板的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4.0 N,下底板的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10.0 N。
取g=10 m/s2,若上顶板传感器的示数是下底板传感器的示数的一半,则升降机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匀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5 m/s2
B.匀加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5 m/s2
C.匀速上升
D.静止状态
【答案】B
【解析】以a=4.0 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物体受到上顶板向下的压力,下底板的支持力,以向下为正方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代入计算m=1 kg。
若上顶板传
感器的示数是下底板传感器的示数的一半,则意味着弹簧长度不变,弹簧弹力不变,即,则有
,得a=5 m/s2方向向下。
故选B。
2.(2018南宁高三摸底考试)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轨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预计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a、b、c三颗卫星均做圆周运动,a是地球同步卫星,则()
A .卫星a 的角速度小于c 的角速度
B .卫星a 的加速度大于b 的加速度
C .卫星a 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 .卫星b 的周期等于24 h 【答案】 AD
【解析】【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和卫星的运动、第一宇宙速度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所以卫星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b 的向心加速度,选项B 错误;由G 2Mm
r =m 2v r
可得线速度与半径的关系:
v r 越大,速率v 越小。
而第一宇宙速度为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是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
速度,所以卫星a 的运行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C 错误;由G 2Mm r =mr (2T
)2
,可得周期
T =2π
a 的轨道半径与卫星
b 的轨道半径相等,所以卫星b 的周期等于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即等于地球自转周期24h ,选项D 正确。
3.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 、B 用轻质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此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
现用水平恒力F 推A ,则从力F 开始作用到弹簧至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A .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速度相同
B.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加速度相同
C.两木块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 A<a B
D.两木块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 A>v B
【答案】ACD
【解析】
4.图中a、b、c是匀强电场中同一平面上的三个点,各点的电势分别是U a=5V,U b=2V,U c=3V,则在下列各示意图中能表示该电场强度的方向是()
【答案】D
5.如下图所示的情况中,a、b两点
电势相等、电场强度也相同
的是()
A.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之间的两点
B.离点电荷等距的任意两点
C.两等量同种电荷其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中点等距的任意两点
D.两等量异种电荷其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中点等距的任意两点
【答案】D
6.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长ad=0.6 m,宽ab=0.3 m,e、f分别是ad、bc 的中点,以ad为直径的半圆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25 T。
一群不计重力、质量m=3×10-7 kg、电荷量q=+2×10-3 C 的带电粒子以速度υ
=5×l02m/s从左右两侧沿垂直ad 和bc 方向射入磁场区域(不考虑边界粒子),则()
A.从ae 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分布在ab边和bf边
B.从ed 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全部分布在bf边
C.从bf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全部分布在ae 边
D.从fc边射入的粒子,全部从d点射出
【答案】ABD
7.(2016·河北邯郸高三入学考试)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将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带电小球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方向做直线运动。
关于带电小球的电势能和机械能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sin θ<qE
mg
,则电势能一定减少,机械能一定增加
B.若sin θ=qE
mg
,则电势能、机械能一定不变
C.若sin θ=qE
mg
,则电势能一定增加,机械能一定减小
D.若tan θ=qE
mg
,则电势能可能增加,机械能一定增加
【答案】B
【解析】【名师解析】若sin θ<qE
mg
,电场力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所以电势能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
机械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A项错误;若sin θ=qE
mg
,则电场力与速度方向垂直,电场力不做功,电势能、
机械能一定不变,B项正确,C项错误;若tan θ=qE
mg
,则电场力沿水平方向,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与速度方向同向,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一定减少,机械能一定增加,故D项错误。
8.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连续两段时间m
和n内对应面积均为S,则b时刻瞬时速度v b的大小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设b 点的速度为v b ,加速度为a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得:
和
,
速度位移间的关系为:v b =v a +am ,联立解得:
,故C 正确,ABD 错误。
9. 如图所示,以o 为圆心的圆周上有六个等分点a 、b 、c 、d 、e 、f 。
等量正、负点电荷分别放置在a 、
d 两处时,在圆心o 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
现改变a 处点电荷的位置,使o 点的电场强度改变,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 移至b 处,o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减半,方向沿od
B. 移至c 处,o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不变,方向沿oe
C. 移至f 处,o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不变,方向沿oe
D. 移至e 处,o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减半,方向沿oc 【答案】D
10.关于电源电动势E 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电动势E 的单位与电势、电势差的单位相同,都是伏特V B .干电池和铅蓄电池的电动势是不同的 C .电动势E 可表示为E=
q
W
,可知电源内非静电力做功越多,电动势越大 D .电动势较大,表示电源内部将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 【答案】C
11.在电梯内的地板上,竖直放置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
当电梯匀速运动时,弹簧被压缩了x ,某时刻后观察到弹簧又被继续压缩了10
x
(重力加速度为g )。
则电梯在此时刻后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 .以大小为11
10g 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 .以大小为11
10g 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C .以大小为10g
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D .以大小为10
g
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答案】D 【
解析】
12.下列各图中,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磁感应强度方向和电荷的受力方向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A 、在磁场中,由右手定则知,正电荷受力方向应该是向上的,故A 错误 B 、在磁场中,由右手定则知,正电荷受力方向应该是向下的,故B 正确; C 、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与电场方向一致,故C 错误;
D 、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和电场方向一致,应该向上,故D 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B
13.如图所示,P 、Q 是两个电量相等的正的点电荷,它们连线的中点是O ,A 、 B 是中垂线上的两点,OA < OB ,用E A 、E B 、φA 、φB 分别表示A 、B 两点的场强和电势,则( ) A .E
A 一定大于E
B ,φA 一定大于φB
B.E A不一定大于E B,φA一定大于φB
C.E A一定大于E B,φA不一定大于φB
D.E A不一定大于E B,φA不一定大于φB
【答案】B
14.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放在真空中,间距为d,P点在A、B板间,A板接地,B板的电势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t=0时,在P点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当=2T时,电子回到P点。
电子运动过程中未与极板相碰,不计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
B.:=1:3
C. 在0~2T时间内,当t=T时电子的电势能最小
D. 在0~2T 时间内,电子的电势能减小了
【答案】BD
【解析】根据场强公式可得0~T 时间内平行板间的电场强度为:,电子的加速度为:,且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的位移为:,速度为:v1=a1T,同理在T~2T内平行板间电场强度为:,加速度为:,电子以v1的速度向上做匀变速度直线运动,位移为:,
由题意2T时刻回到P点,则有:x1+x2=0,联立可得:φ2=3φ1,故A错误,B正确;当速度最大时,动能最大,电势能最小,而0~T内电子做匀加速运动,之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因φ2=3φ1,所以在2T时刻电势能最小,
故C错误;电子在2T时刻回到P 点,此时速度为:,(负号表示方向向下),电子的动能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电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故D正确。
所以BD正
确,AC错误。
15.如图所示,a、b、c是由真空中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已知ab=bc,a、b两点间电压为10V,则b、c两点间电压:()
b c
A. 等于10V
B. 大于10V
C. 小于10V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C
16.如图所示,电压表看作理想电表,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左端向右端滑动时(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L1变暗B.小灯泡L2变亮
C.电容器带电量减小D.电压表读数变大
【答案】CD
二、填空题
17.“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供选用的器材有:
A.电流表(量程:0-0.6 A,R A=1 Ω)
B.电流表(量程:0-3 A,R A=0.6 Ω)
C.电压表(量程:0-3 V,R V=5 kΩ)
D.电压表(量程:0-15 V,R V=10 kΩ)
E.滑动变阻器(0-10 Ω,额定电流1.5 A)
F.滑动变阻器(0-2 kΩ,额定电流0.2 A)
G.待测电源(一节一号干电池)、开关、导线若干
(1)请在下边虚线框中画出本实验的实验电路图____。
(2)电路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电压表应选用____,滑动
变阻器应选用____。
(用字母代号填写)
(3)如图所示为实验所需器材,请按原理图连接成正确的实验电路____。
【答案】(1). (1)如解析图甲所示:;(2). (2)A;(3). C;(4). E;(5). (3)如解析图乙所示:
【解析】(1)电路如图甲所示:
由于在电路中只要电压表的内阻R V ≫r ,这种条件很容易实现,所以应选用该电路。
(2)考虑到待测电源只有一节干电池,所以电压表应选C ;放电电流又不能太大,一般不超过0.5A ,所以电流表应选A ;滑动变阻器不能选择阻值太大的,从允许最大电流和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来看,应选择电阻较小额定电流较大的滑动变阻器E ,故器材应选A 、C 、E 。
(3)如图乙所示:
18.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为“6 V ,
3 W ”, 还备有下列器材
电流表A l (量程3A ,内阻0.2Ω) 电流表A 2(量程0.6 A ,内阻1Ω) 电压表V 1(量程3V ,内阻20k Ω) 电压表V 2(量程15V ,内阻60K Ω) 变阻器R 1(0—1000Ω,0.5 A ) 变阻器R 2(0~20Ω,2A )
学生电源(6~8V ), 开关S 及导线若干.
在上述器材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电压表应选用 变阻器应选用 ,在上面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答案】A 2 ,V 2,R 2
19.(1)在做“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实验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 .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D.将记录小球位置的纸取下后,用直尺依次将各点连成折线
(2)图6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4. 9cm,每秒钟闪光10次,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m/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是m/s
【答案】(1)AC(2)1.47m/s
三、解答题
20.如图是一种配有小型风力发电机和光电池的新型路灯,其功率为120W。
该风力发电机的线圈由风叶直接带动,其产生的电流可视为正弦交流电。
已知风叶的半径为r=1m,风能的利用效率为η1=4%,风力发电机的线圈共有N=200匝,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0.1T,线圈的面积为S1=0.2m2,空气的密度为ρ=1.3kg/m3,太阳垂直照射到地面上单位面积上的功率为1kw,如果光电池板垂直太阳光方向的平均受光面积为S=1m2,光能的利用效率为η2=20%,π取3,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若某天是无风的晴天,太阳光照6小时,则太阳能光电池产生的电能可使路灯正常工作多少小时?(2)如果在某天晚上,有8m/s的风速持续刮风6小时,则风机所发的电可供路灯正常工作多少小时?(3)如果在一有风的晴天,经3小时的光照和风吹,路灯可正常工作7小时,则风速为多大?若通过交流电表测得风力发电机线圈的电流强度为1A
【答案】(1)
110
t h
=(2)t2=2.0h(3)
102
5/ n r s
π
==
【解析】
4
,
1分)
21.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会随纬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已知地球表面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在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求:
(1)质量为m的物体在地球北极所受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大小.
(2)地球的半径.
(3)地球的密度.
【答案】(1)F=mg0;(2)
()2
2
4
g g T
R
π
-
=;(3)
()
2
3g
GT g g
π
ρ=
-。
【解析】(1)质量为m 的物体在两极所受地球的引力等于其所受的重力,
即0F mg =.
(2)设地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在赤道处随地球做圆周运动物体的质量为m ,物体在赤道处随地球自转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等于地球自转的周期,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2
224πGMm mg m R R T
-=, 从受力上分析知: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大小等于其在两极所受的重力
解得: ()202
4πg g T R -=. (3)因为02Mm G mg R =所以20g R M G
=, 又因地球的体积34π3V R =所以()
0203πg M V GT g g ρ==-.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 0F mg =;(2) ()2024g g T R π-=;(3) ()
0203g GT g g πρ=- 22.如图所示,长为9l
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0v =紧邻传送带的右端放置一长为6.5l 滑板,滑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滑板的上表面与传送带处在同一水平面。
在距滑板右端一段距离处固定一挡板C 。
一质量为m 的物块被轻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A 点),物块在传送带的作用下到达B 点后滑上滑板,滑板在物块的怍用下运动到C 处撞上档板并被牢固粘连。
物块可视为质点,滑板的质量M=2m ,物块与传送带、物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μ=,重力加速度取g 。
求:
(1)求物块在传送带的作用下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v ;
(2)若物块和滑板共速时,滑板恰与挡板C 相撞,求开始时滑板右端到C 的距离L ;
(3)若滑板右端到挡板C 的距离为L (己知),且l ≤L≤5l ,试求解: a. 若物块与滑板共速后,滑板撞上挡板C ,则物块从滑上滑板到物块撞上档板C 的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f W ;
b. 若物块与滑板共速前,滑板撞上挡板C ,则物块从滑上滑板到物块撞上档板C 的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f W ;并求出物块到C 时速度的最大值。
【答案】(1) (2)2l (3)a . 17/4mgl b . ()132/2l L mg +
【解析】
(3)讨论:①当l<L<2l 时,滑块在滑板上一直减速到右端,设此时的速度为v C ,对物块由动能定理得()22116.522
c B mg l L mv mv μ-+=
- ⑦
解得0c v => 所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6.5 3.250.5f W mg l L mgl mgL μ=+=+=
13144mgl mgL + ② 当2l ≤L ≤5l 时,滑块与滑板最终一起运动至滑板与C 相碰,碰后滑块在滑板上继续做减速运动到右端,设此时的速度为v C1,对物块由动能定得:
()2211180.522c B mg l l mv mv μ-+=
-⑨
解得1c v =0 所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1780.54f W mg l l mgl 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