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器中用”的创作理念与价值呈现——以20世纪中国器乐创作现象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器中用”的创作理念与价值呈现——以20世纪中国器乐
创作现象为例
朱宁宁;董怡
【期刊名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年(卷),期】2024()2
【摘要】中华文化以多元统一的文脉有序传承,既植根于本体,又善于吸纳外域文化,这样的特质也体现在近现代音乐历史中。

西方乐器和器乐传入中国后,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并呈现出内化的积极态势。

于是20世纪中国器乐发展出现了新路径,产生了基于西方乐器进行创作的作品群体,以塑造中国风格为内核,从演奏技法的衍化与创新、艺术形象的塑造与延展、精神意蕴的表达与升华等方面进行探索。

这既是中西方音乐文化相遇之后衍生的新成果,也是多元文化发展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具有独特的创新意义和文化价值。

【总页数】6页(P102-107)
【作者】朱宁宁;董怡
【作者单位】浙江音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4;J62
【相关文献】
1.民族器乐创作与教学的全新思考——评《民族器乐的创作与教学理论研究》
2.浅析巴雅尔器乐作品艺术创作特色及艺术理念——以蒙古族弹拨乐器火不思作品、
手风琴作品创作为例3.建国以来辽宁器乐创作发展述评(下)——为“东北三省器乐创作理论研论会”而作4.福建民族器乐创作艺术探讨——评《民族器乐的创作与教学理论研究》5.主题创作持续价值与呈现路径的共存——以四川美术学院水彩画系《主题创作》课程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