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11.1不等关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一议:
观察由上述问题得到的关系式:
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一般地,用不等号“<”(或“《”),“>”(或“》”)
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例题:用适当的不等号表示下列关系:
(1)a是正数;
(2)x的2倍与3的和小于4;
(3)x的一半与6的和大于x的4倍;
(4)x的3倍不大于x与3的差;
练一练:用适当的不等号表示下列关系:
通过有一定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由此说明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初步体会不等式是刻画量与量之间关系的一种重要模型。同时,初步渗透熟练关系列不等式的方法。
做一做的部分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经历由实际问题建立不等式的过程,为后面得出不等式的概念积累素材。
本节课教学关注点应放在学生是否会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是否会建立合理的不等关系。意图让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不等关系的多样性,更好地感受模型思想。
用甲、乙两种原料配制成某种原料已知这两种原料的维生素C含量及购买这两种原料的价格如下表:
(1)现配制这种饮料10千克,要求至少含有4200单位的维生素C,试写出所需甲种原料的x(千克)应满足的不等式。
(2)如果还要求购买甲、乙两种原料的费用不超过72元,那么你能写出x(千克)应满足的另一个不等式吗?
重、难点
重、难点
学习过程
问题与活动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与目的
情境创设
学习过程
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
如图,用两根长度均为acm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
(1)如果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25cm2,那么绳长a应满足怎样的关系?
(2)如果要使圆的面积不小于cm2,那么绳长a应满足怎样的关系?
(3)当a=8时,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哪个大?a=12时呢?改变a的取值再试一试,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猜想?
课题
11.1不等关系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主备人
课程标准
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不等式
学习目标
1.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初步体会不等式是刻画量与量之间关系的一种重要模型。
2.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
3.会用不等号表示简单的不等关系;能用实际生活背景解释简单不等式的意义。
做一做:
(1)铁路部门对旅客随身携带的行李有如下规定:每件行李的长、宽、高三边之和不得超过160cm,设行李的长、宽、高分别为a cm,b cm,c cm,请你列出行李的长、宽、高满足的关系式。
(2)通过测量一棵树的树围(树干的周长)可以估计出它的树龄。通常规定以树干离地面1.5m的地方为测量部位。某棵树栽种时的树围为6cm,以后10年内每年增加约3cm,设经过x年后这棵树的树围超过30cm,请你列出x满足的关系式。
(1)a是非负数;
(2)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a比斜边c短;
(3)x与17的和比它的5倍小;
(4)两数的平方和不小于这两数积的2倍;
(5)x的3倍与8的和比x的5倍大5;
(6)x2是非负数;
(7)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8)老师的年龄比小明年龄的2倍还大;
(9)铅球的质量比篮球质量大;
一起来挑战:
例题的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不等式的定义与应用。加上后面的做一做,学生对于不等式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观察由上述问题得到的关系式:
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一般地,用不等号“<”(或“《”),“>”(或“》”)
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例题:用适当的不等号表示下列关系:
(1)a是正数;
(2)x的2倍与3的和小于4;
(3)x的一半与6的和大于x的4倍;
(4)x的3倍不大于x与3的差;
练一练:用适当的不等号表示下列关系:
通过有一定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由此说明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初步体会不等式是刻画量与量之间关系的一种重要模型。同时,初步渗透熟练关系列不等式的方法。
做一做的部分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经历由实际问题建立不等式的过程,为后面得出不等式的概念积累素材。
本节课教学关注点应放在学生是否会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是否会建立合理的不等关系。意图让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不等关系的多样性,更好地感受模型思想。
用甲、乙两种原料配制成某种原料已知这两种原料的维生素C含量及购买这两种原料的价格如下表:
(1)现配制这种饮料10千克,要求至少含有4200单位的维生素C,试写出所需甲种原料的x(千克)应满足的不等式。
(2)如果还要求购买甲、乙两种原料的费用不超过72元,那么你能写出x(千克)应满足的另一个不等式吗?
重、难点
重、难点
学习过程
问题与活动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与目的
情境创设
学习过程
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
如图,用两根长度均为acm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
(1)如果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25cm2,那么绳长a应满足怎样的关系?
(2)如果要使圆的面积不小于cm2,那么绳长a应满足怎样的关系?
(3)当a=8时,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哪个大?a=12时呢?改变a的取值再试一试,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猜想?
课题
11.1不等关系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主备人
课程标准
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不等式
学习目标
1.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初步体会不等式是刻画量与量之间关系的一种重要模型。
2.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
3.会用不等号表示简单的不等关系;能用实际生活背景解释简单不等式的意义。
做一做:
(1)铁路部门对旅客随身携带的行李有如下规定:每件行李的长、宽、高三边之和不得超过160cm,设行李的长、宽、高分别为a cm,b cm,c cm,请你列出行李的长、宽、高满足的关系式。
(2)通过测量一棵树的树围(树干的周长)可以估计出它的树龄。通常规定以树干离地面1.5m的地方为测量部位。某棵树栽种时的树围为6cm,以后10年内每年增加约3cm,设经过x年后这棵树的树围超过30cm,请你列出x满足的关系式。
(1)a是非负数;
(2)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a比斜边c短;
(3)x与17的和比它的5倍小;
(4)两数的平方和不小于这两数积的2倍;
(5)x的3倍与8的和比x的5倍大5;
(6)x2是非负数;
(7)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8)老师的年龄比小明年龄的2倍还大;
(9)铅球的质量比篮球质量大;
一起来挑战:
例题的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不等式的定义与应用。加上后面的做一做,学生对于不等式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