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区火龙果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 10 19754 / j nyyjs 20200530040
选择无病健 壮 种 苗 进 行 种 植ꎻ 加 强 果 园 栽 培 管
理ꎬ 合理密植ꎬ 对果树枝条进行合理修剪ꎬ 加强通风
透光ꎬ 减掉病枝并进行集中烧毁ꎻ 多施腐熟有机肥ꎬ
增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ꎬ 提高植株抗逆性ꎬ 减少病害
发生率ꎮ
均气 温 约 为 19 ~ 24℃ ꎬ 年 平 均 降 水 量 在 1300 ~
1 1 2 化学防治措施
件下ꎬ 易受病原菌侵袭ꎬ 引发各种病害ꎬ 影响了火龙
湿性粉 剂 3000 倍 液ꎬ 按 7d / 次ꎬ 连 续 喷 施 3 次ꎬ 或
2500mmꎬ 雨量充沛ꎮ 但火龙果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
果的产量和质量ꎮ 因此ꎬ 做好火龙果病虫害的防治工
为果农病虫害防治提供借鉴ꎮ
关键词: 火龙果ꎻ 病虫害ꎻ 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 S3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火龙果属于热带水果ꎬ 在我国广东、 海南、 福建
及台湾地 区 较 为 常 见ꎮ 广 东 地 区 位 于 N20° 13′ ~ 25°
31′ꎬ E109°39′ ~ 117°19′ꎬ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ꎬ 年平

况ꎬ 选用苯醚甲环唑 水 分 散 粒 剂、 咪 鲜 胺 可 湿 性 粉
介壳虫等ꎬ 在其防治过程中ꎬ 应坚持 “ 预防为主、 治
2 ~ 3 次ꎬ 交替使用ꎬ 避免产生耐药性ꎮ
3 个方面分别对各种虫害进行有效防治ꎮ
灌ꎬ 避免产生渍水ꎻ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ꎬ 提高植株
1 2 2 2020ꎬ Vol 40ꎬ No 10
农业与技术 ※种植科学

广东地区火龙果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吴妍 陈学音
( 江门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ꎬ 广东 江门 529000)
摘 要: 近年来ꎬ 火龙果作为一种新兴的水果品种ꎬ 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ꎬ 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ꎬ 市场
需求量也越来越大ꎬ 果农们不断扩大种植面积ꎬ 而病虫害的危害程度也逐渐增加ꎮ 为提高火龙果的产量和品质ꎬ
减少果农的经济损失ꎬ 本文介绍了广东地区火龙果常见病虫害ꎬ 并结合实际防治经验提出有效防治措施ꎬ 以期能
作者简介: 吴妍 (1985-) ꎬ 女ꎬ 本科ꎬ 助理农艺师ꎮ 研究方向: 农艺ꎮ
1 2 2 化学防治措施
在发病前ꎬ 可采用多菌灵和 爱 诺 链 宝 ( 或 链 霉
素) 在全园进行喷雾防治ꎻ 发病后ꎬ 根据果园发病情
※种植科学 农业与技术 2020ꎬ Vol 40ꎬ No 10 12 3
至变成深黄色ꎬ 严重时会导致茎部组织崩解溃烂ꎬ 病
响火龙果的正常生长ꎮ
斑出现凹陷ꎬ 只余中心的木质部ꎮ 该病常发生在肥水
管理不善的果园ꎬ 主要危害茎部ꎮ
1 3 1 农业防治措施
选择无病健壮种苗进行种植ꎻ 及时剪除病枝并清
理ꎻ 加强肥水管理ꎬ 雨量较多时ꎬ 注意排水ꎬ 防止雨
季渍涝ꎬ 同时还应推广滴灌技术ꎬ 避免漫灌和长期喷
片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ꎮ 该病从幼苗到果实成熟均可
发病ꎬ 但在果实生长前期感染该病并未 出 现 明 显 症
分别对各种病害进行有效防治ꎮ
状ꎻ 果实成熟后感染该病初期会呈现凹陷及水浸状且
1 1 茎斑病
呈淡褐色ꎬ 随着病情加重ꎬ 后期在患病处会出现黑色
火龙果茎斑病是由链格孢属真菌引起ꎬ 感染此病
后ꎬ 患病处会成片失水干枯ꎬ 病斑呈不规则形ꎬ 且稍
有凹陷ꎮ 在发病早期ꎬ 发病部位会出现灰白色ꎬ 边缘
小颗粒ꎮ 其主要传播途径是风和昆虫ꎮ
1 2 1 农业防治措施
选择无病健壮种苗进行种植ꎻ 与不同品种进行混
位置呈淡黄色ꎻ 发病后期则会在火龙果表皮出现小黑
搭种植ꎻ 及时清理发 病 枝 条ꎬ 并 进 行 集 中 烧 毁 或 深
点ꎮ 在火龙果生长季节如遇高温多湿天气ꎬ 则利于茎
剂、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ꎬ 按 10d / 次ꎬ 连续防治
1 3 茎腐病
疗为辅” 的方针ꎬ 从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2 1 斜纹夜蛾
火龙果茎腐病是由镰胞菌感染引起的ꎬ 受气候因
斜纹夜蛾繁殖较为频繁ꎬ 常活动于夏季的夜晚ꎬ
素的影响ꎬ 广东地区多阴雨潮湿天气ꎬ 利于镰胞菌的
侵害部位主要是茎秆和嫩芽ꎬ 多雨条件下虫害最为严
埋ꎬ 避免炭疽病病原菌附着在病茎上越冬产生二次感
斑病的发生ꎬ 还会不 断 扩 大 危 害ꎬ 甚 至 发 生 病 害 流
染ꎻ 增施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ꎬ 提高植株的抗病性ꎮ
行ꎮ 一般情况下ꎬ 枝条通风透光性较差、 偏施氮肥以
及果树长势较差的果园茎斑病发病较重ꎮ
1 1 1 农业防治措施
收稿日期: 2020-04-27
繁殖、 传播和蔓延ꎮ 在该病的发病初期ꎬ 茎部组织出
重ꎮ 幼虫取食火龙果幼嫩组织ꎬ 咬食叶片、 花蕾、 花
现黄色或褐色的病斑ꎻ 随着病情加重ꎬ 病斑面积不断
及果实ꎬ 初龄幼虫则啮食幼嫩叶片下表皮及叶肉等部
扩大ꎬ 且病斑周围由原先的绿色逐渐变成浅黄色ꎬ 直
位ꎬ 使生长点受到损害ꎬ 导致在短期内停止生长ꎬ 影
作ꎬ 在当前火龙果种植中显得尤为重要ꎮ
1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广东地区火龙果的主要病害有茎斑病、 炭疽病、
茎腐病、 溃疡病等ꎬ 在病害防治过程中ꎬ 应坚持 “ 预
防为主、 治疗为辅” 的方针ꎬ 减少农药残留量ꎬ 以改
善火龙果品质ꎮ 以下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 2 个方面
在发病初期ꎬ 可用克菌净 500μg / mL 或氟菌唑可
42%克菌净可湿性粉剂 500 倍 液 和 50% 多 菌 灵 硫
1000 倍液ꎬ 对茎斑病的病原菌有很好的防治效果ꎮ
1 2 炭疽病
火龙果炭疽 病 主 要 发 生 在 茎 秆 表 面ꎬ 在 感 染 初
期ꎬ 茎秆表面出现大量红褐色病斑ꎬ 随着病情加重ꎬ
在后期会逐渐由红褐色演变为黄色或褐色病斑ꎬ 且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