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13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 有效课堂教学
(二)直接教学:直接教学以复习前一天的功课开始。先讨 论学生的家庭作业,然后老师试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 确定学习目标并强调本课的重要性来激发学习动机。 第二步 是讲述知识,使学生能用自己的工作记忆来处理这些信息, 并且帮助学生将新信息与自己长时记忆中原有的信息联系起 来。讲述主要有提供榜样和传授经验两种形式。 第三步是 有指导的练习,可采用“支架式教学”理念。在最初的讲述 后,学生在老师的监控下进行练习,同时老师提供足够的支 架以确保练习成功。第四步是独立练习阶段,技能一旦达到 自动化水平,学生的工作记忆负担就会减轻,转而专注于运 用技能。此时,老师的支持逐渐减少,责任会慢慢转移至学 生身上。应当注意,技能在最初执行时也许比较缓慢,但会 逐渐变得轻松流畅。
第十三章 有效课堂教学
本章学习目标:
说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的特征; 阐述讲述法和讲述—讨论法的要素; 区分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 不同; 说出各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特征; 描述各种运用技术的教学方法。
第十三章 有效课堂教学
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 (一)教学特征:总的来说,以教师为中心 的教学具有如下一些特点:第一,制度 教学计划时,教师确定特定的教学目标, 并设计学习活动来帮助学生达到目标; 第二,整个课程都须围绕这些目标;第 三,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一些清楚 而明确的知识;第四,在指导学生学习 上,老师承担主要责任。
第十三章 有效课堂教学
引言: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教学理论才最有效? 对于各种学与教的理论模型,老师应该依据 什么标准进行选择?对不同性质的知识是否 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 节,又该怎样运用教学策略?对不同知识背 景的学生,老师应采用什么教学方法?等等。 这些问题都涉及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
第十三章 有效课堂教学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一)教学特征及使用误区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 心,以平等的身份与老师互动。教学过程主要依据 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进行,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老 师扮演咨询者、辅导者和学习动机激发者的角色, 他们往往采取民主参与的方式,在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组织、教学方法选择等环节上寻求学生的反馈 信息,并依此做出相应的调整。
第十三章 有效课堂教学
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的中心,引发了老师的 角色转换。老师不仅仅要呈现与解释知识, 而且要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从这一转 变出发,有研究者提出“为理解而教学”的 口号,“理解”远非字面上那么简单,它寓 意了很多需要运用思想的过程,如解释、寻 找证据、验证假设、提供补充的例子、概括、 将部分与整体相联系等等。
第十三章 有效课堂教学
家庭作业也是一种常见的独立练习,但要发 挥其积极作用,应该将它与课堂作业相结合, 与老师的评估相结合,一般而方,真正能促 进学习的有效的家庭作业往往:是课堂作业 的扩充,成功率比较高,可激发学习动机; 是课堂常规教学的一部分;通过老师的批改, 一方面增强老师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为学生 提供反馈。
第十三章 有效课堂教学
三、运用技术的教学 (一)教学特征 (二)多媒体教学 (三)网络教学 (四)智能辅导系统
第十三章 有效课堂教学
总结—1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信息加工理论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 的理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主要包括直接教学、讲授 法和讲授-讨论法这三种形式。其中直接教学是一种旨在帮 助学生学习程序性技能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一种旨在帮助 学生学习组织化的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法是将 短时的讲授与老师提问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在以老师为中 心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焦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 主导作用,承担主要责任。在制度教学计划时,老师为课程 确定特定的目标,并设计学习活动来帮助学生达到目标,并 且整个课程都要关注于这些目标。
第十三章 有效课堂教学
(三)讲授法:是一种旨在帮助学生学习组织化的 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开始阶段,即学习的准备阶段。包括陈述 目标和基本原理,提供讲授新材料的情境,将注意 力集中于关键概念或原则上。 第二步是讲述,即知识的呈现阶段,按照理解的难 度,将内容从易到难排列,结合视觉形式的信息来 讲述,用言语或非言语行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步是结束复习阶段,将新学习的知识与学生原 有的知识和经验整合起来,过渡到下节课或下面的 活动中。
第十三章 有效课堂教学
(四)个别化教学:是为了满足每个学生特定的学 习需要而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也就是说,个别化 教学是为了适应个别学生的需要、能力、兴趣、学 习进度和认知方式等而设计的教学方法,但它并不 单纯意味着个体独自学习。其特点是:在全班上课 的基础上,照顾班上学习速度慢的学生或学习速度 快的学生,以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老师给学生布 置的学习任务和老师的辅导必须以该生的学习准备、 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等为依据;老师的作用主要在 于指导和帮助学生自学和独立钻研;学生的学习由 教师“扶着走”向独立过渡。
第十三章 有效课堂教学
尽管讲授法长期以来受到诸多批评,但它仍然是一种最普遍 的教学方法。因为它具备高效,灵活和简单这几个特征。克 服讲授法缺点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使用讲授——讨论法, 它是将少量讲授与老师提问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讲授—讨 论法包括三个循环出现的基本要素: (1)呈现知识—开始教学时,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与主题 相关的信息; (2)理解监控—在简短呈现之后,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 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程度; (3)整合—教师提出附加问题,以帮助学生确定内容之间 的联系。
第十三章 有效课堂教学
个别化教学主要通过改变学习的时间,改变学习活动和改变 教学材料三方面来实现:首先,学习者在掌握一个主题所需 的时间量上各不相同,学业成绩好的学生所需时间比较差学 生所需时间要少。老师在处理这种差异时,往往得给所有的 学生完全一样的作业,然后对一小学生提供额外的指导。其 次,改变学习活动是个别化教学的第二种途径。例如,同样 是一位名人,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是写论文、做口头报告, 还是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选拔以,有助于他 们选择自己感 兴趣的主题,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动机。 最 后,随着视听设备的迅速发展,个别化教学越来越容易,这 是因为材料内容越来越丰富,其展示方法越来越多样,例如 音频与录像带教学,幻灯片与计算机软件等等。
第十三章 有效课堂教学
讲授法虽然得到广泛的运用,但它有个缺点,即讲 授法将学生置于被动的位置,这与强调学生主动学 习的信息加工和建构思想不相吻合。这是因为,学 生建构知识并将信息加以编码,继而储存在长时记 忆中,这些过程都需要学生的主要参与。再者,不 同学生学习与理解的步调往往不一致,而却强调老 师的统一步调。此外,对年龄较小的学生,由于他 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词汇量又有限,因而讲 授法更加不适合。
第十三章 有效课堂教学
总结—3
运用技术的教学:运用技术的教学指运用不 同形式的技术来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类教学方 法,其中包括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CDROM教学、智能辅导系统及虚拟现实等教学。
第十三章 有效课堂教学
(三)讨论法:是旨在激发思考、挑战态度与信念并发展人际交往的一 类教学方法。要在课堂中进行有效讨论,教师首先要提供一个关注点, 它可以是一个疑问或者一个问题,例如清王朝为何会由强盛转为衰败等。 学生在回答问题并陈述事实时,往往容易偏题,如不加以干涉,讨论往 往符引到无关的问题上。 其次,老师要利用学生的背景知识。讨论的主 题要有针对性。 再次,老师要注重学生的理解过程。在发展初级的概念 理解方面,讨论效果不是很明显。有效的讨论要让学生明确概念间的联 系,并且建构对他们而言有意义的理解。 最后,老师要关注课堂中的生 -生互动。讨论过程中的生生互动,既有助于学生学会质疑别人的思维, 又有助于他们解释并捍卫自己的推理,这两种活动都符合建构理解的思 想。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生还能学会各种讨论技巧。如尊重别人的观 点和发言权,学会等等发言时机,对新的论点采取开放态度等等。
第十三章 有效课堂教学
总是学习的认知主义观和建构主义观,强调为学 生的“理解”而教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 学生处在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平等的身份与教师互 动。教学过程主要是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进行, 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老师扮演咨询者、辅导者和学 习动机激发者的角色。本章介绍了发现学习、讨论 法,个别化教学这三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