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图文转化”由漫画转换为文字复习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漫画转换为文字
所谓“漫画”,就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漫画一般主要由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 标题和画面是显性的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的信息。

根据这一特点,结合语言表达的考查要求,命题一般会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①概括寓意,②拟加标题,③描述画面,④综合考查。

记叙类漫画可从人、事两方面进行联想,对人物应注意其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及人物间的关系;对事物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

寓意类漫画是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它往往是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

对这类漫画,应跟现实生活作合理的类比联想,注意画面形象的类比象征意义。

解答漫画题时要认真审读漫画本身,要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思考,力求透视画面的本意。

首先要读懂“画中画”,在此基础上,再研读“画外话”。

例如:有一幅漫画,画面上有一个大大的“国”字,方框内是个“王”字,图下方的文字为“国家不能少这一‘点’”。

只有看懂了画面的内容,才能准确把握此画的实质。

其画旨是:批判少数单位或个人损害国家利益而中饱私囊的利己主义。

具体答题时要从细微处入手,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看漫画的标题
漫画的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透过这个“画眼”,可以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

因此,在审题时首先要看漫画的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很容易地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

2、看漫画的画面
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表达某种观点。

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之一。

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性的作用。

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这样才能全面领会漫画的寓意。

3、看漫画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或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

因此,在解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 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4、看漫画的夸张之处
漫画为了表达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社会场景加以变形夸张地描绘,以引起读者
的共鸣。

因此,在解题时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

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例如:《三毛流浪记》里,三毛的头被画得特别大,腿特别细,头上只有三根头发,衣着褴褛。

画家把一个营养不良、骨瘦如柴的穷苦孩子的形象特征进行了夸张地描绘,从而突出了事物的本质,使是非美丑鲜明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获得更直接、更明确的表达效果。

但考试设题时,有些漫画并不给标题,这就需要同学们认真观察漫画的内容了。

如何观察呢?
(1)要观察作者所画的人或物。

漫画这种艺术手法是通过直观形象来说明道理的,一幅漫画,往往是由各要素如:画
中的人物或其他事物,画中的文字、
符号,画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
情,等等组成。

明确漫画画的什么很
重要,因为它是理解漫画主旨的基
础。

上面这幅漫画是由两幅图构成
的。

第一幅画面上所画的物有:四只小狗,一个没了井盖的窨井,一个望远镜,一根盲杖,一个墨镜。

第二幅画面上所画的物有:一只小狗,一个没了井盖的窨井,一个望远镜,一根盲杖,一串脚印。

这是把握漫画内容必须做到的。

(2)要观察漫画的细节。

一幅漫画往往就是在某些细节上显示寓意,因此观察漫画必须观察细节。

如上面这幅漫画细节就是望远镜、盲杖、墨镜、脚印。

例1观察漫画,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你说说作品所揭示的内含。

(2)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

解析:观察漫画,即可发现作品的主要内容:
在运动场上,有三名运动员已经做好了起跑的
准备,一名裁判已经喊出了“预备”,只要枪声一响,那么运动员就将拼命奔跑了。

这一切看起来好像不值得大惊小怪。

但我们别忘了,解答漫画题的第一步是看作品的题目,通过仔细观查即可发现此作品左下角有“不平等”三个字,这就是作品的主题。

对照题目(1),即可作答。

作品揭示的内含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一种不平等现象。

为什么不平等?仔细观察画面,三名运动员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后面一个要特别,看看他脚上的“户口本”就知道了,原来是“外地户口”。

审读完成这些之后,再对照问题(2),即可作答。

示例:①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一些不平等现象;②平等会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③虽然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平等的现象,但我们仍要追求平等。

观察了漫画的内容之后,我们还要理解画面。

如何理解画面呢?
(1)要正确理解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如上面的漫画中,我们要正确理解第一幅画中第一只小狗与望远镜的关系———小狗举着望远镜,显然,这只小狗是在带路;我们还要理解盲杖、墨镜与最后一只小狗的关系,显然,这两样东西意在点明最后一只小狗的特点,这是一只盲狗;我们还要理解窨井和这些狗们的关系,第一幅画中小狗们正准备向前走,窨井是他们前进路上的障碍,第二幅画中小狗们都不见了,只有那只盲狗还在继续前行;我们还要理解脚印和狗们的关系,一串脚印告诉我们三只实力正常的狗调进了窨井,只有视力有缺陷的狗绕过的窨井,得以继续前行。

所有漫画我们都应该这样去理解,否则就会弄不清漫画的含义。

(2)要理解人或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及原因。

上面这幅漫画的结果令人难以理解。

视力正常的狗掉进了窨井,而盲狗却躲过了窨井。

这有些违背常理。

那么,我们就要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那些视力正常的狗只用望远镜看远处,而没有注意脚下,所以才掉进了窨井。

因此这幅漫画的寓意也就可以表述为:每个人都应该踏踏实实,关注今天,关注脚下,不能好高骛远。

(3)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理解画面的寓意。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因而要看懂漫画,不妨将漫画的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同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要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理解、把握漫画的要义。

例2文化界许多权威人士都谈到中国文化,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具有鲜
明的个性与特征,正逐步走向世界。

那么请你观察下
面的一幅漫画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1)这幅作品反映了作者的什么观点?你赞同
作者的观点吗?
(2)请你说说,要怎样做,才能发展和弘扬中华
文化?
[解析]:仔细观察漫画,原来作者列举了几个建设项目组成了一个大杯子,少一样,就会成为一个缺口,就会导致这个杯子成为废品。

为了不让它成为废品,那就是“补”。

分析至此,对照问题(1)第一问,即可作答。

作者的观点是:补上“先进文化”。

既然对漫画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弄明白了,再闭上眼睛想一想,为什么要补“先进文化”?这跟问题(2)“发展和弘扬中华文化”有什么关系?分析至此,下面就要靠我们根据平时掌握的书本知识和课外积累来搜索理由了。

综观中国文化建设发展状况,20年来中国虽然在经济上走了西方国家100年的路,但是文化建设却远远落在了后面。

为了弥补文化建设的不足,这才要吸收先进文化。

这就是原因,于是问题(1)的第二问即可作答了。

解答第(2)题,我们可以联想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因为它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可以联想到外国先进文化的优秀的一面,可供我们吸收借鉴的一面,不可闭关自守,我们可以同世界各国交流,同时去展示、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与不同文化的交流与整合中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

类似的联想思考,即可帮助我们完成问题(2)这个开放探究题。

参考示例:①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②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文化、向世界展示、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③在与不同文化的交流与整合中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

3、表达
(1)描述画面
描述画面,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描述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

画面上有什么就描述什么,不要加入自己的看法,不宜进行想像虚构,只需把漫画内容客观地描述出来。

概括画面内容要做到语言简明,要揭示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的、物与物的关系。

(2)概括寓意
概括寓意要语言简明,语言要讲究,一般可选用“反映”“讽刺”“揭露”“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

(3)拟写标题
要紧扣画面内容或寓意拟写。

一般可采用中心事件描述法、引用画中人物语言法、比喻法等拟写标题。

“漫画型”语言表达题的命题一般从描述画面、概括主题或寓意、拟加标题等几个角度入手,下面具体介绍一下这几种题型的解答技巧
1、描述画面
描述画面,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描述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

画面上有什么就描述什么,不要加入自己的看法,不宜进行想象虚构,只需把漫画内容客观地描述出来即可。

2、概括主题或寓意
概括主题或寓意,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分析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或寓意。

要注意的是,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例3观察下面的一幅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

(1)漫画上“中国创造”与“中国制造”的根
本区别在哪里?
(2)用简洁的语言阐释漫画题目“一字千金”
的含义。

(3)美国的比尔·盖茨坚信:先为成功的人做事,再与成功的人合作,最后让成功的人为自己做事。

请你结合比尔·盖茨的信念、《一字千金》漫画蕴涵的道理,再联系中国的成功人士,谈谈自己得到的启示。

[解析]:问题(1)根据词义即可区别开来,“创造”是“人无我有”,“制造”是“我有人也有”。

一个创字,包含有独到的、前所未有的意思在内。

这就是它们的根本区别。

问题(2)可由“中国创造”与“中国制造”为起点思考,我们立刻就会想到“产品”一词,原创的东西,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人的创造力,是走向前列的必经之路,这也是“产品”价值连城的重要因素。

所以“一字千金”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原创的东西弥足珍贵,难能可贵;二是更有价值。

分析至此,即可作答。

问题(3)必须从三方面思考联想:一是漫画的道理。

由制造和创造的义差,即可联想到创新和创新精神。

一个国家想要崛起于世界之林,需要有“原创”。

只有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才能真正提高中国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获得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能力。

二是比尔·盖茨的信念告诉我们的道理:
一个人,应在学习、实践以及与他人合作中提高,不要老步人后尘,要敢于超越别人,这也是在提倡创新。

三是联系中国的成功人士:一个企业团体,要实现刘翔那样的“跨栏”,需要的是突破传统定势和超越先进的精神。

分析过后,需要我们精简语言,进行详略安排,达到措辞准确后,才可答题。

此题无统一答案,可从开拓创新精神、团结合作精神、开放进取意识、终身学习意识等方面谈谈自己得到的启示,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均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