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补益剂(2)
第七章 补益剂
四君子汤
功用:益气健脾
人参 益气健脾养胃 君
脾
白术 健脾燥湿
臣
胃
气
茯苓 健脾渗湿
佐
虚
证
甘草 益气和中
使
第七章 补益剂
运 用: 辨证要点: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
脉虚弱。 随证加减:呕吐加半夏;胸膈痞瞒加枳壳、陈
皮;心悸失眠加酸枣仁;畏寒肢 冷,脘腹疼痛,加干姜、附子。
补中益气汤*
《内外伤辩惑论》
主证分析: 脾虚气陷证 脾虚:食少便溏,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萎白。 气陷: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 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 舌淡,脉虚大无力。
第七章 补益剂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解:
君臣
佐
第七章 补益剂
佐使
配伍特点: 补气与升阳并举,重在补气。
补益剂)
第七章 补益剂
第七章 补益剂
掌握补益剂的分类、功用、适应证,以及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生脉散、四物汤、归脾汤、炙甘草汤、 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肾气丸等方剂。
熟悉参苓白术散、玉屏风散、完带汤、当归补血汤、 一贯煎。
了解八珍汤、左归丸、右归丸。
第七章 补益剂
第七章 补益剂
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治疗 各种虚证的方剂。
第二节 补血剂
适应证: 血虚证: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失眠, 唇甲色淡,舌淡,脉细。
第七章 补益剂
四 物 汤*
主证分析: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全身)头昏目眩,面色无华,心悸失眠、
营
唇淡甲枯,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血
虚
经少或闭经
滞
妇科 胎动下血,漏下
第 七 章补益剂
第七章:补益剂1)补气剂四君子汤:趣味记忆:(人茯术甘)寓意:(人服猪肝)组成: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功用: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附方:六君子汤:组成: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陈皮,半夏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香砂六君子汤:组成: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陈皮,半夏,木香,砂仁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痰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异功散:组成:人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滞主治:脾胃气虚兼气滞证保元汤:组成:人参,炙甘草,黄芪,肉桂功用:益气温阳主治:虚损劳怯,元气不足证参苓白术散:趣味记忆:(人苡砂术,桔茯山豆草莲子肉)寓意:(人已杀猪,皆服山豆炒莲子肉)组成:人参,薏苡仁,砂仁,白术,桔梗,茯苓,山药,白扁豆,甘草,莲子肉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满,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补中益气汤(为“甘温除热”的代表方)趣味记忆:(陈麻人芪术胡甘一当归)寓意:(陈麻人骑猪胡干一当归)组成:陈皮(橘皮),升麻,人参,黄芪,白术,柴胡,炙甘草,当归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①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久泻久痢,崩漏等)②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参脉散:趣味记忆:(参麦子)寓意:(生麦子)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主治:①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②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玉屏风散:趣味记忆:(白风芪)寓意:(北风起)组成:白术,防风,黄芪功用:益气固表止汗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白光(huang)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
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完带汤:趣味记忆:(二术芍山黑,人陈甘柴车)寓意:(儿住韶山黑,人存干柴车)组成:白术,苍术,山药,白芍药,黑芥穗,人参,陈皮,甘草,柴胡,车前子功用:补脾疏肝,化湿止带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带下色白,清稀如涕,面色白光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濡弱)2)补血剂四物汤:趣味记忆:(芎当药地)寓意:(穷当要地)组成:川芎,当归,白芍药,熟地黄功用:补血调血主治:营血虚滞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甚或瘕块硬结,舌淡,口唇、爪甲色淡,脉细弦或细涩)附方:桃红四物汤:组成: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白芍药,熟地黄功用:养血活血主治:血虚兼血瘀证芎归胶艾汤:组成:川芎,当归,芍药,生地黄,阿胶,艾叶,甘草功用:养血止血,调经安胎主治:妇人冲任虚损,血虚有寒证。
《方剂学》讲课稿:补益剂
《方剂学》讲课稿:补益剂上次我们讨论完了温里剂,接下来是第七章补益剂。
补益剂是体现了八法中的补法。
补法,严格讲,在其它相关的各章里,有时作为合用的方法,有经常兼用。
这一章的方剂,它是以补法为主。
在讲总论《医门八法》的时候谈到过,补法的分类,可以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这个思路分类,就是按基础物质,不同的种类的亏虚来补益。
也有以脏腑系统来补益,也就是补心、补肺、补肝、补脾、补肾,补五脏这种结构。
我们的教材以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同时也气血双补,阴阳双补,这样分成六节。
各选一些代表性的方剂。
包括基础方、代表方、常用方作为范例。
第一节补气因为每一节,它在使用上,配伍上有它的特点。
所以我们在各一节的前面概述,简要的提一下这个特点。
补气的方子是针对气虚证。
气虚,气在人体有先天之气,后天之气,气蓄积在气海,有上气海,下气海之分。
我们这里所讲的补气,主要是以脾肺气虚,特别是脾气虚为中心的后天之气。
后天之气,因为后天之气来源是由脾肺化生的水谷精气,和摄入的天阳之气结合而成。
先天之气,它由肾精所化,肾精化生肾气。
所以这里涉及到的补气,涉及到相关各脏的话,不在这一节讨论后天之气,这个补益方法之内,那在后面相关的补阳的方里要涉及到。
补气方配伍基本结构补气方它的配伍基本结构,首先是以补气药为主,像人参、黄芪这类补气药为主。
常配伍除湿药,由于气的源头在脾,“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脾的特点,它是把水谷精微化生为气血津液,如果气不足了,运化功能减弱,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不得正常运化,转化为病理产物水湿。
所以既然用补气药,是治疗脾气虚为中心的这类证候,那往往伴随脾湿,病理产物挟有脾湿,所以脾就有喜燥恶湿这个特点。
用药来说,就要配伍一定的除湿药。
根据不同的情况,补气方剂可以用结合开宣肺气,气行则湿化,配桔梗一类的。
可以用苦燥的,像苍朮、白朮苦温燥湿的,可以在补气健脾的基础上燥湿。
祛除脾湿。
可以用一些芳化的药。
比如像白蔻、砂仁,芳香化湿。
第七章补益剂——【方剂学】
第七章补益剂——【方剂学】第七章补益剂第一节补气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人参去芦白术茯苓去皮(各9g) 甘草炙(6g)各等分[用法]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15g),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方解]本方证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荣于面,而见面色萎白;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之象。
正如《医方考》所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
”治宜补益脾胃之气,以复其运化受纳之功。
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
臣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
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本方与理中丸比较,两方均用人参、白术、炙甘草以补益中气,仅一药之别,而功能相异。
四君子汤配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证;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适用于中焦虚寒证。
[运用]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
临床应用以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兼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莲子肉去皮,一斤(500g) 薏苡仁一斤(500g) 缩砂仁一斤(500g) 桔梗炒令深黄色,一斤(500g) 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750s) 白茯苓二斤(1000g) 人参二斤(1000g) 甘草炒,二斤(1000g) 白术二斤(1000g) 山药二斤(1000g)1[用法]上为细末。
《方剂学》第七章,补益剂
方名 同
异
正邪 主证
表证 治则
玉屏风散
祛风,治自汗证
正虚
不伤风常自汗 见风始有恶 无表证
扶正为先
桂枝汤
邪实 伤风始有自汗 不见风亦恶 有表证 散邪为主
▪ 完带汤(1)
▪ [组成] 白术,山药,人参,苍术,
▪
白芍,车前子,陈皮,柴胡,
▪
黑芥穗,甘草
▪ [功用] 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 [主治] 脾虚肝郁,湿浊带下证。
▪ 4,加减法: ▪ 腹中痛,加——白芍。 ▪ 头痛,加——蔓荆子,川芎。 ▪ 头顶痛,加——藁本,细辛。 ▪ 咳嗽,加——五味子,麦冬。 ▪ 气滞,加——木香,枳壳。 ▪ 虚人外感,加——苏叶。
原书方解
▪ 黄芪(病甚劳役,热甚者一钱) 甘草 (炙)以上各五分 人参(去芦,有嗽 去之。)三分,(以上三味,除湿热 烦热之圣药也)当归身(酒焙干,或 日干以和血脉)三分, 橘皮(不去白 以导气,又能益元气,得诸甘药乃可, 若独用泻脾胃)二分或三分, 升麻 (引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便是行春 升之令)二分或三分, 柴胡(引清气, 行少阳之气上升)二分或三分, 白术 (除胃中热,利腰脊脐间血) 三分,
方名
同
功效 异
病理
主治
完带汤
易黄汤
健脾化湿止带,治脾虚不运,
湿浊下注之带下病
补气疏肝燥湿
补肾清热收敛
脾虚肝郁,湿浊下注 肾虚有热,湿热下注
白带
黄带
第二节,补血
▪ 四物汤(1) ▪ [组成] 熟地黄,当归,白芍药,川芎 ▪ [功用] 补血调血 ▪ [主治] 营血虚滞证。
▪ [方解]
▪ 君:熟地黄——滋养阴血,补肾填精,
为补血的基础方,妇科调经的基本方。
第七章 补益剂
【类方比较】
比较四君子汤与补中益气汤
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颖悟
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以济世
玉屏风散
【主证】 肺卫气虚之自汗证
《医方类聚》
肺 卫 气 虚
卫外不固
恶风汗出,或易感风邪
气虚
面色恍白,少气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浮软
益气实卫,固表止汗
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颖悟
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以济世
【方解】
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颖悟
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以济世
【主证】 1、脾气虚夹湿泄泻证
2、肺脾气虚夹痰湿咳嗽证
脾(土)气虚 生痰之源 胸脘痞闷,神疲乏力,面色萎白,纳 差,舌淡苔白腻 咳嗽痰多色白
肺(金)气虚
贮痰之器
培土生金:即补脾益肺法,指用补益脾土的药物,治疗肺脾 两虚之证,使脾气健 运,能正常化生水谷精气,止养于肺, 以治疗肺脏亏损病证的一种治法。代表方如参苓白术散。
地、芍阴柔,专于养血敛阴,有血中血药之称;归、 芎温通,补中有行,有血中气药之誉。四药相伍,动 静结合,刚柔相济,血虚者得之可收补血之功,血滞 者得之可奏行血之效,为补血调血之良方。
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颖悟
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以济世
【功用】 补血和血 【配伍特点】
补血与活血并用,补血而不滞血,和血而不伤血,尤宜
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颖悟
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以济世
【功用】 益气固表止汗 【配伍特点】
以益气固表为主,酌伍少量祛风解表之品,固表之中寓
有疏散,祛风亦可加强固表止汗之功,相畏相使,相反相成。 本方益气固表,止汗御风之功有如屏障,珍贵如玉,且 为散剂,故前人以“玉屏风散”名之。
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颖悟
《方剂学》PPT课件:07-补益剂
运化乏力 食少便溏
脾 饮食劳倦 胃 内伤脾胃 气
虚
清阳不升 脱肛,子宫脱垂 中气虚陷 崩漏,久泻久痢
清阳下陷
湿浊下流 郁而化热
气不生血
发热
心血不足 心火偏亢
肢倦乏力 面色萎黄 少气懒言 舌淡脉虚
气虚发热病机示意
脾胃气虚
清阳不升
阴血生化不足 心血不足心火偏亢
气虚发热
清 脾 李东垣:
3、方中配伍茯苓、泽泻及丹皮有何意义?小 便频多或发为消渴者,茯苓、泽泻可是还用?为 什么?
[主治证病机]
参苓白术散
脾胃虚弱 运化乏力
脾失健运 饮食不化,肠鸣泄泻,
水湿内停 舌苔白腻
脾
虚
湿滞气机----胸脘痞闷
湿
盛 气血生化不足 四肢无力,形体消瘦,
形体失于濡养 面色萎黄,脉虚缓
[治法]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9、治气虚不固之小便失禁(如产后、术后、老年尿失禁 等)可加益智仁、桑螵蛸等固脬缩尿。
[临床运用]
里热炽盛之发热,阴虚发热;下焦虚寒,无根之火浮 越之虚热等忌用。
[主治证病机]
生脉散
汗多神疲,体倦乏力
温热、暑热多汗 耗气伤阴
气短懒言,咽干口渴
舌干少苔,脉虚数
久咳伤肺 干咳少痰,短气自汗 耗气伤阴 口干舌燥,脉虚细
暑热已解,身无热,宜生脉散。 暑热耗伤气阴
暑热未解,身热心烦,宜清暑益气汤。
2、本方能益气养阴,生脉救脱,以抢救亡阴气脱之证 (如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等)。
现代剂型─---生脉注射液。
亡阳虚脱─回阳救脱宜参附汤、四逆加人参汤等。 治脱证
亡阴虚脱─益阴救脱宜生脉散。
07方剂学-补益剂
补
概述·使用注意
益
剂
(1)辨清虚实真假; (2)适当配伍健脾和胃,理气消导药; (3)煎药宜文火久煎,煎煮3次以上,空腹服; (4)不可滥用
补
分述
益
剂
1.补气剂 3.气血双补剂
2.补血剂
4.补阴剂 6.阴阳并补剂 5.补阳剂
功效:
益气健脾(恢复中焦脾胃运化受纳之功)
主治:
脾胃气虚证
补
补气·四君子汤
益
剂
主治证侯分析:
失运、失纳——饮食减少,大便溏薄
脾 胃
气血生化不足——面色萎白,语声低微
气 虚
肢体失养——四肢乏力
舌淡苔白,脉虚弱
补
补气·四君子汤
益
剂
方解: 君: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 臣:白术——益气健脾燥湿(苦甘温) 佐:茯苓——渗湿健脾 使: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虚劳肺痿
补
气血双补·炙甘草汤
益
剂
主证病机分析:
心 气 心 血虚不能养心盈脉 心动悸
肺血
气虚不能行血鼓脉 脉结代
两不 虚足
气虚肺弱不用;
肺 阴血不足,
肺痿
虚火灼肺,肺叶枯萎
补
气血双补·炙甘草汤
益
剂
方解: 生地、阿胶、麦冬、胡麻仁
——滋心阴,养心血(生地为君) 炙甘草、人参、大枣
l2g),泽泻、茯苓、牡丹皮 (各9g),桂枝、
附子 (各3g)
功效:
温补肾阳
主治:
肾阳不足证
补
补阳·肾气丸
益
剂
第7章补益剂
章
补益剂
方剂学
一、含义
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
益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治
疗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补益剂。
本类方主剂的立法
依据为“补”法。
方剂学
二、适应证 适用于人体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 或久病体虚所致的五脏虚损,机能衰退 的各种病证。亦适用于正虚有邪而以正 虚为主的病证。 三、分类 1.补气 4.补阴 2.补血 5.补阳 3.气血双补 6.阴阳并补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
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方剂学
【方解】
饮食不化 运化无力 形体虚赢 形体失养 面色萎黄 或吐或泻 湿邪停滞 胸脘痞塞 气机被阻 舌苔白腻
人 参 君 白 术 茯 苓
益气健脾 和胃止泻
脾 胃 气 虚
脾 虚 夹 湿 之 证
山 莲 臣 苡 扁
白 术 山 药 人 参 苍 术
补脾益气 补脾燥湿
臣
木 不 疏 土
情志 抑郁
克 伐 脾 胃
白 芍—柔肝止痛 车前子—利水祛湿 陈 皮—理气和中 柴 胡—疏肝解郁 黑芥穗—升阳止带 甘 草—调和诸药
佐 使
肝郁—肝失条达—胸胁不舒
方剂学
【配伍特点】寓补于散,寄消于升,培
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神。
【功用】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带下色白,清稀 如涕,面色㿠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 或濡弱。
方剂学
【方解】
饮食 劳倦 脾失健运 伤脾 水湿内停 带下色白 面色㿠白 倦怠纳呆 舌淡苔白 脉缓或弱 脾 虚 湿 邪 下 注 之 白 带 证 君
莲草山药砂苡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
方剂学——补益剂(二)
方剂学——补益剂(二)1.玉屏风散的主治病证是A. 表虚自汗证B. 气阴两虚证C. 心脾两虚证D. 脾虚气陷证E. 脾虚夹湿证2.玉屏风散的功用有A. 涩肠B. 止遗C. 固表D. 固冲E. 补肾3.当归补血汤主治证候中可见的临床表现是A. 寒热往来B. 夜热早凉C. 身热不扬D. 憎寒壮热E. 肌热面赤4.归脾汤的组成中有A. 木香B. 阿胶C. 川芎D. 白芍E. 干地黄5.当归补血汤中黄芪与当归的比例是A. 3:1B. 5:1C. 2:1D. 6:1E. 4:1答案解析1. A【答案解析】玉屏风散主治表虚自汗。
临床表现有汗出恶风,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
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
2. C【答案解析】玉屏风散的功用是益气固表止汗。
3. E【答案解析】当归补血汤的主治是血虚阳浮发热证。
临床表现有肌热面红,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4. A【答案解析】归脾汤的组成包括白术、当归、茯苓、黄芪、远志、龙眼肉、炒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生姜、大枣等。
5. B【答案解析】当归补血汤的组成是黄芪一两,当归二钱,即5:1。
细目二补气(续)玉屏风散(《医方类聚》)组成:防风一两炙黄芪二两白术二两大枣一枚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
汗出恶风,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
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
细目三补血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干地黄各等分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
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甚或瘕块硬结,舌淡,口唇、爪甲色淡,脉细弦或细涩。
配伍意义:本方证为营血亏虚,血行不畅,冲任虚损所致。
治宜补血调血。
方中熟地黄甘温味厚滋腻,主入肝肾经,长于滋养阴血,补肾填精,为补血要药,故为君药。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为补血调经之良药,兼具活血作用,既助熟地增强养血之功,又防熟地滋腻碍脾滞气,用为臣药。
7.第七章补益剂
四物汤组方结构的灵活运用
君
血滞:
川芎
赤芍
当归
熟地
月经不调:当归
偏虚:熟地
偏瘀:川芎
白芍
赤芍
川芎
熟地
腹痛:
白芍
偏虚:熟地
偏瘀:川芎
当归
当归
川芎
熟地
“血家百病此方宗”
使用注意:
阴虚发热及血崩气脱等证,不宜使用。
OTC中成药
复方益母草膏 组成:四物汤加益母草、木香 功效:调经养血,化瘀生新 主治:营血不足,血瘀气滞的月经不调,经行 腹痛,量少色黯。 复方阿胶浆 组成:阿胶、熟地黄、人参、党参、山楂 功效:补气养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食 少;以及白细胞减少见上述证候
《医方类聚》
组成 防风一两 黄芪炙 白术各二两 主治 肺卫气虚证。 汗出恶风,面色晄白,易感风邪,舌淡 苔薄白,脉浮虚。 病机 肺卫气虚,腠理失固 治法 益气固表止汗。
主证分析及治法:
表 虚 证
气虚基础见症
益气
表卫不固:自 汗,易感外邪
固表止汗
方解
君 黄芪-补脾益肺,固表止汗 补敛
臣 白术-健脾益气助君培土生金,
龙牡等以增敛阴止汗之力。
使用注意
本方为纯补无泻之剂。气阴虚兼 邪实者不宜使用 。
参松养心胶囊
组成:生脉散加山茱萸、酸枣仁、桑寄 生、丹参、赤芍、土鳖虫、甘松、黄连 功效: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清心安神 主治:气阴两虚,心络瘀阻之心律失常。 心悸,气短乏力,胸闷痛,失眠多梦, 脉结代。
玉屏风散
第七章
补益剂
一、概念: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
具有益气、补血、滋阴、温阳等作 用,主治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为 补益剂。 二、适应病证:各种虚证。 三、分类:补气、补血、气血双补、 补阴、补阳、阴阳并补六类。
第七章 补益剂
(2)《景岳全书》 “善补阳者,必以阴中求阳,则阳 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 以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 竭” 40岁以后补阳要有阴药护体
3. 五脏虚弱 (1)正补法:直接补益法
《难经》:“损其肺者,益其气;损 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 饮食;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 者,益其精”
主治:脾胃气虚证
望诊
面色萎白或白光白 语声低微 气短乏力 脉虚弱 脾虚的基础见证
闻诊 问诊 切诊
+食少便溏(脾胃 受纳运化功能减 退)
• 《医方考》卷3云:“夫面色痿白, 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 言语轻微, 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 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 则切之 而知其气虚矣。”
• 由理中丸脱胎出来,没有干姜 的燥热,而有君子之风 • 培补后天之本之基础方
方义
君药 臣药 佐药 佐使药
人参 大补元气,主入脾
白术 脾脏补气第一要药 茯苓 利水渗湿,走而不守 炙甘草 益气和中;调和药性
肺胃虚燥,咳嗽失血,须用陈米饭上 过十余次者,则转浊为清,转燥为润
张氏医通
组方特点
味甘入脾 益气之中有燥 湿之功
脾欲甘 喜燥恶湿 喜通恶滞
补虚之中有 运脾之力
体现了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本大法。
补
益
剂
• 复发性口疮应补益脾胃之气 • 方某,女,53岁。患者近10余年来反复出现口腔侧 壁黏膜及舌尖多处米粒大白色溃疡,周围有红晕,疼痛难 忍,故长期服用雷公藤片以缓解症状。胃脘部胀气,偶有 嗳气反酸,半年前胃镜检查提示浅表性胃炎。患者平素饮 食较清淡,纳食不香,大便每日一行,质偏稀,小便正常, 绝经6年。舌尖红,苔白,脉沉细。证属脾胃气虚,阴火 上炎,治以升发阳气,潜降阴火,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黄芪15克,党参10克,白术20克,炙甘草6克,升 麻8克,柴胡8克,陈皮8克,砂仁6克,炒黄连6克。7剂, 每日1剂,水煎服。 一周后患者复诊,述服药后溃疡部疼痛好转,溃疡面 积缩小,胃脘部胀气明显减轻,纳食增加,大便一日一行, 基本成形。继服5剂,溃疡基本愈合,随访2月未复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补益剂的组成药物多味厚滋腻, 煎煮时间应稍长,使性味尽出,武火 煮沸后,文火慢煎30~60分钟,服药时 间以空腹或饭前为佳。
6、在运用补益剂的时候,可以采取 两种方法:一是直接补益法:直接补益 虚损的脏器。二是间接补益法:可以依 据脏腑相生的关系补益虚损的脏器。
第一节 补 气
作用 补益正气——重点增强脾肺之气
脾胃气虚 气虚下陷 气虚发热
方解
黄芪(重):补中益气、升阳固表 —君 人参:大补元气
炙甘草:益气调中
白术:燥湿健脾 当归:养血和营
—臣
陈皮:理气和胃,使补而不滞 —佐
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助黄芪升提阳
气
—佐使
炙甘草:调和诸药
—使
配伍特点:
1、补气与升阳并举,重在补气。 2、补益药中配伍了少量行气药物,既
用法 加姜 枣水煎服 功用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1.心脾气血两虚证。
症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
主
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
治
数。
2、灵活运用: 君
血滞: 川芎 赤芍 当归 熟地 活血不伤血
月经不调:当归 偏虚:熟地 白芍 川芎 偏瘀:川芎 赤芍 熟地
腹痛: 白芍 偏虚:熟地 当归 川芎 偏瘀:川芎 当归 熟地
故云:“血家百病此方宗”
3、使用注意:阴虚发热及血崩气脱等证, 不宜使用。
4、现代运用:现用于妇女月经不调,胎产 疾病,荨麻疹等慢性皮肤病,骨伤科疾病,及 过敏性紫癜,神经性头疼等属于营血虚滞者, 均可应用。
病机:营血虚滞、冲任虚损、血行不畅。
方解
熟地:大补肝肾、滋阴养血 —君
当归:补血和血
—臣
白芍:养血益阴。
川芎:活血行气
—佐
配伍特点:
补中有散,补血不滞血,行血不 伤血,温而不燥,滋而不腻。补血 为主,调血为辅。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补血、调经之基 本方。以心悸头晕,面色无华,舌淡、脉细 为证治要点。
第七章 补 益 剂
概念
凡是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养 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主治 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为补益剂。属 八法中的“补法”。
适应 范围
补益剂为治疗虚证而设,虚证是对人体正 气虚弱所产生的各种虚弱证候的概括,即人体 的气、血、阴、阳等不足而产生的病证,具体 的说即久病体虚,脏腑亏损、津血不足、机能 衰退等各种病证。
症见:面色晄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 气短、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病机:脾胃气虚,运化乏力
方解 人参:大补脾胃之气 —君
白术:燥湿健脾
—臣
茯苓:渗湿健脾
—佐
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 —佐使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脾胃的基本方, 很多补气或健脾的方剂都是由本方演化而来。 主要用于脾胃虚弱,运化乏力而致的各种病 症,以面色晄白、食少气短、四肢无力、舌 淡苔白、脉虚弱为证治要点。
使用 注意
1、要掌握补益剂的使用原则,必须在外 邪已解、正气已虚的情况下才可应用。若正 气已伤而余邪未尽,则在补虚扶正的同时兼 以祛邪,即“补正不忘祛邪”。
2、要辨别虚实真假,勿被假象所迷惑。 如“大实有羸状”之真实假虚之证,至虚有 盛候”得假实之证
3、要注意观察脾胃功能
4、不可滥用补益剂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保持精神愉快
2、随证加减: 呕吐加半夏;胸膈痞瞒加枳壳、陈皮; 心悸失眠加酸枣仁; 畏寒肢冷,脘腹疼痛,加干姜、附子。
3、临床运用:临床用于慢性胃炎、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胃虚弱者。
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芪参术, 炙草升柴归陈助, 清阳下陷能升举, 气虚发热甘温除。
组成
黄芪、甘草、人参、白术、 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饮食失调—营血生化不足 病因 思虑太过,过度劳倦—劳伤气血营阴
房事不节—损伤肾精元气 大吐、大汗、大泻-阴液气血耗损
气虚(肺、脾)—补气—四君子汤
分
阳虚(心、脾、肾)—补阳—金匮肾气丸
类
血虚(心、肝、脾)—补血—四物汤 阴虚(肝、肾)—补阴—六味地黄丸
气血两虚—气血双补—八珍汤
阴阳两虚—阴阳并补—地黄饮子
第二节 补 血
四物汤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四物汤
四物熟地归芍芎, 补血调血此方宗, 营血虚滞诸多证, 加减运用贵变通。
组成 熟地、当归、白芍、川芎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补血和血(调血)
主治
1.营血虚滞证。 症见: 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 无华。 2.冲任虚损症 症见:妇人月经不调、量少、血 色淡、痛经。以及胎动不安、血下不 止、及产后恶露不下。
四物汤+
1.桃仁、红花——桃江四物汤 2.阿胶、艾叶、甘草——胶艾汤
3.人参、黄芪——圣愈汤 4.黄芩、黄连——芩连四物汤 5.肉桂、附子——桂附四物汤
归 脾 汤《校注妇人良方》
归脾汤
归脾汤用术参芪, 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 煎加姜枣益心脾。
组 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 成 人参、木香、甘草、当归、远志
适应症 肺脾气虚
脾气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 肺气不足: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动则 气促汗出。 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
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 人参苓术甘草比, 益气健脾基础剂, 脾胃气虚治相宜。
组成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主治
益气健脾 脾胃气虚证
可调气机的升降,又可使补而不滞。
名词
甘温除热——用甘温的药味以解除因 虚而致身大热的方法、代表方为补中益 气汤当归补血汤、归脾汤、小建中汤。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之 代表方、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晄白、脉 虚无力为证治要点。
2、随证加减: 头痛加蔓荆子、川芎、藁本、白芷、细辛。腹痛加白芍。 兼气滞,加木香、枳壳。虚人感冒,加苏叶少许。 兼贫血,加补血药(四物)、补肾药(枸杞、鹿胶)。 月经过多,去柴胡、当归,重用人参或加止血药。 小便不利,加泽泻、车前。 便秘,重用当归或加适量火麻仁、肉苁蓉。
用法 水煎服或作丸剂
功用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1、脾胃气虚。症见:食少、体倦肢 软、少气懒言、面色晄白、大便稀溏、 脉大而虚软。 2、气虚下陷。症见:脱肛、子宫脱 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3、气虚发热证。症见:身热、自汗、 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 无力。
病机:脾虚气虚、清阳下陷。